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给你一条价值700多万的知识



近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7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获得了这一殊荣。


据悉,塞勒将独享今年高达900万瑞典克朗(约折合735万元人民币)的诺奖经济学奖金。


我们来看看这位老爷子研究出了什么独特的经济学知识,能价值700多万奖金吧。



01


“股神”的炒股秘诀——行为经济学!


事实上,相对于塞勒在股市赚取的收益(每年的基金管理费就超过1亿美元),这笔奖金并不算多。


那么,塞勒“炒股”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行为经济学!比如对老旧、负面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对新生、积极信息的不理不睬等。说白了塞勒就是找出大多数投资者都会犯的错误,并将此化为自己的收益。



举例说明,“散户”在买入股票后,就会比空仓时更看好这只股票,这一现象塞勒称之为“禀赋效应”:人们如果拥有某件东西,会比没有的时候更高估其价值


另一位“股神”巴菲特实际上也是“行为经济学”大师。他那句投资名言“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别人恐惧时要贪婪”同样是抓住了人类容易情绪波动反应过度这一行为特性。2008年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恐慌情绪达到顶点,但是巴菲特趁机“抄底”高盛、通用电气等公司股票,最终获利超过100亿美元!



02


损失厌恶:宁原得不到,也不愿失去


假如你工作非常努力,天天晚上加班,为了鼓励你,领导特意打报告,为你争取加薪。


然而到了年终,辛苦了一年的你,却一无所获。


你一定非常失望。


事实上,你什么都没有失去什么啊!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加薪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别人没有你那么失望呢?为什么经过一场想像中的“得而复失”后,你的心情比什么都没有发生时还要糟糕呢?


再比如说为什么你硬是不割肉套牢的股票?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不割肉就不算入真正亏损的账户,还有机会涨一波。但是事实往往是不管你割不割肉,最后你都赔定了。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卖出赚钱的股票而不舍得卖出巨亏的股票,比如那些“48元满仓中石油”被套至今的老股民。



上面的例子证明了“投资决策心理”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损失厌恶”:


得到一样东西的快乐,通常小于失去一样东西的痛苦,所以我们不喜欢冒险,宁愿放弃得到的快乐去维持现状,也不愿承受失去的痛苦。


我们刚才说,“损失厌恶”的前提是“拥有一样东西之后害怕失去的感觉”,它暗含着一个假设,你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判断,常常是非理性的。


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


03


社会偏好


塞勒在公平性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颇具影响力。他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公平性的重视,会导致企业在商品需求量旺盛时不敢涨价;但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时,企业却能大胆提高商品价格




0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账户


塞勒研究指出,每个人都会建立自己的心理账户,不同心理账户中同样面额的钱却不是绝对等值的。心理账户往往指导大家“专款专用”,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如何分配预算,都有一个大概的心理建设。




比如,当你花500元买了一张演出门票,但在去看演唱会的路上不慎丢失了,你会选择再花500元重新买一张门票去看吗?  


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但如果你没有提前购票,在前去看演出的路上丢失了价值500元的购物卡,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这就是因为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前者会导致你产生花了1000元高价看演出的错觉,而后者就没有这种“亏了”的心理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了这件事:为什么熊市不愿割肉
诺奖得主理查德泰勒对股市的研究,值得收藏!
为什么买彩票是交智商税,而买保险是理性行为?
塞勒(Thaler)和他的心理账户理论
心里的钱,影响兜里的钱
为什么股民喜欢卖出赚钱的股票而不愿割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