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雜談】广播剧题材纵横谈
userphoto

2023.02.27 河南

关注
论黑龙江广播剧艺术特色 黑龙江电台 高广义、饶津发、丁双、郭维力 第一节:鲜明的时代烙印: ◆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作家与作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黑龙江广播剧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广播剧作为一种制作周期短、社会传播广、功能见效快的独特艺术样式,将审美注意大量地、集中地指向现实社会生活,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塑造出生动活泼、性格独具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广大听众带来新的审美感受和人生感悟,无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天地。黑龙江广播剧在新时期近20年的艺术发展中,正是将自己的艺术触角伸向这广阔的表现空间,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及时反映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求,不断奉献出个性独具、人物鲜活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改革者形象,借以表现时代的变化,讴歌社会的发展,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可算作黑龙江广播剧这一类题材的开山作,制作播出于1983年末。1983年,正处于我国社会改革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需要锐意向前的改革精神,同时需要拨乱反正,清除干扰,在大刀阔斧开拓前进的同时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侵蚀的坚强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呼唤英雄和歌颂英雄的时期,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恰在此时应运而生。《序幕刚刚拉开》反映的是黑龙江省某林区林业局长柳春鹤以柔克刚,出奇制胜,开拓进取,并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奋力扭转党风的故事。作品通过柳春鹤处理一林业工人偷窃海带桩子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戏剧冲突,通过柳春鹤处理偷窃事件的艰难历程,将艺术的笔触指向了“党风不正造成民风不正”的重大社会问题,形象地表现了必须尽快端正党风,扭转民风的艰巨课题,从而产生了震聋发聩的艺术震憾力,并以此剧摘取了全国广播剧“丹桂杯”奖的桂冠。在这部作品中,柳春鹤的形象塑造虽然还存在着某些理想化的痕迹,但因为它为黑龙江广播剧高质量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一一特别是社会重大题材开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先河”,为黑龙江广播剧后来反映同一题材的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所以,《序幕刚刚拉开》对于我们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踵而来反映改革题材的又一部重要作品是广播连续剧《急流》。此剧录制播出于1986年。此时,改革的步伐已逐渐走向深入,艺术作品中不同类型改革者的形象已接连出现,改革进程中引发的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索,人们需要在不断前进和不断反思中探索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关注英雄和审视英雄的时期。《急流》的出现并在次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广播剧“丹桂杯”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恰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时代烙印。《急流》是近距离反映改革的作品,它将艺术的“话筒”伸向改革大潮的旋涡,通过主人公丁一被两次改革的胜利冲昏头脑,险些将改革成果又全部葬送,最后急流勇退的人物命运,通过政治和哲学的视角引发人们对民主和集中、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体制改革与观念改革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急流》在情节的设置上还没有完全跳出同期同类题材作品的创作“套路”,个别人物的面孔还显得似曾相识,但丁一作为一位新时期的改革者形象,较之改革之初的文学典型“乔光朴”和尔后出现的《新星》中的“李向南”,都可以说是进了一步,即多了几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也少了几分“神学”色彩。在“丁一”身上,既有救国救民的政治责任感,也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个人虚荣心;既有直面人生的坦荡胸怀,也有阳奉阴违的道德失误;既有时代的科学性,也有“至尊”者的盲目性;既是时代的勇敢的“弄潮儿”,也是这个时代中的一位聪明的“落伍者”……在他的身上,“优点随时可以变成缺点”,胜利的背后时时都蛰伏着失败的危机。面对他的胜利,他性格中的强点,我们可以用“强者”去评价他;而面对他的失败、他性格中的弱点,我们也可以用“弱者”去评价他。总之,丁一便是由这一新与旧激烈冲突相互交错的时代锻造出来的新旧观念并存、美与丑并蓄、人物个性与时代共性相统一的独特复杂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他是对新时期“改革者”形象的深化与发展。 广播剧《老屋的故事》是黑龙江电台1998年改编录制的,以国企深化改革、下岗分流为中心事件,以新任厂长舒云青与离任厂长——舒云青的岳父王步霄等几位亲属的矛盾冲突为情节线索,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新一代改革者的形象。《老屋的故事》仍然属于近距离正面反映改革的作品,然而作者在对社会生活的表现上却经过了认真的筛选和提炼。作者没有将艺术的“话筒”直接伸向厂区而是伸向了家庭,通过一个大家庭中的翁婿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以及恋情关系巧妙地设置矛盾,反映了国企改革给每个人的命运、每个家庭的生活以及每个人的观念所带来的震动与影响,从而利用个性化的“视角”成功地表现了具有共性特征的国企改革生活。这种从社会生活素材到文学艺术表现中的视角调整,恰恰是艺术反映生活所必须的,也是《老屋的故事》原著和改编者的成功之处。 《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似乎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改革题材”的作品,然而,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就反映社会变革特别是社会变革给人们思想和生活所带来的冲击和变化而言,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则是十分出色的。如该剧作者所说,《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的全部戏剧主旨是“突出一个'变’字”,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嬗变而引起的人们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嬗变。作者没有正面地去写改革,然而作品所展现的生活与人物命运的变化,却无时无处不透露出社会改革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变化。它时时提醒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寻“流”而觅“源”,见“落叶”而知“秋”,透过人物命运和生活的表象去感悟社会变化与进步,探索生活的真谛与本源。《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在主题的揭示上更具宏观性,也更具概括性,在这部剧结尾的解说部分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地球总这么转悠着,它身上托着的东西还能不变?”——社会生活与人类实践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维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这便是《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所给予我们的对改革和社会生活的哲学层面上的深刻阐释。 回顾黑龙江广播剧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题材的作品,可以归纳出以下共同点: (1) 广播剧的编导们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生活的反映不仅是及时的、敏锐的,而且是较为全面的、深刻的。从《序幕刚刚拉开》到《急流》;从《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到《老屋的故事》,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几乎与社会上正经历着的现实生活同步;同时,我们看到这些作品不仅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而且通过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个深刻而厚重的思想主题,并以此形成了黑龙江广播剧近年来的艺术特色之一。 (2) 这些作品不仅注意了深刻展示生活的本象,同时注重了对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开掘,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较好的典型化的高度。 (3) 这些作品扬广播剧展示人物内心之长,突出以情感人,在人物情感的展示上颇有独到之处,并能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和美感上的满足。如广播连续剧《急流》中,当主人公丁一决定急流勇退离开北齿厂时,广播剧的编导们是这样来表现丁一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的: [音乐。风吹树叶声,上山的脚步声,喘息声……丁一独自一人登上了“独峰山”,脚步 声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音乐扬起。 丁一:(深情地)啊……“北齿”……多整齐的厂房!我从市区奔向了这里,我曾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三年……“北齿”!我为你尽了我全部的力!你将腾飞,你将带着我的理想一起 腾飞!……我应该感到骄傲,这是我应得的骄傲! [叹息声,点烟,吸烟声…… 丁一:是呀,每个人都难以逃脱自己的局限……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真难!一个人要真正能把握住自己,超越自己就更难啦……丁一呀丁一,你今天……还能再感到自信吗? (音乐止) 丁一在临近戏剧高潮处的抒情式的大段“内心独白”,极富情感地展示了自悔、自责和自省的心理历程,将积郁内心的情感渲泄得酣畅淋漓。这种广播剧中的“华彩乐段”往往出现在戏剧的高潮处,是广播剧情感高潮的重要体现或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震憾力的强与弱、艺术体现水准的高与低,也从一个很重要方面反映了该部作品总体艺术水平的高下。 从上述剧目的发展沿革中,可总结出如下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对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生活的表现,逐渐由正面转向了侧面,由社会转向了家庭,由外部冲击转向了内心矛盾,由理智上的冲突转向情感上的激动……总之,越来越接近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最佳视角和规律要求,并在表现形式上日臻完善,标志着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创作的日趋成熟。 第二节:浓郁的“黑土”风情: ◆热情讴歌新时期农村和家乡变化 以浓郁的地域风情和“黑土”文化特色热情讴歌新时期农村和家乡的变化,是黑龙江广播剧的又一重要特色之一。 黑龙江是全国的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石油、木材和煤炭的重要产区。这种在大农业、大工业、大石油、大林业等大生产产业结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与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民族地域文化的结合,便形成了被称之为“黑土文化”的特殊的人文环境和地域风情。这种文化所陶冶的人物性格尤以深沉、豪放、直朴、粗犷而见长,并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十分“火爆”的特点。有人曾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大馇子+烧酒”式的文化特征。黑龙江广播剧是“黑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蕴。在这些凸现地域文化风情的作品中,以表现新时期农村变化和家乡变化的作品为最出色,其代表作品有《家乡人》、《二龙河畔有条坝》、《远去的琴声》、《地质师》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创作的或是改编的,都散发着浓郁的“黑土地”气息,展现的是一幅幅祖国边疆的现代风俗画。 广播剧《家乡人》由黑龙江电台于1990年录制播出。作品通过以三邻为代表的新一代家乡人和以四爷为代表的家乡人之间的情感冲突,深刻揭示了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的现代用人观念与人尽其情、裙带相系的旧的用人观念的尖锐矛盾,给“家乡人”这一古老的人的社会关系命题注入了一个新的因素,即“人情”与“事理”的矛盾。这种现代群体观念对传统家族文化的深刻挑战,便形成了广播剧《家乡人》冲突设置的基础,并因这种挑战的深刻性和尖锐性,为这部作品的矛盾冲突蓄下了充分激烈的戏剧态势,使生活中的矛盾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尖锐和激烈。广播剧《家乡人》中,三邻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而无情地将跟他而来的“家乡人”全部辞退,此举不能不认为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严重反叛,也不能不引起以四爷为首的几乎所有的“家乡人”的强烈不满,以至于三邻在回家乡为去世的母亲送葬时,险些众叛亲离,人孤影单,其矛盾冲突的深刻性和震憾性都是十分强烈的。令人回味的是剧情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中华民族谦恭隐忍的民族性格使“四爷”和众乡亲原谅并接纳了“三邻”,而执拗的三邻却最终没有向四爷的“人情味”低下头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这一基本“原则”,他到底没有再次起用“家乡”的那批人。家乡所给予三邻的是甜美与苦涩的中和物——纯朴的乡情抚慰着三邻那颗因现代文明的冲击而疲惫的心:而家乡人面对现代文化观念所表现出的不解与愤怒,又使三邻在面对家乡人一张张被愚钝、落后和愤怒所烧焦所麻木的面孔时,不禁涌出一阵阵的苦涩……三邻临别家乡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与无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告别“旧我”的艰难和痛苦,揭示了新生与腐朽的观念之争的深刻性和复杂性。然而,新的生命毕竟要战胜旧的生命,新的事物终究要代替旧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客观规律——戏剧的结尾,广袤的山野里,远去的自行车铃声虽仍显孱弱,却清灵悦耳,令人们在旷旷的原野和蒙蒙的晨雾中捕捉到生命的气息,升腾起追求的希望。 广播连续剧《二龙河畔有条坝》围绕着“如何使农村尽快致富”和村党支部方支书的反思与自省展开冲突。在“如何使农村尽快致富”这条情节矛盾线上,交织着方支书与村长、方支书与团支书小林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反思与自省”这条心理矛盾线上,则展现了方支书由反思、自责、自省的全部心理历程。最后,戏剧以方支书为保护大坝英勇献身而告终。方支书既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原则和党的纯洁性的信念,又有因观念陈旧而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意识和滞后行为,是一位先进与落后、纯洁与混浊、美与丑、是与非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农村干部形象,是农村题材作品中不多见的人物典型。如果说,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家乡人》中主要是通过人物外部冲突来实现的话,那么,在《二龙河畔有条坝》中,这种冲突则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去完成的。这种集中于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较之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更具心理的复杂性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性,它所给予人的情感的撞击也更为强烈和激昂,有助于引导欣赏者去探寻人生的真谛。《二龙河畔有条坝》所留下的对人、人格与人物命运的多重思索,正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广播连续剧《地质师》是对黑龙江极富“家乡”特色的大石油生活的一次较为完美的艺术体现。该剧录制播出于1996年,通过地质师洛明几十年的人生际遇以及与老同学卢敬的爱情纠葛,几乎概括了一代知识分子一生的命运。在地质师洛明如“骆驼”般耕耘的一生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的伟大与个人的渺小,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悲与喜、爱与恨、历史的雄浑和人生的悲壮。可以说,这是一部充满激情的诗篇,也是一曲人生的咏叹调。漫步在中国北部油田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正向我们走来:洛明如骆驼般负重前行,面对不尽的坎坷,默默无语、奋力抗争而又无怨无悔;罗大生被世俗熏染而一度失去了自我,最终幡然猛醒;卢敬的追求永远是那样执着,既饱含对人生目标的无悔追求,又包涵着对人的迷失的宽容和对悔过者的期盼;就连着墨不多的刘仁、曲丹等人物,其寥寥几笔也使人感到了人生众相的鲜活气息……《地质师》给予的人生感悟是多方面的。在篇幅不长的生活回忆中,它跳跃性地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几十年的奋斗史;在几个颇具典型性的人生景况中,为欣赏者提供了不尽的想象与遐思,堪称黑龙江广播剧的优秀剧作。 我们还可以举出象《远去的琴声》、《秋别》、《远山的风铃》等一批剧作。这些作品不仅主题深刻,人物性格鲜活,语言粗犷纯朴,而且在生活景况的展示中也颇具地方特色。黑龙江表现农村和家乡变化题材的广播剧,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 (1) 作品以进取、变化和奉献为基本主题,揭示现实农村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2)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北方人粗犷、豪放、执着、纯朴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文化特点。 (3) 作品以颇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和颇具时代与地域特色的音响环境组成北方人特有的生存圈。在这个生存圈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粗犷与直朴,也感到了东北人的豪爽与执拗;不仅感受到木屋内的温暖与清新,也真切感受到了北方生活景况的鲜明特色——村狗的狂吠、燥日的蛙鸣、碾人心碎的木轱辘车的转动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北风和让人睁不开眼睛的“大烟泡”……所有这—切,都无不把人带入北方人特有的生活境遇,令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方风暴雷霆般的粗犷,闻到北方黑土醉人的幽香,组成了黑龙江广播剧中“黑土文化’’的动人画卷,与其他作品一起筑成了“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大厦。 第三节;充满童真与童趣的画廊: ◆成绩斐然的儿童剧作 儿童广播剧以其斐然的佳绩,在“黑龙江广播剧”的剧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优秀儿童广播剧的代表作品有:《起飞的小鹤》、,《冬冬、雪雪和小猫咪》、《萨日娜》、《春雨蒙蒙》、《鸟儿鸣叫的时节》、《等待》等。欣赏这批优秀的儿童广播剧,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与洗涤。 《起飞的小鹤》通过残疾女孩菲菲救护受伤小鹤,和小鹤交“朋友”,为保护小鹤勇敢地向狼开枪,直至最后恋恋不舍地将小鹤放飞的一系列情节,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观和女孩菲菲那纯美无暇并充满活力与进取的童心世界。受伤的小鹤凄凄的叫声、女孩菲菲滴水般美妙的话语,仿佛带着历史负重感的缓缓的摇橹声,以及被善良老人的人生感悟所移情的优美动人的“鹤的故事”,都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颤与美的享受,令人在声音的意境中留连忘返。《起飞的小鹤》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充分调动声音手段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蕴集丰富的声音世界,还在于它通过孩子们愿意听的浅显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残疾女孩由弱变强的成长过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为载体,它象一首蔚蓝色的诗;作为底蕴,它向我们阐释的则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剧本》月刊在刊发这部剧的“编者的话”中说:“《起飞的小鹤》优美感人,喻人生哲理而又不失童趣”。“编者的话”很准确地概括了《起飞的小鹤》所以成功之所在:作为表现手段和风格的追寻,它美得象一首诗;作为主题揭示,它将探寻的触角伸向了哲理的层面;而作为戏剧的主干情节与故事,它却充满了活泼、清灵、童趣与童真。以上三点,似乎就是一部好的儿童广播剧应具备的特点,而这三点,《起飞的小鹤》都出色地达到了。 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是具有另一种风格的优秀儿童剧作。一位失去妈妈的幼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受到“种瓜长瓜,种豆长豆”的启示,天真地将妈妈的照片“种”到地下,期盼着春雨过后能见到妈妈……它不是一部童话,却充满了童话的色彩。它将童话式的立意置根于精心营造起来的充满童真与童趣的儿童世界里,从中找到了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使童话式的立意在儿童心灵的世界里不仅感到可信,更感到强烈。当蒙蒙的春雨落下来时,淌在孩子心里的是充满欢乐的期待,而滴在父亲心头的除了对孩子期待母爱的情感本能的震憾外,还有对已去人生的眷恋与苦涩。当然,这更深一层的人生感受或许不是小听众们能够领悟到的。 《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与《春雨蒙蒙》在立意上可谓异曲同工,表现的是同一个“呼唤母爱”的主题。不同的是,《春雨蒙蒙》将自己的题旨栽种在童话式的期盼里,而《冬冬、雪雪和小猫咪》却将自己的主题植根在随处可见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冬冬、雪雪和小猫咪》首先展现给听众的是一个令人欢快的场景——公园里,从不缺钱却唯独缺少母爱的冬冬遇见了本不富裕却深得母爱的雪雪,两个儿童很快交上了朋友。天晚了,雪雪被母亲领回家去过生日,孤独的冬冬却只有游荡在大街上与小花猫为伴。寻找小花猫的奶奶将冬冬带到了雪雪家中,在庆祝雪雪生日的喜宴中冬冬流泪了:因为今天也是他的生日。好心的家长为冬冬点燃了生日的蜡烛。冬冬在“许愿”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凄楚,爆发出发自心底的呼唤:“我要妈妈!……”剧的结尾曾使诸多听众为之动容,抑制不住的情感潮水与积郁在心的理性渴望一同倾泻出来……在这部剧里,情感的激荡和对主题的领悟在小听众的心中是同步的,即小听众在得到情感满足的同时得到了理性的满足。因此,对这部剧主题的领悟不仅对大人来说是不费力的,便是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不费力的——这便是《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与《春雨蒙蒙》在主题阐释上的不同。我们似乎难论孰高孰低。 在儿童广播剧中,《等待》对社会中人性的剖析是深刻的,只不过对于小欣赏者们来说却显得过于沉重了些。这部剧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每当傍晚便倚窗眺望等待母亲归来的九岁儿童小敏,无意中发现一位断了鞋跟难以回家的阿姨,便将母亲一双心爱的皮鞋借给了她。阿姨临走时许诺:一定尽快将皮鞋归还。于是,便引来了小敏漫长的“等待”……对社会中的人格失去信心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便自作聪明地上演了一场“假还鞋”的滑稽戏,却不料奇峰突起——真来还鞋的阿姨以行动戳穿了父亲营造起来的善意的谎言,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这部剧在情节上一波三折,显示了剧作者纯熟的编剧技巧,人物塑造上比较鲜明,对儿童小敏心理历程的展示亦较为细腻,其主题的开掘较为深刻并振聋发聩——所有这些都说明,儿童广播剧《等待》不愧为近年来较为优秀的儿童题材剧作。然而,欣赏之余亦不免产生疑惑:这样的作品送给父母们去欣赏是不是更适合些呢? 浏览和回顾黑龙江的儿童广播剧,可以总括出以下几个共同点:(1)它们都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新鲜而好听的故事。(2)它们都在戏里为孩子们精心构筑了一个充满童真与童趣的世界。(3)它们都为我们塑造了较为鲜明的儿童形象。(4)它们都充分发挥广播剧之长,努力“以情感人”。(5)它们都尽力为自己的作品提炼出一个较为深刻和意义深远的主题。 在上述所有特点中,童真与童趣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童真与童趣,便失去了儿童广播剧的基本特点。童真是一部儿童广播剧的灵魂,而童趣则是这个灵魂赖以存活的营养与环境。试想,一部儿童广播剧如果没有了童真与童趣,还会有什么兴味?黑龙江的儿童广播剧正是依靠这宝贵的童真与童趣,才为人们构造出了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 第四节:“他无我有”的追寻: ◆努力创造色彩斑斓的声音世界 广播剧就其艺术内容来说,是戏剧艺术,或者说是戏剧艺术的“一种”;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声音艺术,或者说是声音艺术的“一种”。以上说的是广播剧分别与戏剧艺术和声音艺术之间的联系。就广播剧自身来说,这种戏剧内容与外在声音表现形式的统一,便使它既与戏剧的其他形式也与声音的其他形式区别开来,进而形成了自身的属性,即声音戏剧的属性。广播剧,说到底便是“声音戏剧”,是以声音为传播载体的戏剧形式。广播剧作为声音戏剧形式的特点,使它的创作过程呈现了明确的选择性和排他性,即将适合于声音表现的戏剧成分吸纳进来,而将不适于声音表现的戏剧成分排斥出去,以此为基本原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戏剧因素组合和素材筛选过程。由此,如同广播剧不是看的艺术而是“听”的艺术一样,广播剧的创作也不是用“眼睛”去写,而是用“耳朵”去写。循着这个独特的反映和感受世界的通道前行,我们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声音空间:这个空间是那样的广阔,充满了喧嚣与静谧,雄浑与柔美,也充满了高尚与丑恶……所有这一切虽不能亲眼看见,却能亲耳听“见”,令人的心灵因不断到来的声音信息的刺激而震憾,也因这声音的刺激而展开无尽的想象。广播剧艺术是“想象的艺术”。广播剧的欣赏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广播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便是不断创造出能激起欣赏者“想象”的声音意象,依靠欣赏者的不断参与和“想象”,达到理性与情感的满足。黑龙江的广播剧艺术创作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依循着“声音戏剧”的艺术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渐在戏剧结构样式、戏剧表现形式和人物刻划手段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构造出一个个雄浑壮美的声音世界,并逐渐使自己的表现能力达到了“他无我有”的艺术境界。 首先,在戏剧结构样式上,依照着声音区别力的特点,严格遵循戏剧情节线索相对单纯、主要戏剧人物和主要事件相对贯穿的“线性结构”特点,逐步形成了戏剧情节清晰明了,戏剧情势循序渐进,人物性格逐渐丰富,戏剧高潮水到渠成的“声音戏剧”的美学特征。在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单本剧、连续剧,还是戏剧小品,大都体现了这—特征。这些剧目中,无论戏剧情节和戏剧人物怎么复杂,也依然是依照着“一线到底”或“两线到底”的戏剧结构样式进行。《序幕刚刚拉开》,依照着“一人一事到底”的戏剧样式构成;《急流》是“一人多事、一线到底”;《伦敦启示录》和《追寻方志敏》所采取的则是“两线到底、主题复合”。这些戏剧结构样式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戏剧声音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表现,也在长期的欣赏实践中培养了广播剧听众的欣赏习惯,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 其次,在戏剧表现形式上,则依靠声音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不断强化语言、音乐、音响的声音表现功能,不断创造出信息丰富、语言准确、色彩强烈的声音意象体系,进而创造了色彩斑澜、气势雄浑、雕琢精美的声音艺术世界。在广播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由于广播剧所独具的声音和想象艺术的特点,所以不断开掘其戏剧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则往往更能凸现广播剧的艺术特点和声音艺术所独有的表现力。在黑龙江广播剧作品中,用音响和音乐创造出内涵丰富的声音意象,进而组成一个个色彩绚丽的声音世界并引起欣赏者的不尽联想的范例几乎不胜枚举。广播剧《神奇的土地》,在戏剧的一开始,便用恐怖的音乐和怪鸟的鸣叫为听众创造了一个阴森,恐怖而神奇的莽原环境,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逐渐生衍出了悲壮苍凉并纤细柔美的戏剧故事。这种恐怖的环境和纯美的人物内心的对比,便铸成了《神奇的土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独特风格。广播剧《沙狐》,其戏剧情节十分简单,它所提供给人们的不过是风沙、狐鸣、枪声,苍凉的音乐以及父亲、女儿和狩猎者几组声音独特的戏剧意象,然而,就是这几组表现独特的声音意象,为我们展现了充满喜怒哀乐和震惊与恬静的戏剧情境,叙述了令人肝肠寸断的生活故事,揭示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重大主题。在广播剧中,音响的运用不仅突出体现了声音艺术的特点,而且因音响表现的相对不确定性和丰富性,而使广播剧更呈现出声音艺术之美。在广播剧《沙狐》中,有这样一段纯粹用音响来展示的戏剧情节: [屋内,拉风匣声。 [老沙头的咳嗽声。 [咳声止。老沙头站起,掀起锅盖,尝尝汤,又盖上锅盖。又咳嗽着继续拉起风匣…… [远处隐隐传来一声枪响! [风匣声止。片刻,老沙头猛站起,推开门…… [荒漠一片沉寂。门外,几只鸟在觅食…… [老沙头返回身,缓缓地关上门,走回灶前。他刚拉起风匣—— [远处,更清晰地传来几声枪响! [老沙头猛地站起跑出——门被撞开。 [又是两声枪响! [老沙头惊恐地向前奔去! [群鸡惊叫声散开…… 上述这段音响,通过老沙头两次拉风匣、野外两次枪响、老沙头两次站起奔出和鸡的鸣叫,细腻地展现了人物时时刻刻心系沙狐的心理感受,以及与沙狐生死与共的心灵寄托。老沙头对沙狐的心灵寄托,不是语言所能概述得清楚的,在沙狐的身上浓缩着老沙头几十年生活的历史,也凝结着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的生命寄托。在“人与自然”的命题上饱含着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广阔性,也包含着人类、生命与社会这一命题的巨大内涵,对这些重大社会命题的阐释仅仅依赖于人的语言是往往不够的,而依靠音响的表现力却能充分地激起人们的想象,并通过想象得到“仁者见仁”的阐释,也使人的情感得到各取所需的充分满足——这便是声音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技之长,也是声音艺术达到“他无我有”艺术境界的有力途径。 其三,在人物刻划手段上,广播剧因其描绘生活环境的相对不确定性,而使欣赏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剧中人物所生存的环境,而将审美注意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于人物的内心,为创作者充分展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有利的欣赏接受条件。《二龙河畔有条坝》中对方支书性格与内心的揭示,以及《急流》、《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等优秀剧目对其作品主人公心灵的揭示,都无不采用了这一手法。 黑龙江广播剧的剧作者们依据声音戏剧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声音艺术的表现手段结构剧本,展开剧情,刻划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不仅在剧本文学样式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而且为而后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其劳动号子和劳动的脚步声在文学剧本中只是生活环境音响的一部分;而在二度创作中,导演却根据推动戏剧情势和揭示剧本主题的需要,在戏剧的结尾处对劳动号子和劳动的脚步声进行了放大和夸张式的处理,将背景音响推到了前台,成为戏剧结尾处的主题音响,用嘹亮的劳动号子和铿锵的脚步昭示社会改革与社会进步历史洪流的不可阻挡和人类社会必然光明的美好前景…… 广播剧编导者们对广播音响的成功运用,不仅说明了用声音表现社会生活的巨大潜力,也说明了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工作者在广播剧艺术手法和技巧运用上的成熟。 第五节:勇敢与执着的探索: ◆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与突破 以往的艺术实践中不乏这样的先例:—个看似并不新鲜的内容,一旦寻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存在形式,往往会使内容本身注入新的因素,甚至产生“脱胎换骨”般的奇妙变化,而使作品一举“出新”。从这一点上说,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因此,无论哪一位戏剧创作者在掌握了充足的创作素材之后,都感到寻找新的表现形式之难,同时努力寻找新的形式。黑龙江广播剧近年来在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做了大胆的探索,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之作,如《小巷的故事》、《长牙齿的土地》、《伦敦启示录》、《追寻方志敏》、《海祭》等。这些作品在艺术实践上的成功尝试,对于促进黑龙江广播剧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体现了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工作者不断变化的创作意识和永不满足的艺术探索精神。 《小巷的故事》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广播剧作中最早出现的极富创新与想象力的作品。《小巷的故事》反映的是虚伪对人的残害与嘲弄,以及人们对自身人格虚伪的自省与挣脱,就其故事本身而言并不见得怎样的新奇。然而,由于作品采用了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便使原有的人物和主题都得到了升华。作品采用的基本上是打乱时空的结构样式,以作者(在作品中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对事件的冷峻剖析和内心自省为基本的结构线索,通过“旁白”即“作家”的第二自我的出现和双方的交流,创造了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矛盾空间,从而使作品以浓重的情感性和深刻的思辩性的复合形式,为听众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声音意象体系。《小巷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静谧的音乐中,渐显山小巷里单调往复的踱步声。 作家:(边踱步边自语)一……二……三……四……五……六(脚步停,转身,又踱步)一……二……三……四……(叹息)六步……六步…… 旁白:你们已经听到这脚步声了吗? (脚步声持续)这位年轻人哪,也不知为什么,他总是用脚步丈量着这条六步宽的小巷…… [脚步声顿止。 作家:谁说我丈量这条小巷?我是在构思。构思——你懂吗? 旁白:构思? ……构思什么? 作家:那可多了!小说、电视剧、广播剧、电影…… 《小巷的故事》以这样的开头首先为听众构造了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两个基本空间,并以“作家”与“旁白”的相互对话架构了“作家”内心冲突的基本形式,其后便沿着这个基本的表现模式跳跃性地叙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寻常故事:纯洁幼稚的“瑛”听信了“作家”违心的奉迎,为追逐“崇高”而盲目嫁给了“救人英雄”董阿仁,最后因爱情不幸而精神失常;其父“沙叔”怕被世人耻笑而掩饰“瑛疯了”的真相,却为此陷入了难以解脱的心灵深渊;最后,“沙叔”在一次检查街道卫生时,无情地杀死了情系儿童心灵的正在学飞的一只鸡……剧的结尾处,一群和平鸽又飞了回来,快乐的鸽哨声在天空鸣响——作者显然是以此来暗喻美好与真诚世界的到来。广播剧《小巷的故事》其剧情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在这里,创作者所关注的显然不是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作家”(即作者本人)对其中事件及人物的认知与评判,以及“作家”由此而引起的对自我的无情解剖和强烈的内心自省。通过批判虚伪来呼唤真诚,通过无情的自我解剖来达到心灵的自省和人格的升华——这便是创作者的主旨之所在。不难看出,创作者正是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才寻找了这样一种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较为完美的统一。作为近年来黑龙江广播剧创新之作的第一部,《小巷的故事》在黑龙江广播剧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长牙齿的土地》是继《小巷的故事》之后出现的另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剧目,也是黑龙江广播剧在连续剧目上进行创新尝试的第一部。《长牙齿的土地》就其基本的表现形式而言,与《小巷的故事》有相近之处,而在具体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比前者又进了一步。《长牙齿的土地》属于“文化反思”类的剧作,作品将全部戏剧内容建立在文化沿革的大背景上,通过主人公狗娃子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落后的传统文化对人的残害,以及旧的人物在新的文明冲击面前的彷徨、困扰,直至最后升华的痛苦剧烈的心理裂变历程。此剧纯朴、厚重,给听众的心理感应是多方面的。为表现这一重大的戏剧主旨,作品通过“混响”技术的大量运用,为听众创造了以艺术时间的连续性为“第一空间”和以心理时间的随意性为“第二空间”的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基本戏剧空间。在“第一空间”里,通过戏剧情节的形象展示,将听众带入尖锐、复杂的戏剧情境;而在“第二空间”里,则通过男女两个解说员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将听众带到戏外,以引导听众对社会与人生进行触类旁通式的多重思考,产生如布莱希特所云的“间离效果”,并通过这种“间离”使听众不断跳出情节叙述的表层,进入对社会、人生及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思考,强化戏剧的认知效果。如这部剧开始不久,当戏剧情节发展到“狗娃子”与“甜女”由童年的青梅竹马到青年时的两情相依,并自然地发展到在密密的芦苇丛中进行第一次性的交媾时,剧中首先在“第一空间”(无混响技术处理)里出现了与剧情密切配合的女声解说: “生命的火在燃烧。这一来自人的生命本能的烈焰,在密密的芦苇里窜起,在跳跃,它所产生的烈焰仿佛要将这世上的一切都化成灰烬!” 接着,为了强化这一主题,剧中利用“第二空间”(有混响技术处理)出现了开始跳出剧情的男声解说: “《圣经》上说,上帝为了解脱亚当的寂寞,便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了一条肋骨,重新造就了一个女人……从此,人类有了自己的祖先:亚当和夏娃”。 这个在“第二空间”里出现的解说,在内容上有些游离于戏剧情节之外,而正是利用这种“游离”与“跳跃”,很好地实现了创作者将人生与命运放到历史文化沿革的大背景中去审视、去回味、去品评的艺术初衷,从而通过“文化反思”的视角对历史与人生进行一次深刻的总结。在《长牙齿的土地》中,作者根据题材的需要,为戏剧内容找到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为强化戏剧主题起到了“烘云托月”之功效,其成功的艺术实践,为后来的创新者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启示。 广播剧《伦敦启示录》和《追寻方志敏》均属于艺术创新的成功之作。《伦敦启示录》通过青年马克思的故事将人生的启示留给后人;而《追寻方志敏》则通过今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追忆,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重大人生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两部剧虽然在主题和戏剧内容上有不同,但在艺术表现形式的选取上却有相似之处,即二者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均表现在戏剧结构样式上。《伦敦启示录》和《追录方志敏》均以“情节或情境对比(或对位)”的手法为基本的结构方式——在《伦敦启示录》中,作者将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对人生的思考和抉择,与生活在十九世纪伦敦的青年马克思的人生经历进行“对位(或对比)”;而在《追寻方志敏》中,作者则将生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方志敏烈士的人生经历进行“对位(或对比)”,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较深的思想性和历史纵深感。在情节构成上,以上两部作品同属于“情节双套结构”,即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在“对位”或“对比”中同步交错进行;在时空安排上,其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依照“对比”或“对位”的原则反复交错展示;其对戏剧主题的阐释,则是由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事件和人物共同复合而成。这种结构样式不拘泥于情节与事件的完整,而是根据人物塑造和主题阐释的需要选取若干精彩片断结构而成,因而在情节组合上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和灵活性,戏剧节奏快捷多变,其对比手法的运用亦有力地强化了戏剧主题和审美效果。 广播短剧《海祭》是黑龙江广播剧创新剧目中的又一部颇具特色的作品。这部短小精悍的类似寓言式的作品,其戏剧情节十分简单:以老渔民爷爷为首的祖孙三代以海为友,以海为敌,亦以海为生。在与大海的抗争中,爷爷曾葬身海底,父亲亦出海未归,面对无情的命运之海,孙儿不顾众乡亲的阻拦,再一次奔向了大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深远的命题。广播短剧《海祭》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式的故事阐释了一个人生的大主题,这是《海祭》的第一个特色;《海祭》的另一个特色,便是利用音乐和音响艺术手段充分展示了声音意象的魅力。在《海祭》中,几乎所有的音响都起到了声音意象的作用,不仅有很强的冲击力,而且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想象余地。例如,听到大海汹涌的潮声,我们不仅体验到大自然肆虐的疯狂,而且体验到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所展示的悲壮和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同样,当我们听到辽阔的大海边不断响起的修补木船的敲击声时,不仅感到大海对人类的挑战,同时也感到了人类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雄伟气概……在戏的结尾处,当我们听到岸上居民对奔向大海的孙儿的急切的呼唤声时,不禁陡然升起对近乎“从容赴死”的英雄儿女的深深敬意;而当我们听到大海上空一只只海鸥勇敢的鸣叫声时,又充满了“人定胜天”的自豪感……广播短剧《海祭》在不长的篇幅里所给予的我们心灵的撞击是那样的强烈,所提供的欣赏感受是那样的新鲜,所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是那样的宽广。它象—首交响乐,更象—首交响诗,它以自己成功的创新实践告诉我们:一部极赋灵感和创造力的作品带给人们的将是怎样的艺术享受! 在黑龙江广播剧创新剧目中还有—批象《丰碑》等纪实体的广播剧。这类剧目就体裁而言可以说是介于新闻和戏剧之间。这类剧目,一般来说是编导者在一定的创意指导下,对生活素材进行真人实录,而后通过剪辑和后期加工复制来完成。这类剧目具有快捷和真实的特点,因而受到听众的欢迎。虽然如何提高此类剧目的艺术品位,使其真正具有艺术保留价值的问题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究,但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工作者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的大胆探索精神却是弥足珍贵的。 通观黑龙江广播剧的创新剧目,不难看到,黑龙江广播剧的探索与创新总的来说还集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坚持的仍旧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勿庸置疑,现实主义仍然是我们当今艺术表现方法的主流,在今后的创作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艺术创新决不仅仅停留于表现形式的创新,还包括所表现内容的创新、表现方法的创新……在这方面,黑龙江广播剧的创新领域还十分广阔,还需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值得欣慰的是,回顾黑龙江广播剧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艺术历程,使我们已经看到了黑龙江广播剧未来发展的希望。因为艺术贵在创新,而创新则需要敢于失败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些,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工作者们已经具备了。 (此文获第三届中国广播剧论文奖一等奖) 黑龙江电台 高广义、饶津发、丁双、郭维力 第一节:鲜明的时代烙印: ◆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作家与作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黑龙江广播剧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广播剧作为一种制作周期短、社会传播广、功能见效快的独特艺术样式,将审美注意大量地、集中地指向现实社会生活,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塑造出生动活泼、性格独具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广大听众带来新的审美感受和人生感悟,无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天地。黑龙江广播剧在新时期近20年的艺术发展中,正是将自己的艺术触角伸向这广阔的表现空间,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及时反映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求,不断奉献出个性独具、人物鲜活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改革者形象,借以表现时代的变化,讴歌社会的发展,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可算作黑龙江广播剧这一类题材的开山作,制作播出于1983年末。1983年,正处于我国社会改革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需要锐意向前的改革精神,同时需要拨乱反正,清除干扰,在大刀阔斧开拓前进的同时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侵蚀的坚强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呼唤英雄和歌颂英雄的时期,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恰在此时应运而生。《序幕刚刚拉开》反映的是黑龙江省某林区林业局长柳春鹤以柔克刚,出奇制胜,开拓进取,并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奋力扭转党风的故事。作品通过柳春鹤处理一林业工人偷窃海带桩子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戏剧冲突,通过柳春鹤处理偷窃事件的艰难历程,将艺术的笔触指向了“党风不正造成民风不正”的重大社会问题,形象地表现了必须尽快端正党风,扭转民风的艰巨课题,从而产生了震聋发聩的艺术震憾力,并以此剧摘取了全国广播剧“丹桂杯”奖的桂冠。在这部作品中,柳春鹤的形象塑造虽然还存在着某些理想化的痕迹,但因为它为黑龙江广播剧高质量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一一特别是社会重大题材开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先河”,为黑龙江广播剧后来反映同一题材的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所以,《序幕刚刚拉开》对于我们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踵而来反映改革题材的又一部重要作品是广播连续剧《急流》。此剧录制播出于1986年。此时,改革的步伐已逐渐走向深入,艺术作品中不同类型改革者的形象已接连出现,改革进程中引发的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索,人们需要在不断前进和不断反思中探索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关注英雄和审视英雄的时期。《急流》的出现并在次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广播剧“丹桂杯”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恰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时代烙印。《急流》是近距离反映改革的作品,它将艺术的“话筒”伸向改革大潮的旋涡,通过主人公丁一被两次改革的胜利冲昏头脑,险些将改革成果又全部葬送,最后急流勇退的人物命运,通过政治和哲学的视角引发人们对民主和集中、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体制改革与观念改革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急流》在情节的设置上还没有完全跳出同期同类题材作品的创作“套路”,个别人物的面孔还显得似曾相识,但丁一作为一位新时期的改革者形象,较之改革之初的文学典型“乔光朴”和尔后出现的《新星》中的“李向南”,都可以说是进了一步,即多了几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也少了几分“神学”色彩。在“丁一”身上,既有救国救民的政治责任感,也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个人虚荣心;既有直面人生的坦荡胸怀,也有阳奉阴违的道德失误;既有时代的科学性,也有“至尊”者的盲目性;既是时代的勇敢的“弄潮儿”,也是这个时代中的一位聪明的“落伍者”……在他的身上,“优点随时可以变成缺点”,胜利的背后时时都蛰伏着失败的危机。面对他的胜利,他性格中的强点,我们可以用“强者”去评价他;而面对他的失败、他性格中的弱点,我们也可以用“弱者”去评价他。总之,丁一便是由这一新与旧激烈冲突相互交错的时代锻造出来的新旧观念并存、美与丑并蓄、人物个性与时代共性相统一的独特复杂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他是对新时期“改革者”形象的深化与发展。 广播剧《老屋的故事》是黑龙江电台1998年改编录制的,以国企深化改革、下岗分流为中心事件,以新任厂长舒云青与离任厂长——舒云青的岳父王步霄等几位亲属的矛盾冲突为情节线索,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新一代改革者的形象。《老屋的故事》仍然属于近距离正面反映改革的作品,然而作者在对社会生活的表现上却经过了认真的筛选和提炼。作者没有将艺术的“话筒”直接伸向厂区而是伸向了家庭,通过一个大家庭中的翁婿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以及恋情关系巧妙地设置矛盾,反映了国企改革给每个人的命运、每个家庭的生活以及每个人的观念所带来的震动与影响,从而利用个性化的“视角”成功地表现了具有共性特征的国企改革生活。这种从社会生活素材到文学艺术表现中的视角调整,恰恰是艺术反映生活所必须的,也是《老屋的故事》原著和改编者的成功之处。 《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似乎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改革题材”的作品,然而,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就反映社会变革特别是社会变革给人们思想和生活所带来的冲击和变化而言,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则是十分出色的。如该剧作者所说,《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的全部戏剧主旨是“突出一个'变’字”,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嬗变而引起的人们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嬗变。作者没有正面地去写改革,然而作品所展现的生活与人物命运的变化,却无时无处不透露出社会改革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变化。它时时提醒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寻“流”而觅“源”,见“落叶”而知“秋”,透过人物命运和生活的表象去感悟社会变化与进步,探索生活的真谛与本源。《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在主题的揭示上更具宏观性,也更具概括性,在这部剧结尾的解说部分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地球总这么转悠着,它身上托着的东西还能不变?”——社会生活与人类实践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维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这便是《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所给予我们的对改革和社会生活的哲学层面上的深刻阐释。 回顾黑龙江广播剧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题材的作品,可以归纳出以下共同点: (1) 广播剧的编导们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生活的反映不仅是及时的、敏锐的,而且是较为全面的、深刻的。从《序幕刚刚拉开》到《急流》;从《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到《老屋的故事》,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几乎与社会上正经历着的现实生活同步;同时,我们看到这些作品不仅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而且通过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个深刻而厚重的思想主题,并以此形成了黑龙江广播剧近年来的艺术特色之一。 (2) 这些作品不仅注意了深刻展示生活的本象,同时注重了对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开掘,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较好的典型化的高度。 (3) 这些作品扬广播剧展示人物内心之长,突出以情感人,在人物情感的展示上颇有独到之处,并能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和美感上的满足。如广播连续剧《急流》中,当主人公丁一决定急流勇退离开北齿厂时,广播剧的编导们是这样来表现丁一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的: [音乐。风吹树叶声,上山的脚步声,喘息声……丁一独自一人登上了“独峰山”,脚步 声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音乐扬起。 丁一:(深情地)啊……“北齿”……多整齐的厂房!我从市区奔向了这里,我曾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三年……“北齿”!我为你尽了我全部的力!你将腾飞,你将带着我的理想一起 腾飞!……我应该感到骄傲,这是我应得的骄傲! [叹息声,点烟,吸烟声…… 丁一:是呀,每个人都难以逃脱自己的局限……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真难!一个人要真正能把握住自己,超越自己就更难啦……丁一呀丁一,你今天……还能再感到自信吗? (音乐止) 丁一在临近戏剧高潮处的抒情式的大段“内心独白”,极富情感地展示了自悔、自责和自省的心理历程,将积郁内心的情感渲泄得酣畅淋漓。这种广播剧中的“华彩乐段”往往出现在戏剧的高潮处,是广播剧情感高潮的重要体现或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震憾力的强与弱、艺术体现水准的高与低,也从一个很重要方面反映了该部作品总体艺术水平的高下。 从上述剧目的发展沿革中,可总结出如下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对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生活的表现,逐渐由正面转向了侧面,由社会转向了家庭,由外部冲击转向了内心矛盾,由理智上的冲突转向情感上的激动……总之,越来越接近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最佳视角和规律要求,并在表现形式上日臻完善,标志着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创作的日趋成熟。 第二节:浓郁的“黑土”风情: ◆热情讴歌新时期农村和家乡变化 以浓郁的地域风情和“黑土”文化特色热情讴歌新时期农村和家乡的变化,是黑龙江广播剧的又一重要特色之一。 黑龙江是全国的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石油、木材和煤炭的重要产区。这种在大农业、大工业、大石油、大林业等大生产产业结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与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民族地域文化的结合,便形成了被称之为“黑土文化”的特殊的人文环境和地域风情。这种文化所陶冶的人物性格尤以深沉、豪放、直朴、粗犷而见长,并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十分“火爆”的特点。有人曾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大馇子+烧酒”式的文化特征。黑龙江广播剧是“黑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蕴。在这些凸现地域文化风情的作品中,以表现新时期农村变化和家乡变化的作品为最出色,其代表作品有《家乡人》、《二龙河畔有条坝》、《远去的琴声》、《地质师》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创作的或是改编的,都散发着浓郁的“黑土地”气息,展现的是一幅幅祖国边疆的现代风俗画。 广播剧《家乡人》由黑龙江电台于1990年录制播出。作品通过以三邻为代表的新一代家乡人和以四爷为代表的家乡人之间的情感冲突,深刻揭示了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的现代用人观念与人尽其情、裙带相系的旧的用人观念的尖锐矛盾,给“家乡人”这一古老的人的社会关系命题注入了一个新的因素,即“人情”与“事理”的矛盾。这种现代群体观念对传统家族文化的深刻挑战,便形成了广播剧《家乡人》冲突设置的基础,并因这种挑战的深刻性和尖锐性,为这部作品的矛盾冲突蓄下了充分激烈的戏剧态势,使生活中的矛盾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尖锐和激烈。广播剧《家乡人》中,三邻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而无情地将跟他而来的“家乡人”全部辞退,此举不能不认为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严重反叛,也不能不引起以四爷为首的几乎所有的“家乡人”的强烈不满,以至于三邻在回家乡为去世的母亲送葬时,险些众叛亲离,人孤影单,其矛盾冲突的深刻性和震憾性都是十分强烈的。令人回味的是剧情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中华民族谦恭隐忍的民族性格使“四爷”和众乡亲原谅并接纳了“三邻”,而执拗的三邻却最终没有向四爷的“人情味”低下头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这一基本“原则”,他到底没有再次起用“家乡”的那批人。家乡所给予三邻的是甜美与苦涩的中和物——纯朴的乡情抚慰着三邻那颗因现代文明的冲击而疲惫的心:而家乡人面对现代文化观念所表现出的不解与愤怒,又使三邻在面对家乡人一张张被愚钝、落后和愤怒所烧焦所麻木的面孔时,不禁涌出一阵阵的苦涩……三邻临别家乡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与无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告别“旧我”的艰难和痛苦,揭示了新生与腐朽的观念之争的深刻性和复杂性。然而,新的生命毕竟要战胜旧的生命,新的事物终究要代替旧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客观规律——戏剧的结尾,广袤的山野里,远去的自行车铃声虽仍显孱弱,却清灵悦耳,令人们在旷旷的原野和蒙蒙的晨雾中捕捉到生命的气息,升腾起追求的希望。 广播连续剧《二龙河畔有条坝》围绕着“如何使农村尽快致富”和村党支部方支书的反思与自省展开冲突。在“如何使农村尽快致富”这条情节矛盾线上,交织着方支书与村长、方支书与团支书小林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反思与自省”这条心理矛盾线上,则展现了方支书由反思、自责、自省的全部心理历程。最后,戏剧以方支书为保护大坝英勇献身而告终。方支书既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原则和党的纯洁性的信念,又有因观念陈旧而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意识和滞后行为,是一位先进与落后、纯洁与混浊、美与丑、是与非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农村干部形象,是农村题材作品中不多见的人物典型。如果说,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家乡人》中主要是通过人物外部冲突来实现的话,那么,在《二龙河畔有条坝》中,这种冲突则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去完成的。这种集中于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较之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更具心理的复杂性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性,它所给予人的情感的撞击也更为强烈和激昂,有助于引导欣赏者去探寻人生的真谛。《二龙河畔有条坝》所留下的对人、人格与人物命运的多重思索,正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广播连续剧《地质师》是对黑龙江极富“家乡”特色的大石油生活的一次较为完美的艺术体现。该剧录制播出于1996年,通过地质师洛明几十年的人生际遇以及与老同学卢敬的爱情纠葛,几乎概括了一代知识分子一生的命运。在地质师洛明如“骆驼”般耕耘的一生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的伟大与个人的渺小,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悲与喜、爱与恨、历史的雄浑和人生的悲壮。可以说,这是一部充满激情的诗篇,也是一曲人生的咏叹调。漫步在中国北部油田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正向我们走来:洛明如骆驼般负重前行,面对不尽的坎坷,默默无语、奋力抗争而又无怨无悔;罗大生被世俗熏染而一度失去了自我,最终幡然猛醒;卢敬的追求永远是那样执着,既饱含对人生目标的无悔追求,又包涵着对人的迷失的宽容和对悔过者的期盼;就连着墨不多的刘仁、曲丹等人物,其寥寥几笔也使人感到了人生众相的鲜活气息……《地质师》给予的人生感悟是多方面的。在篇幅不长的生活回忆中,它跳跃性地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几十年的奋斗史;在几个颇具典型性的人生景况中,为欣赏者提供了不尽的想象与遐思,堪称黑龙江广播剧的优秀剧作。 我们还可以举出象《远去的琴声》、《秋别》、《远山的风铃》等一批剧作。这些作品不仅主题深刻,人物性格鲜活,语言粗犷纯朴,而且在生活景况的展示中也颇具地方特色。黑龙江表现农村和家乡变化题材的广播剧,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 (1) 作品以进取、变化和奉献为基本主题,揭示现实农村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2)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北方人粗犷、豪放、执着、纯朴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文化特点。 (3) 作品以颇具特色的东北方言和颇具时代与地域特色的音响环境组成北方人特有的生存圈。在这个生存圈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粗犷与直朴,也感到了东北人的豪爽与执拗;不仅感受到木屋内的温暖与清新,也真切感受到了北方生活景况的鲜明特色——村狗的狂吠、燥日的蛙鸣、碾人心碎的木轱辘车的转动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北风和让人睁不开眼睛的“大烟泡”……所有这—切,都无不把人带入北方人特有的生活境遇,令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方风暴雷霆般的粗犷,闻到北方黑土醉人的幽香,组成了黑龙江广播剧中“黑土文化’’的动人画卷,与其他作品一起筑成了“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大厦。 第三节;充满童真与童趣的画廊: ◆成绩斐然的儿童剧作 儿童广播剧以其斐然的佳绩,在“黑龙江广播剧”的剧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优秀儿童广播剧的代表作品有:《起飞的小鹤》、,《冬冬、雪雪和小猫咪》、《萨日娜》、《春雨蒙蒙》、《鸟儿鸣叫的时节》、《等待》等。欣赏这批优秀的儿童广播剧,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与洗涤。 《起飞的小鹤》通过残疾女孩菲菲救护受伤小鹤,和小鹤交“朋友”,为保护小鹤勇敢地向狼开枪,直至最后恋恋不舍地将小鹤放飞的一系列情节,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观和女孩菲菲那纯美无暇并充满活力与进取的童心世界。受伤的小鹤凄凄的叫声、女孩菲菲滴水般美妙的话语,仿佛带着历史负重感的缓缓的摇橹声,以及被善良老人的人生感悟所移情的优美动人的“鹤的故事”,都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颤与美的享受,令人在声音的意境中留连忘返。《起飞的小鹤》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充分调动声音手段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蕴集丰富的声音世界,还在于它通过孩子们愿意听的浅显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残疾女孩由弱变强的成长过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为载体,它象一首蔚蓝色的诗;作为底蕴,它向我们阐释的则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剧本》月刊在刊发这部剧的“编者的话”中说:“《起飞的小鹤》优美感人,喻人生哲理而又不失童趣”。“编者的话”很准确地概括了《起飞的小鹤》所以成功之所在:作为表现手段和风格的追寻,它美得象一首诗;作为主题揭示,它将探寻的触角伸向了哲理的层面;而作为戏剧的主干情节与故事,它却充满了活泼、清灵、童趣与童真。以上三点,似乎就是一部好的儿童广播剧应具备的特点,而这三点,《起飞的小鹤》都出色地达到了。 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是具有另一种风格的优秀儿童剧作。一位失去妈妈的幼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受到“种瓜长瓜,种豆长豆”的启示,天真地将妈妈的照片“种”到地下,期盼着春雨过后能见到妈妈……它不是一部童话,却充满了童话的色彩。它将童话式的立意置根于精心营造起来的充满童真与童趣的儿童世界里,从中找到了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使童话式的立意在儿童心灵的世界里不仅感到可信,更感到强烈。当蒙蒙的春雨落下来时,淌在孩子心里的是充满欢乐的期待,而滴在父亲心头的除了对孩子期待母爱的情感本能的震憾外,还有对已去人生的眷恋与苦涩。当然,这更深一层的人生感受或许不是小听众们能够领悟到的。 《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与《春雨蒙蒙》在立意上可谓异曲同工,表现的是同一个“呼唤母爱”的主题。不同的是,《春雨蒙蒙》将自己的题旨栽种在童话式的期盼里,而《冬冬、雪雪和小猫咪》却将自己的主题植根在随处可见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冬冬、雪雪和小猫咪》首先展现给听众的是一个令人欢快的场景——公园里,从不缺钱却唯独缺少母爱的冬冬遇见了本不富裕却深得母爱的雪雪,两个儿童很快交上了朋友。天晚了,雪雪被母亲领回家去过生日,孤独的冬冬却只有游荡在大街上与小花猫为伴。寻找小花猫的奶奶将冬冬带到了雪雪家中,在庆祝雪雪生日的喜宴中冬冬流泪了:因为今天也是他的生日。好心的家长为冬冬点燃了生日的蜡烛。冬冬在“许愿”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凄楚,爆发出发自心底的呼唤:“我要妈妈!……”剧的结尾曾使诸多听众为之动容,抑制不住的情感潮水与积郁在心的理性渴望一同倾泻出来……在这部剧里,情感的激荡和对主题的领悟在小听众的心中是同步的,即小听众在得到情感满足的同时得到了理性的满足。因此,对这部剧主题的领悟不仅对大人来说是不费力的,便是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不费力的——这便是《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与《春雨蒙蒙》在主题阐释上的不同。我们似乎难论孰高孰低。 在儿童广播剧中,《等待》对社会中人性的剖析是深刻的,只不过对于小欣赏者们来说却显得过于沉重了些。这部剧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每当傍晚便倚窗眺望等待母亲归来的九岁儿童小敏,无意中发现一位断了鞋跟难以回家的阿姨,便将母亲一双心爱的皮鞋借给了她。阿姨临走时许诺:一定尽快将皮鞋归还。于是,便引来了小敏漫长的“等待”……对社会中的人格失去信心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便自作聪明地上演了一场“假还鞋”的滑稽戏,却不料奇峰突起——真来还鞋的阿姨以行动戳穿了父亲营造起来的善意的谎言,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这部剧在情节上一波三折,显示了剧作者纯熟的编剧技巧,人物塑造上比较鲜明,对儿童小敏心理历程的展示亦较为细腻,其主题的开掘较为深刻并振聋发聩——所有这些都说明,儿童广播剧《等待》不愧为近年来较为优秀的儿童题材剧作。然而,欣赏之余亦不免产生疑惑:这样的作品送给父母们去欣赏是不是更适合些呢? 浏览和回顾黑龙江的儿童广播剧,可以总括出以下几个共同点:(1)它们都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新鲜而好听的故事。(2)它们都在戏里为孩子们精心构筑了一个充满童真与童趣的世界。(3)它们都为我们塑造了较为鲜明的儿童形象。(4)它们都充分发挥广播剧之长,努力“以情感人”。(5)它们都尽力为自己的作品提炼出一个较为深刻和意义深远的主题。 在上述所有特点中,童真与童趣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童真与童趣,便失去了儿童广播剧的基本特点。童真是一部儿童广播剧的灵魂,而童趣则是这个灵魂赖以存活的营养与环境。试想,一部儿童广播剧如果没有了童真与童趣,还会有什么兴味?黑龙江的儿童广播剧正是依靠这宝贵的童真与童趣,才为人们构造出了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 第四节:“他无我有”的追寻: ◆努力创造色彩斑斓的声音世界 广播剧就其艺术内容来说,是戏剧艺术,或者说是戏剧艺术的“一种”;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声音艺术,或者说是声音艺术的“一种”。以上说的是广播剧分别与戏剧艺术和声音艺术之间的联系。就广播剧自身来说,这种戏剧内容与外在声音表现形式的统一,便使它既与戏剧的其他形式也与声音的其他形式区别开来,进而形成了自身的属性,即声音戏剧的属性。广播剧,说到底便是“声音戏剧”,是以声音为传播载体的戏剧形式。广播剧作为声音戏剧形式的特点,使它的创作过程呈现了明确的选择性和排他性,即将适合于声音表现的戏剧成分吸纳进来,而将不适于声音表现的戏剧成分排斥出去,以此为基本原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戏剧因素组合和素材筛选过程。由此,如同广播剧不是看的艺术而是“听”的艺术一样,广播剧的创作也不是用“眼睛”去写,而是用“耳朵”去写。循着这个独特的反映和感受世界的通道前行,我们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声音空间:这个空间是那样的广阔,充满了喧嚣与静谧,雄浑与柔美,也充满了高尚与丑恶……所有这一切虽不能亲眼看见,却能亲耳听“见”,令人的心灵因不断到来的声音信息的刺激而震憾,也因这声音的刺激而展开无尽的想象。广播剧艺术是“想象的艺术”。广播剧的欣赏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广播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便是不断创造出能激起欣赏者“想象”的声音意象,依靠欣赏者的不断参与和“想象”,达到理性与情感的满足。黑龙江的广播剧艺术创作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依循着“声音戏剧”的艺术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渐在戏剧结构样式、戏剧表现形式和人物刻划手段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构造出一个个雄浑壮美的声音世界,并逐渐使自己的表现能力达到了“他无我有”的艺术境界。 首先,在戏剧结构样式上,依照着声音区别力的特点,严格遵循戏剧情节线索相对单纯、主要戏剧人物和主要事件相对贯穿的“线性结构”特点,逐步形成了戏剧情节清晰明了,戏剧情势循序渐进,人物性格逐渐丰富,戏剧高潮水到渠成的“声音戏剧”的美学特征。在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单本剧、连续剧,还是戏剧小品,大都体现了这—特征。这些剧目中,无论戏剧情节和戏剧人物怎么复杂,也依然是依照着“一线到底”或“两线到底”的戏剧结构样式进行。《序幕刚刚拉开》,依照着“一人一事到底”的戏剧样式构成;《急流》是“一人多事、一线到底”;《伦敦启示录》和《追寻方志敏》所采取的则是“两线到底、主题复合”。这些戏剧结构样式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戏剧声音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表现,也在长期的欣赏实践中培养了广播剧听众的欣赏习惯,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 其次,在戏剧表现形式上,则依靠声音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不断强化语言、音乐、音响的声音表现功能,不断创造出信息丰富、语言准确、色彩强烈的声音意象体系,进而创造了色彩斑澜、气势雄浑、雕琢精美的声音艺术世界。在广播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由于广播剧所独具的声音和想象艺术的特点,所以不断开掘其戏剧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则往往更能凸现广播剧的艺术特点和声音艺术所独有的表现力。在黑龙江广播剧作品中,用音响和音乐创造出内涵丰富的声音意象,进而组成一个个色彩绚丽的声音世界并引起欣赏者的不尽联想的范例几乎不胜枚举。广播剧《神奇的土地》,在戏剧的一开始,便用恐怖的音乐和怪鸟的鸣叫为听众创造了一个阴森,恐怖而神奇的莽原环境,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逐渐生衍出了悲壮苍凉并纤细柔美的戏剧故事。这种恐怖的环境和纯美的人物内心的对比,便铸成了《神奇的土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独特风格。广播剧《沙狐》,其戏剧情节十分简单,它所提供给人们的不过是风沙、狐鸣、枪声,苍凉的音乐以及父亲、女儿和狩猎者几组声音独特的戏剧意象,然而,就是这几组表现独特的声音意象,为我们展现了充满喜怒哀乐和震惊与恬静的戏剧情境,叙述了令人肝肠寸断的生活故事,揭示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重大主题。在广播剧中,音响的运用不仅突出体现了声音艺术的特点,而且因音响表现的相对不确定性和丰富性,而使广播剧更呈现出声音艺术之美。在广播剧《沙狐》中,有这样一段纯粹用音响来展示的戏剧情节: [屋内,拉风匣声。 [老沙头的咳嗽声。 [咳声止。老沙头站起,掀起锅盖,尝尝汤,又盖上锅盖。又咳嗽着继续拉起风匣…… [远处隐隐传来一声枪响! [风匣声止。片刻,老沙头猛站起,推开门…… [荒漠一片沉寂。门外,几只鸟在觅食…… [老沙头返回身,缓缓地关上门,走回灶前。他刚拉起风匣—— [远处,更清晰地传来几声枪响! [老沙头猛地站起跑出——门被撞开。 [又是两声枪响! [老沙头惊恐地向前奔去! [群鸡惊叫声散开…… 上述这段音响,通过老沙头两次拉风匣、野外两次枪响、老沙头两次站起奔出和鸡的鸣叫,细腻地展现了人物时时刻刻心系沙狐的心理感受,以及与沙狐生死与共的心灵寄托。老沙头对沙狐的心灵寄托,不是语言所能概述得清楚的,在沙狐的身上浓缩着老沙头几十年生活的历史,也凝结着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的生命寄托。在“人与自然”的命题上饱含着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广阔性,也包含着人类、生命与社会这一命题的巨大内涵,对这些重大社会命题的阐释仅仅依赖于人的语言是往往不够的,而依靠音响的表现力却能充分地激起人们的想象,并通过想象得到“仁者见仁”的阐释,也使人的情感得到各取所需的充分满足——这便是声音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技之长,也是声音艺术达到“他无我有”艺术境界的有力途径。 其三,在人物刻划手段上,广播剧因其描绘生活环境的相对不确定性,而使欣赏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剧中人物所生存的环境,而将审美注意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于人物的内心,为创作者充分展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有利的欣赏接受条件。《二龙河畔有条坝》中对方支书性格与内心的揭示,以及《急流》、《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等优秀剧目对其作品主人公心灵的揭示,都无不采用了这一手法。 黑龙江广播剧的剧作者们依据声音戏剧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声音艺术的表现手段结构剧本,展开剧情,刻划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不仅在剧本文学样式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而且为而后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马铁匠、冯鞋匠和他们的女人》,其劳动号子和劳动的脚步声在文学剧本中只是生活环境音响的一部分;而在二度创作中,导演却根据推动戏剧情势和揭示剧本主题的需要,在戏剧的结尾处对劳动号子和劳动的脚步声进行了放大和夸张式的处理,将背景音响推到了前台,成为戏剧结尾处的主题音响,用嘹亮的劳动号子和铿锵的脚步昭示社会改革与社会进步历史洪流的不可阻挡和人类社会必然光明的美好前景…… 广播剧编导者们对广播音响的成功运用,不仅说明了用声音表现社会生活的巨大潜力,也说明了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工作者在广播剧艺术手法和技巧运用上的成熟。 第五节:勇敢与执着的探索: ◆艺术表现形式的拓展与突破 以往的艺术实践中不乏这样的先例:—个看似并不新鲜的内容,一旦寻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存在形式,往往会使内容本身注入新的因素,甚至产生“脱胎换骨”般的奇妙变化,而使作品一举“出新”。从这一点上说,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因此,无论哪一位戏剧创作者在掌握了充足的创作素材之后,都感到寻找新的表现形式之难,同时努力寻找新的形式。黑龙江广播剧近年来在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做了大胆的探索,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之作,如《小巷的故事》、《长牙齿的土地》、《伦敦启示录》、《追寻方志敏》、《海祭》等。这些作品在艺术实践上的成功尝试,对于促进黑龙江广播剧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体现了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工作者不断变化的创作意识和永不满足的艺术探索精神。 《小巷的故事》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广播剧作中最早出现的极富创新与想象力的作品。《小巷的故事》反映的是虚伪对人的残害与嘲弄,以及人们对自身人格虚伪的自省与挣脱,就其故事本身而言并不见得怎样的新奇。然而,由于作品采用了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便使原有的人物和主题都得到了升华。作品采用的基本上是打乱时空的结构样式,以作者(在作品中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对事件的冷峻剖析和内心自省为基本的结构线索,通过“旁白”即“作家”的第二自我的出现和双方的交流,创造了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矛盾空间,从而使作品以浓重的情感性和深刻的思辩性的复合形式,为听众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声音意象体系。《小巷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静谧的音乐中,渐显山小巷里单调往复的踱步声。 作家:(边踱步边自语)一……二……三……四……五……六(脚步停,转身,又踱步)一……二……三……四……(叹息)六步……六步…… 旁白:你们已经听到这脚步声了吗? (脚步声持续)这位年轻人哪,也不知为什么,他总是用脚步丈量着这条六步宽的小巷…… [脚步声顿止。 作家:谁说我丈量这条小巷?我是在构思。构思——你懂吗? 旁白:构思? ……构思什么? 作家:那可多了!小说、电视剧、广播剧、电影…… 《小巷的故事》以这样的开头首先为听众构造了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两个基本空间,并以“作家”与“旁白”的相互对话架构了“作家”内心冲突的基本形式,其后便沿着这个基本的表现模式跳跃性地叙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寻常故事:纯洁幼稚的“瑛”听信了“作家”违心的奉迎,为追逐“崇高”而盲目嫁给了“救人英雄”董阿仁,最后因爱情不幸而精神失常;其父“沙叔”怕被世人耻笑而掩饰“瑛疯了”的真相,却为此陷入了难以解脱的心灵深渊;最后,“沙叔”在一次检查街道卫生时,无情地杀死了情系儿童心灵的正在学飞的一只鸡……剧的结尾处,一群和平鸽又飞了回来,快乐的鸽哨声在天空鸣响——作者显然是以此来暗喻美好与真诚世界的到来。广播剧《小巷的故事》其剧情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在这里,创作者所关注的显然不是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作家”(即作者本人)对其中事件及人物的认知与评判,以及“作家”由此而引起的对自我的无情解剖和强烈的内心自省。通过批判虚伪来呼唤真诚,通过无情的自我解剖来达到心灵的自省和人格的升华——这便是创作者的主旨之所在。不难看出,创作者正是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才寻找了这样一种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较为完美的统一。作为近年来黑龙江广播剧创新之作的第一部,《小巷的故事》在黑龙江广播剧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长牙齿的土地》是继《小巷的故事》之后出现的另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剧目,也是黑龙江广播剧在连续剧目上进行创新尝试的第一部。《长牙齿的土地》就其基本的表现形式而言,与《小巷的故事》有相近之处,而在具体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比前者又进了一步。《长牙齿的土地》属于“文化反思”类的剧作,作品将全部戏剧内容建立在文化沿革的大背景上,通过主人公狗娃子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落后的传统文化对人的残害,以及旧的人物在新的文明冲击面前的彷徨、困扰,直至最后升华的痛苦剧烈的心理裂变历程。此剧纯朴、厚重,给听众的心理感应是多方面的。为表现这一重大的戏剧主旨,作品通过“混响”技术的大量运用,为听众创造了以艺术时间的连续性为“第一空间”和以心理时间的随意性为“第二空间”的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基本戏剧空间。在“第一空间”里,通过戏剧情节的形象展示,将听众带入尖锐、复杂的戏剧情境;而在“第二空间”里,则通过男女两个解说员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将听众带到戏外,以引导听众对社会与人生进行触类旁通式的多重思考,产生如布莱希特所云的“间离效果”,并通过这种“间离”使听众不断跳出情节叙述的表层,进入对社会、人生及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思考,强化戏剧的认知效果。如这部剧开始不久,当戏剧情节发展到“狗娃子”与“甜女”由童年的青梅竹马到青年时的两情相依,并自然地发展到在密密的芦苇丛中进行第一次性的交媾时,剧中首先在“第一空间”(无混响技术处理)里出现了与剧情密切配合的女声解说: “生命的火在燃烧。这一来自人的生命本能的烈焰,在密密的芦苇里窜起,在跳跃,它所产生的烈焰仿佛要将这世上的一切都化成灰烬!” 接着,为了强化这一主题,剧中利用“第二空间”(有混响技术处理)出现了开始跳出剧情的男声解说: “《圣经》上说,上帝为了解脱亚当的寂寞,便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了一条肋骨,重新造就了一个女人……从此,人类有了自己的祖先:亚当和夏娃”。 这个在“第二空间”里出现的解说,在内容上有些游离于戏剧情节之外,而正是利用这种“游离”与“跳跃”,很好地实现了创作者将人生与命运放到历史文化沿革的大背景中去审视、去回味、去品评的艺术初衷,从而通过“文化反思”的视角对历史与人生进行一次深刻的总结。在《长牙齿的土地》中,作者根据题材的需要,为戏剧内容找到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为强化戏剧主题起到了“烘云托月”之功效,其成功的艺术实践,为后来的创新者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启示。 广播剧《伦敦启示录》和《追寻方志敏》均属于艺术创新的成功之作。《伦敦启示录》通过青年马克思的故事将人生的启示留给后人;而《追寻方志敏》则通过今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追忆,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重大人生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两部剧虽然在主题和戏剧内容上有不同,但在艺术表现形式的选取上却有相似之处,即二者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均表现在戏剧结构样式上。《伦敦启示录》和《追录方志敏》均以“情节或情境对比(或对位)”的手法为基本的结构方式——在《伦敦启示录》中,作者将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年对人生的思考和抉择,与生活在十九世纪伦敦的青年马克思的人生经历进行“对位(或对比)”;而在《追寻方志敏》中,作者则将生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方志敏烈士的人生经历进行“对位(或对比)”,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较深的思想性和历史纵深感。在情节构成上,以上两部作品同属于“情节双套结构”,即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在“对位”或“对比”中同步交错进行;在时空安排上,其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依照“对比”或“对位”的原则反复交错展示;其对戏剧主题的阐释,则是由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事件和人物共同复合而成。这种结构样式不拘泥于情节与事件的完整,而是根据人物塑造和主题阐释的需要选取若干精彩片断结构而成,因而在情节组合上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和灵活性,戏剧节奏快捷多变,其对比手法的运用亦有力地强化了戏剧主题和审美效果。 广播短剧《海祭》是黑龙江广播剧创新剧目中的又一部颇具特色的作品。这部短小精悍的类似寓言式的作品,其戏剧情节十分简单:以老渔民爷爷为首的祖孙三代以海为友,以海为敌,亦以海为生。在与大海的抗争中,爷爷曾葬身海底,父亲亦出海未归,面对无情的命运之海,孙儿不顾众乡亲的阻拦,再一次奔向了大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深远的命题。广播短剧《海祭》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式的故事阐释了一个人生的大主题,这是《海祭》的第一个特色;《海祭》的另一个特色,便是利用音乐和音响艺术手段充分展示了声音意象的魅力。在《海祭》中,几乎所有的音响都起到了声音意象的作用,不仅有很强的冲击力,而且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想象余地。例如,听到大海汹涌的潮声,我们不仅体验到大自然肆虐的疯狂,而且体验到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所展示的悲壮和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同样,当我们听到辽阔的大海边不断响起的修补木船的敲击声时,不仅感到大海对人类的挑战,同时也感到了人类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雄伟气概……在戏的结尾处,当我们听到岸上居民对奔向大海的孙儿的急切的呼唤声时,不禁陡然升起对近乎“从容赴死”的英雄儿女的深深敬意;而当我们听到大海上空一只只海鸥勇敢的鸣叫声时,又充满了“人定胜天”的自豪感……广播短剧《海祭》在不长的篇幅里所给予的我们心灵的撞击是那样的强烈,所提供的欣赏感受是那样的新鲜,所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是那样的宽广。它象—首交响乐,更象—首交响诗,它以自己成功的创新实践告诉我们:一部极赋灵感和创造力的作品带给人们的将是怎样的艺术享受! 在黑龙江广播剧创新剧目中还有—批象《丰碑》等纪实体的广播剧。这类剧目就体裁而言可以说是介于新闻和戏剧之间。这类剧目,一般来说是编导者在一定的创意指导下,对生活素材进行真人实录,而后通过剪辑和后期加工复制来完成。这类剧目具有快捷和真实的特点,因而受到听众的欢迎。虽然如何提高此类剧目的艺术品位,使其真正具有艺术保留价值的问题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究,但黑龙江广播剧艺术工作者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的大胆探索精神却是弥足珍贵的。 通观黑龙江广播剧的创新剧目,不难看到,黑龙江广播剧的探索与创新总的来说还集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坚持的仍旧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勿庸置疑,现实主义仍然是我们当今艺术表现方法的主流,在今后的创作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艺术创新决不仅仅停留于表现形式的创新,还包括所表现内容的创新、表现方法的创新……在这方面,黑龙江广播剧的创新领域还十分广阔,还需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值得欣慰的是,回顾黑龙江广播剧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艺术历程,使我们已经看到了黑龙江广播剧未来发展的希望。因为艺术贵在创新,而创新则需要敢于失败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些,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工作者们已经具备了。 (此文获第三届中国广播剧论文奖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景宽:励志、拼搏,以彩笔勾画戏剧人生
广播剧该如何播讲(上)
【关玉良】-------戏剧人物作品
一般人我不告诉 | 顶尖听力材料分享
《万民伞》:“民本”思想的形象阐释
东篁随笔丨伯格曼谈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