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作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
因为:

   第一,三家分晋,田氏代姜,标着着礼乐制度的颠覆。周王朝以礼治天下,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如诸侯只能由诸侯的儿子继承,大夫由大夫的儿子继承。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三家分晋,田氏代姜不尊礼乐制度,打破了礼乐规则。从此诸侯各国不再遵守制度,恃强凌弱,相互兼并,战火纷争。


 第二,周天子因承认了三家分晋,田氏代姜的既成事实,威信扫地,失去了号召力,由天子变成了小小的诸侯王。周天子封赵韩魏田四家为诸侯王,从此诸侯不再听周王室号令,周王室只管辖着国都周围的几块封地,并随时受强国的威胁瓜分。 


第三,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大夫取代了诸侯王,为了扩充实力,各国国君不得不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来缓解阶级矛盾,增强国力,慢慢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四,霸权政治结束,战火纷争开始!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无非是想称霸一方,但还要遵守规则,受周王朝的约束。三家分晋,田氏代姜之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各诸侯国失去了约束,他们想的不再是称霸一方,而是代周而立,因此大国兼并小国,许多小诸侯国都被吞并了,大国之间相互征战,最终走向统一。 


第五,《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481年正好是田齐代姜齐的那一年,因此,将《春秋》所记载的历史叫做春秋,以《春秋》记载的历史结束为分界线,后面的叫战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维中国通史」第十三讲: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在哪?
战场的规矩和规模,决定了春秋和战国的根本区别
从神农到秦始皇的一万年(13)三家分晋:世卿世禄制的落幕
《孟子》尽心下
一部春秋,半部晋国,你知道晋国在当时究竟是何等强大的存在吗
三家分晋为什么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其中有什么划时代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