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翠波的文章:《蔡家堡》

《蔡家堡》

在渤海湾边的滨海地区,有一个600多年历史的渔村---蔡家堡,它以其独特的渔家文化声名远扬。

一、历史

千百年前,渤海湾的天津沿岸,由于黄河年年泛滥,大量泥沙流入渤海,顺潮水流到岸边,慢慢形成了许多退海滩涂。这些滩涂由于潮水侵蚀,海水逐渐退缩后,就慢慢地形成了许多坨地。在这些地势较高的坨地上形成了许多村落。

六百多年前,蓟运河入海口东侧三十几里的一块地势较高的坨地上,住下了一户蔡姓人家。在坨地上立起来的村落取名蔡家堡。

 蔡家堡的名字就别具特色。堡(pu),堡寨--插墙筑屋。用破席渔网等搭起的窝棚,插起院墙就是家了。这一带有许多渔村是以堡字命名的,如东边的南堡、北堡,附近的大堡子、小堡子、高家堡,塘沽的于家堡等,到了黄骅一代更是数不胜数。

 蔡姓人家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已经无从考证。估计有两个可能。一是打渔的渔船受恶劣天气影响,受难于此。这里滩缓泥软,搁浅后他们上岸求生,发现这里沟壕交错,鱼虾丰富,适宜生存,就住了下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逃荒的人流落到这里,感觉这里能够生存,留在了这里繁衍生息。后来又有赵、王、刘、张几姓人家分别住在了蔡家堡,他们传宗接代。到如今,形成了一个五百七十多户人家,一千七百多口人,一百六十多条渔船的渔村。

 经过六百多年的锤炼,蔡家堡积淀了丰富的渔家文化。六百多年,蔡家堡人历经磨难。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艰苦,食用水就是最大的生存障碍。起初,他们能够在这里立足,源本依仗于村子北边离海边稍远一点的坨地上的两个大小水坑,村里人称做大小水坞,这里积攒的雨水,成了他们夏季淡水的主要来源。到了冬季,雪水成了他们的依靠。初春时节,冰雪消融,他们采集海边海浪冲上海滩的海冰融化时留在上层的白冰,作为春季枯水季节的淡水补充,由于海水盐分比重大,上层的白冰会淡一些,可这种水的苦涩是可想而知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由于引用水的水质太差,又因渔民的生活、饮食、卫生条件都很差,所以,过去村子里的人很容易患秃疮病,有了很多的秃子。村里人乐观向上,他们编排了一种舞蹈,以花会的形式表现出来,来表达期盼健康、摆脱病患的愿望。这就是他们独创的秃子会。

那时,渔民出海打渔危险重重,海上渔业生产枯燥乏味,他们也一样笑对。他们用手中现有的工具鼓和镲,节日喜庆的时候舞动起来,向神明祈祷安康幸福。闲暇的时候舞动起来,向世人昭示渔家汉子的健康向上。这样,他们形成了一套独具渔家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渔民飞镲。多年的磨练,蔡家堡人还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渔家饮食文化。

二、渔家饮食文化

位于渤海之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湾中的渤海湾边的蔡家堡村,海域水流平缓,泥滩滩涂平坦,附近有九河下稍入海口,水中泥沙含量大,富含微生物、浮游生物,是多种海洋生物的洄游、繁衍栖息地。这里出产的海鲜品质非常优秀,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近几年,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夸汉沽,三样好,海鲜、葡萄、温泉澡,蔡家堡的海鲜最地道。”汉沽的特色海鲜名列之首。

在这里吃新鲜的海鲜从正月新春就开始了。在蔡家堡有个旧的习俗,请回家过年的“祖宗”们要“吃”了新打上来的新鲜鱼才会被送走。他们出海打回来的年鱼、梭鱼或红烧或软熬,先摆供敬过祖宗以后才开始吃。有的人家还会在熬鱼的时候,放上一把咸菜樱子,或是几块大红萝卜,滋味也是非常的鲜美。前些年,还会去出海捕捞鸡头鱼。这种鱼个体虽小,但品质一点也不差。软熬出来的鱼儿,鲜嫩可口。用它剁鱼丸子也是上品,鱼肉细腻,油脂适中,可与鲅鱼丸子相媲美。青虾四季都有出产,但这个季节出产的青虾个体齐整,虾体晶莹,口感最佳,适宜清炒,干炸,醉虾等。

随后还有面条鱼,这种鱼也称银鱼、出水乱等。它骨软如酥,在当地比较出名的吃法叫锅塌银鱼,打上两个鸡蛋,慢火一塌,那才叫个鲜。它还可以干炸、咸馇、软熬,软熬时放入咸菜樱子一起熬的方法是这里的渔家独创,的确,鱼也鲜,菜也鲜,入口耐人回味。到了这个时候,一些贝类开始蠢蠢欲动。首先是香螺,当地人称为波罗幼子,这个品种现在已经远销到祖国各地。

到了阳春三月,可以捕捞的海鲜品种多了,单说蚶子就有好几种。有红蚶子、白蚶子、青蛤、花蛤等。这里三月桃花蚶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季节煮熟的蚶子嘴边有一圈红边,如顶着一朵红花,又恰逢桃花开放的季节,渔民们美其名曰桃花蚶。蚶子托,这是古老的渔家说法,就像锅塌一样,比锅塌少放些油就是了。这几种蚶子都可以用做蚶子托的原料,唯属白蚶子最好,生熟白蚶子肉都可以,那蚶子肉中饱含的鲜汁被鸡蛋浆裹,入的口来,鲜汁流入口中,那种感觉难以表达。还有蚶子包饺子,馇蚶子,凉拌蚶子,蔬菜炒蚶子等吃法,最简单的是水煮蚶子,原汁原味,鲜香可口,最是下酒的好菜。三月里出产的贝类还有溢蛏和牡蛎,溢蛏在当地称鲜蛏或是蛏子,牡蛎称大蛤,或是以其外形称刺儿蛤、片蛤、扇子蛤。在渔家有:“鲜蛏蛤肉豆腐汤”之说。这些贝类的吃法大同小异,但要论比谁鲜,真是无法评判。这个季节还有刚从海底冬眠中醒来的皮皮虾,它的学名螳螂虾,渔家方言水蝎子。一首十六字令说得好。虾。形似螳螂海是家,盘中客,煮酒把它夸这是说渔民们常年以它佐酒,是道不错的下酒菜。在这个季节来渔村就餐,不能没有它,鲜香可口,回味无穷。它从这个季节开始一直到大雪节气以后都有出产。吃法有水煮、酱炒、醉蟹等。还有一种古老的吃法,由于皮皮虾的价格日渐昂贵,现在很少有人吃了,那就是擀蝎子汤。从生皮虾身段中用擀面棍挤压出来的肉汁,不加任何佐料,搅均,用汤勺放入汤中,就如同在汤中放入了鸡蛋,升起一块一块的白色的团团,那飘出来的鲜令儿气早已浸入了人的肺腑,让人闻鲜飘飘欲醉,它吃在嘴里,嫩鲜可口。

过去,渔家有句谚语:“谷雨前后打网船。”这个时节许多鱼类品种洄游归来,其中包括很多名贵种类,如大、小黄花鱼,铜锣鱼,鲙鱼,鲅鱼,带鱼,对虾、螃蟹等。这些鱼类从外海洄游到这里,开始得到丰富的食物,它们的品质得到了升华,上到餐桌来,口感会提高很多。这个季节可选择的海鲜品种很多,任你清蒸、水煮、红烧、软熬。蔡家堡还有一道独创菜---籽狼鱼熬鲙鱼。这时的螃蟹,从深水中回来是为生儿育女的,膏肓丰满,当是海鲜中的上品。但由于冬眠了一个季节没有进食,又由于生殖激素的缘故,相对于秋季的螃蟹口感稍差一些,略显酸涩。

(在过去,渔家打渔也跟农村种地一样,总结了许多谚语,都是按农历来计算生产时间的。节气是跟公历比较准确对应的,所以,后来都是按照公历时间安排生产。如滨海地区的渔民,三月十八日前后开始生产皮皮虾,四月十二日前后开始生产螃蟹,五月一日前后来到这里开始对虾、鲅鱼的捕捞。现在从五月一日起渤海湾开始对虾亲虾的保护。)

渔家的谚语还说:“立夏、小满满江红。”---“舍了老婆孩子娘,不舍四月这两將(QIANG,一將指一个周期的潮汐变化,半个月)。”这个时候,大部分鱼类都到齐了,是捕捞的最佳季节。这时的章鱼也很多,在潮间带的滩涂上就可以掏得到。在渔家,比较有特色的吃法莫过于箭鱼(柺子鱼)熬八爪(章鱼),肉锅熬八爪。箭鱼熬八爪,就是箭鱼与八爪鱼一起熬。八爪鱼拍酥了肌肉的力度,和箭鱼放入同一口锅中,大大的火,鱼鲜味与八爪鱼的鲜味绞合在一起,鲜嫩醉口。有的人家别出心裁,在熬鲜嫩的八爪鱼的锅里放入些猪肉块或猪排骨,那样鱼有肉香,肉有鱼鲜,妙不可言。蔬菜炒八爪,凉拌八爪鱼,馇八爪等也都是上好的渔家菜。对虾也来了,每到这个季节,对虾都会洄到这里繁衍后代。对虾是海产品中的精品,是渤海湾海鲜中的佼佼者。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曾经是皇宫的贡品。对虾原名东方白对虾。听老人们说,过去因其成双结对出售而得名。我们吃到的对虾大部分是母虾,公虾体小,口感也稍差,并且数量也少的多。盐水大虾,原汁原味,鲜香独特。糖醋大虾,腰果虾仁,溜虾段等都是很好的吃法。这时的渔家菜,还要说到鲅鱼丸子。在渔家吃鱼丸子,不必加淀粉什么的,鲜嫩的鱼肉粘合度非常好,要用花椒水反反复复的绞合,越搅拌,鱼肉越硬实,再加水,再搅拌,反复多次。到时候,或水溜,或红烧,其味无穷。还可以用鲅鱼肉入馅包饺子,这种馅的饺子独具特色。

渔家说:“网不打至(夏至)。”这个季节是渔业生产淡季。现在六月一日至九月一日是渤海的伏季休渔期。近几年,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小渔村里的渔民会利用一些不妨碍休渔制度的办法拟补暂时的不足,这时可以吃牡蛎。渤海湾的牡蛎肉嫩口鲜,吃法也比较独特。他们没有西方人喝鲜汁的习惯,也不会像日本、韩国人那样食用生鲜的。在这里或水煮,或凉拌,或炒各种蔬菜。有一种牡蛎豆腐汤,打几块豆腐,放入些牡蛎肉,加入清汤煮,汤越煮越白,到了一定浓度,开锅品尝,非常鲜美。渔家说:“喝牡蛎豆腐汤是产妇产奶的最好办法。”

这个季节,这里还有道特殊的渔家菜,海葵花。海葵花,一种腔肠类海洋生物,在海边潮间带的滩涂上,当海水退去,它会像花儿一样开在上面,圆圆的,如葵花般美丽,渔民称它海葵花。其实,它外面如花的东西是它用来采食的吸盘,它的躯体藏在滩涂的洞穴中,用洗盘吸取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它没有骨络,通体柔软,营养价值很高,味道又非常的好,可以吃的方法也很多,所以来这里吃饭的老主顾都会点上这道菜。

还有一道特殊的菜,现在吃过的外乡人很少,那是由于它的原材料稀少,加工挺麻烦的,爆炒海蜇脑子。每年八月四日开始,是海蜇的收获期,海蜇的腔肠如脑状,渔民俗称海蜇脑子。现在餐桌上吃到的海蜇有两种,都是水母类的,体形大的渔民称麻蜇,在水中毒性较大,在水中游泳对人构成危险的就是它,它水分大,加工成品的比例小,口感也稍差些。它的腔肠不能食用。另一种青蜇,也就是真正的海蜇,它的皮、头经过加工,都是下酒的好菜,尤其是老醋蜇头、盐爆蜇头更是远近闻名。这海蜇的腔肠加工以后,吃起来也是很鲜美,是难得一品的渔家菜。

休渔期间,客人带上鱼竿,钓上几条白眼鱼、鲈鱼也很不错,钓上来就可以加工品尝了,别有情调。这白眼鱼(鰡鱼)天生活跃,在水面乱窜,有时还会自己跳到船上来。鲈鱼就更不用说了,名流出身,品质上佳,绝对的精品。这里渔家最拿手的是鲈鱼炖排骨,那叫一绝,新鲜的鲈鱼,放入几块猪排骨一起熬,没吃过的人是无法想象那种滋味的。

九月份休渔期结束,来渔家尝海鲜的可挑选的品种多了,各种海鲜非常丰富。各种鱼虾蟹贝都逐渐丰满,口感越来越好,给来渔家吃海鲜的朋友带来无穷乐趣。

七上八下吃螃蟹,就是这个时节,渤海湾的海螃蟹最鲜美。

九月九,拶网袋口。霜降前后,洄游的鱼类逐渐的向外海游去。新鲜的海产品逐渐减少。直到大雪以后,基本上就冬闲了。

在过去,冬闲渔民们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在秋季海鲜产品丰富的时候,又会有许多打上了的东西无法及时卖出去。这样,他们就发明了许多加工海鲜的方法,来解决冬季的生活问题。加工的海鲜产品的方法包括糟酱,馇海鲜,干货制品,腌制品等。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这类海鲜。

糟酱,是把一些蟹类海鲜和虾类海鲜加盐,经过晾晒蒸发、发酵的方法制成的品种。包括螃蟹酱,皮虾酱,麻线﹙一种很小的虾﹚酱,对虾酱,白虾酱和虾油等。那些秋季打上来卖不出去的螃蟹和虾之类的,渔家把它们放入缸中,加入适量的盐,把海鲜捣烂,称为捣酱,经过日光凉晒发酵,成为一种散发自然鲜香的美味。在捣好的酱中加入腌制带有鱼的油脂的渔卤,再经过反复日晒,会析出一种油脂,这就是有名的虾油了,这可是餐桌上佐餐的好调味料。过去捣酱的活大多是渔家妇女们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的工作,很辛苦。晾晒时还要非常的精心,平时还要时常的搅动。那些没有加工好的,或是不慎经了雨水的酱,会发黑,并伴有一股臭味,跟臭豆腐的味道差不多。在渔村里,曾经经年散发着鱼虾的腥臭味。

干货制品包括干鱼,干虾,干贝,干虾仁,虾米等。把鱼蒸熟晒干,或是一些鱼直接风干,用它们滚烫熬菜都很相宜。许多种鱼都能加工成干鱼,但渔家尽量选择油脂低的品种,多在立秋以后加工储存。干虾,是把各种虾煮熟晒干,就成了干虾。干虾摔去表皮就是虾仁了,俗称虾杆。市场上常见的虾米就是干货,最好的是锅煲虾皮。海螺、毛蚶、白蚶子、扇贝等煮熟以后都可以晒成干货,称为干贝。那个时代储存干货非常不容易,在秋季之前加工好的干货需要用草灰封缸,才会放到冬季。

滨海地区盛产海盐,夏季的水洼日光一晒就会出盐,这为渔家加工咸鱼创造了有力条件。许多卖不出去的鱼都被加工成了咸鱼,有许多小鱼被加工成猫鱼,那个时候蔡家堡的猫鱼远近闻名。到了如今,人们已经很少用盐腌鱼了,每当想起童年棒子面饽饽夹鲅鱼籽的岁月,还会吧嗒嘴。

馇酱一般是在中秋以后,在滨海地区非常有特色。汉沽的八大馇就是秉承了渔家的这一技艺,利用各种海鲜,馇出各种不同味道的美味佳肴。秋天港(jiang)里的梭鱼,身体里储备了过冬的能量,很肥硕。整条鱼不去鳞,不破堵,这样馇出来的鱼酱鲜香可口,味道十足。馇马铁,馇麻线等也非常有特色。正可谓“咸中得味味不同”,也反映了北方人口味以咸为主的的特色。

三、民俗文化

旧社会,靠海吃饭的蔡家堡人生存环境非常的恶劣,灾难时有发生。渔民笃信佛神,供奉南海大士(观世音菩萨),俗称“老母奶奶”、“护海娘娘”,逢年过节上供烧香祈求保佑,也就是沿海普遍敬奉的圣母娘娘。每一年的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都要到河北唐山的景忠山朝拜碧霞“娘娘”,随行有鼓镲仪仗,场面宏大,以求得“娘娘”的保佑。

受冀东文化影响,这一带沿海地区建有许多庙宇供奉“娘娘”。蔡家堡村有过三处神庙遗址,曾供奉过大小神圣。 那时神灵面前烧香拜佛也没能为他们真正减少天灾人祸,渔家感到的是如此的无奈,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他们传下了许多老例和禁忌,形成了许多忌讳。

蔡家堡旧时的禁忌,尽管纷繁琐细,但都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平安幸福这根主线,表达着人们对困难、危险的敬畏心理。

他们给家里的渔船起名字就很有意思。不像现在的船名都按序号,如津汉渔04888…..04890等。那时村里的渔船用大花梨、大马槽、小簸萁、花鞋、木槽、大叉子等等古怪的名字。这可能与过去穷人家的孩子用大蛋,二狗,三歪子,狗剩儿等道理一样。 

在“四清”以前,村子里没有女人上过船,这跟别的地方一家子撑船不一样。当渔船打渔归来,女人不允许过海垱。那个时候,蔡家堡没有码头,帆船都泊在滩涂上。渔船打来的鱼虾都是靠船工担到岸上,只有特殊情况才会让船靠岸。女人不能上船,更不能迈过网具。渔民们不能用红线补网。那时的渔网是用麻线织成的,织成以后用桐油和猪血等原料浆制,女人织好渔网后,就没有她们的事了。

春天来临,渔船出海了。第一次出海,家眷三天之内不能回娘家,不能洗衣物等。不能在正月里往船上送煤。这里的祭海仪式在除夕之夜就举行了,那时的渔村非常热闹,村里人称为升纸,就如同今天的春节晚会一样,放鞭放炮,敲锣打鼓,点香烧纸,敬天敬地敬海神,老少同乐祈求富裕平安。

那时的渔船都是风帆船,因为帆与翻同音,所以渔家称自己的船是风船,扬帆改称打蓬。就连使用的锅碗瓢盆都不翻着放,也不能说翻字。当地的方言分量的沉与重同意。在岸上说多沉多重,而在船上只可以说多重。有些物品放反面了,不能说翻过来,他们说划过来,如把鱼划一个,睡觉划身等。在船上还有许多讲究,不能在船头大小便,不能在船头晒被褥,不能在饭碗中立筷子等等。

在海里,起锚在这里不说起锚,说打锚。在下锚的时候要大声的吆喝下锚喽---”,告诉那些海神躲开,我的船要下锚了。鱼虾蟹贝在这里通称活天,深水位出的海产品称大活天,浅水位出的海产品称小活天﹙也可能是货添两个字﹚。网破了不能说有窟窿,说有条龙。不能说不能做的还很多……

海上生产风险最大的是风浪,经过多年劳动积累,蔡家堡的渔民总结经验编成谚语流传下来。预测天气,减少灾难的发生。如:观音脸儿背着蛏皮子跑,东风小不了。家鸟(qiao)儿上了船,北风不会远。东风上了北,刮的活见鬼,北风上了东刮的稀了怂。发海云层低滚滚,倾盆大雨在眼前。日出青鸡蛋,刮风就起烟。天上天丝不断,风起准在西南。身体腿脚痛,肯定要刮风。船上苍蝇乱哄哄,不日定会起东风。风前风尾,鱼虾撒欢等等……

原来,出海打鱼的渔船上都备有传声工具锣鼓镲钹﹙铙钹﹚等,这是为了方便渔船,﹙前几年,有大雾天气的时候,村里许多渔船找不到回家的航道,村委会还组织人在码头敲镲传声,作为渔家定位的目标。﹚作为联络渔船撒网、收港的信号,也作为收获鱼虾回港时的打喜﹙报捷﹚工具。这些工具还被运用到节日喜庆、宗教祭祀活动中,蔡家堡人把它演变成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渔民飞镲”远近闻名。做为娱乐和祈福的表演艺术,蔡家堡人还发明了一种“秃子会”。

当年,蔡家堡的渔民每年的阴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都会有人结队到河北唐山景忠山朝山拜庙,酬请护海娘娘护驾。民国初年,村人赵文宽在景中山寺庙中做了第七代方丈主持。据说是由于自家母亲在念爷小的时候许愿把他送给庙里的。他被众僧人尊称为侠和尚七太爷,做到主持以后对家乡的父老额外的关照。将近山门,蔡家堡人镲鼓之声的独特音律被侠和尚等听到,都会出来远接逢迎,倍感亲切。每次还会留村里人住上一两天。这样,渔民们又借鉴了寺中乐曲的艺术风格,把蔡家堡人的飞镲艺术加以完善。他们的飞镲艺术独具特色,这是由于渔家汉子粗犷豪放的性格形成的。一面大鼓,四至六人飞镲,两至三人敲钹铙,声舞齐放,场面壮观。击鼓,领奏这一艺术的全过程,铿锵有力,用疏重缓急引领舞曲进入高潮,飞镲的舞步要迎合鼓点的节奏,钹铙起伴奏的效果,让现场的气氛达到和谐统一。他们原有几套鼓曲,《升纸》《幺二三》《吵子鼓》和《敬乡曲》等。他们鼓点节奏激昂,镲与钹铙的挽手处配以五彩的丝带,舞者穿艳丽的妆饰,为表演增加美感。精彩在于飞镲。飞镲的队员按鼓点节奏起舞,蔡家堡的飞镲表演允许队员自由发挥,但要求起舞与落地的节奏与鼓、钹铙的节奏保持一致,这样显得壮观而不凌乱。他们自编的舞姿套路有“古树盘根”、“插花盖顶”、“白鹤亮翅”、“苏秦背剑”、“张飞骈马”、“蛟龙出水”、“童子拜佛”、“鹞子翻身”、“仙女散花”、“海底捞月”共十句。飞起铜镲的舞姿与鼓点节奏一起变化,精妙处在于在一节飞镲表演结束的时候,同一个节奏点,所有的鼓、镲、钹铙一声脆响嘎然而止,以一锤定音的感觉给人以震撼。翻飞的彩带,激昂的鼓乐把一场场精彩地民间艺术呈现给世人。

   旧社会蔡家堡人的恶劣生活条件,使村里很多人害上秃疮病。为了寻求神灵的保佑,驱除秃疮病魔,使下一代不再受病魔的侵扰,他们编排了一套舞蹈,以会的形式,做为一种期盼,表演出来。这就是名噪一时的“蔡家堡秃子会”。这种表演形式以鼓和镲伴舞,他们用猪尿泡,在上面刷上油,再撒上白粉子,又粘上几根染了黑色的麻条,戴在头上,穿上五彩的衣服。每八个人为一组,一共三组共二十四个人。踩着噔噔嚓,噔噔嚓的锣鼓点,扭着花步,有节奏地抓头套上的白粉子,白粉子便往下掉,一路上就像是雪花飘落,啥时候头套上的白粉子、麻条全抓没了,扭会才止住。给许多人带来过欢乐。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船工号子,堪比精美的民间表演艺术。这种号子形成于渔民们每次拉船上坞和下坞及搬吊的劳动中。那个时候没有船台,渔民修船要把船拉到岸上称为上坞,修好以后送到水里称为下坞。那个时候的渔船都是风帆船,船底是平的,修船底需要把船底侧转向外,称为搬吊。这些过程都需要多人一起来做,这就需要大家把力量用在一个点上,也就是一鼓作气。这样就要有人统一发号施令,这个人称号头,大家异口同声附和完成发力过程。船工号子对号头要求比较严格,这个人要声音宏亮,要有号召力。拉船与搬吊的号子略有不同。拉大一点的船都是用两根绳索,刚一启动的时候比较费力,号头站在中间向两边的人统一发号,声音宏亮厚重---------。话音落地前的瞬间,两边的人一起接号子,“—---。这样一股劲两根绳拉着大船就上了岸。连续重复号子,一鼓作气,那种声调极美,听来也是一种享受。搬吊则有所不同,因为当船侧到一定角度的时候,就要逐步的减小力度,这就要号头把握尺度,按力量的大小劲发出号声,别有风趣。还有一种劳动号子,砸夯号子。这是在渔家筑房处理地基时的一种劳动号子,出处无从考证,但在那个时代绝对是道亮丽的风景。这种号子完全是唱出来的,很美。砸夯号子也有号头,这个人一般站在中间,负责掌控夯的走向,称为掌夯。不夸张的说,掌夯的人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那样才会称职。曲调扬长顿挫,节奏是固定的,但词要时常变化,字多字少都要合拍。抬夯的人十、五、八人不等对称,还要听号声抬夯撒手。砸夯号子是这样的︰掌夯人﹙唱﹚张家盖新房----”抬夯人接话茬---”在呦字出口的同时撒手砸夯。抬夯的人都是这一句和声,以下省略。掌夯人的曲调上扬下挫,让歌声充满情趣。咱们一夯挨一夯--”----“大家来帮忙-----”---需要向左侧挪的时候就唱左边来一夯-----”----。他把逗趣、祝福、指挥等一系列的语言都转换成歌词唱出来,很美很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津味寻踪 | 拍蚶子摔八带 前吃虾钱儿后吃对虾 沽上渔家这么饕餮海鲜
你试过自己打渔然后吃最新鲜的海鲜吗?
福建一渔民整理的海鲜大全,以后不怕不认识海鲜了,值得收藏
休渔期结束!快去浙7个小渔村逐浪做吃货(内附海鲜挑选秘籍)
美食 | 象山寻鲜“十六碗”
【哏儿都早点100天】第59天 开海啦,跟着老船长吃顿渔家馇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