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练系列:外婆的老闺蜜


这里是子鱼的行业故事系列

本文作者:代哈哈


今年,我看望外婆跑得特别勤。


为了显得不那么太欲盖弥彰,我通常会把家里两位未成年小司机哄着一起去。


前几天我们仨又去了。外婆和她的老闺蜜,俩老太太分别戴着一黄一粉的宽边蕾丝遮阳帽,一人一把园艺小铁锹,正在院子里挖夏花生。


大舅家住的这个小区依山傍湖,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每家都拥有独门独户的大院子,多数人家会在院子里种点石榴、砂糖桔,或者桂树、玫瑰花,修剪得美观大方,寓意也很吉祥。


唯独我大舅家这方院落,一年四季,岁岁年年,不是土豆就是花生,不是黄瓜就是茄子,大门附近的玄武石岩洞里还有一小撮茂盛的小香葱,全是外婆的杰作。


小司机被大舅妈一手一个牵出去遛弯儿,我坐在遮阳伞下给两位资深长老级仙女切哈密瓜。


老闺蜜对外婆说:“阿南倒是孝顺,一直来看你。”


“对,他乖的,一直要带小囡来陪我。”


我假装若无其事,倾听她俩聊啊聊,话题忽远忽近,地道的吴语口音时而持戈试马,时而和风化雨……


然后,跟以往一样,我又有收获,今天要写的故事题材又来了。


01


外婆这位老闺蜜,今年芳龄88,姓宋,就是前面小舅那篇里,坐着木桶渡河差点喝饱水的妇产科医生。


宋阿婆跟外婆一样,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


她的妈妈,还有妈妈的妈妈,反正她家若干代女人都是接生婆。所以宋阿婆还是个细嫩的懵懂小姑娘时,就开始跟着她的母亲实习。


第一次观摩女人生孩子,是在一户贫穷的小百姓家。


宋阿婆吐得死去活来,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亲眼看着新生命诞生,明明那么伟大的事,她却想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


宋阿婆一吐,产妇年轻的小丈夫不知道为什么也跟着吐。此起彼伏的呕吐声,把产妇吓哭了。


宋阿婆的母亲力挽狂澜,安顿好产妇,一通乱棍把女儿吓得飞一般逃回家。

这种莫名其妙的呕吐,持续很久并且无法修正。


反正只要母亲出诊,宋阿婆必吐无疑,挨打,罚跪,拿绷带绑嘴,统统解决不了问题。


直到有一回,有几个日本兵在伪军的带领下,找上门,嘴里说请,其实是拿枪硬逼,让宋阿婆母女去给一名日本军官的太太接生。


这位太太难产,军医搞不定了,狗腿子伪军想到了十里八乡名声在外的宋家母女。


临行前,收拾工具的时候,宋阿婆的母亲特意多拿了一把剪刀,悄悄嘱咐女儿,这一趟生死难测,可能没机会再回家了,如果一定要死,那也得拉上垫背的。


当年才十多岁的幼小宋阿婆问,万一情况顺利呢?


“万一顺利,那就把小鬼子的野种弄残了!”


一向医者仁心的宋太婆民族情怀大于天,她教唆女儿,在婴儿哪个部位或者穴位动手脚,能将孩子变成哑巴,或者变得脑袋不正常。


宋阿婆哆哆嗦嗦地记住了母亲的指示。


这回,在飘荡着异邦奇香的木屋里,面对着语言完全不通的产妇,她屏气凝神,忘了呕吐。


经过一番周折,孩子顺利出生。


宋阿婆的母亲先将孩子抱给女儿,存心在她脚上踩了一下,示意女儿找机会下手,她老人家本人则故意在产妇身上磨叽着捱时间。


宋阿婆抱着孩子,从清洗到穿小衣服捆襁褓,都是她一手完成。好几次她的手指,已经放在母亲教她的部位,只要按下去,孩子就悄悄地残了,婴儿又不会说话,没人会知道她做了什么。


可是,全世界,不管谁生的小宝宝,都是小眼滴溜,无辜可爱的粉嫩模样。迟疑又迟疑,宋阿婆把自己逼得浑身发抖,也下不去手伤害一个刚出生的小东西。


最终,她们母女捧着侵略者给的几颗糖平安回家。


自此,不知是不是受惊过度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效应,宋阿婆面对产妇时再也不想吐了。


这本是一件风过了无痕的事,然而新时代来临之后,宋家母女却因此被人怀疑成反动派,老的被关押,小的年轻,送去劳动改造。


那时还没到wenge,所谓改造也没那么严格,某位领导为了展示自己是多么的慧眼识珠,宋阿婆被送到一座农场。


一群猪牛羊,喂食有专人伺候,宋阿婆主要负责动物们的配种、生产、坐月子。


可怜宋阿婆那时连男朋友都不曾交过一个,就要硬着头皮兼任媒婆接生婆月嫂三职于一身,每天安排一群雄性牲口临幸一群娇妻美妾,在香艳淋漓的场景中她还得咬紧牙关替它们纠正姿势,保证它们相看两不厌,子子孙孙瓜瓞绵绵。


有时人家夫妻失和,动起脚来,宋阿婆还得从中斡旋。所以她在农场改造那几年,脑袋被驴踢过,门牙被牛撞掉过。


这都不算事儿,最严重的是,她形成了严重的条件反射,好端端走路上,看到小猫小狗乃至小老鼠,或者男人女人,她都会第一时间在脑袋里迅速把人家配成对,怎么耍流氓、受孕,怎么生产,她都能一秒设想周全。


02


如此折腾好几年,在宋阿婆对动物们的夫妻生活习以为常,并且已经和农场一位高大强壮肌肉偾张的沈姓青年日久生情的时候,组织上发现新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接生婆总是不够用,且宋氏母女并无反动派实锤证据,于是将她们无罪释放。


还没来得及好好呼吸一口新时代的自由空气,宋阿婆就被安排到镇上的医院工作,经过考核通关,一举胜任正式的助产师。


我外婆原先跟宋阿婆并无交集,她生我小舅那次,恰逢百年难遇的大雨,乡亲们游泳过河到镇上请医生,宋阿婆自愿坐在桶里让人将她拉过河,中间浮浮沉沉,她喝得肚子滚圆,差点没被淹死。


小舅平安出生后,外公外婆始终为了宋阿婆那被喝撑的肚子感觉过意不去,趁年节时便送了些礼品上门,宋阿婆也是个客气人,有来有往,她跟我外婆慢慢就熬成了白金级别的老闺蜜。


宋阿婆最最有名的一次接生,发生在80年代初期。


产妇不知道姓什么,她丈夫姓于,就是前篇写过的那个于会计的某个兄弟(此处用真实姓氏,教练对任何姓氏、任何职业都没有意见,更没有歧视,就事论事,不要对号入座)。


于氏第一胎生了女娃,二胎东躲西藏,临产阵痛了她丈夫才冒出来请接生婆。


宋阿婆提着药箱,坐着于氏丈夫的大自行车来到他们家。


一进院门,于老太,就是跟我大姨当年吵架的那位,像个鲁莽的老火车头似的突然冲出来抓住宋阿婆的手,热乎话一堆一堆往外冒。


宋阿婆对老村人情是有一定了解的,于老太的风评一直不咋滴,突然这么热情,易反易复小人心,她莫名警觉。


整个生产过程,于老太都守在一旁,宋阿婆赶都赶不走她。


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性别马上遭到鉴定,是个小姑娘。


宋阿婆低头认真忙着给孩子剪脐带清创。


等她忙完,准备将孩子裹到襁褓中时,于老太抱着个木片箍制的旧马桶,嗖的一下窜过来。


“不要包了,扔这里,我倒厕所去!”于老太说话的同时,还给宋阿婆塞了个红包,“50块!够你吃半年大米。”


宋阿婆眼疾手快,迅速甩掉红包,将孩子包进小被褥中。


“小X子,我家不要!”


于老太伸手解襁褓,同时小声警告宋阿婆,“小宋,你出去就说这小孩生下来就死了。”


“胡说八道!”宋阿婆助产多年,从未见过这种人,她被雷得手脚颤抖,却还佯装镇定,“你敢草菅人命,我报警抓你!这小孩生下来好好的,什么毛病都没有,她要是死了,我就去派出所作证,你害人!”


于老太这个人,她心头没有众生,没有神明,更加无谓因果,她是个一旦激动起来能把自己当成天和地的无理刁民。


而且,这个刁民特别有心机,横竖她自己不动手去拿那个婴儿,她就一个劲儿地捧着马桶,要求宋阿婆把孩子扔进来。


宋阿婆就不是做得来这种缺德事的人,于老太软的不行来硬的,要挟夹杂辱骂,她也坚决护着那个孩子不松手。


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被吓坏了。等完全弄明白状况后,嗷的一声不顾虚弱的身体从床上跳起来冲出去喊救命。


当时正值中午,左邻右舍几乎都在家。


产妇在外面喊救命的时候,宋阿婆在屋内跟于老太打了起来。


于家门外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包围的时候,于老太一屁股瘫倒在地,放声嚎啕,她先是骂宋阿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接着数落共产党不公平,凭什么别人家有儿有女,她家光生丫头小X子。


人群一阵哄笑,人们都搞不清这老太的脑回路咋就那么清奇,共产党管分地管让穷人翻身吃饱饭,难道还得管你家必须生孙子?


宋阿婆的脸被于老太挠了好几把,提着药箱边走边哭离开于家。


那年代电和煤气尚未普及,农村人喜欢在屋旁屋后码柴火堆,方便做饭烧灶的时候使用,但明显有安全隐患。


跟于老太打过架没几天,三更时分,宋阿婆家前门被人从外面浇了柴油还加了锁,屋后的柴火堆被点燃。


那天晚上,宋阿婆的丈夫老沈在单位值夜班,上半夜班上得好好的,夜宵也吃得很饱。下半夜车间发电机突然坏了,维修工努力好几次都没能修好,工人们只好提前下班回家。


远远的,老沈就看到自己家房子在冒烟。他赶紧呼啦啦喊人救火,慌乱中,一道影子从火灾现场一闪而过,根据轮廓判断,正是于老太的丈夫于老头。


如果那晚老沈没有回来,熟睡中的宋阿婆和她的两个儿子,可能会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然而,青山无所争,福田用心耕,她们仨,吉人天相。


03


于家这件事,宋阿婆到底还是跑到派出所去报了警。


警察几番上门做思想工作,于老太虽然抵死不承认宋家那场火是她家放的,但至少也不敢随便要那可怜小孙女的命。


不过,那小孙女的亲妈,月子没坐完,就跟她亲爸离了婚。


亲妈想把襁褓中的小女儿带走,于老太又出来作妖,坚决不同意,硬把已经好几岁的大孙女塞给她。


外婆和宋阿婆聊到这一段的时候,俩老太把小铁锹拍得砰砰响,像在指挥火星撞地球似的那么激动。


宋阿婆说:“那个死老太婆就不安好心!大的不好折磨,小的任她拿捏,要不小心捏死了她刚好如愿再娶新媳妇圆她孙子梦!”


后来,于老太果然很天才。他们家大人吃饭喝粥,吃饱喝足后,舀点水,往空锅里一倒,高粱梢梢做成的洗碗把子随意往锅里一扫,也不烧开,盛起来直接喂那不懂事的新生小宝宝。


每当她被小孩哭闹烦得六神无主时,还会抱着孩子站在宋阿婆家门口缠缠绵绵唱戏般引颈高骂。


宋阿婆半生与人为善,缺乏实战经验,一开始被于老太整得有点胆怯。后来在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白璧无暇的脸被于老太挠出好几道欲说还休的紫色疤痕,之后,她终于练得一身好功夫。于老太一来,她赶紧拿把菜刀往外冲,其它地方也不砍,专挑于老太脚后跟,手一扬,菜刀出鞘,经常把于老太的后跟砍出血。


明着,宋阿婆恨透了于家。


背地里,她又舍不得小宝宝,经常悄悄买点奶粉,委托派出所的警察同志以警方的名义送到于家去。


可怜的小小于,日子虽然过得不堪,居然慢慢活了下来。


于家怨恨宋阿婆当年多事,人家要扔马桶倒进厕所跟她有什么关系?非要吵吵嚷嚷弄得全世界都知晓,特别是镇派出所和镇计生办的人,总像地下党盯叛徒似的对他们家格外关照。


多方压力下,小小于不仅活了下来,还跟同龄孩子一样,正常读书上学。就是长得有点小,小脸瘦巴巴,长到八岁的时候,还没人家五岁的块头大。


然而,日子并没有真正的太平。每当小小于需要用点小钱、或者于老太和她的儿子哪根筋陡然搭错的时候,他们会对小小于非打即骂,然后顺理成章的,又将脏水引到宋阿婆身上。


他们当着小小于的面,成千上万次对宋阿婆进行人身攻击。


生命中没尝到亲人点滴温暖的小小于,磕磕碰碰,可怜兮兮,居然无师自通,牢牢锁定宋阿婆是她的命定贵人,家里要不到小钱的时候,她能迈着小细腿,颤颤巍巍去找宋阿婆要。


所要不过几毛几块,宋阿婆不为难她,逢要必给,就连小小于初来大姨妈都是由宋阿婆引导处理的。


讲到这里的时候,俩老太停下来喝水,外婆说:“还好小小于现在日子好过了。”


我问:“怎么个好过法?”


“人家现在在国外做医生!前几年,居委会吴主任的妈,心脏不好要动手术,跑到上海挂专家号,排队两个月都没轮到,我一支电话打过去,小小于马上一通跨洋电话转回来,跟她一起在国外留过学的师兄,立即安排,现在老吴妈妈的情况好得不得了。”


宋阿婆有点奇怪我的孤陋寡闻,她特意翻出手机相册中小小于的相片给我看。巧笑倩兮的女子,留着栗色的齐颈卷发,小巧玲珑地裹在一袭白大褂中,眉目如画,淡然不可方物。


我的吃惊似决堤的排洪大坝,虽然早就听阿二讲过,老村出了个了不得的跨国医生,技术精湛,人脉大把,已定居国外,就是没想到,居然是她!


我见过小时候面黄肌瘦的小小于,身上总是穿着洗到发白的旧衣服,有时像麻袋,有时又像吊三刀,走起路来歪歪扭扭,耷拉着脑袋像只与人类世界格格不入的小鸵鸟。


世事如棋局局新,相片上清莲般不艳不俗不卑不亢的陌生女子,使我的想象力一下子损耗殆尽。原来小小于一直学习很好,后来考上了医学院,一直读书,读到博士出了国。

小小于是从高中毕业就再也不要家里钱的,宋阿婆家一直偷偷资助她。宋阿婆的两个儿子都是医科大学博士。他们的家庭环境传染了她。小小于也从乡邻口中听到了自己出生的故事,知道是宋阿婆当年力挽狂澜救了她。在她心里,医生就是白衣天使,可能学医的种子自从她出生的那刻就开始了吧。

真的无法推测,当年的小鸵鸟得熬过多少苟且,走过多少漫长孤独的路,才能到达这样光彩熠熠的远方?


04


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两个女人也足够排练一出连续剧。


尤其像外婆和宋阿婆这样的老搭档。


宋阿婆介绍完小小于的现状,外婆就开始唏嘘当年那位于老太太的现状。我说过于家人都离开老村了。这家人混得都很不好,穷困潦倒的多。


外婆说:“村里人在镇上都看过她,腰弯成弓一样,黄土没到头顶的人了,居然还在翻垃圾桶,活得人不人鬼不鬼。”


宋阿婆说:“有什么办法,儿子孙子吃喝嫖赌,要是还有家底,当年也不至于把老村宅基地卖掉搬走了。”


“作孽作孽!善恶到头终有报,远走高飞也难逃。”


“一个女人凶得狠了,心术不正,一大家子的气数都被她败光了。小小于拿好签证出国之前,老太婆撺掇儿子找小姑娘要钱,说是20年抚养费,至少要给18万。可怜小囡当年一个学生头,到哪里弄钱?在派出所门口,小姑娘哭得不像样。”


“难怪这十几年她一次都不回来,心是伤透了。”


外婆提起一把花生秧,用棍子敲了敲。


宋阿婆赶紧接过来,把底部的果实一粒粒摘下来。


两双年迈的手,在太阳底下忙碌,清风从指间拂过,无声无息,似在问候将近一个世纪通透识广的年轮。


沉默了好几秒,宋阿婆又感慨,“小姑娘人是没回来,18万还是赔给她爸了。上回她打电话的时候,说还记得小时候偷吃过你们家灶膛里煨熟喂猫的泥鳅。”


外婆心疼,“她还讲过啥?”


“我退休前接过上千个小囡,就她这一个最让人心疼的。”宋阿婆答非所问。


“不要难过,人的运势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此消彼长,缺了的部分,还会圆回来。她有本事走出去,就有本事越过越好。”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奇民间故事:缩头咒
95岁老太3天一瓶白酒 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
生儿育女民间风俗
古代女子生孩子时,接生婆为什么总喊烧开水?
古代接生,为什么要在屋子里打伞?
故事 | 道士接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