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血栓日 血栓——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源

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根源。

德国Rudolf Virchow教授于1856年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将Rudolf Virchow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并且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2016年10月13日,是全球第三个“世界血栓日”。

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根源。其中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在腿部和肺部发生血栓,不像心脏病和中风那样被人重视。

临床上常见的两种情况:

病例一: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一般是于下肢或骨盆的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卧床、长时间坐经济舱旅行、骨科手术等因血流缓慢、高凝状态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动脉栓塞的典型表现为气促、胸痛和咯血“三联征”,但很多时候并不像书上讲得那么典型,很多为晕厥、心悸等不典型的表现,所以肺动脉栓塞在临床工作中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

一位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的病人,辗转于各医院,做过冠状动脉造影没有异常,心脏磁共振也没有发现异常。仔细询问病史这个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史,发病前有长途经济舱旅行病史,结合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氧分压50mmHg,D-二聚体明显升高。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到肺动脉导致的肺栓塞的诊断基本成立,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提示肺栓塞,予抗凝治疗后病情好转。

病例二:

心房颤动可导致心房血栓形成,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动,栓塞大脑动脉,引起脑细胞缺血坏死。

一位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的老人,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胸闷气喘、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已经明显缓解。但他的动态心电图上发现有发作性心房颤动,发现心房颤动几小时后病人上厕所时突发神志不清,经过检查,发现病人昏迷,一侧肢体肌力消失,紧急做头颅CT,排除脑出血,考虑急性脑梗塞。

所以认识血栓的风险、降低血栓负荷非常重要!心房颤动是导致左心房血栓形成,是导致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所以一旦发现心房颤动,须到医院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以减少脑卒中的风险。而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重在提高认识和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降低猝死的风险。

声明:本文为@刘燕荣医生 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体化抗栓时代来临?欧洲心脏杂志文章称:根据基因和血小板功能选择P2Y12抑制剂更好
瘀血与避孕药
全面解析骨科下肢术后“催命符”——下肢深静脉血栓
男子暴毙!尸体解剖后家属哭了,原来这病藏了这么多年。20%的人或有这病!
办公室久坐,你需要注意这个隐形杀手
这些血栓形成的蛛丝马迹,预示疾病来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