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绩效不等于高潜! 哪些人是高潜人才?

人才梯队建设的第一个偏差是高潜人才识别的偏差。伯乐之所以为伯乐,就是因为他能通过外观、声音、颜色等信号去辨别一匹马的优劣,而不是看它会不会拉车子。遗憾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高绩效的员工就是高潜人才,这就陷入了唯绩效论的误区。他们往往会基于特定岗位和职责,以特定的目标来对员工在现有岗位展现出来的能力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名员工是否为高潜人才的标准。实际上,这只会为他们识别出高绩效人才,而这其中真正拥有高潜质的人可能并不多。图8-2是业绩分布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在高绩效区存在三类人群,第一类是绩效和潜力的双高人群,他们是公司的重点发展对象,而且贡献突出;第二类是单纯高潜力人群,他们虽然绩效还未无可挑剔,但潜质非常好;第三类是单纯高绩效人群,他们的绩效优秀,但可能潜质不好,从持续的、跨岗位的尺度评估的时候,他们的预期表现可能有所不足。经过调研分析发现,高绩效人才中只有约29%的人是高潜人才,而高潜人才里面,有高达93%的人能够实现高绩效。这就意味着,高绩效不等于高潜力,但高潜力却能造就高绩效。

图8-2 业绩分布曲线图

因此,对于高潜人才的识别,更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跨岗位、跨职责的过程,是基于每个人的个人特征和行为的整体评价,是对个体能否胜任未来岗位和职责的一种判断。总的来说,它应该是对个体能力长期表现的评估。

影响绩效的因素很多,大到个人和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小到个体自身的各方面素质,都会对最终的绩效造成影响,而潜力是其中的一环。当环境变更,或者时间推移,部分高绩效员工可能无法再维持他们的高绩效表现,沦为平庸,那么这部分人就不是我们想要的“千里马”——高潜人才。真正的高潜人才,是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他们的杰出表现,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他们就像海绵,能够不知疲倦地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事物。高潜人才灵活而充满弹性的特质,使得他们在面对未知和变化时,都能处之泰然,这也是我们一直说“高潜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财富”的原因。当一个组织拥有的高潜人才储备越充足,这个组织就越有可能走得更远。高潜人才能够持续地为组织带来高绩效,我们平时说的“优秀是一种习惯”,用在他们身上正合适。对他们来说,高潜的特质更像是一种天赋,一种很难通过培养而获得的素质。

高潜人才的标准那么高,什么样的人才算是高潜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出了高潜人才所具备的两大特征:高潜因素及高潜驱动力。其中,高潜因素指的是个体的潜质水平,在这些指标上得分越高,越有机会胜任更高阶的岗位;而高潜驱动力指的是个体是否具备迎接挑战的意愿及意愿的强度。如图8-3所示。

图8-3高潜因素

高潜因素,是个体面临未知、不确定的环境和新的挑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预测个体发展的长远性,包括自我学习力、多角度思考、人际敏感度和情感成熟度。

自我学习力。高潜人才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而持续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他们能自发地驱动自己去探索未知,乐于承担未知的、挑战性的风险或岗位,而非把自己局限在现有的本职工作中;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回避,而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多视角思考。他们考虑问题从来不会只从自己的角色、自己的岗位或者自己的部门出发,恰恰相反,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多个领域进行信息搜集和观察分析;他们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能超越本岗位而用更高岗位的广阔视角去思考复杂问题,“像老板一样地思考”,并以一种创新和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人际敏感性。所谓人际敏感性,也可以理解为“情商”。高潜人才对自我和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的认知非常准确、到位;他们能够尊重他人,主动并准确地理解他人的经历和观点,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更多地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善于从他人的经验和反馈中学习。因此,高潜人才在组织内部的表现应该是能力强,又能与大部分人合作愉快,他深知自己的成长和提高离不开身边土壤的滋润。

情感成熟度。高潜力人才的情绪通常是稳定的。他们能在不熟悉的岗位、面临新任务及高度挑战性的环境中持之以恒,在困境下保持情绪的稳定性,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评并从中学习如何改进和提高,很快从挫折或失败中恢复和成长。

高潜驱动,体现的是个体在意愿上的积极性,是激发潜力发挥的重要内在因素,决定个体心态上是否将挑战视为机遇,其自身是否真正愿意向上发展。相比一般性人才,高潜人才有其独特的驱动力因素,包括积极性、成就、多样性、权力导向、灵活性和独立自主。如图8-4所示。

图8-4高潜因素和高潜驱动力的成才率22

高潜驱动力包含以下六点:

独立自主。他们希望工作能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喜欢并且有能力独立思考、独自规划。

灵活性。他们希望工作环境是灵活、不受规则约束的,只有这样,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

成就。他们喜欢克服挑战,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尤其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智的工作。

多样性。他们喜欢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刺激性特点的工作,一成不变的工作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积极性。他们不惧怕压力,能够在压力下工作,在短时间内处理多项任务能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权力导向。他们喜欢在工作中行使权力、承担责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高潜因素和高潜驱动力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高潜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潜质在未来取得更高的成就,而驱动力则决定了他愿不愿意发挥潜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4项高潜因素和6项高潜驱动力上均处于高分水平的人,在企业中取得较大发展的人数百分比达到了76.3%。反之,高潜因素、驱动力都低的人,只有6.8%的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双高”人群成材率是“双低”人群的11.2倍。23同样培养一批人,高潜人才更容易成才,而非高潜人才的培养相对较难,或者在目标领域比较难培养。在企业选拔高潜的实践中,我们通常建议企业在评估高潜因素和驱动力的同时,仍需考虑个体的业绩贡献,因为只有兼具高潜因素和驱动力,同时在当前岗位上表现出了高绩效,才能说明一个人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即这个人才“用对了地方”。

以上内容节选自许锋

人才供应链:实现高绩效均衡的人才管理模式


识干家编辑严选企业经管好书
知识、胆识、见识
成就更多成就

胜任力与人才测评3本套

点击封面 直达京东

立享6.6折超值特惠

本套装书原价:295.8元
识干家特惠价:195.2元

本套装图书简介:

人才测评:识别高潜人才,提升用人效能

任康磊 著  

 定价:79.8元

企业正式用人之前,需要对人才进行全面、综合的测评。《人才测评 识别高潜人才 提升用人效能》详细介绍了人才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实战中的方法与工具,将人才测评的方法论可视化、流程化、步骤化、模板化,并通过实战案例呈现应用过程,让读者能够轻松上手,快速掌握人才测评工具的应用方法。

人才测评 识别高潜人才 提升用人效能》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人才测评的基本认识、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人格心理测评的3种方法和7种常用工具,人才能力测评的3种方法和4种常用工具,笔试与面试测评的应用方法,评价中心的应用方法,常见能力测评问题库。

《人才测评 识别高潜人才 提升用人效能》案例丰富,模板齐全,实操性强,通俗易懂,适合人力资源管理各级从业人员、企业各级管理者、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或学生、备考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以及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胜任力模型咨询笔记:世界500强企业的搭建方法

韩文卿  著  

定价:98.0元

本书是作者多年胜任力模型咨询经验的总结。作者曾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也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中服务过世界500强企业(百威英博、工商银行、国家电网等),吸取和总结了世界500强企业的胜任力模型搭建体系和方法,都提炼和收纳于本书中。

全书通过11章对如下四个重要内容进行阐释:

敏捷建模步骤与示例;

标准建模方法以及操作步骤;

胜任力高阶技巧分享;

胜任力模型应用:人才标准、人才选拔、人才发展。

全书是以作者自己的咨询项目实际操作流程进行细节阐述的,表达通俗简洁,便于学习和使用,读者看后也可以自己进行操作。

人才供应链:实现高绩效均衡的人才管理模式

许锋  著  

定价:118.0元

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过去8年帮助企业打造人才供应链实践过程的总结,书中提出了清晰的理论和实践框架,让读者了解人才供应链体系可以怎么搭建,人才管理各项管理工具如何使用,如何能够发挥出人才供应链体系的优势以助力绩效达成。

本书梳理出了打造人才供应链的四大支柱,十项修炼的完整体系,帮助企业搭建“人才供应链”的人才管理新模式。

四支柱之一:动态短期的人才规划,包括三项修炼:

修炼一:三图一表是人才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修炼二:岗位人才画像是人才供应链的核心;

修炼三:人才冗余的风险指数级高于人才不足的风险;

四支柱之二:灵活标准的人才盘点,包括两项修炼:

修炼四:利用人才盘点重构组织能力;

修炼五:打造高潜人才梯队;

四支柱之三:ROI*大化的人才培养,包括两项修炼:

修炼六:测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修炼七:预测性的方式培养通用能力,JIT的方式培养专业技能;

四支柱之四:无时差的人才补给,包括三项修炼:

修炼八:选比育更重要;

修炼九:得校园招聘者得天下;

修炼十:没有今天的无时差,只有未来的无时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是如何被DISC欺骗的......
在人才选拔中使用测评工具切忌肤浅
美克·美家,注重测评与员工发展的有效结合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人才测评工具的应用
很多老板到年底了不知道怎么发奖金,怎么办?
人才测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