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如何拍好生态摄影?

近年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野生动物摄影风”,许多人喜欢平时挎着“长枪短炮”到处拍摄,让人可喜地看到生态摄影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说到生态摄影,有些人认为拍摄野生动物,拍些花花草草就是生态摄影了,我想这种看法只是看到了生态摄影的表象,还未说到实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自己在保护区从事宣传工作多年,常年的野外工作机会,让我有幸深入保护区一线开展生态摄影。现将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和体会以及在拍摄实践中获取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

生态摄影的一些心得

通过我的工作经验以及与一些生态摄影家的交流沟通,我认为生态摄影是在保证生态研究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艺术加工,照片中充满爱,还有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唯美的摄影作品。

它既要保证生态研究的前提,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具体有四个方面要求:

画面清晰

画面清晰是一个摄影作品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清楚地展示物种的特征,我们才能开展生态研究,进行物种鉴别。

尤其是我们拍摄鸟类的作品,毛发毕现的“数毛大片”,炯炯有神的眼光,体态轻盈的身姿,无不是展现一个物种的好作品。

柳莺轻轻落在细细的树枝上,展现着轻盈的身姿,清晰的可以数清羽毛。柳莺的冠眼纹、身体羽毛颜色等生态特征十分明显。

主体突出

生态摄影的主体是野生动植物,我们要突出表现物种主体或物种局部特写,就要去除紧邻主体一旁的干扰要素,让主体突出,这种可以通过相机光圈调节,虚化背景,或利用长焦镜头的浅景深控制,来表现。

在拍摄植物时,自己多跑一些拍摄位置,尽量选择合适的光线和让拍摄背景干净一些。

从顶部向下拍摄樱桃树的花蕾,由于景深太浅,只能看到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其他形态细节无法看到。

选择从侧面拍摄,一方面能够选择干净的背景,另一方面能够完整的展现樱桃树的嫩芽与花蕾的关系。

艺术性

生态摄影作品的艺术性,可以利用构图、用光等方式来体现。

我们在拍摄野生动物时,让野生动物的眼睛处在对焦点,把野生动物的眼神光处在黄金点上。

或是利用前景、中景、远景合理安排展现场景。利用自然光的逆光和侧逆光,展现物体的质感和轮廓。微距摄影时利用外部光源进行补光,会让作品的色彩饱满,加上微距摄影的浅景深呈现出干净的背景,形成一幅艺术作品。

这幅作品的主体就是荷花与蜻蜓,可以配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是不是很切题。

雨中的鸢尾,虚化的绿色背景下蓝紫色的花苞片像蓝色的蝴蝶飞舞,苞片上马上要滴下来的雨滴,让画面瞬间富有了生机。

故事性或趣味性

每一幅作品背后要是有一个对应的故事,这会让这幅作品赋予了生命和更深的内涵,拥有了一定的深度和传播性。

通过图片背后的故事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反思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或唤起人们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金丝猴是一种社群性灵长类动物,其行为举止有些类似人类,关于他们的故事,可以很多,也容易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这只红尾水鸲嘴里衔满了昆虫,一看就是刚刚捕食归来,那它为什么不回巢呢?看看它警惕的大眼睛,也许你能想到更多。

这幅作品如果有了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就比简单的介绍红尾水鸲,雌性,来到丰富的多,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认识误区

一味追求大光圈下的背景虚化

虽然背景虚化可以更好地呈现主体,背景更干净,让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但是过度的追求背景虚化会让主体丧失更多的细节。无法展现主体的生态特征,不利于进行物种鉴别等工作,虽然看着很缥缈很漂亮,但不是一个好的生态作品。

还有,浅景深让初学者在拍摄时不容易控制对焦点,微距摄影时大光圈浅景深,焦点的前后位移几毫米都会让主体模糊,这一点初学摄影一定要切记。

这张照片运用大光圈浅景深,但在对焦时的位移造成了花朵上的绢粉蝶模糊,而树叶边缘清晰。

稳定压倒一切

尤其是利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时候,能用脚架就用脚架,在野外不要怕苦怕累,利用三脚架可以获得稳定的画面,保证相机出片的成功率。

这一点在拍摄鸟类和野生动物时很重要,在野外与动物遇见率本来就低,机会稍纵即逝,应该时刻把握着来之不易的机会,若是手持相机虽然方便,但是往往废片率太高,错失机会,懊悔的只有自己。

三脚架在野外长焦拍摄中给相机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为了保证拍摄成功率和拍摄质量,再苦再累也得带上。

诱拍动物

如果你拍摄的时候怀着欣赏和感激(感激老天给了你一个机会亲眼目睹如此美妙、神奇、壮观的自然现象)这一切在你的照片中也会表现出来的。

作为一个生态摄影者,首先要有爱心,对大自然和生命怀着敬畏心。现在有一种现象,好多拍摄者为了拍到精美的鸟类照片,用铁丝穿虫、用鸟儿鸣叫声音录音等方式对鸟类进行诱拍。这种方式对鸟类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把自己的作品建立在对鸟类的伤害之上,这叫生态作品吗?

不要盲目追求高端设备

在摄影界有一句名言“玩单反,败三代”。高端设备的价格是昂贵的,动辄几万、十几万,例如佳能1dxmarkⅡ光机身就3万多,一般的红圈镜头都在1万元左右,800定就8万,配齐“大三元”,没个5万是下不来的,而高端设备的更新换代永无止境。

在生态摄影中,设备当然很重要,好的设备可以拥有更高的性能和画质表现,但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拍摄的人。

我们没有必要一味追求高端,任何时候只有利用好手中的设备,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设备的性能,选择适当的拍摄题材进行创作,充分榨取设备的潜能,把设备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同样也会拍摄出精美的生态作品。

△ 特别鸣谢: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郭朋勃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态摄影指南之植物篇
我对生态摄影的认识与实践
拍人像都是虚化背景么,虚化前景可以怎么操作?
会议拍摄技巧(集锦)
照片模糊不一定是“跑焦”,也可能是这个参数不合适,新手要明白
景深与光圈、焦距、对焦距离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