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月立秋,颗粒不收”,为何农民会怕?今年是咋了?
文章来源:惠农圈,已获取原创授权
2020年是闰年,多了个农历四月,在老农们的眼里,闰四月并不是一个太好的现象,在农村一直有“闰四月,吃树叶”的说法,可以说老农们对其还是非常担忧的,在农村人来说闰四月对农业的生产影响比较大,4月份的极端天气比较多,如此一来倒春寒自然也会赶来,霜冻的天气让冻害严重。
其实从北方的天气来看,今年确实有不少地方的天气受阻,庄稼的产量降低,果树的减产十分严重,山东5月份先后经历了几场冰雹,让人很是愁苦,在河南地区,一些小麦也因冰雹的问题而出现了倒伏,这让很多人都比较苦恼。今年很多地方的小麦产量不是太好,四川、云南以及华北地区的干旱很是严重。
不过明天就是农历五月份,告别了“黑色四月”,很多农民希望接下来的年景更好一些,从而弥补闰四月带来的损伤。但老农张大爷却摇摇头,他认为接下来的年景也不是太好,说出了一句俗语,“6月立秋,颗粒不收;7月立秋,种啥都收”,这该如何理解呢?
简单来说,如果一年里立秋是在6月份,那就是颗粒不收,庄稼的产量比较低,如果一年里立秋是在7月份,那就是种啥都收。
其实立秋之所以会出现6月和7月立秋的说法,还因24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的运转情况而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过农历却是古人根据月球转动地球一圈计算出来的。因此24节气对应的农历差别很大,立秋在阳历通常为8月7日到9日之间,对应的农历可能是6月可能是7月。
2020年的立秋就是农历的6月18,如此来看也就是6月立秋,那么为何会有颗粒不收的说法?今年是啥年景,到底咋了?
如果是6月份立秋的话,因为天气不是最炎热的,夏季的农作物喜热怕冷,这样的话到了秋季时天气提前变冷,如此一来玉米、红薯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以至于产量减半。
总的来说,因为气温提前降低,农作物没有较高的温度去积累成熟,再加上昼夜的温差不是太大,庄稼干物质的积累受到影响,以至于粮食不是太饱满,显得比较干瘪,秋收产量自然下滑。
如果是7月份立秋的话,农作物的生长刚好适应农时,因此农作物的生长中热量均匀,此时不管是夏收还是秋收都比较不错。在华北地区,夏收时小麦,不需要太多的热量,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干热风,以至于灌浆期变短,小麦的减产也会产生。立秋通常是在7月,因此小麦收获时,天气还不是太热,如此一来小麦的收获更好。
而到了接下来,玉米、地瓜、大豆的生长中,有着充足的热量,如此一来自然是让它们的产量迎来更好的提升,玉米有足够多的时间灌浆,自然会有很高的收成。
当然这句俗语的地域性比较大,主要是适应于华北地区,其他地方的话就不是太适应了,大家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六月秋样样丢,今年立秋在六月,庄稼收成会怎样?
立秋将至,俗语“公秋农民忧,母秋丘丘收”,今年公秋还是母秋?
2020年景将不好?民间总结了两句俗语,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
大蒜跌完小麦跌,小麦跌完玉米跌,玉米跌完桃子跌,农民真的想哭
民间为何怕端午雨?老话所说“雨下五月五,当月无干土”有啥依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