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很穷,种瓜蒌种着种着却扩大了梦想还脱了贫!

老家是很少去了。

房前屋后一些像样的树木也被砍光溜溜的了,仅仅容得下一辆小汽车通行的水泥路通往败落的村庄,庄子里头处处都是破房子。房子也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瓦房,除了四处漏风就是四处漏雨。政策是不允许重盖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什了。

老家的父老乡亲们,还能待在家里的,基本也是妇孺老弱病残了。从事的也是百年前就在干的简单的农业活儿,没啥变化,也没见着生产力有什么提高。

80年代的时候,这里的农业水平、住房水平大概和唐朝的农业不会有多大的进步。有的话,也是微不足道的


几十年都没变化的老家

人多地少啊,生产力落后嘛,工商业不发达嘛,交通落后嘛,观念僵化嘛,因此剩余劳动力也无法释放,都窝在家里,两个字 :盼穷!

到了21世纪后,老家的人开始到上海、苏南打工,也有到更远的浙江打工,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变化,眼界儿阔了,观念松动了,脸色也变得温润起来了。

再然后,我们这个落后的地方也开始大力的招商引资,也就是产业转移。本地的工业、手工业作坊也渐渐多了,除了一批在外混的不错的人不回来了,很多人返乡了,进厂打工多了,进饭店当服务员,经超市当售货员,斤工厂做销售,做手艺活儿多了,创业多了,商贸活动也起来了,生活渐渐好起来了,不缺吃不缺穿了。

但是,和城里的哥们儿一比,还是有差距的,城里的房子漂亮、干净,城里的街道亮堂、宽敞,城里的饭店多啊,城里的教育好啊……人们陆陆续续的到城里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了。

资本是很难在乡下立足的,条件不允许啊。

政府也是想着法儿让老百姓富起来,我们镇里都种瓜蒌为主,就是“一乡一品”就是有点规模才能成点气候的意思。


一乡一品,瓜蒌种植

如果你家只有亩把地的话,即使瓜蒌是金子,你也没多点收入,加入一亩地能收瓜蒌100~150斤,每斤就算20元,也不多两三千元罢了。剩下的瓜蒌皮也可以卖点钱,今年的阴天多,瓜蒌皮全霉变了,没人要都烂在田里做肥料了。三年后的瓜蒌根也可以卖点钱,比种粮食的 经济收入好多了。要是你是承包大片的土地,加上政府的一些补贴还算好。

瓜蒌将要


成熟

我们村旁(邻居村,一条毛渠之隔)建起了一座瓜蒌加工厂,就是加工瓜蒌瓜子。这个成品有好几种口味了,甜的、咸的、辣的、本味的、奶油的,好好地包装起来,卖到宿迁、卖到江苏、卖到上海,卖到全国各地,当然销售方式也多了起来,五花八门的,是什么微信、拼多多、抖音,超市商场、土特产专卖等等十八般武艺全使出来。

加工厂出来的成品瓜蒌瓜子价格就不错,是可以致富的,这是我要说的重点,这是因为产业链延长了,附加值就增加了。任何指望那微薄的二亩地上能长出金子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招商引资,资金要引来,引来就有出路;招商引智,要引来智慧,有智慧才有持续发展;产业升级,从原始的以农产品为主体的销售对象,加工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就业面;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提升了,事情就可稳步发展;品牌建设要做,做好了品牌建设,就有了良性发展。


瓜蒌子加工厂瓜蒌瓜子

这次回乡,跟家里人唠嗑,我们就发现农村身边有了看得见的工厂,眼前就有了榜样,人们的心里就会躁动起来,就知道怎么学,怎么做,脑子活络了,都想动了,动了就好,动起来就活了,贫也就送走了。

人最怕什么?没有奔头,看不到希望。人最大的悲哀,是一眼就能看得到自己老去的样子。我一直认为,人真正的老去,是心老而非人老。当你不再学习,不再吸收养分,不再运动,不再保持体形,不再因为某些原因挖掘自我潜能,当你放弃成长,才是真的老了。曾经在家里无所事事的人越来越少,活力越来越旺盛。经过不断地拼搏,又得拼又得搏,老家会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爷爷的西瓜地
还好,我们之间还有点瓜葛。
3,种瓜乐
夏季养生,千万别错过这4种瓜
农民大叔每年种瓜致富40万,籽如超市的打瓜子,一斤卖到18元
徐德培 | 奶奶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