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说中药内病外治法

中药内病外治法的定义

中药内病外治法又称中药内病外治,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给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以调节肌体的功能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这种方法称为“内病外治”

中药内病外治法发展概况

中药内病外治法的发展简史可以上溯至《黄帝内经》时代,其中记载的外治技术有砭石、九针、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嚔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集内经至清外治技术之大成,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治外治之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作出了贡献。

中药内病外治法是中医的精华之一,针刺、艾灸、刮痧、刺血、推拿、按摩、导引、吐纳、拔罐、贴敷疗法都可以算作是广义的中药内病外治法方法,然而同汤液为主的内服药物

相比,长期以来中药内病外治法一直不太受重视,除了针灸以外,大多数外治法都被主流中医所轻视,被视为雕虫小技。然而在民医学中,这些中药内病外治法却一直在广泛流传着 。

中药内病外治法的特点

作用快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操作简单、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患者乐于接受。

中药内病外治法的机理

⒈从传统医学角度看,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联系全身的有机整体。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通过“经”和“络”沟通内外上下,因此,可以通过体表施以药物而治疗内在的疾病。

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内病外治法,可使药物的有效成份,尤其是挥发性成份通过皮肤、粘膜以及呼吸道等吸收进入体内,以调整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常用剂型的介绍

中药内病外治法是中医采用中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给药途径。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疗法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和内治疗法联系在一起的。

中药内病外治法有直接疗法和间接疗法。

常用剂型的介绍

中药内病外治法要根据病情的变化灵活掌握用药的剂型。

中药内病外治法亦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之说。

常用剂型的介绍

中药内病外治法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

清代医家吴师机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neibingwaizhifa (长按可复制),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病夏治”现正当时!你知道吗?
论冬病夏治的四大应用特点
中医外治法-天灸疗法
汤剂Vs膏方,中医抗癌哪家强?陈玉超教授谈中医治疗肿瘤
介绍一种创新的中医拔罐疗法--张氏拔罐疗法(1)
颈椎病的中医外治法(临床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