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惨死!这个自制美食,无数国人还在吃...

国庆家里团聚聚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谁都没想过本该开心的一个事儿却要了黑龙江一家8口的命。


事情是这样的,10月5日,黑龙江王某及其亲属12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中毒。

据报道,10月12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酸汤子”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数已上升至8人

家属张女士介绍,母亲昨晚在牡丹江去世,只剩下小舅妈在哈尔滨救治。


看到这里网友不由得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这次导致一家中毒的“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

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一种食物,口感细腻爽滑,是很多东北人钟爱的食物。


但是“酸汤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风险

制作酸汤子时,需要用水浸泡玉米面或玉米碎,任其自然发酵,产生酸味。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因为很容易被致病菌所污染。


10月12日,黑龙江卫健委发布鸡东中毒事件中毒原因:

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是什么呢?

它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不要因为“米酵菌酸”这个词很陌生,就忽略了它的“威力”。


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黄曲霉毒素吧,一级致癌物质!吃了对身体会造成严重的损伤!它的毒性超砒霜68倍

而“米酵菌酸”的厉害性跟黄曲霉毒素相比,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介绍,米酵菌酸大量食用后死亡率高达40%—100%


这也就是现在很多专家建议大家隔夜的食物最好不要吃的原因。

因为有些东西放了一天晚上,里面会衍生一些细菌或者发酵物,可能会对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但是很多老人非常爱惜粮食,剩下的东西他们也不舍得扔,就会放到冰箱里,等过几天再拿出来热一热接着吃。

殊不知这个小毛病可能会“要命”!


因为你不知道那些隔夜的食物里什么时候就会发生霉变,一旦食用后果不堪设想。

都说“病从口入”,所以为了家人和自身的健康千万要引以为戒。


毕竟这类的事情已经发生太多太多,造成的悲剧也太多太多了。

就拿“酸汤子”这事儿来说吧,2015年在辽宁辽阳就发生了一起致死事件。


据医生回忆称,当时一家四口吃酸汤子后出现腹泻呕吐,30个小时内相继离世

他还说当时他们一家吃的酸汤子是已经受到污染的,毒性是砒霜的数倍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不吃“酸汤子”不就行了,其实旅行菌想告诉大家的是要注意的不止是“酸汤子”,而是要注意避开有隐患的食品


之前有一篇《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黑木耳,9月就要上小学了!》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章中,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雯雯出现多脏器衰竭。

“为了竭力挽救雯雯的生命,把体内毒素尽量排出,我们对雯雯的血浆进行了四次置换,每次1500毫升,对于这样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
ICU的叶盛主任说。


专家表示,在临床上,像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


还有之前米粉、河粉的中毒事件,也与这个米酵菌酸脱不了干系。

2018年,广东河源的很多市民都收到过一条最好不要吃“河粉”的温馨提示。


原因是当地的杨先生一家人,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他们经常会一次性买几天的食物囤着

有一天小女儿吃了囤着的河粉后身体开始出现不适症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没多久杨先生和他的妻子也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

在当地治疗没有好转后,又转到河源市人民医院治疗。

但可惜的是,杨先生的妻子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然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就是“米酵菌酸”。


而且目前,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没有特效药。

换句话说,一旦不慎吃进这种毒素,治愈的概率很低很低...


所以专家也说,我们要预防的不止是“酸汤子”这一种食物!

生活中应严禁用浸泡、霉变的玉米制作食品!

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


在2015年的时候,辽宁省省食药监局就发布了食品安全提示公告,酵米面类食物易引发食物中毒,我省百姓应停止食用

但是听劝的人太少了,以致于悲剧一次一次的发生。


当然也有人说,难道不是因为食物在冰箱里放的时间太长了,才导致变质的么?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食品变质最危险的部分不是放进去的时间,而是放进冰箱之前或者拿出冰箱之后。

一位专家说的好:如果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冷冻”,那么超市的那些在-18度储藏条件下的保质期就是12个月冷冻食品,该怎么办呢?


言外之意就是:大部分细菌引发的中毒事件,不是由于冷冻时间过长,而是由于冷冻之前食品就已经发生了变质,已经存在了毒素。


但是还有一点也希望大家注意的是:虽然冷冻本身不是导致病菌产生的原因,但它也绝不是能阻止病菌产生的载体。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病菌在低温或者高温的情况下就不能存活。

但现在很多细菌都“耐冻”,也就是说冰箱冷冻的温度不会影响它们分毫。

甚至有些病菌在低温的环境下产生毒素的能力更强!


一些老人们说,细菌冻不死,那就把食物“热透了”,用高温“杀菌”!

可他们不知很多细菌也都是“耐高温”的。

比如“米酵菌酸”就是非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


所以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多重视家庭食品安全,这才是关键。

1、平时不要大量囤积粮食。

如果有小量囤积时,要高度注意防潮,避免滋生霉菌毒素。

2、一旦发现食物发霉变质,就请立刻丢掉!

不要为了节省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食用。

3、更不要自制自发酵食品,避免意外的发生!


如果不慎食用包含病菌的食物后感到不适,要尽快到医疗机构求助,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旅行菌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再酿成惨祸...

家里有问题的食物要尽快处理掉,家里有老人的也要告诉他们,健康饮食才是对家人最大保障!

饮食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不要让这件开心的事情最后变成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凉皮中毒?这些食物夏季保存需注意
“酸汤子”中毒事件警告我们,食品安全太重要!
吃“酸汤子”已导致8人死亡,剧毒并不是食物在冰箱里长期冷冻产生的!!!
9人食用,8人死亡!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它!
酸汤子事件里的致命毒素,汤圆河粉里也有?
别以为不吃酸汤子就没事,生活中这几种毒物,也离你很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