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品《牡丹亭•道觋》——我怀疑汤显祖在开车,但我没证据

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四大古典戏曲”之一,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最早读的《牡丹亭》应该是高中课本选入的第七出《闺塾》,印象最深的应当是丫鬟春香的调皮与私塾老师陈最良的迂腐。后来因为沉迷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研究”,便没有继续深入赏读《牡丹亭》其余内容,这是一个遗憾。

近日闲来无事,随手翻阅《牡丹亭》,初读其文,只觉文辞虽然雅致,但用典太多,读来佶屈聱牙,确实有些没有读下去的欲望,算是有点畏惧艰难了。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赏读,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和当年读《红楼梦》的感觉一般。现在读至《道觋》一出,再次拍案而起,且不说其文辞,但就嵌合《千字文》以说石道姑生世,便觉十分惊艳。

《道觋》一出,历来为儒家或者品论家所鄙视,其原因大概是认为汤显祖亵渎了《千字文》作为儒学启蒙读本的神圣地位。《千字文》乃梁代周兴嗣所编,全文4字1句,共250句、1000字。《道觋》一出中共引用115句,约占《千字文》全文的46%,数量之巨令人吃惊。其中只有“免其指斥”一句为化用 ,意为免遭丈夫责骂;原文是“勉其祗植”,即勉励为人谨守立身之道的意思。其余皆是直接引用,字句相同。《千字文》自粱代编订完成后,即成为蒙学中重要的“字书”,即专供小儿识字之用。宋元时期,它更是全国通用的启蒙识字教材;至明代,它已是童蒙的基本读物。所以,汤显祖用《千字文》的语句来作为石道姑的自我介绍首先便犯了大儒们的忌讳,更何况其中很多内容直接的描写了夫妻生活。

比如“大便孔似'园莽抽条’,小净处也'渠荷滴沥’”一句直接描写前后二阴,确有失体统;又以“只那些儿正好叉着口,'钜野洞庭’;偏和你灭了缝,'昆池碣石’”一句描写石道姑作为一个石女下身与正常女子的区别;又如描写石道姑夫婿下身“许了个大鼻子的女婿,'器欲难量’”以及“瞧了他那'驴骡犊特’”;又如描写二人夫妻之事的“他则待阳台上'云腾致雨’,怎生巫峡内“露结为霜””、“俺这件东西,则许你'俳徊瞻眺’,怎许你'适口充肠’”,再到其夫婿发现她是石女后,先是“恼的他气不分的嘴劳刀'俊乂密勿’,累的他凿不窍皮混沌的'天地玄黄’。和他整夜价则是'寸阴是竟’”,没法完成正常的交合后,只能“他没奈何央及煞后庭花'背邙而洛’,俺也则得且随顺乾荷叶,和他'秋收冬藏’。”这样的描写说是露骨也不为过,如徐朔方先生所说:“《道觋》这出戏充塞着秽亵的双关语,使人不忍卒读”,若《千字文》都这样学法用法,岂不教坏了“文宗”们的门生弟子,《牡丹亭》的这一出《道觋》历来评价最低也便可以理解了。今人读之,也不得不感叹:“我怀疑汤翁在开车,但是我没证据。”

当然《道觋》中对《千字文》的嵌合使用,也有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诸如:写二人八字合婚并定下婚期“说道选择了一年上'日月盈昃’,配定了八字儿'辰宿列张’”,其后的送聘礼、迎娶的描写“他过的礼,'金生丽水’,俺上了轿,'玉出昆冈’。遮脸的'纨扇圆洁’,引路的'银烛辉煌’”却也十分雅致,不落俗套;再如其夫婿求欢时说的“俺可也不使狠,和你慢慢的'律吕调阳’”比用琴瑟和鸣来的别致;又如描写石道姑出家后“若论这道院里,昔年也不甚'宫殿盘郁’;到老身,才开辟了'宇宙洪荒’。画真武'剑号巨阙’,步北斗'珠称夜光’”一句道出了其艰难境况;如此一看,《千字文》的嵌合使用倒也妙趣横生。

那么汤显祖再此用《千字文》嵌合的方式来描写有何用意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艺术角度来说,达到一个雅俗共赏的目的。关于雅俗共赏的问题,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2012年脱口秀演员周立波和相声演员郭德纲之间关于大蒜和咖啡之争,再到持续到现在的相声界以姜昆相声为代表的主流相声以及以郭德纲为代表的非主流相声的雅俗之争。郭德纲在自己的相声段子里,经常提到曲艺的雅与俗,最好的方式就是雅俗共赏。因为德云社的相声一直被说是俗,郭德纲举的关于“雅”的例子就是昆曲了。因为太雅了,所以在很久以前就不好卖票了。昆曲别说听,把戏本子给你照着听,你也未必能懂,因为太多的典故。《牡丹亭》便是昆曲的代表,咱们现在看牡丹亭,对于一般人来说我觉得还是很困难的,所以才会有人评论《道觋》一出说:“我怀疑汤翁在开车,但是我没证据。”因为他读不懂,或者不能全懂。我们现在看汤显祖的《牡丹亭》觉得太雅,但是如果把时代背景放在汤显祖生活的年代,那这一出《道觋》就是俗了,因为《千字文》是当时的识字读物,和现在的儿童读物一样,很多人都读过,都能听懂,再用这样通俗的语言来描写石道姑夫妻间的“俗事”,就跟我们听郭德纲调侃于谦媳妇一样。古代人听戏,现代人听相声,目的都是图一个乐呵,所以做到雅俗共赏是非常有必要的,只不过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雅俗。

其次,从人物形象刻画角度来说,这样写也更加贴合石道姑这个人物。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不像现在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除了识字用的《千字文》、《百家姓》这些读本之外,便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这四本书,合称女四书。石道姑作为被封建礼教的受害者,首先应该是对女四书有一种抵触心理,那自我介绍的时候自然不屑用女四书中的语句;再从人物身份来论,石道姑的文化水平不高,引用《千字文》中的内容自述生平,也显得合情合理。

第三,从思想高度来说,这样的嵌合使用有一种直接打脸封建礼教的味道,也许这也是汤显祖的真正意图。古人在童蒙读物编写中强调“蒙以养正”,意思是要用最纯正的思想来教育儿童,尤其是在伦理方面,正统思想的灌输毫不放松。成书于梁代的《千字文》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其中,“五常”、“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孝当竭力”、“忠当尽命”、“节义廉退”、“孟轲敦素”、“史鱼秉直”等内容,都带有浓烈的儒家思想色彩,当然也是后世理学宣扬的内容。汤显祖用这些儒家的经典话语来描述一位女性因为性生活的失败而导致不堪的悲剧命运,毫无疑问是对当时封建礼教的赤裸裸的挑衅。但是该怎样去表述这一敏感话题呢?汤显祖无疑撕开了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块遮羞布,而且是用《千字文》将事实真相公诸于众,正如戴健在《“荒唐言”背后的“真滋味”》中所说的那样:“童蒙读物中的语言无疑是纯之又纯的,如果有人在这些文字中都读到了淫亵之意,那么该否定的是种种禁忌呢,还是奉行了近千年的经典?是禁人欲的思想不纯洁、应该批判呢,还是儒家教义不正经、应该抛弃?在这里,作家以一种调笑戏谑的方式直击礼教的可笑、可鄙。”

儒家思想上溯至孔子,尚有“食色,性也”的教诲,即承认性欲是人的本能之一。但到了宋代理学家的教条中,“人欲”则完全与“天理”对立,成了洪水猛兽,成了被打压的对象 。人的情欲自然也就成了羞耻的东西,不能堂而皇之地提及。时至今日,国人对情欲的话题依旧讳莫如深,以至于性教育的缺失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牡丹亭》无论从文学艺术角度、还是思想角度,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对礼教的辛辣讽刺在《道觋》一出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文笔犀利刻薄可见一斑。至此不禁想起武则天被骆宾王骂的体无完肤也不得不发出“宰相安得失此人!”的感叹,不知汤显祖所处时代的大儒是否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此感叹呢?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牡丹亭简介及故事梗概
《牡丹亭还魂记 55出》(明 汤显祖)
汤显祖《牡丹亭》曲选
汤显祖《牡丹亭》
《牡丹亭》之谜
(42)《牡丹亭》出人意料的三段俗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