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真正目的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登基之初,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

那么这一政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先来看看,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结果: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由此可见,在汉武帝实行这一政策之后,皇帝们对百姓的统治更加的方便.

那么到底什么是儒术?儒术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呢?

儒家的伦理思想被董仲舒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和五常那是“天”的意志的体现,三纲的主从关系是绝对不可改变的,而五常是用来调整这种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不能称之为性。他说:“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只有中民之性,是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是人性的典型代表,可以叫做性。他根据时代需要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仁义诚信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观念,这不仅有利于集权统一、安定社会,还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从以上可以总结所谓的儒术莫非是强调仁义礼尚的思想和上下级关系的一种文化,那么这样一种文化会给百姓带来什么改变呢?

就是反抗,人们会一点点失去反抗的意识,失去想要平等的意识,人们会觉得所有的贵族、地主理所应但比我们生活的好,理所应当比我们有更多的特权,所以直接导致汉武帝的天下延续了如此长的时间,所以说,汉武帝独尊儒术存粹是处于帝王的私心,百姓越像羊越好,没有了狼性,就更方便自己的统治了,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某些历史的时间节点上发展如此缓慢甚至倒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上还有很多统治者在上任之后推行或者变相实行过这一类似的方式。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在历史上能够将铁蹄踏到欧洲,但是其他的如此众多的朝代却不曾做出如此壮举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汉王朝如何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汉武帝为中国奠定了怎样的国家气质?
为什么汉武帝会“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浅论汉代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原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出现了“汉朝法律儒家化”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