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道德经之修心解读【2】
  

凿户牍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从我们无为的道路走过来,走入社会,我们就必然和一般人的着眼点不同。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有,而我们可以看到无。

老子举的例子很是浅显,当也可能让人无法理解。我们举一些可能更贴近的例子。

人这一辈子,是要拥有什么吗?

我们最后都会死掉,会一无所有。但,我们已经将自己化入了人群,化入了山河。朋友们,亲人们,甚至敌人们的身上,都有着我们的烙印。这,就是我们将自己的有“化为无”之后的功用。

当人活着的时候,其实他也在起着无的作用。譬如一个公司老板,他的作用广泛分布到公司员工、客户身上。员工、客户都在从他身上“得到”什么,这就是老板的“无”的作用。老板在散播自己的能量,而恰恰因为其无私,而使得他更加有钱——虽然你说他怎么可能无私,他事实上一开始就在捞钱。但我们要知道,大多数人并没有那种散而复来的本事,即,那种无的本事,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那种“高低有无反复”“玄而又玄”的本事。你看那么多大企业家也在捐助慈善事业,甚至许多人都不把财富积累留给子孙,你怎么能说人家不高明?

所以,我们要清晰地明了,无,不是说的,而是做的。我们得到了,然后散掉了,我们并非毫无收获,我们收获的,是自己,是“无”。之前你一无所有,然后你有了,然后你又一无所有,这两个一无所有已经不一样了,正如你自己已经不一样了一样。

是的,我们将慢慢谈到“自我的本质”,其实我们的本质恰恰是一个玄而又玄的“无”。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但有浮云遮望眼。

浮云,是没有根的。我们往往却只是看到事物的外表,就被带着走了。就像小孩子被一块糖骗走一样。所有的五色、五音、五味等等,都并非不好,只要我们能够明了那事物的根源。

根源的感受与了解,有两种方向的区别。西方的分析的方法,与我们东方人的方法不同。分析是一种好的方法,而老子从第一章开始讲授的,却是另外一种方法。两种方法并不矛盾,但在开始学习的阶段,可能看起来似乎矛盾一样。其实所谓老子而言,他在最开始就已经指出了这两条路,一条是“有欲以见其徼”,就是从“有”中去寻找真理的过程。一条是“无欲以见其妙”,就是从“无”中去寻找真理的过程。作为老子或者中国古代的传统而言,是从无到有。而一般的西方的道路,却是从有至无。正如今天西方科学同样也研究到宇宙的无中生有,量子的无中生有等等。

我们的方法,从开始一路“无”过来,也同样会走到“有”的位置。那却是要一步步来。正如许多佛家道家大师所顿悟的宇宙真理一样,都是殊途而同归的。

继续我们无的历程,我们要逐步学会的,是用“直接”的手段来看待这个世界,那和我们一般的做法往往正相反。譬如我们习惯看一个东西,如果不清楚,我们会更“努力”去看。那事物吸引着我们,最终会让我们“目盲”。这里的目盲,可能不是真的眼睛瞎了。而是你已经习惯被事物的表面带着走,以至于后来会丢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等于目盲了。

所有其他的方面都是一样,心发狂更是直接的描述,就像那些被偶像迷的快疯掉的孩子。他们可能为了偶像的一个签名打得头破血流,让自己的成长道路受阻。

老子提出的方法,很是简单。那只是要我们回到真实的世界。这并非说只要我们不追星正常生活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逐步感受的过程,会渐渐感受到逐步的微妙的“去彼取此”。你会渐渐体会到更多的“当下”的生动,就像艺术家会在平凡中看到美一样。我们忽略了生活中太多的生动,体会不到身边处处都是奇迹,看那无所不在的生命,每个生命那种独特,体会到父母的关爱等等。

从虚幻回到实在,就是“为腹”。不是说一定要闭上眼睛体会腹部。

我们的生命有本来的对事物的理解,那是直接的对本质的了解。就像你是一个人,你怎么可能不理解别人。回到自己这里,你就有所有的答案。就像孩子的孕育会经历各种生命的进化阶段,所有的秘密都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所有的美丽也都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在当下没有美丑,当你欣赏到那生动的时候,你甚至无法用美来形容。可能一个别人看来丑陋的面孔,你却能感受到无限的风采。

当下是不分别的,是“不好不坏”的,在念头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感受到了——感受到自己,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念头,任何的间隔与时间,任何的努力。若我们和自己没有距离,你会发现,所有的距离都消失了。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接上章。

当我们将我们的视线收到切近的时候,就有新的问题等待我们。

我们会宠自己,会辱自己,会为自己忧患——这里的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情绪心灵等,也包括与自己切身的事物。

这个时候,宠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宠往往害了孩子,而宠的对象是自己,则可能会害了自己。宠,与前面所讲的“以美为美”一样,都是一种误解的产物。我们以为孩子就真的需要,却不知道,那需要往往是我们宠成的。孩子们可能只是本能的对某些东西喜爱,就像孩子喜欢追星一样。但那并不代表他真的需要。而大人的宠腻,却会使孩子陷入到那一时的喜爱之中,变成了那“喜爱”的玩物。

同样,对待自己的身体的某些欲望,并不一定要宠着自己。那欲望只是身体的某种“伸展”,就像会伸个懒腰一样。但某些宠自己的人,会把他当作了不得的本质的需要,而不听从身体本来的提醒,结果打破了身体的平衡,造成问题。

与宠相反,还有辱。宠和辱是一对。大人可能开始宠小孩子,然后看到小孩子陷入到某些,譬如电子游戏中,就相反会产生某种看不起。这种看不起会深藏着,等到小孩变成大人了,变得没有出息了,就会爆发出来,甚至会说从小就看你不行等等。

或者,有些人是非常严苛的,对小孩子严得过分,就变成了“辱”。当然,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要求的过高,同样又是按照自己的希望塑造小孩,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就伴随着一种“辱”的出现。这“辱”往往来自自己对自己不成功的不满,却发泄在孩子身上。

同样,这辱也会表现在对自己的要求高的过分,严格过分。这其实都是在“取彼”,而不是在“取此”。都是被社会的风气、别人的评断带着走,而不去感受自己本来的独特与价值。

宠辱若惊,我们还真应该养成识破这宠辱的本事。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说谁完全做到不宠不辱的。

对离自己近的人,或者自己,尤其是这个身体了,也包括一般的生存情况,所有这些,还有一个“忧患”的问题。

我们为别人担心,为自己担心,为身体担心,为事业担心。这都是“贵大患若身”的方面。

说来,“好”、“坏”是两个极端,“我身”与“非我身的天下”也是两个极端。老子之玄,也在于所有这些极端本身都是一个整体。我们担心这些,所有这些,是我们将其当作了不自然的东西。我们以为,如果我们不动手,这些“忧患”的东西就不会动,不会发展。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的身体并不属于我们,我们的事业也不属于我们,所有的人,都和天下的所有,是一个整体。所以,如果我们不以“自身”为念,以为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怕它坏掉;而是将它看作是天下所有的一部分,则可以不再忧患。

另一方面,我们不是说就将这身当作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管了。那也同样不对。不是自己的就不贵重?我们更要珍视这身体,珍视这事业,真正去爱它,感受它在这天下的价值,感受它同样也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正如自己的心灵,如同所有的生命一样。

——从一句总结的话来说,自由之道,就是平等之道,就是爱之道。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还是接上章。

当我们能够返回到“此”,返回到当下,我们才会发现一些从来没有发现过的东西。

这给人以感慨。

那么多人,这一生忙忙碌碌,他生活的区域,他整天面对的家人,他似乎是极为熟悉的。然而,恰恰在这最熟悉的地方,他却还有失落的内容。

这失落的内容,恰恰因为他只顾彼了。他或者为好所感,或者为坏所动,被事物的表面所惑,明明就在眼前的东西,他竟然会看不到。就像科学家都知道人类的身体是生命的奇迹,却有几个发现那奇妙之处?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麻木而忽略。就像对待爱人,一般在经历了多年之后,就会以为他“就怎样怎样了”,然后爱人在他眼中就不在生动了,再也无法成为焦点。这怎么不是一种遗憾?

所以我们要回到“此”,逐步接近“最最自己的自己”,那也同样是最忽略的地方。是的,我们最忽略的却是自己。如果我们不忽略自己,我们也就不会忽略别人。我们忽略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明明它在提醒自己要给爱人一个微笑,我们却总是在忽略——“那么多年了,没有必要再讨好她吧”。内在总是在重新抉择,所有的可能性总是重新在浮现,我们却以为自己就是怎样,而忽略异议的声音。

回到“此”,回到最最平常,也是最被忽略的地方,回到那从内在生命的奇迹中涌现的活力之中,那生命的奇迹,远比科学家所惊叹的还要奇妙,它们总是在发生,总是在和我们平常那固执的我说话,只是我们听之不闻。

另一方面,人还有很有趣的一面。我们会拼搏,我们会拼命的追求。一些家伙会忽略爱人,然后在外面找新的刺激。总是这样在追求新鲜。另外一些人可能用别的方式刺激自己,拼命去设法得到一些东西,得到那让自己满足的东西。然而,他们发现自己怎么也抓不到(不仅仅是他,包括所有人)。这种“取彼”的情形不知道要进行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本来,回到自己的真实生命中。

当下是奇迹的所在,我们会看到看不到的现象,听到听不到的声音,得到得不到的东西,那,却是生命的本来,也就是最最平常的生命之路。只因为太简单了,太平常了,我们竟然就忽略了。这种东西,虽然似乎我们能描述一些,事实上是无法描述的,无论从看从听从抓,都是一种“分别”的路子。而这个东西,是所有事物没有分别的本来面貌。就像一棵树与那土地是一个整体,然后你说我可以移植,然后你就挖出来,种在别的地方。那就已经是另外的一回事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树。因为自然并没有将树与土地当成两个,它们本来是一个整体。正是这和谐无比的平常,却是生命与自然的奇迹。正如将人解剖来研究,那怎么可能得到人的真面目?所有的一切,不需要看,看的时候,你将你自己与它先分隔了,然后再取得一个整合的结果。不需要听,也不需要抓住,你和它,本来就不曾分离。但你是自由的,所有这美妙的一切并非是凝固的雕塑,却是流动的清泉。它并非是我们以为的美丑好坏,并非是这个那个,它仅仅那样而已。一切似乎混成一体,却又历历在目,你发现你无法和它交流,因为不用,它已经在你之中,也在你之外。你发现你无法观察它,就像我们无法观察自己。

这浑然一体的“无”,却是所有的有的开端。在没有今天那条条框框之前,这自然之道已经如此。而今天即使我们怎样地“分别”出条条框框来,这所有却也本来浑然一体的自然。则用自然来掌握这些“分别”出来的子孙,就正如自然规律约束万物一样。正如我们似乎以为是思想在统治身体,却不知自然的我们,却是那没有分别的整体,身体与思想在整体看来并没有区别。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身体,却看不到本来的完整的自我,那包容一切却又无比自由的生命奇迹。我们某个思想的我和某个情感的我和某个身体的我总是在吵吵嚷嚷,还有那曾经被接受的光荣的我和那被压抑的自卑的我,所有这些都在“取彼”的冲突中浑浑噩噩,一会彼此互宠,一会彼此互辱,一会这个担忧那个,一个那个担忧这个,或者彼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回到当下,回到自然吧,给所有的我以尊重与爱,放开所有的害怕与束缚,让生命如清泉一样流动。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淳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当下的我们,将获得一种最美好的东西,我们会发现,一切似乎如同被水淋过——水灵灵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生动,而尤其是自己,似乎获得了新生。

这时就要注意:本来无得。

有得有失,有成有败。那都已经不是自由之道,不是本来之道,也不是当下了。

不要以为当下就是怎样,你看到了当下的“生动”,当下却似乎又是宁静的。你看到了宁静,当下又是生动的。当下似乎一切尚未萌动,当下却又本来一切都已经呈现无穷。所以,当下不是看的,不是听的,不是能抓得住的。当下正是最简单最平常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子所形容的善为道者,却正是对当下的一种形容,也正是对“无”的一种形容。所以,不用我们抓住当下,当下却正是我们之本来。我们正如一张白纸,那无穷的面貌就展现在这张白纸上。这是任何事物的本来的状态,任何事物在当下的本来状态。而老子提醒我们,我们要更进一步,我们不要“盈”,正如那画面显现在白纸之上一样,那就已经是盈了。那时,我们展现给别人的就已经是有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给别人展现我们真正的本来。我们展现的这有,已经是僵化的。除非我们翻过来,将那白纸放在上面,而不将那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摆在上面。那么,你发现别人看我们就很奇怪了。他们会发现我们有些看不清,发现我们深不可识。

那么,你可以想象,这种翻过来,造成的效果,还有一种“不断的新生”的效果。因为不管怎么无中生有,你总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你总还是一个无,你总还是那个源头,所以你可以生生不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9个成语9种智慧,个个可以决定你的成败!
《道德经》全文(翻译 )--5
第三篇 圣人之道
《道德经》正解(十三)
老子经典名言之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如何理解这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