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勇者的游戏丨地图上没有标记,它是最短但最险的进藏路!


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地图上没有它的标记,它是最短但却是最险的进藏公路,至今走过的人也屈指可数,它就是——丙察察线!


因为是从云南的丙中洛经西藏的察瓦龙至察隅,所以国内驴友们便给这条路起了个名字叫丙察察!


不信?
那先来个视频震震场


“丙察察是一条在地图上查不到的乡路,因为是从云南的丙中洛经西藏的察瓦龙至察隅,所以国内驴友们便给这条路起了个名字叫丙察察”。




它被称为第七条进藏公路,也是最艰难的进藏路线,是以险而名的道路,同时也是风景最为原始优美的道路,被网友称为:身在地狱,眼睛在天堂。它能让你体验穿越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极致感受。



丙察察每年通车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大雪封山无法通过。其中7月底到9月是雨季,因塌方泥石流等造成路况极差,因此丙察察线全年能通行的时间实际不足4个月。



在这三百公里的穿越线路上随时都会发生各种险情,尤其是塌方和滚石坠落。由于这条穿越路线根本不属于任何一种等级的公路,路面及其简陋粗糙,只能算得上在马帮踩出的路面基础上稍微拓宽而成。许多路段根本就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个凹槽,使车辆勉强通过。



丙察察“大流沙”:实际上是一种常年的地质灾害,稍有风吹草动,大大小小的石块就会从坡顶沿着扇面飞滚下来,少则数百,多则整个滑坡。通过时绝对不得鸣笛,绝对不得大声呼喊,绝对不能停车拍照,要迅速通过;副驾注意观察右侧流沙情况。




路面经常出现26度的斜坡向悬崖一侧倾斜。一些路段由于塌方和滚石的不断滑落,已堆积成为一个个路面的大斜坡,路面本身仅仅只有一车之宽,当车辆通过斜坡路面时,整个车体会向悬崖一侧形成非常大的倾斜度。



为什么如此危险人们却对他情有独钟?除了路短、海拔低,更因丙察察线危险却伴随者最美的自然美景和天然无污染的人文景观。


过了丙中洛,道路沿着怒江前行,经过察瓦龙乡后,离开怒江穿越原始森林和高原草甸,到达西藏林芝的察隅县和然乌湖,全程260公里。这里的好多村庄,仍然只能走千百年来祖先在石壁上凿出的茶马古道,马匹仍然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丙中洛乡,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意思是说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信仰,各有他们自己的神,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等共存共生,十几个民族和睦相处。也许正是神的存在才是他们可以安心在这里生活的理由。



高黎贡山主峰噶哇嘎普高高的在旁边云里时隐时现,怒江奔腾着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大的马蹄湾,然后一路南下。


怒江是中国内陆唯一还没有修建水电站的大河,来到这里,望着滚滚的激流,才知道怒江为什么被称为怒江,如同看到成熟青稞的颜色,才明白青稞为什么叫青稞。



察瓦龙乡,藏语意为:干热的河谷。这里的怒江两岸是大片的野生仙人掌林。不论开车,骑摩托车,步行还是磕长头,察瓦龙都是必经之地。



这儿山村的孩子去读书要到乡里,唯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可能也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孩子们为了不给父母添更多的麻烦,大多选择一个月左右才回家一次,也经常会看到一辆摩托车带着2个甚至3个学生飞驰在满是尘土的怒江悬崖上。



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基本是农牧为主,娱乐是篮球,也会自己制做二胡等乐器,弓弦就是选用马尾。许多房子是原木搭起来的,房顶是旁边山上开采的页岩,一个大一点的房屋屋顶需要5吨左右这样的石板拼接。


种地、收获、盖房子等是群体互助的,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主人是不需要付费的,但是要有酒有肉,工作时会对歌,晚餐后是锅庄舞。




一户人家一般都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民族组成,甚至亲兄弟三人会是不同的三个民族,可能老大跟爸爸的民族,老二跟妈妈的民族,老三是跟姥姥的民族。这儿也常见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一大家人很自然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现在这条路就要扩建了,怒江也在规划建水电站,经济的发展和古老民俗的保留是没有办法和谐兼顾的。听网友说这儿的人们只是淡淡的期待,没有特别的欢喜。


综合整理自 藏地旅游& 路易SPA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藏线路之滇藏线--丙察察线--实用资料
最虐的丙察察线,走一次足以吹牛一生!身处地狱,眼在天堂!
滇新藏大环线自驾之旅第三天:穿越丙察察
跑者李军:丙中洛经察瓦龙拐进天堂-甲应村
最新一手资讯,G219国道丙察察段沿线路况!
一路飞扬“丙察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