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吃一顿饭就想分手更棘手的农村问题

这两天,网络上《第一顿饭就想分手》的新闻不断疯传,引发公众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但是,大家讨论的问题,还是局限于要不要嫁凤凰男,结婚要不要门当户对等一些简单的问题。而我这次回家过年,我迫切地感觉到农村问题不局限于这些,比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村人口空心化等这些问题,其实比这些婚恋问题更严重,也更迫切。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有些是巨大的城乡差距引发的问题。正如那部南斯拉夫电影《地下》描述的那样,中国农村的越来越像脱离大陆的孤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好像跟农村并没有多大关系,农村已经被主流社会遗忘。依旧固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被冷落,被疏离,被忽视,被遗忘。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农村,你不会有那种切身的体会,也不会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

今天我就把此次回家过年经历的一些碎碎念整理出来,希望你对真正的农村能够多一些了解。

磕头拜年

在我们老家,这个鲁西北的农村,在大年初一这天至今还保持着祭祖、磕头拜年的习俗,只是参与拜年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流于形式。一方面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地,如果父母已经不在或者接出去的话,就不会回来过年了。另外,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外面打拼,接受了很多新观念,觉得磕头拜年是封建糟粕,不愿意随便给人磕头。所以,在初一这天,参与拜年的很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即便是这样,在大年初一这天,应该还是村里最为热闹的一天,只有这一天你会一些人家去串门,只有这一天你才会见到儿时的一些小伙伴。

我只要是回家过年,都会雷打不动地去乡亲家拜年。原因只有一个,是爸妈让我去。往年我回家拜年的时候,一般是跟堂哥、侄子们组成一个团队,他们到谁家拜年,我就跟着去哪,他们称呼人家什么,我就称呼人家什么,他们磕头,我就跟着磕头,我跟着他们在后面滥竽充数。今年大年初一,因为我出门比较晚,没碰到他们,只能一个人“单打独斗了”。我一个人去拜年,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知道该叫什么,也不知道跟人聊些什么,也分不起谁家比我们家辈分大,到底该不该去他家拜年。

最终,我还是硬着头皮去拜年了。我凭着以前的记忆,以前去哪家,我就去哪家。对于一些老人,上年纪的我还能认识,一般年轻的我就不知道是谁了。进门以后,我如果发现守在“祖像”的人不认识,进门随便磕个头就闪了。如果碰巧遇到儿时的小伙伴,就寒暄两句,话题也不过是问问近况,现在在哪里讨生活。等聊了一圈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也大部分不在村里住了,不是在县城,就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也只是在过年这天才回到农村里。我在拜年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尴尬的一件事是,在我给“祖像”磕完头以后,还想给大爷、大娘再磕俩头。话我已经说出一半,却发现大爷大娘的“遗像”摆在那里,只能仓皇撤退。

拜了一圈年回来,我妈会问我拜年的情况,那谁谁家去了没,谁家的孩子来过我们家,一定不要忘了去。回到家,我刚想坐下歇会儿,又有别人来我家拜年了。我妈又喊我给人家散烟抽,又要把人家一直送到大门外。唉,过年和拜年真是一个体力活儿,虽然在我们许多年轻人看来,这些拜年的繁文缛节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父母的心目中却是很重要,有着很强的仪式感。只是,这种仪式还能持续多久呢?

遭遇堵车

大年初二,我从县城回父母家,竟然遭遇了堵车,车子在一条省道上足足20分钟纹丝不动。这点堵车,对于在帝都生活的我算不了什么,但在乡下却是很罕见的。

初二堵车说明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由于许多年轻人都在城市里打工,年轻人手里的确又有了点钱,所以现在在农村有车的不在少数。

二是,现在车越来越便宜,特别是我所在的这个县,本来就有一个生产电动代步车的大厂,又衍生了一批电动汽车的小厂。这导致了电动车价格大幅下调,电动汽车越来越便宜。

三是,无论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像我这种在外地打拼的,平常没时间陪父母和老人,都想在过年的时候多补偿一些,无非就是多给点钱,多买点东西。

四是,农村人即便有了车,也没有交通规则可言,也不管什么红绿灯,完全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初二那天的堵车,也正好是农村社会的缩影,即便有些农民兜里有了钱,由于没有信仰和没有法制基础,农村社会依旧是一个荒蛮社会,会变得更加断裂和无序。

医院偶遇

在春节期间,县城里的很多商家都关门了,但是有一个地方很忙碌,就是县城的医院。对于生活在农村的许多老人而言,得了病只能去村里的医院拿点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县城里的医院看病的。而到了过年的时候,如果子女还算孝顺的话,就会带他们到县城的医院去检查一下。正因为在春节期间,会有很多子女扎堆带父母来看病,所以造成医院里人满为患。

在过年期间,母亲得了重感冒,一直咳嗽不见好,姐姐便带她来县城里看病。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能够快接近中午,但是医院里的人还是很多。母亲的心电图已经做完,下一步要做一下胸透。在胸透室的门前,排队的大都是一些年迈的老人,他们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也很少来医院,所以对这些医疗设备很恐惧,跟医生、护士很沟通起来也很费劲,所以经常听到一些失去耐心的医护人员训斥这些老人。

这些老人,到了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大都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

耗费了一个小时以后,我终于拿到了母亲的透视的片子。依照片子的检查结果,身体并没有大碍,只是得了支气管炎。我牵着母亲的手,去上楼找大夫开药。母亲说这个大夫正好是从我们村里走出来的,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名个子很高、长相很端正的女士。而坐在我面前的那位大夫,已经是一名老太太,应该也有五十多岁了,岁月真是不饶人。跟北京的很多医生不同,这个姓华的大夫用当地话跟农民交流,还是比较有耐心,看得出她经常给农民看病,知道农民是怎么想的。虽然在诊室外边有一个排队的凳子,但是却没有人排队,病人和家属一窝蜂地围在她的面前,都想早一点把病看了。

排在我们前面的有一位老头,陪同他看病的还有一个他的老伴。他年龄大概有60多,病情好像不轻,坐在那里不停地喘。轮到这名老头看病的时候,他老伴有点没有底气,焦急地朝着门口张望。这时候,一个男子走了进来,像是老头的儿子。

华医生给他做了一下简单检查之后说:“你现在喘的很厉害,肺部已经有水肿,必须要住院治疗,我马上给你开单子住院。”

他老伴马上插嘴:“住院怎么治呀?在乡镇医院不能治吗?”

他儿子也跟着说:“能不能开点药?”

华大夫说:“在县医院里要输液和进行雾化治疗,在乡镇医院可能没有这些治疗手段吧。要不做些检查,做个胸部CT,根据检查的情况再决定要不要住院?”

他儿子说:“前段时间刚做过,就是说有水肿,您觉得还有再做检查的必要吗?能不能拿点特效药?”

华大夫有看了一眼老头说:“现在他的病,只吃一些药恐怕没啥用了。你们快点做决定,要不要住院?”

这时候,老头也怯生生地说:“还是别住院了,太麻烦了。”

华大夫说:“治病还怕麻烦,你说哪里麻烦了?”

老头说:“太远,来来回回地太麻烦。”

看到这一家人如此地纠结,在旁边来陪她母亲看病女子终于看不下去了,对老头的儿子说:“乡镇医院的条件,哪能比得上县医院,还是快点住院吧。”

他的儿子迟疑了一下,对华大夫说:“还是开点药吧。”

这个老人的情况,在农村其实非常普遍。农村老人得了病,大部分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唯一能够做的也就是吃点药维持了。由于基层医务人员水平有限,再加上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在农村存在着很严重的药物滥用问题。在许多农民心目中,凡是药就能治病,也不管药物是否对症,剂量是否适当,感觉只要吃上药病就能够好。

最后,终于轮到华医生给母亲开药。虽然只有简单的三种药,因为母亲不识字,我还是教了母亲三次,才教会她这次应该怎样吃药。这次真的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老人手机

在返京的前一天晚上,我接到姐姐的电话,她说爸妈的手机坏了,让我在县城买一部手机送给父母,她反复嘱咐我,不要买智能手机,也不要买一般的功能机,一定要买专门给老人用的“老人手机”,还要教会爸妈怎么用新手机。

第二天,我买了一部老年手机拿回家。我回到家,发现父亲用手捂着脸,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的牙快掉光了,但仅剩的几颗牙还是发炎,牙病一犯脸就肿了。我把手机卡从老手机换到新手机上,教给母亲如何用新手机。在我们家,父亲认识字,读过高小,但是他从来拒绝新生事物,所以打电话、接电话、用手机的事情全部由母亲来操作。母亲愿意尝试新生事物,但就是不认字,但是她记忆力很好,你教她一遍,她一般就记得如何操作了。

母亲拿到新手机以后,首先问我电话号码有没有输进去。我说通讯录是存在SIM卡里的,自动就会存过去了。母亲试了一下,还是不会用新手机打电话。我说电话号码在通讯录里,只要找到名字就可以打了。母亲说,这样她还是不会用,因为她不识字。她说以前的手机有语音报号功能,只要按到电话号码就会报名字和号码。我想看一下我买的手机有没有“语音报号”的功能,但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因为怕天气不好会堵车,我只能作罢,说有空让姐姐把这部手机换掉吧。

我收拾完毕,开着车要返京。我让嘟嘟给爷爷奶奶说再见,车徐徐前进,我在后视镜里看到母亲和捂着脸的父亲都在挥手。车没开出多远,母亲突然快步上来,对着我说:“在转弯的地方,有很多叔叔大爷,你走的时候别忘记给他们也打个招呼哈。”

我没忘记母亲的话,路过街口的时候,刚想摇下窗来,跟乡亲们打个招呼,迎面正好又开来一辆车。我只好作罢,开着车呼啸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的味与道
高昌军丨天使的挽留无期限
20年前,我从“江湖骗子”手里得来一张“肌瘤、结节”的方子,后来终于明白:当年骗子真大夫,如今大夫真骗子。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端午,刻骨铭心的痛
药店免费测血糖,老人险些丧命,药店:我们只是建议,老人当真了
“接生婆”姚清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