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唐僧渐行渐悟在有保障的前提下 修炼者的保障与生命随行 《西游记》戏言人生之本来

2017年9月9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36讲

 

 

2017年9月9日语聊建议大家预习的问题:

   1、唐僧在“宝林寺”受到当家僧人的不理貌待见后为何感叹“今生常遇不良人”?良与不良之缘在修行中用何种心态度之?

(我们经常在讲“众人为师”“万物为师”,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心里着急的却是那正在失去或即将失去的一点既得利益,所以修心修德就这样被自己驾空了。我们经常听宗教人士说“回向”也常听人说要“知恩图报”,但是面对如今一团糟的信仰、修炼、养生学说等想要拽紧还是那点正在失去也必将失去的元阳贞气,因为生命之根“道德”已经被自己不得究竟的观念篡改了。唐僧遇到宝林寺的和尚没善待他由此生出“常遇不良人”之叹,还说这才是“人离乡贱”,所想的话是“从小出家不曾做过任何的坏事”,意即不该受这等待遇。唐僧实不知自己这个出家人仅用戒律来修行,“御弟”与唐王攀上亲,朝里风光都享尽,野外自然少接近,原来还是自己问题深。不是“人离乡贱”,而是不知“贵”从何处生。修行不知人性就象驾辕不通马性,人仰马翻非伤即痛。这是有赖于唐王培养出来的“善人”之想,下面还有赖于猴王培养出来的遐想:“教我们在前道廊下去蹲?此话不与行者说还好,若说了,那猴子进来,一顿铁棒,把孤拐都打断你的!”说到态度,这些话也不是唐僧这个大和尚应该想的,只是没办法,谁让他有个天下无敌的徒弟呢?上面的话都只是从唐僧是个大修行者的角度说的,原来修行者总有想错问题的时候,更何况这么些问题其根子都不在唐僧那儿,凭什么要让他担上这个“责任”?!看来“良”与“不良”并不是绝对的位置关系,而是人的意识与存在交换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究竟或不究竟。良缘益促善怀,恶缘激励志士。“赤子”尚且“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以道德为圭臬之士是不是该放弃一些对自我的执着了呢?)

 

  2、行者面对宝林寺和尚“不方便”而不留宿的借口后直接说“不方便你就搬出去”这代表了修炼中的何种意义?

(孙悟空让宝林寺和尚搬出去,这一点是相对于和尚的“不方便”而说。上一问中说到唐僧遇见“不良人”而生感叹,说起来“和尚”与唐僧同道,实际上生命中却是杂乱的信息当了家,是这些个信息成了唐僧的思想之源头。所以在修炼概念中有一个“夺舍”之说。要是靠唐僧去夺,只能换来一场“油嘴油舌”的空论辩,所以必需有一个“恶躁”的角色去按自然法则果断处置。由此看来,当初的“百日筑基”所积累的真精百羸都是提供给人的心神这“心猿”用的。他如果没有一飞冲天的来历也就没有当下横扫一切害人虫的能耐。因此“夺舍”之功不是由人的主观所完成,主观上“未达究竟”的一厢情愿解决不了性命“长生久视”的宏伟愿景,暗示只有孙悟空才具备有改天换地的德和能的基础。“夺舍”以后是“安胎”,在生命的再造工程中这胎称之为“圣胎”,“圣胎”是人修炼丹道大成的真正基础,它不是由主观按既有的金丹理念折腾出来的异度空间的生命,而是人的主观在觉悟到天地万物之根以后与存在的全然互动结果。)

 

3、面对月圆三个徒弟都有见解,唐僧这位师父见月不解,却执念未得真经之经,此节在暗示修炼中的何种真相?

(三位徒弟讲玄理,师父只知赋闲诗。面对赏不尽的当天明月,唐僧作怀乡思故的感叹这也是情有其源,因为他记得的只是这辈子的一些个感受,充其量也只是提提历史看看周围叙叙胸臆。那三个徒弟就不同了,他们是在历史长河中翻腾跳跃的精怪,是一群早已窃得天地髓华的强梁。现在他们会聚在一个生命里头,其头目又是一个明理而明的是过去之理、通法而通的是自以为是之法的主。书说到这份上故事情节也很淡然,听了大徒弟的说法他是“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听了沙僧的说法后他是“亦开茅塞。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听了八戒说:“师父,莫听乱讲,误了睡觉。这月啊:缺之不久又团圆,似我生来不十全。吃饭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有粘涎。他都伶俐修来福,我自痴愚积下缘。我说你取经还满三途业,摆尾摇头直上天!”八戒这一搅,唐僧的思想又回去了:“也罢,徒弟们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来念一念。”孙悟空真陈其弊:“师父差了,……如今功未完成,佛未得见,经未曾取,你念的是那卷经儿?”平淡无奇中在说一个现象,生命中既有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被所谓的“解悟”突破的,真经未取得只好执念“儿时经”,左顾右盼还在理,未经实践总难通,魔难未完满道理说的再好“主人”也不敢听,还是回到原点因与“自我感”最贴近,脱胎换骨的事不到山穷水尽也就没有柳暗花明。

 

 

道友提问:

 

 

一、修炼在世的“自己”使其能够承载更广大的生存愿望并在无为中将自己也寄托出去这是活着人的无量功德——野生的小草的问题:

 

   说生死

 

   说起生死,在人们的观念中肯定是讳莫如深的,因为生死既是模糊又是未知的概念,越是未知越是模糊就越是恐惧,焦虑,所以就不去说它,也忌讳它,可我的经历却告诉我并不是这么回事,越忌讳越压抑只会适得其反,面对死亡正视死亡,才能更好的生。

   小时候我对死亡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差不多5,6岁的时候,我曾祖父死了,我去看他,我在棺材边垫着脚去看他,还去摸他的手,去叫他,当时没什么感觉,一点也不害怕。我对死亡有概念的时候是初中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经历什么生死时刻,我觉得很平常也很自然的心理历程,就那段时间走在路上我特别想去和汽车对撞,坐在教室里(在3楼)我特别想从窗户跳下去,走在悬崖边上我也想跳下去,真的那种冲动是特别强烈的。可是我的下意识却特别清醒,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自己将要做什么,我努力让自己不去想,可是它却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以前我都是压抑这种看似不正常的冲动和想法,那时我老感觉我在下一秒就死了,这种感觉非常强烈非常恐惧,那时我对死的概念就是恐惧。当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都说人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我却有这么强烈的求死的冲动呢?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人的生命中它是多重意识。后来我发现人生命中很多意识它根本不受人的主观控制,如果越是想让它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和思维去做,那是要出问题的,不过也做不到,于是我放下了,我只当一个观众去看,慢慢的习惯了生命中的意识也和谐了,对死亡的概念也模糊了。

   最近一阵我有特别奇怪的感觉,老觉得我有一半死了(其实描述的不准确,我不清楚,我描述不出来),我觉得我的生命就像大地,又像在宇宙中,同时伴随着头晕,眼前会黑暗一会儿才亮过来。8月27日我心里不舒服的很,头也晕,我躺着沙发上,看见很多很多人伸出手来抓我,我不怕,习惯了。没过多久,我姑姑就打电话说她婆婆老了。8月29日我还在她那里守了一天的灵,平常时候我不喜欢做这样的事,那天我还愿意,只是在灵堂里有说不清楚的感觉。他们敲锣打鼓,我却看见了婆婆,她旁边有一个人,背后有很亮很亮的白光,那天我出现了很多关于生死的想法,你说那个婆婆死了吗?我觉得她没有死,你说我们活着的人是活着的吗?我怎么觉得像死了,生与死真的说不清楚,只是存在形式不同罢了,现在我又像小的时候对生死没有概念了。

请老师指点一二,感谢!

(“人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我却有这么强烈的求死的冲动呢?”:古人说“魂望生魄望死”,《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类经·脏象类》:“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我们在交流中也常说魂是生命的引导性因素,魄是生命的基础性因素,引导性因素“随神往来”,因“天有好生之德”而存,所以主生。基础性因素“并精而出入”,她必须感知和存储海量的信息,人若不能清静为本对于魄来说就不堪重负,所以“魄望死”。生死之往来从孕育之未始就已经在生命中一直运行着,它俩互为其根就不足为奇了。体现在生存中就成了“求生的本能”与“求死的冲动”这对矛盾的呈现。孩子生机勃勃活动四射是因为他们阳气充沛,也要防着因果的力量借着魄气带来不测。老人暮气日盛否极力微是因为他们阴气弥漫,但是求生的本能借着弱躯也能驾驭精神创就重生。

“最近……老觉得我有一半死了”:心死神活,在人世间如果抱有利天下之志而产生“有一半死了”的感觉就说明修炼上引导性的因素占到了主要位置。

“我就觉得人的生命中它是多重意识。……发现人生命中很多意识它根本不受人的主观控制,……越是想让它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和思维去做,那是要出问题的,不过也做不到,于是我放下了,我只当一个观众去看,慢慢的习惯了生命中的意识也和谐了,对死亡的概念也模糊了”:这段文字对生命的理解很实际而贴切,人无为了,天道的好生之德才能在人生中完整的体现出来。“模糊”一点好,啥事都搞明白了,人的魄力也就累的没影了,哪还有可能随魂一起去造就未来呢?人对生命的运用还要看重它的客观物质性,不要一味去满足阳的需求而失去阴性的长远积累和变化的基础。“知白守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依此论断对生命的运作是科学的,也揭示了面对生命中生死两条路如何让“长生久视之道”变为现实。

“那个婆婆死了吗?”相对于常道来说她死了,相对于非常道来说她没有死,但是她受拘于“某种生存形态”,因为“她旁边有一个人,背后有很亮很亮的白光”,她换另一种存在方式去生存这其中也有你的力量在支持着,这就是“守灵”的意义。帮助过世的人让其安然过渡进入新的空间这是做人应该有和应该能做到的慈悲,修炼在世的“自己”使其能够承载更广大的生存愿望并在无为中将自己也寄托出去这是活着人的无量功德。)

 

 

 

二、人与潜在需要的沟通和响应跟人的灵性密切相关——燕栖青青的问题:

 

   两个梦境请老师指点

 

老师您好。

   9月2日夜里两个梦境比较特别,这两日一直回想这两个梦境,希望得到一些启示,在此求助于老师:梦中自己赶往一个城市的火车站,梦里知道是上海站。看见火车从很远处快要进站了,知道是从河北开来的。自己就一路跑向车站,沿路上有很宽的泥水沟,我轻松跳跃就跨过去了。转眼,自己是在火车上,看到从车上扔向远处一大块带骨的熟肉,一个身型很胖的人扑上去抓着肉大口的吃着,看他的形态倒有几分动物的感觉,嘴非常大。看他大吃的样子自己都感觉很油腻甚至有点恶心。接着看到那个人竟然开着一辆车子拉着一车泔油,然后甚至大口喝着一桶泔油。在梦里想这人竟然喜欢这么油腻的东西,恐怕是源于他曾经在地狱里体验的记忆吧,其实他吃这些身心是很痛苦的,但是他却不自知。

   紧接着第二个梦境,我在一个理发店里,店里一个女的说你顺便也把头发理一下吧,我转头看镜子里的自己,头顶部分头发稀疏的快光秃了,然后没有张嘴问就知道理发费八百,心里想着太贵了。这时理发师从外面来了,是一位男理发师(好像姓杨,过一天记不清了),他对我说你好久都没有来了,然后看我头型的后面棱棱角角的,说给你修修头型,我就竟然同意了。梦境结束。

   自己的思索:第一个梦境,我基本偏素食有五年,没有刻意要控制不吃肉,是自己慢慢不想吃就不吃了,有时为了避免孩子吃不下浪费或年节亲人盛情关爱也吃几块。但是这半年明显感觉对肉食越来越不习惯,沾上荤油的菜吃下去都觉得不舒服,越来越偏好吃清淡的蔬菜。我一直觉得修炼是修自己心性,不必在吃不吃素的事情上特别执着。不知道这个梦告诉我什么,是自己的身体确实不需要吗?第二个梦境,我静心躺下睡觉的时候时常感觉头顶像有东西往里钻似的,自己一直不放在心上,梦里自己头发光秃是不是这种觉受的一种延伸而已?

感恩老师教导!

(在上海站上了从河北开来的车,其间轻松地跨过了一条很宽的泥水沟:出发点是上海站,那是暗喻站在海上看问题就象站在道的境界上看问题一样是追求根本和究竟的举动。上了从河北开来的车,人是先有性命后有思想,性是河,命是北,因为人的性根在道,命根在肾,肾属北方水。在大的追求方向上可能有些沟沟坎坎,但是依人的灵活性会轻松地跨过而不会成为障碍。

从车上扔出的带肉的骨头被一个开车拉着泔油的大嘴人象动物一样抓去啃着,他还大口喝着自己桶里的泔油:求道的人在车上,追求享乐的人在车下,开着车抢吃着肉,拉的吃的是泔油,腻而不厌。“民以食为天”,天道以食物驱使人的存在来承载其真,但是人并不知这重关系是为常态。平常人只知纵欲以完成“我相”与“真象”的对立,修炼者如果只知禁欲以求真而不知“真常需应物”的内在关系,那就是“离了狼群又进了虎窝”而已。因为修炼者在意识上的创作定式比起普通人的“意识机变”之势要难以改变得多,象“恐怕是源于他曾经在地狱里体验的记忆”这样的语句出现在梦中并很确定即是此弊。因为梦中的一切都是自己存在的某种镜像,它只是在传递或施放一个不言之教的信息,以便唤醒我们对人世间的慈悲之情而已。

“理发店里有人劝自己理发,看镜子里自己头…发稀疏的…秃了,没问就知道理发费八百,心想太贵。…男理发师说你好久都没来了,…看我头型的后面棱棱角角的,说给你修修头型,我就同意了”:发,血余。理发,调整血脉状态。女性的血脉运行与男性有很大的差异。头发稀疏的秃了,血脉的运行产生了偏差需要调整。没问而知费用八百:耗费很多是相对于整体而言有意义,所以心知肚明,嫌贵而不决说明取舍不明。男理发师姓杨,他先没说理发而说“好久未见”,这是投其所愿先从人情上定位。杨,即阳。调整血脉而不从阴阳出发不行。理发改成修发竟然就同意了,说明梦者的主观不是不可移动而是在一定的前提之下进行改变是可能的,所以人与潜在需要的沟通和响应跟人的灵性密切相关,如果主动响应了人梦也不需做了。“棱棱角角”:头脑的圆通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当然要修修。)

 

 

 

三、没有超凡脱俗的意志很难实现真正的修炼成果——清荷之美的问题:

 

   两个梦境望老师解析

 

   梦境一、梦见要给单位开一张支票,正要填时,就看到年份的前边不知什么时候写了一个“税”字,就随手拿一小刀片刮,结果不小心刮破了,心想这下支票该作废了,这时一中年男子(好像一直在对面)对我说,没事的,支票作废了还可以重开,我就说重开挺麻烦的,这时发现支票中间是折叠的,还有另一面。刚要填时,又发现上边又有一“军”字,我就说,这下发票全作废了,梦醒。

醒后自悟:支票上一面“税”字,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民之难治,以其食税之多”说明自己的后天干扰因素还很多,若不能无为而治就会使积累的修炼资粮消耗殆尽。而另一面的“军”字乃国之利器,有师父“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言之教的提醒)体悟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给单位开支票,上面出现一个“税”字,在另一面填时又出现一个“军”字:单位,身天下的管理。开支票,向外付出。“行于大道,唯施是畏”,涉及到整体与外界交换的事是有风险的,所以让人担心,需要谨慎。“税”字当头,禾代表了谷物,兑代表了收成,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这是修炼者常念之经。但是修炼者还是管了,如何管?又出现了一个“军”字,“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管理生命内部的事交给“系统意识”去管,主观上干预多了就变成了“有为”,所以这个梦境在告诉人“无为而治”进行在无意识中,否则就将使人与客观世界的交换乱套。)

 

梦境二、梦见和老公还有他姐(李玉芳)和姐夫(l李朝晖)四人坐在大海上的一条船上,看到上空的飞机上有一年轻女子跳到了海里,当时在场的人都很惊慌,说是这女子已被淹死了,好多人不一会就把她打捞上岸,女子躺在担架上,我却看到那女子的眼睛还睁着是活的。场景一转,他姐对我说,我婆婆看到我(好像说是旅游晒黑)的样子哭了。还说快到中午了要一起去吃饭,后边的记不清了。甚是疑惑,还望老师解析与大家共鉴!谢谢老师!

(自己和老公,这是一对阴阳。他姐和姐夫,这是另一对阴阳。两对阴阳代表了四象和合的暗示。都在大海上的一条船上,同舟共济于大道的修炼上。天空飞机上一个年轻女子跳到海里:天空,天道。飞机,机会可遇而不可得。女子跳到了海里:本来是要跳到船上的,只可惜响应不到位,只好先安置于大道中另寻机会。听人说女子淹死了自己一看还活着:心死才能神活,这造化的大业是需要换换角色位置的,也说明修炼对主观的要求远远超出人能想象的范畴,所以没有超凡脱俗的意志很难实现真正的金丹。婆婆说看到自己晒黑的样子哭了,还说一起吃中饭:婆婆:老阴经验丰富。晒黑了:黑是肾气之色,脸是肺之表,自己代表主观,主观上想代替肾志中的元精与肺金相合那是对不上号的,所以老阴哀。中饭:正当午时即反,当午即悟即吾,人要趁精力旺盛时就抓紧体悟大道成就对自己的造化。)

 

 

 

四、“无言之教”与“有言之教”并存了才能体现修行者的德化之境——@琳达@的问题:

 

   开车时出现的景象         

 

老师好!

   某天下午四点多,上班路上阴天开着车,看到虚空中若隐若现的太阳特别欢喜。我就观想太阳光从百会进入我脑壳,然后突然意识里出来个图像,看到下丹田变成一潭湖水,像碧蓝的天那样清澈透明,微风拂面,岸边又出现几只仙鹤。。又接着看到岸边有位穿古代白色道袍的老爷爷在岸边垂钓,老爷爷还乐呵呵和我说话了,我感觉是太上老君师父。这时湖上又出现了像彩虹般棕色的木桥,对岸出现古代装扮的男娃娃和扎两个小头苞的女娃娃,他们兴高采烈一蹦一跳朝着白胡子老爷爷怀里奔去。。。。

这个是清醒出现的不是梦,请老师讲讲这个景象。感谢!

(开车时存想太阳光进入脑壳,接下来进入一系列景象:首先不提倡大家这样,因为开车是参与社会活动一个过程,必须遵循“交通法规”,注意力集中在开车上这是个基本要求,如果将不相关的念头加进开车的内容过程,那是对周围环境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放任。即使有太上老君的呵护那也会让神的力量浪费于无谓的想当然中。太上老君代表了“道”,道是分阴阳的,好的一面可能是保护,坏的一面可能就走到反面了,反面的事情一旦发生也就没有了“求证”的机会。所以开车的时候“安全第一”,该干啥就干啥,不要忘记了自己是个修炼者,有着更大的对社会的理解与所承担的责任。修炼者想入非非了可能会影响到周围开车的人也如此这般,那修炼者的“不言之教”责任就大了,交管部门可能找不上自己,脑壳顶上的神明却会给自己记上一大笔墨迹。社会上“女司机”的名头已经够响亮了,修行者如果也成了参加者那不是给“和谐”添乱吗?

再来说说所见之景象。“一潭湖水,清澈透明,微风拂面,几只仙鹤。白色道袍的老爷爷岸边垂钓,还乐呵呵和我说话,彩虹般的木桥,古装的男娃娃和女娃娃兴高采烈朝白胡子老爷爷奔去”。将文字整理了一下,我们就象看到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的生活画卷,本来还是很美的。但是关键处却少了内容,“老爷爷”说了些什么呢?现实中生活条件与环境条件都好了,这种画面也不少见,重要的是“不言之教”的画面体现了“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幸福了圣人当然高兴。那“有言之教”是什么呢?只有“有言之教”体现出来了,这其中的阴阳之道才能算完整,才能体现修行者的德化之境”。

 

 

 

五、道德理念将人与存在的关系都用道与德的辨证性统一起来,这给人类的未来也指出了一条积极的道路——普化的问题:

 

人老了怎么办?

 

最近看了篇文章,一对活了九十多岁的夫妻,由于一方不能自理,另一方疲惫的死撑,或者说双方都在撑。认为活得这么老就是一种罪,期待这种罪早点结束。联想到村里一位活了一百零几岁的老人自杀的事,他儿子辈的都死了,一直是孙子辈的养着,子孙也还孝顺,老人却不想活了。现在感觉活的岁数大挺可怕的,请熊老师您讲讲人老了怎么办?

(“人活着就是对存在的一种贡献”,这个观点说了很多年,强调人从生到自然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对老人的精神支撑点的转移很重要。在有些人的价值观中认为“老人无用”了是因为这种人看不到人生存的根本意义,是从“取利”的角度看待人生的。“圣人取用不取利”,在圣人眼里是没有可弃之人的,那圣人会取用老人的哪方面呢?这是修炼者首先应该搞明白的一件事。

文明上对老人的抚恤与照顾是从“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的积极作为,实际上老人的作用还没能从生命的大存在中得到认识和运用。因为生命的“修炼前景”并未被“主流意识”所公认,这是从客观角度看老人问题,它有待于社会、文明、科技向人生命存在的积极内涵继续回归。

从老人的主观上看“老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也是个辨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个“无奈其何”的想法。人存在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天地的义务和反馈,如果人一生都活在“自我”中,就没办法获得环境的支持和天地的帮助。人的主观自我它是有死亡的,而相对于人的客观全然来说总有某部分是活着的,所以人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死亡。我们老祖先创立了道德理念将人与存在的关系都用道与德的辨证性统一起来,这给人类的未来也指出了一条积极的人生路。在林林总总的世界文化中人们要认识到“道德文化是生命之根”这一点很难。在中国这块大地上要想认识清楚“道德文化是生命之根”并努力实践它更不容易。因为中国的文化表象太庞杂。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对外来文化具备有极大的包容性,对内更是由人性的自化来选择社会。“知我者稀则我贵”老祖宗就是这样在践行自己的道德思想。

人的不死与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是两个绝然不同的观念。人希望不死那是相对于“我相”的一种奢望,而“死而不亡”则是将死亡分成阴阳两个不同的观念去实践。“心死神活”说的是主观理让客观,不是想结束生命那种死,而是理解了生命的全然性以后将客观意识尊重并提炼出来作为生命的主导,这样长寿就不成问题了,生命象搬个家一样的转换也不成问题,生命如同天地间的物质不灭一样散聚为常也不成问题了。

“老子”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人老了怎么办?”这个方向性问题。《西游记》的下一回就有“悟空神化引婴儿”之说,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惟有从修炼上认识生命之“子”与“老”的辨证关系。当然,不是一般的修炼而是要性命双修,要弄懂并实践人的精神与客观存在的关系。人的形体会不断老下去是一种趋势,但人的心态却可以不老,普通人是形体上的老化屈服了人心灵上可以不老的潜能。修炼者不同,形体上的衰老可以减缓,心灵上的不老的境界在不断提高,达到两者都相通于天地之根时,生命的逆向积累和转化就开始了,这一点可能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渐行渐悟而达彼岸可能是漫长而艰难的,但这条路一定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庆幸自己已经知道了这条大道并正在昂首阔步地行进,但是回头看看人间,有多少人还在面对死亡的胁迫而无可奈何地挣扎。所以慈悲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有了慈悲之怀才有拥抱身天下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埃克哈特·托利:死亡与不生不灭
人在临死前是什么感觉,会不会意识到自己将要死亡?
《西游记》的名言名句摘抄(29条)
(98)妙玉之死
妖精们爱唐僧,唐僧爱自己心中的虚无
86年《西游记》罕见幕后照曝光,唐僧和妖精的合影绝对惊艳了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