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少工夫筑始成——评《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一书

我先介绍一下该书的基本信息:作者:费伟伟,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版次:20187月第1版,开本:16开(亲测长×宽×厚为23.5×17×2.5厘米),页数:363页。适读人群:新闻记者和业余、职业作者

本书可用“多少工夫筑始成”这七字来概括其内容。共七辑,分别讲“修炼”新闻稿的七种境界,我用七个“为王”来总结,依次是:审时为王,故事为王,写法为王,斟酌为王,博学为王,新异为王,标题为王。

这里捡三个“为王”重点讲讲。

先讲审时为王。

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是首辑标题,但如何审时才是其重点。稿该怎么写才合乎时宜?作者举例说明应“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问题要'尖’,切口要小”。总之是要以小见大。

例稿的初稿有何问题,该怎样改,改后有啥利弊,是否应再改,以及几经修改才得以见报的完整稿均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例例皆不同,个个涨见识。在此后六辑中,作者也如此行文,既诊断,又开方,甚至不惜拿自己被毙的稿子开刀,是个说话幽默犀利的实在人。

不过包括作者在内的党报记者真能做到不偏不倚地针砭时弊吗?各位心中自有答案。而我接下来要讲的是由此引申出的另一典型问题——如何创作出既接地气、又近人情、还入人心的现实题材电影

只见花落不见开,哭太惨,只见花开不见落,笑太嗨,哭笑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只有“花开花落皆可见”才感人肺腑,“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是电影必须传递出的力量,而剧本的好坏则是成败的关键。

拿我看过的韩国电影《熔炉》和中国电影《盲道》来说。同样都是关注受害儿童,但观众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其原因正是剧本的优劣悬殊。对比结尾的字幕,可知真实多受人待见,失实就多招人厌恶。

《熔炉》:

二零一一年现今,一部分加害者已经回校复职,对这起案件的所有法律上的判决已经全部结束,但是,为了揭露真相,他们仍在继续战斗着。

《盲道》:

晶晶被一个善良的人家收养,她上了盲人学校。晶晶的继父和郭伟等犯罪分子被警方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韩国容许“黑”政府,中国不许政府“黑”。如果中国准许拍摄并放映《熔炉》这种关于教师性侵残障学生的电影,那结尾的字幕一定是孩子们被善良的人家收养,上了新的聋哑学校。校长等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斗官是社会的常态。缇萦上书救父,汉文帝因此废除肉刑。唐德宗横征暴敛,但却因百姓“为之罢市”而被迫取消苛捐杂税。《熔炉》的上映更迫使韩国政府出台《熔炉法》并重审旧案。

所以,民斗官非正能量?

再讲斟酌为王

凡是有关遣词造句的话题,总绕不开繁简二字。古人说:文贵简。作者对此部分赞同,认为文章务求简短、简洁、简明、简朴,但有时还需要学会适当做点“加法”。换句话说,并非越简越好。减肥过度就成了活骷髅,怎么看怎么硌应人。不胖不瘦才生龙活虎。

比如,鲁迅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我认为导致他这么说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雪是视觉,紧是触觉,运用通感手法,让人如临其境。二、以景写情,烘托林冲屋漏偏逢雪狂的倒霉处境。

与繁简比,口语感同样重要。作者说口语化是一件说来简单做来极难的事,但办法还是有的。例如,“对路面进行洒水”改为“给路面洒水”,“对……进行……”这个书面句式消失了;“由企业足额保证运行费用”改为“足额拨了运行费”,“保证运行费用”自然不如“拨运行费”口语感强。

其实用动词、方言跟变句式同效。作者反复强调“一个动词胜过一打形容词”,严歌苓在一席讲座《职业写作》中也曾说过要多用动词。而用方言时“如何添彩不添堵”,作者套用作家陈忠实的话作答,“从字面上让外地读者猜不出七八成意思的方言,坚决不用,用了反倒成了阅读障碍

关于方言这块,我展开讲讲。不管俚语或俗话,大都有趣有料,但正如作者所说,“坐在电脑前的秀才怎么也憋不出来”。嘴勤脚快才会肚里有货。拿我自己举例,我就很喜欢跟我奶奶聊天,因为她老话超多,常语出惊我,如“硬面烂面,吃完翻面”,“乡下人挑粪,两头都是屎(死)”。

所以,千斟万酌为哪般?

最后讲标题为王

新媒体催生了标题党,题不符文已司空见惯,而“做标题的第一要义是准确”,“这个'准确’当是又正确,又具体,不大不小正合适”。关于拟题的方法,作者说了好多种,其中一种便是多用动词,巧用动词。看来从头到脚动起来才是“修炼”的最高境界。要像和尚似的静坐,估计读者早就跑得没影了。

作者还教了个讨巧的办法,那就是“借力”。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关键在于要“识宝”,“借”得恰到好处——字面意思不可太深奥,不宜用典。2011911是“9·11”十周年,美国举行纪念仪式。次日,《文汇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幅老人悼念儿子的图片,并配上标题——十年生死两茫茫。

所以,文好也要题来载?

关于“修炼”文字的书,市场上有不少。将本书和我看过的《剧本医生》、《创造难忘的人物》及《小说创作十戒》比,它们虽各有侧重,但都提到了体验生活的重要性。我觉得有条件,试;无条件,拾。直接间接都是体验;一手二手都是材料。何况有些无法试,如历史;有些不能试,如毒品。

要想写出好文章,国学大师刘文典认为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观”乃多多观察生活,“世”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乃讲究音韵,“菩萨”则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而要做到讲究音韵这一条,我觉得除了要掌握海量词汇及写作技巧外,还要不断地写,反复地改。

临了再讲讲作者本人。

好巧不巧,作者和我都是无锡人。他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机动记者组、经济部工作,任记者、编辑,多次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先进工作者。著有散文集《杨花漫漫》(获石榴花全国大学生散文比赛一等奖)、《渴望远方》、新闻评论集《编采逸兴》等。

他在本书后记里说了他的大学趣事、工作经历及办报热情,其中最有趣的是米饭与馒头的“对抗”,“某日,有位杭州籍男生在宿舍放声恸哭,同学劝,老乡劝,辅导员劝,甚至找来与他同组的女生劝,谁都劝不住。哭啥呀,不说。哭够了,号一嗓子:我——想——吃——大——米——饭”!

可怜的南方娃,要生在现在,就算上更北方的大学,也有米饭吃。可“那还是20世纪70年代末,吃粮凭票,票分全国、地方,粮分细面、粗粮。大米属细面,一个月仅一斤六两;粗的是玉米面、黑面,各类杂粮,做的馒头更粗硬,更难咽”。这种硬馒头,恐怕连爱吃馒头的山东人都吃不下。

    总而言之,书是好书,认真读完,定有收获。不过要想“修炼”成功,必得狠下苦功。不历万难,怎能成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福州方言动词的''体''和''貌''
《熔炉》
让剩馒头更好吃的办法,根本停不了口
这两句洋夹土三门话,你说不说?
【赣雩文艺】作者:方言《汉宫春•寄怀》总第798期②2021年第4期②
小说的语言特色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