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索赔权”最令消费者失望
索赔权”最令消费者失望
 

  本报讯(记者杨滨)有超过4成消费者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较大经济损失;三成多消费者认为经营者的诚信度“不高”。今天上午,中消协与北京等45个省市消协联合发布“全国城镇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消费者对当前消费维权状况的总体评价表明,假劣产品、虚假广告、房价过高名列消费领域最突出问题的前3位,“索赔权”最令消费者失望。

  “索赔权”维护较差

  调查显示:在《消法》中规定的“九项权利”中,消费者认为维护较好的前3项权利依次为:“选择权”、“安全权”和“公平交易权”,做出评价的消费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8.8%、19.3%和11.8%。消费者认为维护的较差的前3位权利依次是:“索赔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做出评价的消费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8.5%、25.5%和10%。

  4成消费者权益曾受损害

  调查显示:44.1%的消费者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事情。42.3%的消费者反映严重损害合法权益的表现是“导致较大经济损失”。此外,有28.3%的消费者反映严重损害合法权益的表现是“存在精神损害”;有12.5%的消费者反映严重损害合法权益的表现是“造成人身伤害”。总的来看,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最主要表现。

  合理赔偿大半不满

  调查显示:47.8%的消费者曾向有关方面要求合理赔偿或补偿,37%的消费者反映合理要求得到满意解决;但占总数27.2%的消费者反映合理要求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同时35.9%的消费者对解决结果不满意。

  消费者没有要求赔偿的原因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35.2%的消费者是因为“费时费力”,27%的消费者是因为“损失不大”,25.5%的消费者是因为“举证难”。

  “三包”规定经营者履行较差

  经营者履行较差的义务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履行“三包”或其他责任的义务、“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

  消费领域三大问题最突出

  调查显示:排名前3位的消费领域最突出问题依次是:“假冒伪劣产品太多”、“虚假广告误导消费”和“房价过高难以承受”,所占消费者比例分别是:21.7%、15.2%和14.7%。

  此外,10.1%的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事故频发”,9%的消费者选择“手机质量问题多”,8.1%的消费者选择“商业欺诈防不胜防”,6.1%消费者选择“房屋装修问题较多”,5.3%的消费者选择“垄断行业店大欺客”。

  维权法规效果“一般”

  调查显示:50.9%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一般”,29.6%的消费者认为“不完善”,19.5%的消费者认为“完善”。

  51.2%的消费者认为当前行政执法部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效率“一般”,29.2%的消费者认为效率“高”,19.6%的消费者认为效率“不高”。

  调查显示:54.3%的消费者认为目前行业协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一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案例资料
《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区别和联系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4考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17年执业药师学习第16天
2022年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