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奇案:谁杀了两江总督?

作者:雕虫老纪,公号:雕虫老纪。


古今奇案多,最奇是哪个?思来想去,估计非“刺马”(“汶祥刺马”)案莫属。此案非但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更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产生了不小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您听说过但又肯定陌生的“刺马”案。


案件发生在同治九年(1870年)。


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1868年8月,曾国藩赴任直隶总督,马新贻接替曾国藩任两江总督(该职自1860年起一直由曾国藩担任),总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政事务。


当时江宁城内绿营兵大小头目按规定每月需考核一次,称为月课。月课内容主要为弓、刀、石、马四大项,考核成绩作为武职迁升黜降的重要依据,向为军营所重视。


同治九年七月的月课,定于二十五日在督署西边的校场举行,届时总督马新怡亲自检阅。不巧,当日下雨,大考便推迟到第二天。


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上午,雨后初晴的空气清新怡人。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心情不错,走下检阅台,穿过校场,走上回署箭道。


为一睹新总督风采,箭道两旁有很多百姓围观。


当马新贻走到督署后院门外时,一人突然跪道求助,此人是马新贻的同乡——山东郓城武生王咸镇,之前马新贻已两次给予其资助。马身边两名卫兵上前,一人将王咸镇推开,一人对其进行查问,其他人依然前行。


忽闻有人喊冤,从人群中冲出一个大汉,飞奔向前,走到马新怡面前,弯腰打千。


马新怡停步喝问:“你是谁?”“大人!”那汉子边说边向前走一步,猛然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用力插入马新怡右肋之下。马新贻旋即倒地。


现场一片混乱,卫兵纷纷拥上。只见那刺客并不逃跑,仰天长笑:“刺客是我张文祥!”,任凭卫兵捆缚。口中不停道:“养兵千日,用军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拼命,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江宁将军魁玉闻讯后大惊失色,飞奔督署探视,只见马新贻生命垂危。


魁玉随即提审凶犯。虽再三拷问,案犯只供称系河南人,名张汶祥,至于行刺事由,则闪烁支离。


马新贻于次日下午不治身亡。


有清一朝,从未有过总督遇刺,一时举国震惊。两宫太后已经让天津教案搞得焦头烂额,还没缓过神来,又被这个谋杀朝廷重臣的惊天大案猛踹了心窝。在朝廷严旨之下,魁玉会同藩司梅启照及江宁当地司道各员突击审讯,然一晃月余,毫无进展。


朝廷随后降旨,令漕运总督张之万(张之洞胞兄)任江苏巡抚,审理此案。


后又将曾国藩调补两江总督,并指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为钦差大臣,会审该案。


曾、张的态度均是“拖字诀”,审案消极,郑钦差则雄心勃勃,志在啃下这个难案。几经周折,依然毫无进展。


从刺马当日起,先后有五十多位官员对凶犯进行审讯,持续了八个多月,虽结案,终无确供。


根据张汶祥“一味支离”的供述,官方最终确认的案件事实是:


张汶祥曾从太平军,复通海盗。马新贻任浙江巡抚时,大破走私海盗,剿杀张的盗伙甚众。又因张妻被一个名叫吴炳燮的男人诱逃,张曾拦轿向马新贻控告吴炳燮。马新贻见是芝麻小事,将其状纸掷出轿外,未准审理。后张在宁波城里开设小押店(受押小物件的小当铺,利息远高于一般当铺),又遭马新贻政令取缔,本利俱亏。张蓄怨成仇,遂逞凶行刺。


简单点说,就是:你个马新贻,跟我玩得好的海盗兄弟们都被你灭了,我老婆跟人跑了找你告状你又不睬我,想做点小买卖又被你掀了摊子。你这是存心跟老子过不去呀,你不让老子好过,老子就弄死你!


应该说,这样的犯罪屡见不鲜。


但是,放在这个案件中,这样的解释似乎很难让人接受。如果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回答恐怕都不能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而是:“大人,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通观整个案件,细思恐极之处主要有:


1.一个升斗小民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竟然如入无人之境,一击而中。


2.刺杀成功后,凶手非但不跑,反而一再念叨“养兵千日,用军一朝。”


3.曾国藩正被天津教案拖入人生最低谷,接到朝廷令其复任两江总督的谕旨后,却迁延不动。到任后,对审案更是消极怠工。


4. 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审案钦差,来时满怀斗志,审案结束后,并未回京交旨,而由其随行郎中代行。后朝廷令其回京,其更以病为托词,请求开缺,终生不再为官。


5.舆论反应之快之干扰,匪夷所思。刺杀案刚发生,审理刚开始,江宁城乃至周边上海等处,说书、戏剧等均已将刺马案大肆演绎。时值乡试,安徽学政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


6.马的家人透露,马新贻赴江南就职途中回家祭祖时,曾一再秘密叮嘱两位兄长:“我此去吉凶难料,万一不测,千万不要到京告状,要忍气吞声,方能自保。”


汶祥刺马,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说法:


1.马新贻系回民,暗通新疆回王,图谋东南数省,张汶祥恨其叛贼逆臣,决心刺杀;


2.马新贻因审理江苏巡抚之子于惠衡致死人命一案,造成“督抚不和”,招致杀身之祸;


3.马新贻力剿海盗,张汶祥为友报仇;


4.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汶祥为友复仇。


5.马新贻触犯湘军集团利益,被后者谋杀。


第四种说法即“渔色负友”说,经戏曲、小说、影视演绎,几成民间舆论定论。这种说法里,基本上都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兄弟情仇、爱与背叛的故事。三个男人结拜为异性兄弟,老大和老二的老婆有染,并杀了老二,老三遂刺杀老大为老二报仇。邵氏兄弟曾于1973年制作电影《刺马》,由姜大卫、狄龙等主演,讲述的是马新贻、黄纵、张汶祥三个结拜兄弟的爱恨情仇。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主演的电影《投名状》2007年上映,展现了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恩仇纠葛。除《投名状》有意和这个故事保持一定距离(如其中苏州围城杀降系李鸿章故事),而对三兄弟的名字另起炉灶外,基本上,老大就叫马新贻,老三就叫张汶祥,而老二的姓名则变动不居,似以叫曹二虎为多。看过《古惑仔》的都知道,出卖兄弟、吃里爬外、勾引二嫂。这是江湖三大忌,是要三刀六眼、人人得而诛之的。在这种叙事里,马新贻成了人面兽心的败类,是不齿于人类的臭狗屎;张汶祥则替天行道,是条人人敬仰的好汉。


第五种说法即湘军“刺马”说最被学界认同。湘军集团所进行的有着深刻政治背景的谋杀案,从犯罪的实施,到舆论的配合,始终有组织、有预谋。具体而言,又有不同的分析:一是两江是湘军地盘,马新贻并无显赫军功或政绩,不过是朝廷为了制衡湘军的棋子,招致湘军不服引来杀身之祸。二是攻占天京后,曾国藩旋即请奏裁撤湘军。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却并未归乡,而是加入哥老会等黑恶势力,严重影响社会治安。马新贻惩治散兵游勇手段非常严厉,招致这些老兵油子的报复。三是传闻马新贻就任两江总督,是奉慈禧太后密旨追查太平天国宝藏下落。南京城破前,举国上下想着太平军经营“小天堂”十一年,必然金山银山、富可敌国。谁知南京被打下后,天王府被湘军一把火烧没了,得到攻城主帅曾国荃的奏报是圣库内空空如也,没见到啥金银财宝,“地主家也没余粮”。朝廷表面不说,私下却深深怀疑财宝为曾国荃及湘军私吞,并暗查此事。湘军上层尤其是曾国荃于是将马新贻视为心腹大患。四是马新贻大力排挤整饬水师,招致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报复。曾国藩肯定不是刺马案幕后主使,但鉴于家族荣辱和湘军利益,默认也并非不可能。


因其案情扑朔迷离,后人将“刺马案”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案”、“太原案”并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无论该案真凶是谁真相如何,围绕案件所发生的政治角力、利益争斗,都暴露了“同治中兴”光环背后的致命隐患。难怪翁同龢感叹,刺马案实在是“三百年未有之奇事也,嘻,衰征矣!”


同治十年二月初六日,上谕下:


张汶祥比照谋反逆犯凌迟处死律,凌迟处死,并于马新贻的灵柩前摘心致祭;


张汶祥之子张长幅,年十一岁,解内务府阉割,发往新疆给官兵为奴。


马新贻,字谷山,回族,山东菏泽人。道光年间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殁年49岁,无子嗣。马新贻在所辖之地,减民负、惠民生,官声甚好,颇受百姓爱戴。马大人是个好官,但在此案流言中,却是另外一副面孔。也许是遭人诬陷被泼脏水,也许是道貌岸然却被撕了画皮,不管怎样,都暴露了这些那些不可直视的人性。


历史深处,迷雾重重,人影幢幢,谁能分清哪些是魑魅魍魉,哪些是大善忠良?可怜那个十一岁的男孩,无故遭此磨难,叹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历史」重读“刺马”案,管窥晚清政治辛秘(七)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张汶祥刺马案
当大哥的就得替小弟扛事 | 析王定安挽曾国荃
明清大案揭秘:慈禧重用马新贻!为制衡曾国藩势力!
刺马案:曾国藩的绝地求生
马新贻:功败垂成的慈禧过河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