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227钩趯的复合笔势:宀头异势

227钩趯的复合笔势:宀头异势

  2.横笔加往下的趯,宀头异势

  横笔加往上的趯,乙脚异势讲过了。现在讲横笔加往下的趯,宀头异势。张怀瓘《玉堂禁经》所举字例为“宀头异势”,如果只是一横加一趯锋,称为折钉势,13课中已讲过。

 
 
 

  这个趯因为在七号位,跟啄一样,所以折钉势也可以说是一横加一啄。褚遂良《倪宽赞》“寿”字中间是折钉势,可以清晰看到他做了踆锋动作,然后趯出。柳公权《玄秘塔碑》“寿”字中间折钉势,也有收笔,转圈,最后写一啄。在七号位上,趯和啄差不多,写法也类似。

  2.1折钉势的写法

  折钉势因为尾部有趯,所以必定要先踆锋。标准写法是先一横,然后顿笔收,再踆锋,趯出。踆锋是转换笔心方向的标准写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衄锋揉搓,我已经介绍过多次,就是一来一回,再一来一回,这也是常用的换笔心动作。你比较一下,其实踆锋和揉搓差不多。踆锋是转圈,揉搓是平动,或者说小圈缩小为零。

  一级课程20课介绍衄锋,“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住锋,就是驻锋,暂时停止;停一停做什么?“挼”,就是揉搓。一级课程47课,举了很多揉搓的例子。

  王羲之《兰亭序》“事”字,中间有个折钉势,转折处就是用揉搓来换笔心的。

 
 

  如果写完一横不踆锋会怎么样呢?那就是一个钩。其实就是明节点变成了暗节点。明节点是两条线的组合,所以是复合笔势;如果用了暗节点,这是一条弧线了,单一笔势,但习惯上还是叫它折钉势。如王羲之这个行书“寿”字,中间的折钉势用了钩,不是趯。

  2.2折钉化势

  刚才所说的用踆锋写折钉,如果我们把小圈放大,可以看到就是十字拨灯法。拨灯法有四个动作,推拖捻拽,简单一说就是一右一左(蓝、黄),一上一下(白、红),画十字。他可以当大圈,也可以缩小到当小圈调锋。折钉势就是利用拨灯法写出来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三个动作“捻”,就是抬笔移位。第四个动作写在什么地方,取决于第三笔抬到哪一个位置。如果第三笔长一点,折钉势那一趯,就会移动到左边。

 
 
 

  王羲之《黄庭经》“顺”字,右旁“页”字起手是一横一啄,写法和折钉势一样,只是抬笔向左移位了,可视为折钉势的化势。颜真卿《多宝塔碑》“百”字,上面的横和一啄,可以认为是折钉化势。

  简言之:折钉势尾部既可踆锋后下趯,也可以揉搓。尾部不踆锋就是钩,名称不变。折钉化势:钉头可以抬笔移位。

  2.3冖头势

  如果折钉势左边多一点,这就是冖(mì)头势。

 
 

  “冖”的本义,就是覆盖东西的一块布,又写作幂,它也是一个部首。在篆字中“冖”是这样写的,显然是象形。到隶书中写得扁一点,在真书中结尾就有了趯。

  举例来说,古人戴在头上的帽子叫“冠”。“冠”字就是冖部的。古人梳发髻,用冠来覆盖它。隶书中“冖”两边垂下来。真书写法稍有改变,右边有趯。行草书简略,往往用钩。王羲之写的这个冖头势,尾巴就用了一个钩。

 

  这里请大家注意,横钩就是折钉势,见“寿”字;竖横钩,左折右转,是冖头势,见“冠”字。这两个笔势可以用于其他地方,不限于本来的意思。就像羊角点,不限于只用在“羊”字头上。文字部首位置是固定的,并且有它的字义。书法笔势只讲形状,不讲位置,不论字义。这两个用钩写的笔势,在行草书中相当有用。

  举例来说,王羲之章草《豹奴帖》中“间、深”这两个字,“间”字上面用了折钉势,下面加一个飞带势就写出来了。飞带势是两撇一捺,这里一捺缩短为一点了。“深”字左旁三点水是散水势,右旁上面是冖头势,下面是顾盼势。草字就是有一些由笔势所组成,懂得笔势就看得清楚了。

 
 

  冖头势用途也很广,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爱”字,上面是群鹊势,接下来就是冖头势。又如“常”字,一共四个笔势:顾盼势、冖头势、竖笔势(口)、马桩势(巾)。我们正接近用笔势来看字,因为能看笔势,能写好笔势,那整个字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褚遂良《阴符经》中的冖头势也不少,而且姿态和智永不同,见“宜、沉”二字。它的左点往往取七号位,有点像一撇。如“宜”字第一笔出锋用揭笔,必须动手腕先侧、后平出,不动手腕是写不出来的。

  2.4宀头势

  所谓宀(mián)头势,就是冖头势上面再加多一点,形状很相近,发音和意义都不同。宀头势通常称之为宝盖头,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部首。“宀”本身意义是房屋,甲骨文中已有这个字。隶书中变成这样的直线条,真书大家都很熟悉了。

 
 

  《玉堂禁经》讲“宀头势”,很仔细地把“宀”分为四个部分来讲:两个点、一个横,一个趯。《玉堂禁经》一共讲了四种不同的“宀头势”写法,其中两种是真书,一种行书,一种草书。

  本来《玉堂禁经》在每一种笔势前面都有一个小图,可惜后翻刻的古籍上已经看不清楚了。

  其中有一种叫做“各相显异”,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说是个点画写法不同。“此名「各相显异」。上点既侧,横画则勒,左衄筆而摆锋,右峻啄以轻揭,则王书《告誓》「容」字之「宀」是也。”这里所说的“王书《告誓》”,指王羲之《告誓文》,照褚遂良《右军书目》所记,真迹在唐内府,没有传下来,现在所见的拓本,都是伪托的。《玉堂禁经》所述,是根据“永”字八法来的。“上点既侧,横画则勒”,这是“永”字八法第一、第二两笔。

  我找到褚遂良《阴符经》中有一个“定”字和《玉堂禁经》所述比较相近。上面一点侧势,就是九号位;《阴符经》中这个点也是九号位下笔,但它有带笔,看起来是一个曲抱势,略为不同。中间一横用勒,就是尖锋趯,完全符合《玉堂禁经》。“左衄筆而摆锋”,左点下笔后衄锋换面,收笔左右摆动。有些同学写不好这一点尾巴,就是少了手腕左右摆动。你在出锋收尾前,摆动一下手腕就能写出来了。“右峻啄以轻揭”,右边像写一个啄。啄是“永”字八法之七,写法是“啄须卧笔疾罨”。这里说“轻揭”,是把笔锋推到前面,加这一个动作,尾巴就比较尖利。

 
 
 

  第二种,真书宀头势的写法,全部用挫收尾:“此名「若踆」。夫上点既驻笔挫鋒,左右亦須挫鋒,横画亦须挫笔。何者?势须順,戒在及异,则王书《告誓》「实」字之「宀」是也。”这里若踆的意思,就是好像踆锋,实际上没有踆锋,四笔都是挫笔收。挫笔收是一去一回,最后一横加一啄是折钉势。用挫笔是两次来回,所以我理解“若踆”就是揉搓。“若踆”这个术语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是个孤例。在唐韵中和“揉搓”声音很相近,可能是音近而错记。手腕四次一右一左,笔势相顺,但写出来效果还是要有点不同,不要全弄成一样。王羲之《告誓文》“实”字的宀头势就是这样写成的。可惜我们见不到了。我们来看看王羲之《兰亭序》“室”字的宀头势写法。如果只看大圈的话,其实他写了三个折。手腕一右一左,动了三次。如果我们把最后一折横笔和啄分开,那就是四笔。《玉堂禁经》的意思,这是笔都可以用挫来写。王羲之《告誓文》我们见不到了,我找到智永《真草千字文》“寐”字,他用挫笔写宀头势,和《玉堂禁经》所说的比较接近。写得快,就来回挫,不过最后一横和一趯之间的那个关节,智永还是做了踆锋动作,不是一个揉搓。

  第三种“宀头势”是行书用的:“此行书法,法以圆而飞动为妙。”“圆而飞动”,我理解是指钩。如王羲之《兰亭序》“寄”字,最后一笔用了钩,这就是“圆而飞动”。

 
 
 

  第四种:“此章草书之法,其于险側,务在露锋;其于勾裹,忌于缓滞。人不得法,则失之忽微耳,切慎之。”这里这里说草书多用露锋,姿态不要平整要险侧。“其于勾裹,忌于缓滞”,是什么意思呢?章草中的宀头势,只需一点加一个折钉势就可以。原来左边的一点,在草书中往往是省略不写的。如果把中间大圈中的虚笔写出来,那就很像一个钩裹势。所以说“其于勾裹,忌于缓滞”,用笔不要缓滞。

  这是皇象章草《急就章》中有宀头势的字,可以观察到前人在草书中的写法。见“字、宦、宠、塞”四字。

 
 
 

  今草继承了章草的写法,王羲之《远宦帖》的“宦”字,宀头势的一点和下面的折钉势,线条用笔非常讲究。单这个点,你去试写一下,就知道难度很大。纸张原来有折痕,所以影响到一横的运笔。注意箭头所指的转弯地方,也是揉搓方法来改换方向的。后来很多人写一横,往往是前粗后细的。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寡”字,中间一横就是这样的。前半段用侧锋,后半段用尖锋。好处是尖锋到尾转圈容易,线条也显得有变化。

  本节要点:

  折钉势:一横加一趯或一啄。

  冖头势:折钉势左旁加一点。

  宀头势:冖头势上面加一点。

  复习思考:

  褚遂良《阴符经》中“害”字宀头势左边一点,你准备怎样写?把下笔到收笔的动作名称都写出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作。

  “雨”的外面框架,可以视为“宀头势”的一种化势吗?和宀头势大圈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

  折钉势四种写法:

折钉势尾部

踆锋趯

折钉势尾部

衄锋挼

折钉势尾部

转笔钩

折钉势尾部

抬笔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简讲书法(笔势篇)26——钩趯的复合笔势01
行书的特点,行书的主要特点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王羲之的今草书,在扬弃张芝章草书基础上,笔势更显流畅遒逸
写好(行书)的“七个”诀窍【总结】
自编书法速成秘籍:书法入门就这几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