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律服务产品化与法律人的工匠精神

撰稿:卢致游 校对:黄玲

如今法律服务产品化成了业内热门话题,似乎不做产品化的律师就会跟不上潮流。产品化意味着标准化、具体化,但很多律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时,又往往感觉产品化无从着手。似乎每一个案件都有不同情况,每一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的诉求,而同一个案件给不同的律师办理,处理方式可能大相径庭。这样的现状似乎距离法律服务产品化很遥远,同时业内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法律人的职业气质应是工匠精神,应该把每一个案件当成艺术品来打磨,为每一位当事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以工匠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个个案和客户,当然是职业律师应有的工作态度,但工匠精神并不等同于一个律师要从头到尾负责所有事。看似各不相同的案子,其实也有一些共同点。以案件委托咨询阶段为例,很多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咨询时,都会遇到这样三个问题:“这个案子我能不能赢?你为什么收这么多钱?你有没有关系?”客户提出这类问题,反映出的痛点是法律服务对大众的不透明——对律师的能力没底,对律师能否尽心尽力服务没底,对律师服务的具体内容没底。不可否认,市场上确实有一些律师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蒙骗当事人,败坏了律师业的整体形象,但很多时候,律师明明在为当事人尽心尽力办案,当事人却以为律师拿了钱没办事,这种情况往往是律师精力有限,顾此失彼,给客户的服务体验感不佳所致。

法律服务产品化就是针对上述痛点的解决方案——核心其实就是两件事:

1. 对外的服务内容量化、规范化、可视化。给客户说清楚“这个案子我会做多少步骤,花费多少时间,因此收你多少钱”。

2. 对内的工作内容标准化、流程化、模块化。实现业务的团队分工协作,摆脱一个律师做所有事的现状。

这样就把原本抽象的、模糊的法律服务,变成可以规模化复制、具体的法律服务产品。

通过对法律服务的拆解,剥离出可以模式化、不依赖法律技能的环节,比如服务品控、资料传递等,这些可以用专门的辅助人员承担,律师解放出来的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需要发扬匠人精神的环节:案件陈述、证据质证、交叉询问、法律辩论等等。

所以,法律服务产品化并不意味着远离工匠精神,反而是通过团队协作,让真正有匠人气质的律师脱颖而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青年律师在团队里可以专注于业务本身,不必操心案源;辅助人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以团队的整体力量降低边际成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律师,就是谈一场总有新鲜感的恋爱
90后青年律师周贺:我眼中的技术派律师
胡生杰:用工匠精神铸就专业之路
致初级律师的八条黄金法则
法律服务产品化的三大方法 | iCourt
对律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