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一聊“积累”的事
题:去年在某诗词论坛开了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系列,放了很多厥词,多是偏激之言,别人待不待见不在考虑之列,主要还是为了厘清一下自己的思绪。陆续整理一些归档博客之中。



2015-10-14

诗词曲赋等古典韵文创作,不同于做学问,只要精熟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就能以旁征博引、幽暗晦涩,不战而屈人之兵。需情感、积累、阅历、材思等多者兼备。故常言“功夫在诗外”。

这话,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认可,却并不真的往心里去,大概是觉得过于虚渺吧?还不如钻研唐诗宋词,摘抄名章典句,然后夺胎换骨来的更加实在。

不过沈德潜说“以诗入诗,最是凡境”,这话大致是不差的,所谓拾人牙慧是也。所以真正醉心于诗词的爱好者,不会止步于此,而是会于诗外去极力扩充自己,其中最容易发力的就是“积累”,以至“真积力久”。


那么“积累”要之何用?是装点门面?还是用来没话找话?有好事者问了,“又在故弄玄虚,当然是为我所用”。何谓【为我所用】?可是头上插个鸡毛掸子,身上裹个狗皮毯子? 

为文之道最忌斑驳不纯,积累之道尤重兼收并蓄。二者既不天然相悖,更不天然融和。运化之关键就在于,是否有一套吐故纳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安身立命的根底所在。

积者,聚也。累者,堆也。简单的积累,就是杂七杂八的物什,聚过来,堆在一起。任你有再大的仓库,很快就满了,然后就是横七竖八,散乱无章。

若想到里面去鼓捣点东西出来,可能还要翻半天,说不定还迷了路。好不容易找出来了,或许已生了铁锈,泛了铜绿,包浆上还附了一层白毛。


无体系者,必然如此。身上挂满了叮叮当当的物件,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却当个宝,有事没事的,都要点检一些,植入到作品之中,短短数十字,充斥着鸡零狗碎,格格不入,很是碍眼。

其本人却欣欣然、陶陶然,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殊为可悲!其实,浸淫此道者,日久生熟了,不那么稚嫩、粗糙了,也不过是见习学徒去掉了“见习”二字,更近一步充其量是个老把式、老诗匠而已!

我们一头扎入浩如烟海中,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论辩中可以引经据典,笔头可以随时蘸取一些莫名其妙的典故和绝妙好词?还是给自己加持若干条条框框和程式法则来束缚性灵?

诗是由情感和思辩推动的,而不是由学问和好词堆砌的,诗者必须了然这一点,才不会误入歧途。是故积累之道不是巧取豪夺,林林总总,汗牛充栋。更不是方便你以“小学”之道入诗。


是故,积累当以广博见闻,补齐短板入手,以触类旁通,陶冶性情为要旨,以拓宽思辩之深度和广度为依归。既入我手,就打破了重组了,咬碎了嚼烂了,化为氤氲之气,成就胸中氤氲之意。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在积累以及转化过程中,犯买椟还珠、刻舟求剑、削足适履……这一类毛病,就不会落入以学问为诗这一窠臼,“积累”以万千气象这一形式笼于笔端,如羚羊挂角,却又触碰有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至道诗词
道的晚安,回或不回,那是你的事
【红楼诗词诵读】第十四期:四时即事诗
新春诗词之一[诗和词]
【近休诗】七律.吾爱诗词,歌咏十年
《刘志明诗词》1394——139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