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文华:那一年,我坑了子孙后代

文/景志祥

这两天因为修改其他文字的原因,一直在翻阅《明史》和一部写明朝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典故遗闻的史书《万历野获编》,翻阅的过程中,竟从里面发现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很短,但细细揣摩揣揣摩,却很有趣。

故事的主角叫赵文华,慈溪县城骢马桥南(江北区慈城镇),嘉靖一朝的右副都御史。

提起这个名字,很多历史发烧友都知道,此人才华是有的,《世敬堂集》、《三史文类》、《祗役纪略》、《防海策》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他编撰了《嘉兴府图记》,被收入了《四库全书》。

嘉靖八年(1529),26岁的赵文华考上了进士。相比其他人,他很幸运的被分到了刑部当了主事(正六品),去了国子监(国学,相当于教育部)学习,校长刚好是大名鼎鼎的严嵩(严嵩为祭酒,从三品)为了前途,他没犹豫,直接认了严嵩为义父。

这个决定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职场小白而言,毫无疑问是不错的,至少抱上了一颗还不错的大树。

大树背后乘凉总是不错的。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首辅夏言革职闲住,已经六十三岁的严嵩加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六年后,即我们熟悉的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严嵩诬害夏言成功(夏言支持收复河套,再遭严嵩诬陷,最终被弃市处死,年六十七岁),再一次成为内阁首辅。

自从认了严嵩为干爹,他的前途基本上就坦荡了,年纪轻轻的就被委派为通政使,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官职。

这个官是朱元璋洪在武三年(公元1370)设置的,其职责是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时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 ,有机密则不时入奏。关键是这个职位还可以国家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等朝廷大事,不是自己人一般人不会给的。

这方面可以看出,严嵩对这个干儿子确实不错,赵文华也没让严嵩失望,但凡是弹劾严嵩奏疏情报,基本上都是先通过他把关,然后再送给严嵩看过后,再给皇帝看。

这么一番操作下,严嵩对这个干儿子也十分信任。

给的好处也是越来越多。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七日公元1555),一股由72(也有记录是53人)临时组建的倭寇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登陆,狂妄的倭寇从西向东开始通过严州、衢州、饶州、徽州等地攻打南京城,前前后后搞了80多天,愣是杀伤了大明四五千人,明朝打了两个多月才给剿灭,这绝对是奇耻大辱。

倭红衣黄盖,率众犯大安德门,及夹冈,乃趋秣陵关而去,由溧水流劫溧阳、宜兴。闻官兵自太湖出,遂越武进,抵无锡,驻惠山。一昼夜奔百八十余里,抵浒墅。为官军所围,追击于杨林桥,歼之。是役也,贼不过六七十人,而经行数千里,杀戮战伤者几四千人,历八十余日始灭,此三十四年九月事也——《明书.日本传》

这与大明王朝而言是奇耻大辱,但对于赵文华而言是机会,他立即上疏议七事,加上严嵩大力推荐,年纪轻轻的赵文华,奉命巡视浙江东南防倭事宜。上任没没多久,赵文华就充分展现了自己读书人的才华。

他同胡宗宪诬劾张经"养寇失机",致张经枉死。诬劾浙江巡抚李天宠李天宠遭枉,趁着这个空隙,他立马换上了自己人胡宗宪,还有一个叫唐顺之的天才。

这两人倒也给他长脸,任用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重新练兵,才十几年的功夫,就将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彻底荡平了。(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戚继光、俞大猷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被荡平。)

实话实说,后人说起荡平倭寇的功劳,记住的总是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谭纶,即便是捎带一点,还有个叫唐顺之的天才,很少有人会把这份功劳算在赵文华的身上。但从识人用人这点上看,他多少还是有点功劳的,只是后人常常因为他与严嵩的关系,给自动忽略了。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已经荣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赵文华被安排给嘉靖皇帝修建北京正阳门楼,按说让你修城楼,你好好修就是了,但这人出工不出力,加上为人太过高调,平日得罪的人也不少,自己手脚也不太干净,好好的一件美差,愣是把自己给整得提前退休了。

一天,嘉靖皇帝闲来无事(不知道是真闲还是被人忽悠出来的,总之皇帝是出来了),登高望远,忽然看见西边的长安街有一座豪宅,豪华程度差不多要超过皇宫了。

嘉靖皇帝看着好奇,就问左右:“这栋房子是谁的?”

有人说出了赵文华的名字。

本来事情到了这儿也差不多了,但赵文华的人缘实在太差了,这时另一个人站出来说了一句十分不厚道的话:陛下工部的建筑材料,大半都拿去修赵尚书的房子了,陛下的新房哪用得上!

一句话就此断送了赵文华的前途。

愤怒的嘉靖皇帝直接手批曰:大工方兴,司空是职。文华既有疾,可回籍休养。”——《明史卷三百零八

心有不甘的赵文华就这么光荣的退休了。

按说,退休就退休吧。

反正年纪也不小了(54岁),退下来也好,趁机好好享受余生就好了,可这家伙有个坏毛病,生病了,喜欢躺着揉肚子,结果把自己的肚子给揉破了,死了。(估计修炼的是铁砂掌)

史载:文华故病蛊,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明史卷三百零八

人死了,事情就多了,加上平日也没啥人缘,没多久一个叫罗嘉宾的给事中就给皇帝上了一封奏疏,说赵文华曾经私吞军饷,而且数目很大,总计有十万四千两白银。

皇帝一听白花花的银子,立马下令抄家追赃。

但显然,那个告状的罗嘉宾,没有做过实际勘察和核算,只是自己估计的一个大概数目,但他不知道,这个大概数目间接害死了赵文华的子孙后代。

抄赵文华家时,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财产,事情到了这儿就差不多了,但朝廷有朝廷的规矩,这笔钱按规定由他的子孙以充军来代赔。(这工资显然还不够还利息)于是这笔钱一直赔到了万历十一年,这笔赃款还只赔了一半。

前前后后将近20年,还不到一半,一些人觉得事儿有些过了,提议就这么算了,但他们碰上了一个爱财的主——明神宗朱翊钧。

后给事中罗嘉宾等核军饷,文华所侵盗以十万四千计。有诏征诸其家,至万历十一年征犹未及半,有司援恩诏祈免。神宗不许,戍其子慎思于烟瘴地。——《明史卷三百零八》

这位仁兄充分发挥了爷爷嘉靖皇帝的风格,要么陪光,要么死光,就这么算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明神宗不光没有答应给赵文华免掉欠款,还把他儿子赵慎思发陪到蛮荒之地去戍边,赵文华没想到,自己这一坑,直接是好几十年。

~~~~~~~完~~~~~~~~

 参考书目:《万历野获编》

          《明史卷三百零八》

            《溪上遗闻录》

            《国榷》卷六十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厚熜不死,倭寇不止——明朝抗倭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场内战
胡宗宪为何选择了自杀身亡
明朝抗倭英雄胡宗宪真的“征敛贪污”吗?又为何自杀于狱中?
胡宗宪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所以他的人生就注定了是个悲剧
严嵩义子赵文华坑了嘉靖的钱,嘉靖的处理方式很嘉靖,万历神补刀
“奸相”严嵩质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