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君作文教学笔记(43):“活”得像个“活人”才写得“活”

 

【概要】

 

只要我们的感官能够全部被激活,就能非常投入地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产生共鸣,巧妙对接,就会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我们描写的“物”里,让无感无觉的“物”活起来。而做到这点,就必须首先让自己不做“活”死人,而是“活”得像个“活人”。

 

 

“活”得像个“活人”才写得“活”

——京冀浙写作教学三人聊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陈晓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任教于唐山市税东中学

司艳平: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任教于浙江永康外国语学校

 

 

 

 

君:今天聊作文前,我刚在微信朋友圈里逛。友人在圈中发了一张图片,是太原文瀛湖畔的柳枝图。那图片美啊,一汪碧水,柳枝轻抚,惹得大家纷纷来题词。

东:哦,都成文人墨客了。君姐,都题些啥?

君:可多了。比如“一丝婀娜迎风舞,半缕摇曳凌波步”,比如“水的腰,风摆柳”,比如“小蛮腰”,比如“忽然风起,掀舞一帘绿丝绦”,还有“烟柳翠幕”,还有“柳枝写春”“春风拂柳柳拂枝,闲情照水水自流”“水波漾垂柳,鱼影怨春迟”……

平:都不错也。君姐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

君:我呀,觉得大家都很有才,我都很佩服。但让我最动心,觉得最有意思的题词只用了一个字。

平:一个字?

君:痒!

东:有意思!柳枝痒?水波痒?还是人心痒?

君:晓东悟得好!妙就妙在一个字,全都“痒”起来了。这个“痒”字粗看挺俗,细想极妙。雅俗相生,妙处多多,极有境界。其他人都用视觉去感知这幅图,只有这个“痒”的作者用的是触觉。所以,如果讲给学生,我最想告诉他们的就是写作独辟蹊径的方法之一:大部分人都只习惯用眼睛去看,忘记了咱们除了有眼睛,有视觉,还有其他感觉器官呢!把所有感觉器官都用起来,就往往能够打开写作的局面。

平:上次我们说到天地都在我心中,状物类的作文贵在让学生打开“心眼”,去发现身边各种各样有意思的物,去挖掘这些物的价值。那么,发现之后,如何激活呢?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应该就是君老师说的把身体的全部感官调动起来,都活跃起来吧?

君:对,调动全部的感觉器官,其实是写作的最重要的基本功。孩子们不会写作文,表面上是不会用文字,其实是他们“活”得不像个人。

东:啊?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儿严重?

君:故意要严重地说,让他们重视,一辈子不忘。我说,孩子们,你们笔下的人物像僵尸,笔下的环境像活死人墓。孩子们先是笑,然后细细一琢磨,还真就是那么一回事,都挺服气。

平:对。僵尸就是各种感觉器官全死掉了,对世界无知无觉。

君:是呀,有点儿视觉还算好的。相当部分孩子,看不见,听不见,闻不到,触不到,白白长了眼睛、鼻子、耳朵、皮肤……不知道用。

东:活死人墓是啥意思?

君:借用金庸的话。活死人生活的地方自然就是活死人墓嘛。也叫“环境虚无症”。大千世界无论怎么美好,如果五官在沉睡状态,那所有美好都是虚无的。

东:君老师说得一语中的,学生的人是活的,但眼是死的,鼻子是死的,耳朵是死的,心是死的……感觉器官一死,人虽然还在出气,但基本也算死了。这样的生命,不可能写好文章。

君:所以,我有一个观点就叫——“活”得像个“活人”才能写“活”文章。这次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让我们的五官“活”起来。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吧,如何写春天?现在,春天正向我们款款走来,我们结合一些对春天描写的文字,来谈谈“五官活跃法”,如何?

平:好。一提到春天,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朱自清先生那篇特别可爱的散文——《春》,读朱先生的《春》啊,让我周身通畅,耳聪目明,甚是舒爽。文章里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活泼泼、亮堂堂的春之气象。君老师、东老师,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

君:朱自清先生的眼神明亮,视角独特,各种感官调动得恰如其分,真是绝妙无比!

东:作者选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来写春,看似平常,落笔却不拘一格,清新灵动,鲜活有序。春草虽小,却在第一时间成为报春的使者;春花烂漫,觉知春天以后,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次第登场。俗话说,“风是雨头”,先风后雨,自然流畅,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互吻合。可爱的草、热闹的花、温柔的风、多情的雨,写尽了江南春之神韵,还有那勤劳的人们,也是春天里活泼的一景哦!

君:朱先生那双眼睛不得了!

平:是啊!他的眼睛特别澄亮,“嫩嫩的”“绿绿的”,表达得有爱又有情。不仅如此,我感觉他在观察时,融入了自己的心,观察草,他就化身为草,一个“钻”不仅写出了小草的顽强的挤劲儿,还写出了小草的潜滋暗长,似乎与小草心心相印。我甚至感受到了他的眼睛里全是对小草浓浓的爱意。

君:平说得真好,观察要有情!作者从视觉入手,分别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观察,从颜色的角度进行观察,从空间的角度进行观察。视觉观察角度多样,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写春花,也写得别有风味呢!

东:嗯,首先是顺序之妙,从树上花写,接着写到了花间的蜂飞蝶舞,最后写到了遍地的野花。其次是描写之妙。在这部分作者继续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不仅写出了花色之繁多,绚丽,而且不着痕迹地引入嗅觉来观察。

君:如果没有嗅觉,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他怎么写的?

东:“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没有提到花香,我们每个人却感到花香四溢了。这里其实是嗅觉。这一段还有一处妙点,“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通过联想、想象,运用幻觉再次写出了春花之繁多。这就提示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

君:对,观察要有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绘,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想象和联想进行延展和升华。这样我们的器官就活了。如果是无形的景物我们又如何描写呢?平,你结合“春风”一段来谈谈。

平:我最喜欢朱自清先生对“春风”的描摹了。如何把无形的事物有形化,如何把无感的实物写得有感,确是难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一词,让人浮想联翩,春风好似母亲的手在抚摸我们的脸颊,温温的,柔柔的,充满怜爱,还能开启我们美好的想象。

君:这是什么感觉器官?

东:触觉。跟您刚才提到的那个例子“痒”一样,异曲同工之妙。把抽象的感觉具体化了。

平:在此基础上,作者继续激活感官,用嗅觉写出了春风中泥土的气息,春风的香气,春风好像有了种味道,那种味道是泥土、青草、春花混杂的独特味道,这味道在春风的飘浮里像酒酿,越来越香。写到这里,春风写得已经很到位,很精妙了,但朱自清先生还不满足,又继续写了,“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整天嘹亮地响着”。

君:这是什么感觉器官呢?

东:听觉!这还是在写春风,风中笛声清扬,婉转悦耳。笛声之美也从侧面反衬春风之温柔、可爱。我不由得想到“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平:用听觉来写,太妙了!

东:写“春雨”的一段也很妙,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斜织,很传神。

君:好像是视觉,又好像不仅仅是视觉啊。

平:细丝的软,花针的凉,牛毛的细,都不仅是给人视觉以冲击,对人的触觉听觉都有影响呢。

君:这叫做五官交织法。各种感觉器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东:后来写到雨中人的悠闲,农人的劳作,房屋的静默等等,也是既有视觉,也能自然而然调动起读者在听觉触觉方面的感受。也是“五官交融”啊!

平:既然写春,为什么一定要写雨中人呢?把这段删掉可以吗?

东:非也,非也。我们写文章也需要点睛之笔啊,没有人,这春的画面就感觉缺少了生气。作者运用了视觉来写充满活力的人珍惜春光的人,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银铃样的笑声,听到了人们充满活力的脚步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热腾腾的温度……

君:视觉和听觉触觉,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上次我们借助风雨,命名了一种选材方法,叫“《风雨》式选材法”,这种方法可以把天地万物尽收囊中,现在我们再命名一种运用多种感官的描写方法,就叫朱自清的《春》式描写法吧。

平:类似的经典例子还有吗?

君:有,很多!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家在写作时都会用到多种感官来观察,从古至今,莫不如此。比如人们最熟知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随手取景,无事雕琢,声音入耳入心,听觉和视觉的灵动交织啊!

君: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东:也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太美妙了!

君:我们仔细考察一些名篇,结论是相同的,它们在描写上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调动感官,细致观察,生动描摹。比如林斤澜的《春风》也是这样,简直把北国的春风写绝了。咱读读——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君:我们看看,从哪些感官描写了北国的春风?

东:听觉、触觉、视觉。

君:同样是描写春风,同样是从听觉、触觉、视觉角度展开描写,林斤澜的春风和朱自清的春风有什么异同点?

平:感觉反差太大了,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写的是江南的春风,杏花春雨江南,江南的春风温柔、细腻、婉约、多情。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写的是塞北的春风,铁马秋风塞北,塞北的春风粗野、豪放,洒脱,不拘一格。

君:这里作者利用听觉简直把春风写绝了,插山沟,灌山口,风之吹号呼啸,扑打窗户,河水开裂,病枝刮断,木架晃动,作者精心选择动词和拟声词,选材很典型,描写有神韵。

平:看来,只要我们的感官能够全部被激活,就能非常投入地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产生共鸣,巧妙对接,就会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我们描写的“物”里,就会让无感无觉的“物”活起来,动起来。而做到这点,就必须首先让自己不做“活”死人,做一个真正的大活人。

君:平的总结非常好!只会呼吸还不算活着,或者只能算半死不活地活着,五官都处在活泼泼的状态才算“活得好”,才可能活得精彩。活得精彩才可能写得精彩呢!

 

 

【学生佳作展示】

 

柳之韵

  唐山税东中学初三  陈思宇

 

我见过千百种树:桃树,梨树,槐树,杨树,松树……但这各具风姿、千姿百态的树不是阳气太过,就是觉得阴气太盛,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引起我们的情韵。

独独,柳除外。多少文人骚客于柳下吟诗作赋,把酒言欢,逍遥自在。柳刚中带柔,柔中有刚的品质,给文人们提供了无穷的灵感。

柳之韵,浅碧盈盈,暗流浮动。

草还没有绿,花还没有开,太阳还阴沉着脸。一切,似乎还都保留着冬的死寂。阵阵寒风,正是乍暖还寒。而一旁的柳,却“扑哧”地笑了,这一笑,倾国倾城,驱散了冬多日的阴霾,笼起一阵薄薄的雾。当我的眼开始映出柳的点点绿意时,“咔”的一声,胸腔中被冬冰封了许久的心开始回温,淙淙流淌,荡漾起春天特有的声音。柳,成了初春时节的第一道风景线。当小草露出第一点绿时,垂柳鹅黄,暗流浮动。似一阵绿烟,悄然浸入心中。柳絮纷飞,像北国的雪,大如鹅毛,应了那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柳之韵,绿绦万条,重荫叠影。

浓浓的翠鲜亮地闪耀,却厚而不腻。那是倾尽所有碧玉所凝么?绿烟氤氲,柳影舞袂,遮挡着强烈的阳光,剪碎,细密地铺在地上。柳所特有的颀长的纹脉,颀长的细叶,颀长的身姿,便在我眼中,拉长了整个世界,随着柳的律动而律动。绿烟中,丝丝柳条隐约可见,掩着褐色的枝干,朦胧且清丽。绿绦万条,隐天蔽日,坐于柳下观天,顿有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千叶垂,与阳光互相挑逗着,柳之碧,成了大都市里唯一一点清凉和温暖。碧柳映蓝天,天蓝映柳碧。

柳之韵,翩然恬雅,清丽动人。

柳枝拂,拂去了夏日的燥热——绿得最快,黄得自然也快。柳,是季节的统领者。昔日浓绿的叶子悄悄地变成了清丽辉煌的金色。黄中有绿,绿中有黄,随风流转,像少年的目光那样璀璨。叶儿们随风儿追逐嬉闹,笑着,闹着,两片叶子碰到一块儿,便都簌簌地落了下来,翻卷着转了无数个圈后,才意犹未尽,翩然落地。

柳之韵,柔骨虽软,其志也坚。

凌厉的冬风,掠去了柳的最后一片叶子,狭长柔顺的柳条在狂风中狂舞着,在静默中静立着。柳的枝条依旧柔软,柳的身姿一样柔弱,但在寒风来袭时,她柔软的枝条却在狠狠抽打着狂风。柳,这个柔弱的姑娘,独自和狂风对抗着!

风,停歇了,柳依旧那样柔弱,身旁的青松,昂头炫耀着他的伟大与坚强。柳低下了头,矜持恬静地笑着,柔顺的柳丝便随风舞动,哪里还看得出一丝狂躁的影子?

而这“柳”字,亦是大有学问:结构纷而不乱,端而不凝,正而不倾,繁而不散,柳丝纷飞,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使人不得不惊叹于仓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古有五柳先生,因宅边有五柳,因以为号。若换做是我,我愿在宅前种千柳,万柳,在浓浓绿烟中,邀几位挚友,共品清茗。

——此身愿做一株细柳,绿烟随波,碧影逐风流。

                                      

 

 

【老师精评】

 

 而一旁的柳,却“扑哧”地笑了——能听到柳树笑的孩子,亦能听到,看到,触摸到,嗅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吧。(指导教师:陈晓东)

 

 

 

味道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吴梦晗

 

周末,下了英语课,我走在回家的小道上,一股冷风灌进了我的衣领,我不禁缩紧了胳膊,摸到手中厚厚的书,想到家里高高叠起的作业,我的步履更加沉重。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从未见过在秋天还有如此美丽的树。一片灿烂的金黄色呈现在我的眼前,像一束燃烧着的旺盛火焰,源自广袤无垠的土地。它的味道,是灿烂的。

这里是一条寂静的街道,没有孩童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人来人往的热闹,有的只是这一束金黄色的火焰,它就这样热烈地燃烧着,底部是翠绿的,由中到上,从金黄到浅黄,一束束小火苗互相推挤着。这味道是活泼的。

这时,一阵清凉的风吹过,一树的叶子随风舞动,在一片朦胧中,我看见这一束束火苗炫耀着自己的光彩:

“我在燃烧!”

“我没有枯萎!”

“我还活着!”

这味道是骄傲的,是自信的。

每一片叶子都是上面金色灿烂,下面深绿,就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小女孩,穿着明黄的舞裙,踩着翠绿的舞鞋,即使时间只有那么短,也要坚持不懈地完成这一支属于秋的舞曲。

金黄色的叶子铺满了一地,我想在上面轻快地跳一下,可我终究没有上前。我静静地站在原地,凝视着,这一束巨大的金黄的旺盛的火焰,不仅烧在这寒冷的秋天,也烧在我的心中,它烧尽了我这些天的压力和担忧,我深深地沉醉在这生命之火的光环中,那些烦恼早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阵狂风吹来,树叶都被卷起,在这金黄色火焰的笼罩下,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它春天时的景象:嫩绿的树冠张开,像一把巨大的伞,那时人们称赞它生机勃勃,谁又能说它现在不是另一种生命的绽放呢?

植物和人一样,都有不同的烦恼和忧虑,但生命之火是永远燃烧不尽的。这小小的火苗,装满了希望,正在燃烧。

在这灿烂的、活泼的、骄傲的、自信的、充满生机的味道中,我的步子变得轻快,抬头看那原先灰蒙蒙的天,也早已变得蔚蓝。

 

【教师精评】

   显然,小姑娘模仿的是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以“味道”来写树,虽然稚嫩,但其构思,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开拓。人如树专注,树如人丰富。“五官”活跃处,生命绽放时。(指导教师:王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象系统
诗词中的通感
我爱家教:如何运用感官加强记忆
实现智能的一个思考。
机器人只有“五官”还不够,要装多少传感器才更像人?
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景要抓住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