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的拒礼理念
    曾国藩为官拒礼,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幢清正口碑。而我们鲜见并应引起重视的不仅仅是他的拒礼事实,且是他为官之道的拒礼理念。

    我们从曾国藩处理礼品的作法就可见端倪。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湘军名将鲍超到安庆与曾国藩商量军务,来时特备了礼物,共十六包,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珠宝古玩。曾国藩只从中挑了一顶小帽,鲍超只好把礼物都带回去了。另外他在为官期间,增多次写信嘱咐他的儿子曾纪泽,作为领导要做到:不许收下属送来的贵重礼物,更不能不收现金,如果是真诚朋友,也不能“不近人情”可以适当收下很不值钱的一点儿东西,但是绝不能因为关系就去违规办事。理由是,任何一位前来求见的下属,都不会空手而来,他们看中了领导手中的权力。如果领导收了贵重礼物,就得帮忙办事,满足下属的要求,而这样的办事往往会违反自己为官的责任和规定。

    在曾国藩看来,真诚的下属,还是不能冷了“好意”,做官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对下属“不近人情”,上级往往还是要靠下级去实现国家的理想的。所以他主张对待下属送礼,可避重就轻,适当在礼物中捡走一件很不值钱的东西,这样一来,即不伤了下属的好意人情,又不为收礼而心中生下“为人违规办事”的负担。在送礼者和受礼者两方心理上都远离手中的权利,而只谈情感和友谊。

    曾国藩能在中国浩瀚的官宦历史上落下清廉为官的口碑,我想,一定与他这个为官拒礼的特殊理念有关。

    事实上,曾国藩不收贵重礼物的拒礼理念在当时也真的起到了作用。因为曾国藩一直坚持不收下属的贵重礼物,所以,大多数识趣的下属就不敢再送礼了。

    另外,我们分析起曾国藩的这个拒礼理念的时候,也发现曾国藩在是否收受礼物这件事情的背后隐藏着“两怕”:

    一怕出现“不近人情”的情况。身在官场,从始至终片礼不沾是很难做到的,在某些情况下,“不近人情”的领导难以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影响下属工作积极性。曾国藩只收了鲍超送来的一顶小帽,这种做法说明,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只能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件价值不高的礼品。二怕自己默认的“底线”被突破。曾国藩收受礼品,有一条默认的价格线,凡是超过价格线的礼品坚决不收。

    由此看来,曾国藩的做法是比较明智的。不收贵重礼物,也就不用办下属求他做的非分的事,这样就可以一身轻松地做官为国家和百姓办实事,即遏制了官人权利的贪欲,又给官人自己消减了“违规”的“礼情”负担。

    曾国藩在总结中国历史上一些家族兴衰的规律时,曾认为大户人家优越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少有大出息的,所以曾国藩特意不往家里放一分钱。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曾国藩只要清官之实,不要清官之名。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当清官而是做实事。也就是说,曾国藩拒礼是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的拒礼理念的中心,就是为了清正廉洁的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因为他认为,为国为民办事本来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与我们现今提倡的廉洁执政,清廉为民,一心为公是不谋而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在高位怎么拒绝送礼?曾国藩教你一招,一劳永逸不得罪人
曾国藩智慧:国庆送礼,1不转,2要诚,3忌吃
送礼的十七条戒律 -礼仪
【“为官不学曾国藩,费尽心机也枉然!”想...
曾国藩送礼和收礼的妙招
既清又浑的总督曾国藩(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