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靖江最正宗过年习俗 只有3﹪的人完全继承下来了
        廿四夜送灶,廿五发酵,廿六蒸馒头,廿七炒蚕豆,廿八掸堂尘,廿九包团裹馄饨,三十夜贴对联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靖江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看咱靖江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你完全继承下来了吗?
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沙上有民谣:“老奶奶,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错综复杂而香甜诱人。煮腊八粥是祖宗的匠心独具,一锅腊八粥里花生、红枣、蚕豆、南瓜、番芋、芋头、黄豆、白果等应有尽有,一碗腊八粥,总有捞不完的美味,捞不完的希望。
腊月廿四


        靖江人的小年,祭灶日,靖江人的春节亦由祭灶揭开序幕。传说灶老爷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为了让灶老爷“好话多说,坏话少说”,每年腊月二十四人们要在灶神神位两侧写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焚香磕头祭拜。祭拜结束后,要将旧的灶老爷画像取下,在香炉里烧掉,意为“送灶老爷上天”。然后在大年三十再换上新的灶老爷画像。
腊月廿七


        杀猪割肉,炒蚕豆花生,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廿八

        除尘,腊月二十八是沙上掸尘日。掸尘的目的是为了过一个清爽的春节。沙上有谚语:“腊月不掸尘,来年招瘟神”。
大年三十

        “请老”,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祭祀活动。
        “除夕守岁”,靖江人会在除夕之夜通宵不寐,打牌、喝酒、聊天,放鞭炮。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年在腊月三十晚上出来吃人。为了防止“年”的侵袭,人们关上大门,灯火通明地守岁,这样“年”就不会入户伤人了。
正月初一

        早晨必须烧香、点烛,煮好的团圆,第一碗敬奉神灵,第二碗供奉祖先。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有时候还会有唱凤凰的来到你家,敲锣打鼓,寓意一年兴旺,这可是咱靖江独有的特色!
正月初二

        初二不扫地,谓地生日。初二起,外出拜年。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五

        财神日子。靖江人对财神爷的信奉,可以从初五大清早的鞭炮声中领略到。“财神到,放鞭炮”,初五的鞭炮消费一点不弱于大年初一,发财总得有成本,放多少鞭炮都值。敬财神菩萨更不含糊,三跪九叩,无比虔诚。
正月初八

        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正月初九

        玉皇大帝圣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大家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正月初十

        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

        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三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间在佛像前点烛掌灯,欢聚于灯前,有的约邻居聚于一堂,在佛前请“九姑娘”,卜问少女的愚、智;或请“田禾姑娘”、“灰堆姑娘”等等,预卜当年年岁丰歉、人畜吉凶。如有患眼疾者,还许愿于来年灯期悬挂“天灯”。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新年最后一个欢乐节。元宵节又是个文化意蕴深广博大的节日。相传,旧时正月十五正东圩文昌庙举行庙会,人们看灯会、逛庙会,好不欢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个地道的兴化人,一定要晓得这些过年习俗
老烟台春节习俗多
中国人过年习俗 古画完整版(附文19篇)
过年习俗全面睇
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赵逢利 | 家乡的年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