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变得很慢》一书评

寿变得很长,天黑得很慢
shouzhong 2018-01-30 14:59:48
 

几天前,看到最新的统计数据,上海男性的预期寿命达到了80.98岁,女性更是到了85.85岁,平均83.37。这当然是件喜事,是科学和文明高度发展的成果;想想刚解放那会儿,平均人寿不过35,可谓是飞跃的提升了。人死如灯灭。以前这盏灯,说灭就灭了;可是现在,生命之火即便残存一星,依然顽强执拗地燃烧着。这也意味着,天黑得很慢,人将在半明不暗中生活很久、很久,对于个体老人,究竟是不是该庆幸呢?据我所知,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同代人充满着惶恐。

  茅盾文学奖获主、著名的小说家周大新把视线转向了老人群体,他在做了大量的考察研究之后,写下了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

   小说通过小保姆对一个老人生活的近距离观察和亲身参与,反映了当下老龄社会的种种问题:养老、就医、亲子关系、黄昏恋等等;既写出了人到老年之后身体逐渐衰老、慢慢接近“灯灭”的过程,也写了老年人精神上刻骨的孤独,同时,更写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因为几乎涉及到了老人生活的所有话题,所以我们简直可以把小说当成调查报告来读,尽管它的故事是那样曲折、文笔是那样生动。

   萧老是退休法官,丧偶。女儿急于赴美陪读,就给他找了个大专毕业的“京漂”当居家保姆,还急于替父亲找个老伴,以免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小说的前半截,萧老退休不久,他并不排斥再恋,那场无疾而终的黄昏恋还有点喜剧色彩。对象是一位老师,互相有好感,愿意“处处看”。女儿因为行期迫近,就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两位老人“敲定关系”,包括让他们去旅游。可是因为双方生活习惯的差异,如老先生没有睡前洗澡的习惯等等,尤其是性能力方面的问题,老太不愿“无性婚姻”,终于没有走到一起。女儿还是去美国了,照顾老人的担子全落到了保姆身上。钱留了许多,老人也断了找伴的念想,遵循着严格的作息制度,还想写点法学方面的文章。平静的日子像水一样流淌,60多、70多、80多……如果天在这个时候黑暗,一切该是多么好!可是一次顺利抢救过来的心梗、一次完美的心脏搭桥手术,却拉开了失能的序幕。行走的便捷、听觉、视觉……,上帝给予的一切,它又会一件件慢慢地收回。萧老开始感到不平、愤怒,每一次功能的剥夺都要失落许久,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只能接受,在更低的层面接受。这是“天灾”,还有“人祸”。女儿赴美并不如意,女婿出轨,家庭解体,她也得了严重的忧郁症,最后还自杀了。虽然瞒了很久,终究还是被父亲知道了。沉重的打击,让萧老的免疫系统和精神一起崩溃,不久他就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住进养老院,又因为住不惯回到了家。

   如果光是这些,那无疑是一部极其沉重的小说,幸好还设置了另外一条线索。小保姆供男友读研,未婚先孕,却遭男友抛弃,生下儿子无处落户。萧老用“假结婚”的方式帮助了母子俩;他们的关系也慢慢从雇佣转变为了亲情。她推着轮椅带萧老去听专门为非全聋人打造的音乐会,使他找到心理平衡;萧老彻底失忆,她辗转前往山西吕梁山青阳峰道观,从道长那里求来“方子”,终于唤醒了他的一些记忆。当萧老“自杀未遂”,她说:“只要我活着,你即使完全失去记忆成了痴呆者,我也决不会让你屎尿满身,我会让你与今天意识清醒时一样,活得干干净净气气派派拥有完全的尊严……你一定要活下去,活到上天确实不让你活的那一天再说,我坚决不让你提前走,我一定要让你看到自然生命最后一天的风景。”她最后的一句话是:“我不知道他的记忆力最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老年痴呆在他身上会不会还有反复,但我知道我会一直陪着他。” 小保姆的塑造有点理想化,但是除了亲情的呵护和守望能抗衡疾病,除了期待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还真找不到其他的药方了。所以还是那句话:“爱是不能忘记的”。

  估计绝大部分的老人不会去看这本书,所以我严重剧透了。我刚退休时,也一直排斥类似题材,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何必早早操心。但是,当我年过七旬,身体在缓慢地衰退,现实生活里耳闻目睹的意外越来越多,开始意识到那曾经认为是遥不可及的场景并不很远,还随时会猝不可防地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以必要的功课还得去做,虽然那并不愉悦。“天黑”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生最幸福的时段了,体无大恙,心无负担。根据不同个体,可以很久或很短;第二阶段,开始失能,那你就得“安排后事”,适应孤独,享受寂寞;第三阶段,失智——那就保佑自己不是那“不幸的患者”了。目前我和我的绝大部分朋友都处在第一阶段。一句话,要珍惜,要抓紧,幸福的日子总是飞快,跟它赛跑吧……

  顺便说,评论家这样评价这本书和作者:,“儿子英年早逝,他写出《安魂》;自己慢慢变老,他写出《天黑得很慢》。我觉得他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写自己、写生命。”唯有饱尝过融入血脉的蚀骨痛楚,拥有过他人没有的独特体验,他才能写出如此直击现实、发人省思的现实作品。”

你可以不看这类书,可是你得适应“很慢”的天黑。希望我的感想能给你一些启发,我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大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 现实主义的新的美学探索
周大新:天黑之前(《天黑得很慢》创作谈)
人生的“警告”
《天黑得很慢》:一份世界等待多时的中国礼物
【总第661期】郭进拴|我读周大新《天黑得很慢》
专访 | 周大新:时间到了,人要懂得撤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