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德川家康“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

德川家康“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几乎就是秦国商鞅变法思想精髓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让老百姓保持着不发达、有限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忙于应付家庭开支和皇粮国税,从而没有时间、精力在政治诉求上面多做非分之想。


商鞅变法,弱民、疲民政策的思想起源

《商君书》提出的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综合起来解释就是分解打散民众的家族势力,瓦解农民阶级集体的整合实力,用赋税和徭役将农民捆绑在土地耕种和家庭手工业的小农经济体系上,使得他们无法对抗秦国的中央集权政府。

在商鞅的变法思想指导下,秦法规定所有家庭只要有两个成年男劳动力的,就必须分户另外组建家庭。西周以集体劳作为基础模式的井田制宣告解体,秦国基层逐渐被分解为以“五口之家”为单位的小家庭社会,秦国地区原本猖獗的宗族势力被强行分解,难以再像以前那样动辄就威胁王权行驶。


法家思想,封建统治者剥削民众的理论依据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焚书坑儒为标志性事件,表明秦帝国正式宣布以法家思想作为全国的统治思想。秦法的严酷和徭役的沉重饱受后世的诟病,但在秦始皇和秦二世看来,这是消耗民众造反能力的不二法门。

秦的暴政终于导致了帝国的灭亡,新建立的汉王朝虽然强调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以德治国,可背地里大体搞的还是法家那一套。汉宣帝讲的“外儒内法”统治思想就很简洁地概括了封建王朝统治的本质,即是以法律的形式用土地经济和皇粮国税束缚民众。


以农业立国的幕藩体制,是德川幕府的统治基础

德川家康创建江户幕府、剿灭大阪城的丰臣秀赖后,用尽人生的最后精力构建了牢固的幕藩体制。在武士、农民、工匠、商人的社会职业划分上,居于顶层的武士阶级,其经济来源主要是以稻米为结算单位的农业生产,对农民阶级的压制是整个武士阶层的统治基础。

江户时期,武士群体本质上是国家的军队来源和公务员队伍,为了确保本阶层的政治经济特权的稳固,就必须对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体进行经济实力的限制。老百姓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冒险起来造反的,让他们维持着低水平的生存能力,是避免农民积蓄足够的力量对抗武士阶层的有效办法。

因此,德川家康的“让农民半死不活”是商鞅变法弱民政策的延续,这也是封建社会政府共同的统治思想,在加强自身力量的同时,任何封建政府都不希望社会上出现另外一个强大的集团组织。所以碎片化的民众管理是打散其余社会力量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打散方式”,可以在政治上,也可以在法律上,更普遍的是在经济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知识梳理)
说说中国古代主要的几种“帝王权术”(下)
中国古代治理方式在持续发展中不断更新(上)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docx
浅议吕不韦
秦国二世而亡,是我们的幸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