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针灸:夫妻不和的诊治思路及实践(修改版)

这是一篇旧文章,但经过同有三和五行针灸基础理论暨实操课程(广州)第一期6天(2018.3.30-2018.4.5)的学习,觉得有必要马上复盘修改完善一下。


了解五行针灸已有1年余,书买了慢慢看着,有些难,总静不下来,但一直关注着五行针灸,时不时看看微信公众号(“五行针灸学会”和“同有三和教育文化”)上的文章,兴趣越来越浓。春节前报了培训班,决心好好提前研习,所以春节假期,我只带了一本书回家,那就是《五行针灸指南》,静下心来,先朗读一遍,然后再仔细研习,慢慢品味,原来觉得好难的书,终于明白了一些。没有上课之前,对于自己,我初步判断是“土”。最近广州学习了6天,当我被叫上台,端坐着,声音虽然流畅,但表达中始终有些许紧张恐惧感,老师说:“你放松一下,找个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坐坐。”那一刻,我自然身体往前一弯,双手撑在双膝关节上,那一坐暴露了自己,我想我是“水”了,因为此时的我太像“水”型的李连杰的坐姿了。接下来我听到老师说:“赖医生,你先定为水吧!”

闵彬彬老师说,水最容易误判,确实几天下来,好几个原来判断是其它型的同学,经过AE等治疗后,显示出其更真实的状态时,被重新定为“水”了。五行的判断需要一辈子去感受去学习,好在老师说,即使判断错了,治疗也没有危害,只是效果没有那么好!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夫妻不和”的阐述,许多抑郁的病人可能与“夫妻不和”有关(此夫妻不和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不和不同)。诊断以左手脉明显弱于右手脉为要点,或虽脉像无明显异常,而身体出现一些如生无可恋等典型症状的表现,是出现五行连环相克的一种比较危重的阻滞。没有学习本书之前,临床也时不时会摸到左手脉明显弱于右手脉的情况,病人也会表现心情低落、郁抑等表现,那时没有更多去思考,只是开药时加点疏肝解郁来处理,当我看到“夫妻不和脉”时,心弦被触动了。前几天看了佟博然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夫妻不和”,强烈推荐大家看看。里面对于夫妻不和的临床表现有更深入的刻画,摘录了一些句子,让大家更多了解,出现类似症状时,可以约一位五行针灸师帮你处理一下,有助于你较快走出困境。

(图片缘自网络)

1、以前我只知道内障是情感屏蔽的一种状态,原来夫妻不和也是情感被堵塞、压抑的一种状态。若是情感能正常流动、表达、被体验,其实“事”可能没那么困难,这样说来,“情绪”远比“事”来得更像一个实存的障碍。这就是什么叫夫妻不和,是五行相生循环断掉了。

2、胸闷、胸口堵块大石头、看不到希望、消沉、控制不了自己对未来的消极情绪。(这是典型的夫妻不和表现。)

3、有时候所谓的“经历得多了,看透了、不执着了”,其实就是情感被堵塞、压抑了。真正看透的人,是时时透着一股喜悦和难以抗拒的魅力的,我想不会是那种决然尘上、一脸的生无可恋。

 实践夫妻不和的五行针灸治疗

首诊:2018年2月27日 

(一)基本情况:

女性,42岁,初步判断为木行(根据《五行针灸指南》P017-020关于“木”的描述,她日常喜欢按制定的计划行事,喜行动,果敢而有勇气,顽强而执着,有时缺乏耐心、易怒,善于掌控局面,说话往往斩钉截铁),近来焦虑,失眠,心悸,心慌,心烦易怒,对事情没有什么兴趣,有点无可柰何的感觉,有时会感觉生活没有意思,有时有点绝望的感觉,诊脉见其左手脉(夫)明显弱于右手(妻)脉,为见夫妻不和脉(正常情况下,左手脉应略强于右手脉,此为夫妻脉正常的表现,为和,心君当位)。明确有“夫妻不和”,急查《五行针灸指南》第121-124页。仔细研习后,明确以下治疗方案,并对每一穴位细化定位。

(二)治疗原则:泻妻以助夫,将妻侧所有脏腑之经气转给夫侧。

(三)治疗步骤:

 以下穴位均用补法:双侧取穴,先左后右,顺着经络循行方向约45度进针,得气后顺时针旋转180度,出针,按压以闭针孔(上课时老师们没有强调进针要顺着经络呈45度的方法,认为关系不大,但我还是按我实际操作及书中所描述来写)。

1、按五行相生关系转化经气,用妻侧金来补夫侧水:夫侧(左侧)尺脉浮取为代表膀胱,沉取代表肾,五行均属水。看书P145,仔细研习才明白,以本经五行属性定为子穴(如膀胱经属水,其母为金),补母生子,故在本经的五输穴中选择属于其母的穴位来治疗(如膀胱经的至阴穴)。

(1)补至阴:足小趾趾甲旁0.1寸,足太阳膀胱经(五行属水)的井穴,属金,顺膀胱经经脉方向(从头走足),故向足趾方向进针。

(2)补复溜: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水)的经穴,属金,太溪(五行针灸的太溪穴在传统针灸太溪穴上1寸)上2寸,从足走头,故向躯干方向进针。

2、按五行相克,将经气从妻侧的土转到夫侧的水(由祖传孙)。

补太溪:足少阴肾经(属水)的输穴,属土,内踝后凹陷处中央上1寸,针尖朝躯干方向。

疑问:为什么没有补足太阳膀胱经的土穴委中穴呢?能否使用?

经过参加培训班,佟博然老师说,按五行相克来转化经气时,不在阴经上进行转化。

3、按五行相克,将经气从妻侧的金转到夫侧的木:

补中封:在足背,当足内踝前,平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木)的经穴,属金,针尖朝躯干方向。

疑问:为什么不补足阙阴肝经的足窍阴穴(井穴,属金)?能否使用?

同上一问。

4、补君主之官心的原穴来收功,恢复其主宰:

(1)补腕骨(针尖朝躯干方向)

(2)补神门(针尖朝手指方向)

5、补病人五行所属之原穴,把主动权交给病人的护持一行(需要提前确定患者的主导一行,然后根据所属五行来选择其原穴来治疗!)

考虑该患者为“”行,其主导一行原穴有:太冲、丘墟。 

(1)补太冲穴(肝经的原穴,先灸3壮,补法,针尖朝躯干方向)

(2)补丘墟穴(胆经的原穴,先灸3壮,针尖朝趾尖方向)

注意:其它型的原穴可以查后面的附表。

(四) 治疗反馈

治疗时,患者自觉左侧穴位以痛为主,右侧穴位痛则不明显,而以酸为主。个别穴位(如右至阴穴)没有感觉到疼痛,一度怀疑有没有针进去(学习后感觉当时应该要调整方向再进针,得气后再出针)。针后再诊脉,左右脉基本上无明显差异了,感觉左脉稍弱于右脉,但心与小肠脉明显较针之前有力了许多,患者也诉咽部异物感不见了,心情轻松了许多,面部有了笑容。

第二天早上复诊,诉昨晚有睡意,入睡比较难,但有明显好转,还做了一个美梦,心情舒畅了许多。

初次治疗,已收到很好的反馈,我想,后续还需要更多的治疗,比如驱邪(AE),出入阻滞等。

第四天随访,患者情绪已有明显好转,积极了很多,乐观了很多。

最近还治疗了另外三个木行人和一个火型人,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烦郁闷,失眠等不适,治疗后都立即感觉心情舒畅了很多。

案例反思

上述案例的治疗,有几处不当之处:

1、根据五行针灸的治疗,每个病人首次应该先做AE,如果有内障,还应先用内七龙等先去内障,再做AE。

2、应该制定更加规范的治疗方案,每1-2周治疗1次,提前告知患者。

3、本案例经闵彬彬老师判断,内心有持续的不安全感等,考虑是'水',按水来进行了AE治疗。治疗后3天中最大的变化是压喉感慢慢消失了。第三天复诊,考虑有膀胱经的阻滞(左手寸脉明显强于左手尺脉,肩背部、背部膀胱经循行处有酸痛不适,头胀),第二次治疗通了阻滞(补听宫、睛明,先左后右),以水的母穴(至阴、复溜)结束治疗。不过老师也说,没有关系,治疗过程中允许自己对五行判断不正确,而要在治疗中慢慢去修正,提高自己五行的识别能力。

4、用穴错误:没有留意到五行针灸的一些穴位与传统针灸的穴位定位是不一样的。如复溜、后溪、中封。不过老师上课也说,离穴不离经,效果也是可以的,只是我们需要更精进!

拓展学习

通过本次治疗,明白了五输穴原穴在五行针灸中的重要性,穴位要熟记,使用之前最好还要查对,以保万无一失。为了临床应用时更得心应手,应把五输穴、原穴牢记忆在心中,我为此专门进行专题学习,并将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朋友们留意上表五输穴的颜色,它代表了每一个穴位的五行属性。

补充一下几个与传统定位不一样穴位的五行针灸定位,方便大家相看。

1、解溪:内外踝高点连线处,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注:距传2、统解溪穴外开一点。

3、后溪:距传统后溪穴与腕骨穴之间的中穴。

4、劳宫:手掌内近心端第二条掌横纹线与第三、四掌骨间的相交点。
5、中冲:在中指桡侧甲角旁。
6、列缺:腕横纹上两寸。
7、大钟:位于传统的太溪穴。
8、太溪:传统太溪穴上一寸。

9、复溜:传统太溪穴上三寸。
10、中封:在足背,当足内踝前,平商丘与解溪(五行针灸穴位)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11、合谷:第一第二掌骨联合处,稍向前,靠近第二掌内缘凹陷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行针灸:夫妻不和的诊治思路及实践
董氏针灸 --手部穴位 一一部【水源穴】
针灸减肥 想瘦哪就瘦哪
网球肘针灸
有了这本书,谁都能入针灸之门
失眠的针灸绝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