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州桥屹立1400年,被写进小学教科书,却在62年前彻底成为了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短短几十年间,我国的建造业发展迅猛,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0天修建完成的火神山医院、18天修建完工的雷神山医院,更是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速度。横跨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可谓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渐渐地,中国有了“基建狂魔”之称。

日常生活中,一栋栋高达几百米的写字楼、居民楼拔地而起。它们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守护者,彰显着城市的地位。但是过久了灯红酒绿的日子,总有人会萌生出回归自然的念想。

于是他们试着放下手头的工作,背上行囊,来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他们试图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访各地的名胜古迹,去寻求内心的安宁。此时,那些极具韵味的古色古香之地便成为首选之地。

而赵州桥便是其中之一,元代诗人刘百熙曾写下“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日暮凭栏望河朔,不须击楫壮心生。”来记录赵州桥的景色。

小学教科书上的《赵州桥》一文,或许是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它屹立中国1400年,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赵州桥由隋朝时期的工匠李春主持修建,从修建完工距今已有1400余年。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目前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为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

它总共有三个名字,除赵州桥之外,还有大石桥和安济桥。赵州桥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它位于赵县,人们便按照当地的地名作为桥名。大石桥则是为区别于后来仿照赵州桥的样式所修建的永通桥(小石桥)。

安济桥则是宋哲宗钦赐,取自于“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度过,万民以福”之意。历史上将“安济桥”作为其正名,但人们依旧习惯称它为“赵州桥”。

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史以及世界桥梁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其于196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后的2010年,成为我国4A级景区之一,引得无数游客特地前往当地观赏赵州桥。

赵州桥经历数年风吹雨打,甚至是地震、洪水、炮火攻击,但它依旧坚挺地屹立于洨河之上。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的结构特点。课本《赵州桥》一文对赵州桥孔洞做了详细介绍。

设计者在赵州桥的大桥洞左右两旁各设了小桥洞,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桥体自身重量,还可以在洪水来临时,增大洪水的通过面积,从而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此外,赵州桥的石拱高度相较于其他古桥明显降低。

很多古桥早修建时会兼具观赏性,从而将拱洞设计为半圆形状,与水面的倒影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成的圆形,体现了国人向来崇尚的“对称美”。

而赵州桥的设计者跳出了这一桎梏,将其拱洞跨度加长,让“实用”成为赵州桥的特色。

二是它的选材特色。赵州桥的选材是赵县临近州县的青灰石,这种石料硬度较大,有较好的承载力。

再加上独特的施工方式,采用纵向并列砌置的方式加大桥身石材之间的摩擦力,使桥体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同时方便替换坏掉的石材,减小修缮的难度。

三是它的选址特色。赵州桥的选址河段为粗砂之地,粗砂之地相较于细砂之地,其施工难度更小,且承载能力更强。

就算遭遇地震,也很难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砂土液化。这一结论在现代技术的勘测之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作为历经千年风雨的石桥,赵州桥虽然未倒,但是其桥身仍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损坏。

赵州桥前后历经8次修缮,时间跨度从唐、宋、明、清到建国之后,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55年,历时3年,1958年完工。

这是8次修缮中最为全面的一次修缮,此次修缮,古桥只保留了很少一部分,剩下部分全部是按照原来的式样和风貌,代之以钢筋混凝土材料。

虽然从外观上看不出大的变化,但是其实质上却是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桥”了。

或许很多人会对赵州桥的全面修缮表示质疑,也会纠结这到底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赵州桥。

其实对桥体的全面修缮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即便是没有这次修缮,我们也很难看到真正意义上“原汁原味”的赵州桥。至少修缮之后,后世人还可以继续观赏赵州桥的风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教科书去旅行——走过赵州桥
赵县永通桥(小赵州桥)
河北赵县这座“神桥”,“神”在哪里?它令世界桥建筑业刮目相看
赵州桥
千年前一辍学石匠搭了座桥,八次大震十次洪水竟无损,一项技术至今领先世界
中国名望最高的六座古桥,年长者已超1400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