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杜东

漫话杜东

凤山西麓,龙浦东岸,在这龙凤呈祥之地,有一个由桑园、岙里、后山岭、庵堂、下街头等自然村组成的村庄,名叫杜东。

龙凤呈祥之地 

昔日塗下桥镇长郑庭年视这里为“烟水家乡”,他在《夜归》诗中写道:

百里一归航,

离城夜未央,

明朝停泊处,

烟水是家乡。

这些带有山、岭、岙、桑园、庵堂字眼,充满乡土元素的地方,曾经是乡野村落,如今已远去了蝉吟蛙鸣、秋虫呢喃的田园音乐,消失了农夫插秧、蚕妇采桑的耕织画面,暗淡了炊烟袅袅、瓜果飘香的乡村场景。波光粼粼的长塘头以及那垂钓浣纱的身影已彻底消失,老牛场、猪行街再也见不到卖牛鬻豚交易,整个村庄完全脱离了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的农业模式,走上了城镇化之路。

杜东新貌 

今日杜东,高楼林立、八街九陌、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华富庶。千户村落,万众聚集,蜚声方圆百里,俨然都市。全村年集体经济收入3200万元,1017户人家4076人住房有保障、看病有医保、养老有社保。

DU

DONG

杜东是一部诗史,一部从农村到城镇蜕变的发展史。它的史迹已深深地印记在太和里、吴恒里、周家里、花台门的高墙深院里,印记在米行街、猪行街、上官路、下街头的风雨巷陌中,也印记在这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土地上,更是印记在杜东人祖祖辈辈的记忆中。

今年,我作为临海市第十三批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该村,面对这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村庄,由衷赞叹。入驻几个月来,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才初略了解到该村的前生今世,值得记之。

01

杜东的历史可追塑到北宋政和年间郑虔后裔郑机(应庚),不屑仕进,喜游山玩水,至海乡塗川,慕凤山夕照、龙浦回澜之胜。便从临海城南花茶亭迁居塗下桥,后辈三个孙子,老大郑祥云居桑园村、老二郑祥雷居知溪双井头村,老三郑祥韬居楼下村。后来随着陈姓迁入庵堂、金姓的迁入下街头以及各姓的相继入住,历经千年,聚众渐多,形成各自然村格局。清属保乐乡塗下桥庄,民国为塗下桥镇,解放后属杜桥镇。居住在桑园、下街头的那些商户、手工业户因没有田地耕种,划为居民,由居委会管理,这几个农业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因地理位置处杜桥镇东片区,以方位命名,取名杜东。

杜东村曾是杜桥镇的政治中心,清嘉庆初年塗渎盐场署迁建至下街头,为当时塗下桥的行政机构;民国时期塗下桥镇公所、乡公所均驻在下街头;桑园的花台门、太和里、郑家里、猪行街都有过驻军。直到现在还有法庭、检察、公安交警、市场监督等行政机构派驻该村。

杜桥交警队、市场监督分局、杜桥法庭、检察室

02

杜东村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北宋时桑园郑大庆任江南知县;清代太和里出了两名县官,郑凤阳任保定府安萧、藁城两县知县,郑岱青任福建宁化县丞;民国时期桑园郑蓉照任临海县议会议长,庵堂郑韬为议员;桑园的郑崇琴任临海县救济院长,吴友梅任椒北水利会临海渔会常务理事,郑吉生、郑庭年任塗下桥镇镇长,郑必根任塗下桥乡公所乡长。村里既有文臣,也不乏武将,出过武举人郑士福、吴冠寅、吴冠凤,进士郑华,副榜贡生郑兆甲;黄浦军校学生有郑达源、郑达远、陈大振、陈玉书、郑达。有革命烈士郑庐年;有当代名人郑兆沛、郑兆阳、徐吕东、郑吕兴、李昌阳、郑伦、林善富、郑达胜、林中坚、厉善亨、黄赛金、郑雄伟、金慧萍、盛洪刚;有近代乡贤郑凤翎;更有诸多学术专长者著书立说,如郑兆甲的《桑间子诗》,郑崇匡的《读轩诗草》和《藜照诗稿》,郑崇琴的《四照堂诗稿》和《临海县志采访稿》,郑凤阳的《裒遗集》,郑庭年的《瑞庭诗草》,厉善亨《电路磁路》和《船舶电气》及《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郑米良的《台州地区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郑达兴的《1:25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构造体系图及简要说明书》,郑伦的《职工教育论》,郑米杰《台州高中物理复习用书》,郑兆熊的《烧窑技术》和《怎样烧蛎灰》及《芝兰集》,王晶华《“3+综合”高考化学辅导与训练》和《名师大课堂.化学必修》,金灵芝《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和《语文知识辞典》及《语文课文名篇教学设计》。

03

勤劳智慧的杜东人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认识到“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不满足于守望这一亩三分地,过着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劳作。清乾隆33年(1768),桑园郑子俊聚集乡亲,重启因禁海迁界而废的塗市,约定逢一、六为市日,而这一约定一直坚守二、三百年,相传至今。庵堂国学生郑世凝创办的“郑原每”南北货号开张,为塗市最早货业。米行街不仅经营大米,还有洋货店、南货店、药店、银楼、郑永利布店、有得当店。狭街上开设祥云协记烟庄、黄鼎泰烟号、新大亨烟庄,为杜镇早期烟草业经营专卖场,时至今日,杜桥烟草专卖管理机构仍设在杜东村,负责杜桥、上盘、桃渚、小芝的烟草供应。下街头的酒酱行业有寿高家酒坊、卢大誉酒酱坊,其中卢大誉酒酱坊以“对花白酒”和“缸红黄酒”出名,逢一、六赶集日在龙浦埠头市船发兑,畅销椒北乡村,酒酱坊于1956年改为临海县塗下杜酿造厂,后改为为杜桥酒厂,1998年重新注册老字号“大誉”牌商标,产品在全国黄酒评比中获优质奖。

杜桥酒厂西大门

杜桥烟草专卖局

杜东不仅店铺林立,还设立行栈,清顺治年间,就有小猪行、米行、板行、树行、竹器行、老牛场等专业行场。到20世纪八十年代后,村里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市场,相继兴办了炒货果品市场、五金建材市场、家俱市场、农贸市场、先锋家电市场。这些市场的摊租收入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颇丰的来源。

杜东的工业企业来源于手工业,当年有三缸、五匠、六坊,各种行业的手工艺人遍布街内。到20世纪五十年代,村里组织手工艺人建立各类手工业合作社,后相继转办工厂;六十年代村里办起砖窑厂、农机厂、豆腐坊、糖坊、碾米厂;七、八十年代,兴办水泥预制场、麦芽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体制改革,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到绣衣服装,机械铸造、光学眼镜、工艺制品等产业。

服务行业杜东村起步也较早,民国时期,在米行街上就有李良兴开设的馆店,为赶集商旅提供膳宿,还有洗染坊、典当、剃头、茶馆等行业,服务于当地百姓。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桑园陈小元在解放街东段开设全镇首家个体旅社“颂业楼”,有床位20多张,客房内配有卫生间,为当时杜桥镇高档次住宿场所。进入新世纪,杜东村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旅馆业有凤凰城、假日酒店及其它小宾馆;餐饮业以“董记”、“奥门豆捞”为代表,形成了环城东路美食一条街,凤凰山脚的龙虾排档,场面宏大,味道独特;休闲娱乐业以凤凰城、皇家永利的高档会所歌厅为龙头,有腾远足浴、御足堂、茶室咖啡厅、老年乐园等形式多样的休闲场所,为民众提供茶后饭余的好去处;其他服务业如汽车租赁维修、广告装璜、移动通信、网吧、房产中介、旅行社、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棋牌等等,一应俱全。

04

杜东民风淳朴,谷丰文厚,崇文兴教蔚然成风,是耕读社会的理想境地。杜东村办学始于南宋宝庆年间,郑氏族人在郑氏宗祠设立桑园义塾。以教诲乡里子弟,开办学先河。至晚清民国初期,私塾遍布村里,有太和里郑子良家、狭街葛珍甫家、下街头郑修福家、庵堂郑建臣家等。民国8年(1919)桑园郑崇琴(月轩)创办郑氏私立凤山学校,自任校董,聘良师,造就族姓子弟,民国17年(1928)改名为临海县私立凤山小学,并附设凤山幼稚园。现名为凤山小学,为杜桥镇中心校。杜桥中学于1956年在下街头创立,1958年设立高中部,曾经是临海东部的最高学府,现在六、七十岁的那些在杜桥中学读过书人,为自己是杜桥中学毕业而感到荣幸。杜东村办学热情不减,代代相传,在办学用地方面,从不吝啬。为了适应现代办学需要,在桑园自然村拿出180亩土地,帮助杜桥中学整体迁建,2000年9月新校园落成,全校师生搬入这所环境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学校上课。在庵堂自然村还办有一所公办中学,叫杜桥镇中学,是原杜桥公社中学与杜桥镇中学合并的,1995年投入试用。杜东村还有小哈佛、特蕾新、清华园小博士等3所幼儿园,其中岙里小博士幼儿园1999年创办,是美国小龙英语和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认定的双语教学实验基地,为台州市二级幼儿园。

杜桥中学

杜桥镇中学

凤山小学

清华园幼儿园

05

杜东村医疗事业起步较早,堪称中医世家、术精岐黄。早在光绪17年(1891)桑园花台门国学生郑鹤年在米行街口西首转角处创办“遂生祥”国药号,中医坐堂,悬壶济世。民国11年(1922)陈贤汉在米行街永宁庙西厢开办“一仁医局”,开椒北西医诊所先河。随后杜东街面上医药诊所如雨后春笋,民国15年(1926)葛星庚在猪行街开设存德医院,民国20年(1931),张镜轩在狭街开设震亨堂,民国35年(1946)方沛在猪行街开设方沛诊所,郑庐年在猪行街本宅内开设广德医院,民国37年(1948)项德春在东岳庙开设项春德针灸所。解放后,杜东村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963年在桑园猪行殿内开设杜桥镇中心卫生院,后迁移到该村解放街东段。1999年5月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迁移到该村杜北路东段,是浙江省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06

凤凰山烈士陵园是为解放杜桥战役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2师184团、185团烈士修建的陵园。1970年春由杜桥区发起,社会各界人士集资,将安葬在外洋萧后面的外洋岗的5位烈士迁移到凤凰山新建烈士陵园,1985年、1998年曾有两次扩建。除了解放杜桥战役牺牲5位烈士,还安葬因剿匪牺牲的9名烈士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公殉职的9名烈士,共有23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1992年凤凰山烈士陵园列为临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7

杜东村群众体育文化也很发达。早年有桑园滚龙灯、庵堂大旗。解放后有红花越剧团,在浙东各地巡回演出。现在有杜桥影剧院、凤凰山健身主题公园,有杜东村汽排球队,村书记陈兆德亲自挂帅,经常出征比赛,频频捧回奖杯。

凤凰山健身主题公园

杜桥影剧院

杜桥老年活动中心

杜东村群众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场所较多,寺、院、殿、庙、堂俱全,宗教场所有后山岭的万佛院、岭脚殿;桑园的华山庙、新殿;岙里的东岳庙、郑广文祠、凤山保安寺;下街头的永宁庙、傅公祠;庵堂的普济堂,还有岙里基督教场所“蒙恩堂”等等。村民企图在这些信仰场所,通过情感寄托来趋吉避凶,护卫家宅,祈求出入平安、身体健康、姻缘合配乃至升官发财。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这些庙宇寺院大部分修建改建,或异地重建,找不到原始模样。值得一提的是傅公祠和基督教堂,傅公祠在杜渎盐场署内,清同治7年(1868)建,光绪21年(1895)十一月重修。硬山顶3间,是为了纪念杜渎盐场大使傅恒(广东人)咸丰4年(1854)率勇捕盗,在前所陈岙被害而立祠塑像以祀。2004年竣工的“蒙恩堂”,是杜桥镇的最大基督教场所,规模宏大,场面气派。

08

造城的愿望始终萦绕杜东人的心头,从最早只有米行街、猪行街、东街、狭街,龙浦东岸半边街等几条商业街,现在已发展到横向有盈杜路、杜北路、解放街、府前街、环城南路,纵向有杜东路、桑园路、环城东路等主要城市路网。

杜东老街

解放街鸟瞰

府前街街景

杜北路街景

近十几年来,杜东村开发了多期房地产项目,新建住宅小区有金都花园、万邦国际、桂花山庄、理想家园、金色学府、御景豪庭等等。

同时大力开展旧村改造,后山岭自然村已成功改造完毕,村民分房入住,成为杜桥镇旧城改造样板。桑园的桑一村已完一期区块改造,现进入二期区块改造,桑二村已完成两期区块改造,三期改造正在全办推进之中。岙里自然村基本完成旧屋拆除,村民已入住拆迁安置房过渡,改造地块进入招拍挂报批阶段。不久的将来,杜东村的面貌会天翻地覆的变化。

后山岭旧村改造后新貌

岙里拆迁安置过渡房

岙里住宅用地开发地块

桑一、桑 二旧村改造地块

村党总支书记陈兆德介绍杜东村旧村改造情况

现场踏勘旧村改造房屋拆迁情况

09

在大规模推进城镇建设过程中也有遗憾,一大批古建受到破坏。如:建于民国初年凤山亭,在猪行街清庠生郑月轩四照堂内,亭面北、拱券门,四坡顶,壁间郑月轩自撰并题书“后大院记”,配套建有长鱼池、八角井,井栏由其子郑庭年题镌“化龙泣”碑:“初掘井、迷信兴、龙作泣、裕后人”,1985年解放街西拓被全部拆毁。桑园的花台门,为清乾隆年间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全院共有二十间房屋,梁架结构,双层两坡,画栋雕梁,有一定建筑艺术特色,可惜在旧城改造中逐步拆除。太和里分为上太和、下太和两座,上太和为郑凤翎旧居,清光绪年间建筑,朝西13间楼,民国6年(1917)金满坐逝于此屋,后用于开办过小当铺,1955年9月火毁。下太和为清知县郑凤阳故居,清乾隆年间建筑,有台门、花厅、正房、天井、照墙、花园。1994年3月毁于火灾,现还存13间楼。吴恒里是武举吴冠寅、吴冠凤同堂兄弟宅第,清同治6年(1867)建,位于猪行街前,正屋13间楼房,坐东朝西,翼房5间,前有台门厅内悬“兄弟同科”匾,树甲午石,年久失修损坏。周家里建于清康熙年间,因年久失修,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更令人心痛的是塗渎盐场署(俗称衙门)已是破败不堪。华山庙、桑园殿、普济堂、郑广文祠、永宁庙等古建筑都被拆建或异地重建,基本上看不到古迹原貌。还有桑园北面的后范自然村及范姓人氏消失也成了一个迷。这些遗迹只有存储在上一代人的记忆里。

傅公祠和杜渎盐署(衙门)现在的处境

周家里原住民老周讲述老房子正在逐年破旧

吴恒里老宅

保护古建

刻不容缓

太和里(上太和、下太和)火灾后留下的房屋

10

在走访调查时,也听到村里的一些奇闻轶事,录于文尾:

清康熙初年岙里有位郑姓杀猪师傅,人称“杀猪四”,因久旱求雨立誓放下屠刀,做了和尚,筹资建庵,成为雨伞庵的开山鼻祖。

岙里郑兆甲(1623-1688),字鼎光,号桑间子,乡试副榜贡生为闱中副车,文学才能出众,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受台州”白榜银案”引发“两庠退学案”的牵连,被发配到辽东尚阳堡(今辽宁省开原县东40里),后赖村民极力营救,赦归故里。

同治元年(1862),大平军企图横渡椒江,侵犯北岸。大汾廪生李承谦、庠生李念农倡议乡族15岁以上、60岁以下皆迎战太平军。桑园郑凤岳团集义勇,晨皆防堵,参加阻击太平军。最后李氏民团反攻海门,夺回黄岩县城。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回浦学生单吕足等14人在永宁庙看戏,被塗桃区署警察误以为是赤化分子准备抓走,桑园郑氏族人介入保护学生,与警察冲突升级,并将警察推入厕坑,此事惊动县政府,后经回浦校长卢铎出面解围平息,学生出外回避。

1949年2月,郑原每、郑祥云两店应新成立的临东办事处要求,向驻训在三门县的浙东纵队四支队及中共台工委捐献大米万斤,后由于实物运输困难,改以银元500及部分金饰替代。送达三门后,由新成立的台州专署专员丁友灿接收,丁并亲笔给两店业主郑韬(子能)写了回信,信末有“尚望不鄙言教,以控不逮”一语,即示间日后可作为朋友关系,保持通信联络。

2003年6月12日桑园郑海敏在童燎水库手钓得一条长1.6米,重41.5公斤的大青鱼,成为垂钓界一大奇迹。

后山岭农民郑建峰独创“掌画”受法国比利夫政府邀请参加法中文化交流之“中国绘画展”。

杜东的过去,随着老一代人不断离世,那些精彩或不精彩的故事,完全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对于我这个外乡人来说,很难再挖掘出来。但杜东村的现在与时代同步,旧村改造,如火如荼;村镇建设,方兴未艾;宏伟蓝图,跃出纸面。杜东这只金凤凰正在振翅腾飞,未来可期。

THE

END

202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二波!城厢区5大改造片区亮相 黄金地段来了!
22个旧村 39个老旧小区,还有一批旧厂将迎改造!家住这里的快看过来!
农村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实施细则
改造梦碎?31条村,番禺这些地方不会拆了
广州三千亿旧改下,涂企的机遇与挑战
黄埔12个旧改清零,巨无霸火村3008栋楼已拆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