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肿瘤的病理检查结果是哪来的吗?刀尖上的艺术

来源:抗癌杂志

巨检室

说起病理科的巨检室(Gross examination room),想必大家都不怎么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

巨检室是病理科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对外科医生手术切除下来的标本,经过多个步骤、有条不紊地处理及固定、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精准地取样,随后送往制片负责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并制成轻薄的组织玻璃切片后,供病理医生作出明确的诊断,最后得出一纸“判决书”。巨检室可谓是标本送往病理科的第一个关卡,虽默默无闻,但不可或缺。

要知道,精准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病理诊断,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基于规范化、有质量的标本采集及送检。下面就先来介绍巨检室对病理标本的前期处理所涉及的流程。

标本的交接及核查

标本自临床切除后,就需要尽快送至巨检室进行固定处理,当中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因为标本的及时固定,对组织切片的阅读和后续的特殊检查(诸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遗传学等检测)来说,都至关重要。

送往巨检室的每一例手术标本,都由专职的病理技术员负责校对及验收。技术员需要仔细核对所有的信息,包括患者及标本的基本信息(即患者的名称、住院号、标本名称及数量、标本离体及接收时间等),然后检查送检标本的质量,尤其注意标本是否出现已干涸或腐烂等现象。

技术员把所有信息核对一致后,才能正式接收,并做具体记录,便于核查。标本接收后,会立即生成属于该标本的识别码——“病理号”。

标本的预处理

处理病理标本的第一步就是——固定,将切离人体但尚为鲜活的组织进行防腐处理,通过化学方法将其长期保存下来,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和进行特殊检查。

常用的固定方法是使用中性福尔马林浸泡组织。对于大体积的标本,可根据病灶的位置,在不影响取材的情况下,局部剖开并浸泡至少6~24小时,以确保固定液能充分渗透组织内每一个细胞。此外,对于需要判断手术切缘情况的标本,包括乳腺保乳术、结直肠肠段切缘、皮肤肿瘤切缘等,需要额外进行涂色。

标本经过24小时中性福尔马林浸泡后,“鲜活”的组织从原来的“软趴趴”变得“僵硬”。科学地解释这一个现象,则是因为固定液当中的甲醛与细胞上的蛋白质分子交联,使得蛋白质凝固,因此改变组织的性状。

随后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取材,因为最终能放置显微镜下观察的样本是有限的,所以每例标本都需要取材到位。通常情况下,病理医生会在第二日前往巨检室对前一日已固定好的标本进行取材。

一般来说,病理标本可按照体积大小区分取材的方案。体积较大的标本包括整个脏器的切除、肿块完整的切除或者肿块局部的切除等;体积较小的标本则包括一些活检标本,比如:内窥镜检查咬除的胃、肠组织,或者皮肤削除组织等。

不论大小标本,取材的时候都要按需切开、从外到内,观察其色泽、质地及有无出血坏死或损伤等情况,并精确地记录,然后将适用于诊断的组织切取后放入包埋盒内。对于大体积标本来说,每只包埋盒内组织大小不宜超过2×1.5cm,厚度不宜超过0.3cm。组织块的数量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满足诊断需求;微小标本即全部取材。

每例标本取材结束后,要再次核对标本的基本信息及包埋盒中的内容,确保无差错。最后置于脱水框内,送往制片。

经过制片和阅片后,对于肿瘤患者至关重要的病例报告书就可以出具了。每一份病理报告书都凝聚着多位专业人士的辛劳与智慧,操作规范严谨,才可以称之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为肿瘤患者后续的治疗作保障。而巨检室里各位技术员的工作,就是这“金标准”里的一环,虽默默无闻,但仍有人在坚守。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徐成铭、刘绮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规病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取材
【科普】病理科专家指导病理大体标本取材规范
你的病理报告为什么还没好?
【名医】是不是肿瘤怎么判断?揭秘病理报告出炉全过程!
医院中病理科的功能与作用
医院里的“法官”-为你揭开病理科神密的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