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发性肝癌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
原发性肝癌
1
【临床线索】

  原发性肝癌也称肝细胞癌或肝癌,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关系密切。早期可无明显自

觉症状,中晚期出现肝区疼痛、消痩及腹部包块等表现,甲胎蛋白(AFP)多明显增高。晚期出现黄疸及远处转移。

4
【检查方法】

  平扫、增强扫描。

3
【CT征象】

  (1)平扫多数病灶为低密度,少数为略高密度。伴有脂肪肝时,病灶也呈相对高密度。小病灶密度较均匀,大病灶中心常发生坏死、出血,密度不均匀。

(2)增强扫描

①动脉期:90%的 肝癌富血供,动脉期能见到强化,大的病灶多强化不均勻,周边强化明显,而中心区域的坏死、出血及脂肪变性等无强化。显示“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动静脉瘘 是肝癌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表现为门脉或大分支几乎与肝动脉同步强化,相应叶、段实质显著强化。或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内迂曲、增粗的静脉早显,有时可见正常肝 实质内亚段或局灶状显著强化。弥漫性肝癌表现为遍布整个肝脏的高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楚。

②门脉期肝实质明显强化达到峰值,肝癌病灶密度下降,多数呈低密度。有时可显示包膜,一种为无明显强化,仍呈低密度环影,一种为包膜强化,呈高密度环 影。包膜的显示高度提示肝癌的诊断。门脉期易于判断血管有无受侵和癌栓形成。小肝癌在门脉期有多种表现。大多数病灶呈低密度,也有呈等密度甚至高密度的。

(3)其他表现门静脉系统受侵和癌栓形成是肝癌肝内扩散的最主要形式,门脉癌栓的主要表现为门脉血管影充盈缺损,可以为局部结节状缺损影、条状影、分枝状、分叉及半月形充盈缺损影。

3
【报告范例】

   报告书写:平扫见肝硬化腹水征象,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各叶比例正常,肝脏右后叶团块状低密度影。增强后肝脏右后叶病变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脉 期强化程度下降。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不大,胆囊壁不厚。胰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脾不大,密度均匀。肠道管壁未见异常增厚,管腔无狭窄及扩张。肠 系膜密度均勻,双肾及肾上腺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尚可,壁不厚。腹膜后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图1)。

图1 原发性肝癌

(A)

(B)

(C)

5
【报告技巧与提示】

  CT为外科手术切除后随访的主要手段:手术后短时间内CT检查可见到肝脏局部体积缩小,肝包膜模糊,包膜下或腹腔内积液。手术后的瘢痕多呈条状或楔形,或有不规则形或圆形残腔形成,位于肝脏外周,边界清楚,增强后无强化表现。局部肝包膜凹陷。

术后复发的表现: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极高,复发部位有手术局部区域及肝内其他部位。复发灶CT表现同原发病灶。手术瘢痕和复发灶在平扫上均为低密度,但在动脉期扫描中复发灶有强化表现,呈高密度,而术后残腔及瘢痕无强化,仍为低密度,常为楔形或不规则形。复发灶位于手术瘢痕区域,门脉期二者不易区分,动脉期可区分二者。

CT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后随访手段,能显示治疗前后肝内病灶大小和数目的变化、碘油沉积的形式、门脉受累及邻近脏器转移等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3种常见肝脏恶性肿瘤CT分析
【病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影像表现
(肝右叶)肝透明细胞癌
【互帮互助第八期】16种肝脏富血供病变
CT:肝脏占位的8大常见病变!
肝脏病变(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