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巢县古城
     巢县古称南巢,春秋时属巢伯国,战国时属吴、楚之地。秦朝推行郡县制,始设居巢县,两汉承袭不变,三国时为吴、魏交战之地,仍名居巢县,东晋以后废置。隋朝属于襄安县,唐朝初年改名巢州,武德七年(624年)改为巢县。此后县名基本上无改变。

巢县古城今位置

      巢湖古城墙,历史悠久。据道光年间《巢县志》记载:巢湖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为防倭寇而建,高2.3丈,厚6尺,长12里。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地震后重修。1855年因战争,巢城城墙加高3尺,1958年被大范围拆毁。

1803年巢县城图

     由于年代久远,巢湖古城墙遗迹曾发生过多次坍塌,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据了解,巢湖古城墙现残存总长度只有数百米。一处位于浮桥口至西苑广场沿环城河一带;另一处位于环城河团结路桥与健康路桥之间。

巢县城护城河清晰存在

     据有关资料记载,唐代设县时还没有城垣。元朝末年,合肥人王珪镇守巢城,在宋城基础上增筑城垣,砌墙高一丈,周围四里一百九十步,后因年久失修,城墙倒塌,只剩下东门和北门两座破城楼。据明代林京哲《重修城隍庙记》载:城隍庙“枕旧城下”。当时元城西墙,沿牛山山麓而过。

     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知县李谟在旧城址上临时建造了一道土城墙。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日本海盗侵扰长江下游沿岸城市,为了抵抗倭寇,知县严宏建造砖城,城高2丈3尺、厚6尺,周长12里,东北据山,西南临河,并且造了4门城楼:南门叫“迎熏”,北门叫“拱极”,东门叫“朝阳”,西门叫“滨湖”,城楼上都有金字匾额。明隆庆四年(1570年),知县易可久在北门城外增建月城,匾额上大书“镇朔重关”四字。

     巢城非战略要地,但据史载,仍有过多次腥风血雨的干戈,如太平军五次攻城即是。咸丰三年(1853年)11月7日,太平军第一次攻下巢城,焚毁县治,后弃城而去,巢城旋被清军占领;咸丰四年(1854年)1月,太平军第二次攻克巢县,并驻兵防守;咸丰五年(1855年)因战争频仍,巢城城墙又加高三尺;咸丰七年(1857年)2月,太平军第三次攻克巢城;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顾王吴汝孝及重要将领封天义、徐同江等坐镇巢城并屯兵驻守,另在城外建东、西两炮营(按:亦作东、西炮园)两座,东炮营位于城东一里,西炮营位于城西二三里;同治三年(1884年)1月,太平军第五次攻克巢城,并在芙蓉岭大败湘军,不久为保卫天京,太平军向南方撤退。2月16日,太平军在对王洪春元、林绍璋率领下,从天京(今南京)出发,一路连克清军营垒,收复含山、巢县等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姿百态的巢湖古桥
书院(147)巢湖书院
蒲圻古城的前世今生
保存完整,从未遭到破坏!中国两千年沉入湖底的三座古城!
无为之地有所为
湖州市青龙山庄庄园文化布置策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