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杖(图)
 
虎杖(图)  
 
 
www.xawb.com 2005-11-02  
 
  


  虎杖为蓼科多年生粗壮高大草本植物,相传最早人们只是按照它的外部形态称其为花斑竹,将其根茎和根叫斑根。至于虎杖得名,是因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古代某地人用斑竹根医治水火烫伤效果很好,当地药源几乎被采挖殆尽。一位采药人苦于近处的花斑竹日渐稀少,便乘船到远处去寻找药源。行到一处峡谷,船主对乘客说,最近这里出现了一只猛虎,每次当舟船经过峡口难行之处,猛虎就会趁火打劫。于是有人想了一个办法,未到峡口,可先推出一人上岸以身饲虎,一人虽亡可救得众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众人听了惊骇不已,面面相觑。船上十多人中除了一个瘦弱的书生全是壮汉,壮汉们便纷纷推选书生。当船近岸时,人们就将书生掀上岸,书生面如死灰,惨叫不已。此时采药人大吼一声“我上去”,一下子便跳到了岸上。他拿着一根两头尖尖的扁担,头上包有铁皮。采药人刚站定,一只猛虎就从隐蔽处扑了出来,采药人将尖头扁担对准猛虎心窝狠命一戳,正好穿心而过。书生赶忙上前拜谢采药人,却见采药人定眼观看附近的一大片植物。这种植物绿色的茎杆上散生着许多紫红色的斑点,且有一个个膨大的节,形似竹子。于是采药人兴冲冲地把扁担指向这片植物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书生以为他问手中拿的是什么,便回答:“这是扁担,不,是打虎的棍杖啊!”从此花斑竹跟着扁担沾了光,便有了“虎杖”的美名。 

  虎杖茎直立,高可达2米,茎丛生,圆筒形,中空,表面具有稀疏的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叶互生,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雌雄异株,7~8月开白色或淡白绿色小花,果实三角状,棕褐色,光亮。 

  虎杖的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烧伤,烫伤,外伤感染,皮炎,湿疹,痈肿,风湿痛,黄疸肝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据报道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治高血脂症。文/图王兴民 

虎杖 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横走。茎直立,高1-2米,粗壮,空心,具明显的纵棱,具小突起,无毛,散生红色或紫红斑点。叶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厘米,宽4-9厘米,近革质,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或近圆形,边缘全缘,疏生小突起,两面无毛,沿叶脉具小突起;叶柄长1-2厘米,具小突起;托叶鞘膜质,偏斜,长3-5毫米,褐色,具纵脉,无毛,顶端截形,无缘毛,常破裂,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长3-8厘米,腋生;苞片漏斗状,长1.5-2毫米,顶端渐尖,无缘毛,每苞内具2-4花;花梗长2-4毫米,中下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淡绿色,雄花花被片具绿色中脉,无翅,雄蕊8, 比花被长;雌花花被片外面3片背部具翅,果时增大,翅扩展下延,花柱3, 柱头流苏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4-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中药图谱:虎杖

2011-05-17 14:10 来源:医学教育网     

  【药 名】:虎杖

  【拼 音】:HUZHANG

  【英文名】:Giant Knotweed Rhizome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

  【功 效】:祛风,利湿,破瘀,通经。

  【主 治】: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性味归经】:苦,平。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味甘,平,无毒。”③《本草衍义》:“微苦。”④《滇南本草》:“苦微涩,微寒。”⑤《医林纂要》:“甘苦辛,温。”

  入肝、胆、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

  【用药忌宜】:《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药物配伍】:配没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配牛膝,活血祛瘀,凉血止痛;配茵陈,清热凉血、利湿退黄;配金银花,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别 名】:蒤(《尔雅》)、大虫杖(《药性论》)、苦杖(《本草拾遗》)、酸杖、斑杖(《日华子本草》)、酸桶笋(《救荒本草》)、斑庄根(《滇南本草》)、鸟不踏(《医林纂要》)、酸杆、斑根(《植物名实图考》)、酸榴根、土地榆(《分类草药性》)、酸通、雄黄连(《天宝本草》)、蛇总管(《岭南采药录》)、大活血、血藤、紫金龙(《南京民间草药》)、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龙紫、野黄连(《中医药实验研究》)、活血丹(《江苏植药志》)、红贯脚(《陆川本草》)、阴阳莲(《南宁市药物志》)、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浙江民间草药》)、大叶蛇总管(《广东中草药》)、九龙根(苏医《中草药手册》)、山茄子、斑草、搬倒甑(《陕西中草药》)本品根茎横卧地下,虎言其斑,杖言其茎,故名。

  【处方名】:虎杖、酒虎杖酒、炒虎杖、虎杖根

  处方中写虎杖指生虎杖。为原药材切片晒干入药者。

  酒虎杖又名酒炒虎杖。为虎杖片淋洒黄酒,闷透,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商品名】:虎杖,以粗大、干燥、无须根、无泥土及杂质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叶(虎杖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药材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陕西、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均可采挖,切断,晒干。

  【拉丁名】:药材Rhixoma Polygoni Cuspidati原植物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炮制方法】:《雷公炮炙论》:“采得(虎杖根)后,细锉,却用上虎杖叶?一夜,出,晒干用。”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纲目》:“虎杖,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或云一名杜牛膝者,非也。一种斑杖似蒻头者,与此同名异物。”医学教育网

  【生药材鉴定】:根的形状不一,多数呈圆锥形弯曲,或块状,长1~7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紫色斑块及散在的须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红色,纤维性,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呈菊花状放射形纹理。根茎圆柱形,节明显,通常着生卷曲的须根,折断面中央有空隙,根茎顶部有残存的茎基,气微弱,味微苦。以根条粗壮、内心不枯朽者为佳。据《植物名实图考》载,《开宝本草》所载之黄药子,当是本品,参见“黄药子”条。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木栓层棕红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皮层较窄,散有纤维束;有时可见切向延长的分枝状石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簇晶。韧皮部也有纤维束及簇晶。形成层断续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类多角形,单个或数个成束散列于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间;木射线宽1- 5列细胞。根茎皮层中分枝状石细胞较多见;较老根茎的髓部有时可见类圆形石细胞。本品纤维及石细胞中均含淀粉粒。粉末:棕黄色或棕色。

  ①草酸钙簇晶极多,较大,直径21-110μm,棱角较钝。

  ②皮层纤维梭形或长纺锤形,边缘不平整,长180-336μm,直径24-56μm,壁稍厚,木化,纹孔稀疏;有的纤维具横隔。

  ③分枝状石细胞多纺锤形、类长方形或延长作纤维状,多少分枝,直径56-88μm,壁厚3-10μm,孔沟疏密不一,胞腔含淀粉粒,有的石细胞具有横隔。

  ④韧皮纤维细长,直径16-24μm,壁稍厚,木化,胞腔含淀粉粒,有的纤维具横隔。

  ⑤木纤维直径24-32μm,壁稍厚,具斜纹孔或人字形、十字纹孔。

  ⑥木栓细胞棕红色,扁平,数层重叠或单个散离,胞腔大多充满棕红色物,并现不规则纹理。

  ⑦木射线细胞壁木化增厚,纹孔较密。此外,有具缘纹孔导管、淀粉粒,有时尚可见类圆形、肾形或类三角开石细胞(较老根茎髓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纲目:虎杖
虎杖医话
神农架民间草药的故事99——神农架地产药材虎杖/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274/20210402
虎杖/虎杖叶
中药材:虎杖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虎杖(第90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