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山市大江鎮公益埠的重新復活

晚清時期,台山大江鎮北部有個不為人知的小村落,甚至不能稱之為村落,因為這裡只有區區兩戶人家居住。但它卻在在短短的幾年裡經歷了神奇的蛻變,迅速成為台山第二大僑圩,它就是現在台山市內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圩鎮,公益埠。



在目前發現的僑圩中,用埠來命名的僅為兩處(海口埠和公益埠),公益埠就是其中之一,原叫寧海埠,後稱公益埠,意在“公共得益”。公益埠位於大江鎮北部、譚江南岸,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建成,是一個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建起來的商業大埠。

公益埠地理位置示意圖


公益埠雖占地僅有0.33平方公里,但卻擁有9條騎樓街,以“井”字形方正筆直地陳列在我們面前,按照美國紐約的城市建築佈局而成,建築涵蓋騎樓商鋪、教堂、學校等類別,既被稱為“紐約街”,又曾被譽為“小廣州”。在80年前公益埠因新寧鐵路(點擊【新寧鐵路可查看台山站的前世今生)而興,因扼守台山出入各地的交通咽喉而旺。在公益大橋修建之前,凡出入台山者必經公益渡口。

公益埠平面衛星圖


抗戰期間,公益埠因高度繁榮成為敵機狂轟濫炸的重點之一,這個台山北部的重埠就這樣被破壞得千瘡百孔,迅速衰落了下去。

儘管其後的28年間都進行過恢復建設,卻仍未能重拾抗戰前的水準。昔日輝煌已成過眼雲煙,唯留下一棟棟空置的洋樓,仿佛訴說著這裡曾發生的動人故事。


為彰顯城市的魅力,重塑城圩歷史價值,提升公益的城鎮形象,在大江鎮政府的主持與大力推動下,創思團隊針對鎮內的部分街道的建築、道路和重要的開放空間節點進行改造方案設計。



此次改造範圍涵蓋了上海街及新上海街、沿江路【上環街(東西向)和海傍街】、蘇杭街、中興街、中環街6條街道,改造範圍較廣,故擬定“以點帶線、以線覆面”的整治理念,分成兩個階段進行改造。

改造範圍平面圖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重點改造公共空間及周邊重點建築形成示範點,聚焦人氣。通過對開放空間的打造,逐漸輻射到連結節點之間的三條街道,從而促進街道進行自我更新。

第一階段改造範圍示意圖


● 4個節點 

 越華中學節點 

1944年6月,公益埠落入日軍手中,一年後日本投降。60年前的9月28日,入侵廣東江會地區的日軍代表來到公益鎮的胥山紀念堂,向國民黨64軍投降,舉辦受降儀式的胥山紀念堂即今天的越華中學。越華中學作為抗日戰爭的見證地,對歷史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同時,它位於新上海街盡端,是新上海街、沿江路與海傍街的交接處,亦是串聯三條道路的重要節點,故作為本次改造的重點對象。


廣場作為三道路交匯節點,以一個打開的整體呈現,越華中學作為其中最重要的視線集中點,開闊的廣場令任何方向欣賞越華中學均無遮攔,但位於廣場的景觀燈柱容易吸引遊客的目光,分散遊客的視線。

越華中學節點廣場改造前現狀

景觀燈柱底下設有一牌匾是為紀念當初捐贈廣場的華僑與鄉紳,以及其本身的特殊性,不可移動。考慮到景觀燈柱的因素,設計師在上海街的中軸線上設立公益埠石碑,強化廣場中軸位置,在形成廣場標誌的同時起到弱化景觀燈柱的存在感。另外,電線杆右側增設地圖,為遊客提供一個遊覽指引亦有平衡空間的用處。

廣場雖處於三條道路的交匯處,但原先卻未設置任何停車場,非常不便利,故增設停車場;同時配置景觀樹池,在人們遊玩的時候提供休憩座椅休息,也遮擋了不美觀的舊建築以及停車場,保持廣場的美觀與和諧,增強廣場的功能性。

在鋪裝方面,通過不同磚石的搭配分割空間,並形成靈動的流動線條圖案,一方面有助於引導人們的視線集中重點建築越華中學,另一方面亦與江水的波浪形互相呼應。另外設置車檔,阻止車輛進入廣場,保證廣場的空間完整性。

越華中學節點改造后效果圖

越華中學節點改造后效果圖



 碼頭節點 

瞭望碼頭節點位於沿江路與下環街的交接處,碼頭向江邊伸出8米。是船隻裝卸貨的地方。

碼頭節點改造前實景

開放空間原是船隻裝卸貨物的地方,也是觀賞江景的最佳位置,為了保留碼頭的原有形象,鎖住此處的零星記憶,建築師沒有把碼頭原先工廠棄置的貨架去除,而是改造成瞭望塔,形成更好的觀賞體驗。并在柱墩上立一個雕像,添加碼頭標誌景點,吸引遊客到此拍照。

碼頭節點改造后效果圖



 龍舟作坊節點 

龍舟作坊節點位於沿江路、海傍街的東側,東華街的北側,是三條街道的交接的重要節點空間。在龍舟賽前起修葺龍舟所用,龍舟賽後人們會就此地擺桌設宴,歡慶一年一度的龍舟賽順利完成。

龍舟作坊節點改造前實景

開放空間起連結三條街道的作用,並在龍舟前後亦作用重大。故保證廣場場地的開闊性,不增設其他東西,同時設計將以龍舟為主題展開,將龍舟文化與僑鄉特色文化相結合,重點關注空間的公共性、一體性、與整體環境以及建築的協調關係。

龍舟作坊節點改造后效果圖



 小公園節點 

小公園節點位於新上海街與花園街的交接處,潮安裡牌坊附近。此節點是公益墟中為數不多的面積較大的開放空間。

小公園節點改造前實景

小公園的“潮安裡”牌坊與“社稷之神”靈位具有一定的意義,故而不做改造,只對其做表皮清洗工作。小公園的兩棵古樹,如同兩位守護在此的老者,理應尊重保留,而原花池殘舊且有失美感,則選擇更加實用且富有設計感的花池,花池帶有休憩座位代替原有的方形石凳,增大公園空間。

小公園改造設計意向示意圖

地面鋪裝選擇合適的地磚鋪設,構建曲線靈動的圖案,使整個場所變呈現一種輕鬆休閒的氣氛。西南面湖畔則增設了沿湖長凳,讓居民門在樹蔭下,倚坐石凳,靜賞湖景,聆聽鳥鳴,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

龍舟作坊節點改造后效果圖



 濱江休閒平台 

休閒節點位於沿江路上,原為船隻停泊的碼頭,目前處於無人使用的狀態。

濱江休閒平台改造前實景

沿江路段較長,其中缺乏供市民休憩的空間,目前空置的船隻停泊碼頭平均分佈在沿江路上,適合改造成為供市民觀賞江景的平台,從而休閒空間可以較為平均的分佈在道路上。

濱江休閒平台改造后效果圖



● 3條示範街

 沿江路 

沿江路位於公益鎮北面,沿江路北面為潭江,南面為大量工廠屬性建築。路面、人行道、欄杆現狀保存完整,路燈部分缺失、損壞,樹木部分缺失,沿路綠化較淩亂,周邊建築大量空置,部分破損嚴重。

沿江路改造前實景

該路段總長度約530米,主要服務周邊人群。原公共設施處於沿江路靠邊位置,影響觀賞江景視線,故把公共設施處移位到江邊內側,使人行路面變得更加開闊,使用公共設施的人們同時亦可觀賞江景。

改造后路面功能示意圖

公共設施帶引入功能模組概念設計,功能模組可根據不同需求進行自由組合,具有靈活佈局的特點。

公共設施帶示意圖

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代的生活節奏也隨之變化,人們不同以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多的人會在晚上選擇離開工作場所,走出家門,享受多姿多彩的夜生活。燈光,亦不再是簡單的照明作用,而是變成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故選擇合適的照明設施亦非常重要。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符合舊城歷史風貌的燈具

使舊城的夜晚同樣煥發光彩

人行道選擇台山紅的磚鋪設,使用火燒面與光面的結合,營造出變化的效果。設施帶使用深色鋪裝分隔,呼應鐵軌元素地面鋪裝。

沿江路鋪裝示意圖

路邊廢棄廠房表面不美觀,為了使之與新改造的道路互相呼應,設置文化長廊,讓人們在行走時,亦能瞭解到公益埠的歷史文化,提升城市的整體文化氣息。

文化長廊效果圖

街道和開放空間的行人停留較多,因此需要佈置足夠的公共設施,如座椅、垃圾桶、標識指引牌等。

沿江路改造后效果圖

沿江路改造后夜景效果圖



 上海街及新上海街 

上海街位於台山市大江鎮公益新上海路盡端,其盡端為歷史重要建築越華中學,同時為交通主要幹道,中間為車行空間,兩側為台山典型騎樓街。目前街道兩側建築形式參差不齊,業態以飲食為主。

上海街改造前實景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街道淩亂的重要原因是街面沒有明確界限,功能不清晰。故在車行道重新鋪設瀝青並劃線,明確車行道的邊界;設置單側停車位元緩解區域的停車壓力。步行區域增設街燈、垃圾桶等過街設施,並在高出差處進行緩坡處理,保障行人的過街安全。


經過不同時期的修正與維護,建築立面裝飾已風格迥異,各式廣告亦雜亂無章、沒有整體規劃。

上海街改造前實景

此次整治統一整體風貌為主導,色調以低飽和度的灰、米黃色調為主(局部配一些色彩變化豐富街道層次),以此體現建築歷史風貌。對不協調的看板統一拆除,重新選擇與騎樓匹配的廣告材質進行製作。

上海街改造后效果圖

對於影響建築立面的管線、門窗、防盜網、空調機位進行遷移、保證建築立面整體外觀的統一。城市傳統街巷沿街騎樓有條件情況下,在外立面設置垂直綠化,為舊城注入綠色活力。

上海街改造后效果圖


新上海街位於台山市大江鎮公益,為交通主要幹道,中間為車行空間,兩側為步行通行道,車行道與人行道由綠化設施帶相隔。

新上海街改造前實景

明確道路的邊界,車行道重新鋪設瀝青並劃線,并重新設計花壇,增設公共設施與過街設施。

新上海街改造后效果圖



 上環街(東西向)及海傍路 

上環街和海旁街街位於台山市大江鎮公益,為支路,兩旁多為廠房和民居。

上環街(東西向)及海傍路改造前實景

重新鋪設瀝青並劃線,確保地面平整

上環街(東西向)及海傍路改造前實景

人行道進行地面鋪裝,增設綠色植物

打造層次豐富的綠色廊道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則重點完成內街街道及節點,從而使其與第一階段整治區域連結起來起來,形成一個區域網路作為示範區。最終通過“益生菌”效益,逐漸滲透並覆蓋整個區域。

第二階段改造範圍示意圖

“據說近代城鎮規劃得如此方正,如此合理,如此先進的地方全世界有兩處:一個是美國紐約,另一個就是中國台山的公益。” 這是公益人最自豪的表達。走進如今的公益埠內街,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騎樓式建築,臨街多為西洋風格。街道縱橫交錯,開闊可容兩車並排而行,基本保持當年的格局和風貌。但年久失修,較多的騎樓出現牆體、樓板破敗鋼筋掉落的情況,建築品質不佳,有部分屬於危樓狀況。


● 1個節點

 禮拜堂節點 

公益禮拜堂于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由旅美信徒捐資興建,禮拜堂為仿哥特式建築,雙尖頂磚石結構,紅磚外牆,兩側尖頂施綠色琉璃筒瓦,中正頂端梳理十字架。該教堂融合了中西方建築風格,具有一定建築藝術價值,是見證當地居民宗教信仰生活變遷的珍貴實物。

禮拜堂節點改造前實景

禮拜堂建築保存完好,建築不需改動,前廣場內城市傢俱、鋪地等設施較差,無法滿足現代需求。因此在設計上以化繁為簡、統一整合為準則;以尊重歷史、自然為理念,對前廣場進行升級改造。

禮拜堂節點改造后效果圖


● 3條示範街

 蘇杭街 

蘇杭街是公益埠規劃之初的五條橫向街道的其中之一。蘇杭街則街如其名,是一條專門經營絲綢、紡織品街道。

蘇杭街改造前實景

明確道路的邊界來界定街道的介面,建築堅持修舊如舊突顯騎樓街特色。

蘇杭街改造后效果圖



 中興街 

中興街是公益埠規劃之初的五條橫向街道的其中之一。中興街是金融街,銀行、金鋪、錢莊、銀號集中於此。

中興街改造前實景

中興街改造后效果圖



 中環街 

中環街位於台山市大江鎮公益南北中軸線,是聯通上環街、海旁路與新上海街的主要通道,中間為車行空間,目前街道兩側建築形式參差不齊。

中環街改造前實景

中環街改造后效果圖


1983年公益埠正式設鎮,面積擴充到7.8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2萬人。經過多年的發展,公益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公益港為主的水路交通直通香港、澳門、廣州、江門等省內外主要口岸,可停泊千噸級的客貨輪,年貨物輸送量60多萬噸,公益港客運碼頭年載客量近4萬人次,成為台山市客、貨海運最主要的口岸。而此次的舊城改造亦為公益埠注入新的血液,讓我們期待公益埠再次煥發光彩。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

委託單位:

項目地址:

設計公司:

合作單位:

主案设计:

参与设计:



台山市大江鎮公益埠改造

台山市大江鎮人民政府

台山·廣東

TCDI創思國際建築師事務所

台山市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

覃思、關述堯、林擎

邓君灿、陈峰、張潔言、麥詠儀

彭洪基李勇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城又要大变样,今年要完成剩余33条历史街区活化提质,期待更美!
2023台山市中考投档分数线公布 最低分数线出炉
台山大江-公益-水步-新会罗坑芦冲村
公平、公开、公正:记首届中国明式圈椅制作工匠大赛
台山有25家核酸检测服务点(更新于210125)
说说台山市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