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茜草(图)
茜草(图)
| [<<] [>>]
【药 材 名】
茜草
【英 文 名】India Madder Root
【拉 丁 名】Radix Rubiae
【名称考证】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茹藘,茅嵬,倩草,地血,牛蔓,红蓝,染绯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阳草,铁塔草,风车草,倩藤,五叶藤,土茜苗,八仙草,金线草,红丝线,银子草,红茜,四轮草,穿骨草,红髻巾,麦珠子,铁血藤,活血草,挂拉豆,山龙草,拈拈草,涩涩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红根藤,鸭蛋藤,染蛋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牛人参,锯锯草,粘蔓草,大锯锯藤,破血丹,小女儿红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
【药用部位】茜草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咸;平;无毒。”
  入心、肝经。①《纲目》“手、足厥阴血分。”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足少阴。”③《本草新编》:“入脾、胃二经。”
【功效分类】止血药
【功效主治】凉血止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清热退黄,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鼠姑。”
  ②《雷公炮炙论》:“勿犯铁与铅。”
  ③《本草经疏》:“病人虽见血证,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
  ④《本草正》:“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
  ⑤《本草汇言》:“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
  ⑥《本草从新》:“无瘀滞者忌投。”
【用药配伍】配白及,茜草根以活血祛瘀见长;白及味甘,涩,以涩血为主;二药一动一静,一活血一收敛。相须使用。配乌贼骨,一温一寒,均可入血,用治妇女崩漏下血,疗效增强。配当归,活血止血,补血调经。配阿胶,一清一补,用于二便下血兼有热者,泻火滋阴,凉血止血,疗效增强。配鸡血藤,茜草根寒通,鸡血藤温通,相须为用,对寒热错杂的风湿痹痛诸证,有祛风通络,舒筋活血之效。
【炮制方法】茜草:拣净杂质,除去芦苗,洗净,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茜草炭:取茜草片,置锅内炒至外表里焦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放凉。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长叶茜草使用于四川、贵州。中华茜草使用于四川、东北等地。狭叶茜草使用于山东部分地区。黑果茜草使用于黑龙江、辽宁、甘肃。
【药材鉴定】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地上茎残基及细根残留,其下着生数条或数十条支根。文根圆柱形而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0.1~1厘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栓皮较易剥落,而露出黄红色木部。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红色或淡红色,有多数小孔。气微,味微苦。以条粗长、表面红棕色、内深红色、分歧少、无茎苗及细须根少者为佳。以陕西、河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四川药材中,尚以带有老茎的根茎,与茜草根同等使用,商品称为“茜草藤”。江苏有以同科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的根作茜草的代用品,药材称为“白茜草”或“土茜草根”。其外表颜色较淡;横切面呈黄白色或淡黄褐色,粗者可见到淡褐色同心环纹;切片时如以热水浸泡,可使水变成淡黄色,茜草根浸水则成淡红色。
【古籍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本草崇原》:“藘茹,当作茹藘,即茜草也。《本经》下品中有闾茹,李时珍引《素问》乌鰂藘茹方,注解云,《素问》闾茹,当作茹藘,而闾与藘,音同字异也。愚谓乌鰂骨方,当是茜草之茹闾,非下品之闾茹也。恐后人疑而未决。故表正之。”
【化学成分】根含茜草素(alizarin)、紫茜草素(purpurin)、茜草根甙(ru-bian,ruberythric acid)、伪紫茜色素(munjistin)、茜草色素(munjistin)紫黄茜草素(purpuroxan-thin)等。又谓自根中分得1-羟基-2-甲氧基蒽醌,1,4-二羟基-2-甲基-5-氧基蒽醌,1,4-二羟基地- 甲基数-甲氧基蒽醌 ,1,3-二甲氧基-2-羧基蒽醌及甲基异茜草素(1,3-二羟基-2-甲基蒽醌,rubiadin)。另含1,3-二羟基-2-甲氧蒽醌,1-甲氧基-2-甲基-3-羟基-蒽醌,4-羟基- 2-羧基蒽醌,1,4-二羟基-2-羟基-甲基蒽醌,1-羟基-2-羟甲基蒽醌等蒽醌化合物。尚含三萜化合物大叶茜草素(rubimaillin)、萘酸双葡萄糖甙、新橙皮糖甙、茜草内酯、3 ˊ-甲氧基-4ˊ-羟基-苯并[1ˊ,2ˊ-2,3]呋喃(furomollugin)、二氢大叶茜草素(dihydromollugin)、2-(3ˊ-羟基)异戊基-3-甲氧基-1,4-萘氢醌-l-O-β-D-吡喃葡萄糖甙。
【原生形态】茜草,多年生攀援草本。茎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叶4片轮生,其中1对较大而具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m或更长,宽1~3cm或更宽;叶缘和背脉有源小倒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萼齿不明显,花冠绿色或白色,5裂,有缘毛。果肉质,小形,熟时紫黑色。花果期9~10月。生于山坡岩石旁或沟边草丛中。
【参考出处】《神农本草经》,《本草崇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茜草
巴戟天
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及瘀滞作痛等证 | 中药
本草撮要 卷一 草部茜草
茜草炮制方法与标准
No.142《神农本草经》之茜根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