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直言弊政扳倒元朝宰相

赵孟頫为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目前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了他的6幅作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孟頫虽为宋朝宗室成员,却家庭贫困;他是“南人”官员,却在元朝廷上仗义执言,革除弊政;不仅他本人以书法传世,其弟、其妻、其子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史记

赵孟頫做官

据《元史》记载,赵孟頫第一次进入朝廷时,元世祖忽必烈见其“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为之欣喜,有朝臣提醒赵孟頫乃宋宗室子,不宜接近,忽必烈全然不顾。当时元朝刚建立尚书省,由赵孟頫起草诏书颁布天下,他“挥毫立就”,忽必烈浏览诏书后赞道:“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告诉记者,元朝实行等级制,南方的汉人被称为“南人”,地位最低。赵孟頫是江南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属“南人”之列,但他在朝中敢于直言相谏。面对官员天不亮就上朝、稍有迟到便在朝廷之上被脱去裤子当众棒打的苛政,面对货币已大幅贬值、贪污两百贯仍要判死刑的峻法,赵孟頫在朝廷上痛陈弊端,与其他朝臣展开辩论,终令对方信服,革除弊政。

当时,宰相桑哥在朝廷上飞扬跋扈,由其主导出台的法令苛急,令四方骚动;桑哥还贪婪成性,对其行巨额贿赂“则当刑者脱,求爵者得”,令“纲纪大坏,人心骇愕”。但朝臣慑于其权势,敢怒不敢言。

据《元史》记载,一次,忽必烈与赵孟頫评议南宋降臣叶李、留梦炎的优劣,赵孟頫对留梦炎的评价更高些,认为他“好谋而能断”。忽必烈则表示,在南宋权臣贾似道“误国罔上”之时,位至丞相的留梦炎竟然取悦贾似道,当时只是平民的叶李却上书朝廷痛斥贾似道,显然是贤于留梦炎的。

闻听此语,赵孟頫大受触动。他马上找到礼部侍仪彻里,将忽必烈之言相告,并表示:“今桑哥误国之罪,甚于似道,我等不言,他日何以辞责?”但鉴于彻里的劝谏会更有效,便劝彻里说:“能为天下除残贼,真仁者之事也,公必勉之!”

彻里然在忽必烈面前历数桑哥之恶行。忽必烈大怒,命卫士狠打彻里脸颊,致其口鼻涌血,摔倒在地,但彻里仍然坚持刚才的奏报,众大臣见状,开始纷纷谴责桑哥的恶行,忽必烈大悟,按罪诛杀了桑哥。彻里在与赵孟頫论及此事时感慨道:“使我有万世名,子昂之力也!”

此后,赵孟頫自念久在皇帝身边,必为人所忌,便力请到京外任职。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在任期间,他对一名自首的盗米者教育一番后释放,引得盗米者纷纷自首,当地盗贼锐减;济南城东有两户人家为八顷土地争执数年,赵孟頫果断地将其收归为学田,获当地人赞赏;他时常身着便服夜巡,听到哪家传出读书声,便做下标记,第二天按标记以酒相赠表示鼓励。元代文学家戴表元在《寄子昂济南诗》中赞道:“济南官府最风流,闻是山东第一州。户版自多无讼狱,儒冠相应有宾游……”

三次受邀,“八贤王”后代入仕元朝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是宋元时期书画界的一代宗师。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告诉记者,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为“王体”,颜真卿的书法被称为“颜体”,赵孟頫的书法则被称为“赵体”。“赵孟頫之后,再无以姓氏命名的字体,可见赵孟頫在书法界地位之高。”董宝厚说。

此外,赵孟頫的出身也令人关注,他是宋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后裔。在戏曲和评书中,赵德芳是正义的象征,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八贤王”形象。

不过,赵孟頫在忆及年轻时情景的诗中曾写道:“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作为宋朝宗室,为什么会家贫至此呢?

董宝厚解释说,按照宋代的“大宗之法”和“小宗之法”,赵孟頫这一脉已是皇室的远支了。“大宗之法”是指嫡长子继承家族荣誉和主要家产,再由下一代的嫡长子累世相继。“小宗之法”则指次子再立一宗,然后由其嫡长子继承此宗的荣誉和主要家产。由于赵德芳未能继承皇位,这一支也就成了小宗,其后代与皇室大宗的关系越来越远。

赵孟頫的五世祖为赵子偁(chēng),由于将一子过继给皇帝,被封为秀安僖王,这一支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到了赵孟頫这一代,与秀安僖王的关系也出了“五服”,已成为普通的宗室成员。赵孟頫11岁时,父亲赵与訔(yín)去世。据史料记载,由于赵与訔为官清廉,家产微薄,南宋皇帝念其是宗亲,安葬时“赐银、绢以敛”。

遭此变故,赵孟頫在母亲的叮嘱下,“发奋苦读,无分昼夜”,青年时已“积学功深,尽掩前人”,以至于“四方万里,重购以求其文,车马所至,填门倾郭得片纸只字,心惬意满而去。”

此时,元朝已经取代了南宋。元世祖忽必烈招徕贤人为官,三次邀请赵孟頫。第一次,吏部尚书谷之奇力荐赵孟頫出任翰林院编修,赵孟頫则赠诗一首:“青青蕙兰草,含英在林中,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以此显示婉拒之意。第二次,忽必烈派翰林学士程钜夫下江南访贤,动员赵孟頫出山,赵孟頫以许由为喻,表达隐居之愿。第三次,程钜夫拿着一份求贤名单再赴江南,时年33岁的赵孟頫在名单里名列第一位。

董宝厚说,或许是感到形势不容再推却,或许是如赵孟頫所说“士少而学之于家,盖欲出而用之于国,使至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这一次赵孟頫没有拒绝。

明末清初,赵孟頫曾受舆论责难

据《元史》记载,赵孟頫为官三十余年,最受元世祖和元仁宗推崇。在元世祖时期,赵孟頫骑马上朝途中,要经过宫墙边与护城河平行的一段小路,或许是眼睛有些近视的缘故,有一次居然不小心落入河中,元世祖得闻此事,竟下令将“宫墙后移两丈”,将道路放宽。

元仁宗时期,赵孟頫官至一品,元仁宗称赞赵孟頫有七种过人之处,分别是:帝王苗裔、状貌昳丽、博学多闻、操履纯正、文辞高古、书画绝伦、旁通佛老。得知赵孟頫年老畏寒,元仁宗曾赐予貂鼠皮裘。

但赵孟頫绝非贪恋权势之人,进入元朝廷仅一年,与赵孟頫一同出仕的吴澄弃官归去时,赵孟頫即著文相赠并表达自己的心迹:“吴君幡然有归志……吴君之心,余之心也。”入元朝廷第二年,他写出《罪出》一诗表达自谴之意。元贞元年(1295年),朝廷修《世祖实录》时召唤赵孟頫,他以患病为由请辞,此后,赵孟頫或辞官不受,或请假还乡,远离朝廷事务。

不过,赵孟頫以宋宗室出身仕元,后人的微词颇多。董宝厚说,这种微词主要出现在明末清初,和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关,一些人认为赵孟頫身为前朝宗室,应该忠义至上,怎能到元朝做官?

这种责难,甚至转化为对赵孟頫艺术水准的刻意贬低。明末书画收藏家张丑即认为赵孟頫的书画艺术“过为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明朝灭亡后拒绝与清朝合作的书法家傅山,对赵孟頫的态度更是“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

董宝厚认为,对赵孟頫的种种指责,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很小的声音,与对其正面评价相比远远不对等。其实,赵孟頫出仕元朝,已是南宋亡国后近10年的事,并非变节或投降。“纵观赵孟頫的一生,并无大过,无劣迹可言,且不乏善举,体现出了高贵的人品,值得敬仰。至于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俗’,并无根据,书法界也不认同。”董宝厚说。

目前辽博收藏了赵孟頫的6幅作品,有3幅正在展出。其中,《赵孟頫书欧阳修秋声赋》更为醒目。《秋声赋》是欧阳修的名篇,文中对秋声的描绘堪称一绝。据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赵孟頫所书的《秋声赋》“英标劲骨,谖谖有松风意,要当与秋声阂雄,而行间茂密,丰容缛婉,春气融融波拂间,故赋所不能兼有也。”

辽博收藏的《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数百年来曾被认为是赵孟頫真迹。明代文学家解缙,清代大书法家张照、沈荃等曾为该作品题写跋文,清朝廷的《石渠宝笈》也将其记录为赵孟頫的作品。董宝厚说,近些年经过慎重研究和比对,发现该作品中赵孟頫署名是后添加的,且书风与赵孟頫的真迹有差距,很可能是元代其他人的作品,假托了赵孟頫的名字得以传世。

一家三口都是书法家 书法被皇帝合卷收藏

据董宝厚介绍,赵孟頫一家均擅长书法,赵孟頫是书法大家,其弟赵孟吁、其妻管道升、其子赵雍也是有名的书法家。

赵孟頫5岁时即开始习练书法,数十年间,每日少则练字数千,多则写上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晋代书法的风韵、唐代书法的法度、宋代书法的意态,在其书法中皆有体现。《元史》对赵孟頫书法的评价是:“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管道升的祖先是齐国名相管仲,为避难而从齐地迁至湖州,因素有贤名,所居之地被称为“栖贤”。董宝厚说,管道升是继东晋女书法家卫铄之后,中国另一位杰出的女书法家。清朝戏剧家洪升曾创作杂剧《四婵娟》,以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及卫铄、管道升、李清照四位才女为主人公,此剧在清代影响很大。

管道升的墓志铭中,对其的描述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辞章,不学而能。”

元代学者孔行素在其见闻杂记《至正直记》中记述,赵孟頫教子弟书法时,有自家口诀,“或如作斜字草书,以斗直下笔,用笔侧锋转向左而下,且作屋漏纹……”在教导儿子赵雍练习书法时,赵孟頫要求儿子执笔要有千钧之力,字方能写出气派来。他常常不动声色地站在儿子身后,突然去抽儿子手中的毛笔,要是抽不出来即感欣慰,若抽出来则对儿子责罚。

据《新元史》记载,由于赵孟頫一家皆以书法闻名于世,元仁宗曾命人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的书法作品合装到一个卷轴中,收藏于秘书监,并道出了此举的价值:“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赵孟頫行书《秋声赋》
松雪斋主《赵孟頫传》
赵孟頫书法《秋声赋全卷》
「书法」赵孟頫的《秋声赋》
赵孟頫《秋声赋》书法欣赏
元代书法:赵孟頫行书《秋声赋》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