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城刘氏老宅 2 】种德耕文宇檐重

丹河水映宇檐重,
种德耕文古意浓。
可叹人随风雨走,
幸观白铁铸花容。

         刘庆庆题

【晋城刘氏老宅】

种德耕文宇檐重

☆ 刘庆庆

丹河岸边有一座美丽的村庄,因为它位于河畔弯曲之处,远在秦汉时被称为纳曲山庄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一个繁华的驿站,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东西而过商铺鳞次栉比,商贾豪宅和普通民居相偎相依,银楼、当铺院、冯家院、李家十八院一座座宏阔的宅院府邸就建于沿街深巷之间其中就有一座就是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沿丹河岸而建,地形西高东低。刘家先祖沿河岸筑起一道高8米的堤坝,在堤坝东端向北直拐,形成L形围合,内填大量土方,筑起大院的基础。从河对岸的东南角度看,大院俨然是一座壁垒森严的高高耸起的城堡。刘家大院所处的位置在村南端,地势较高,被村里人称为“南圪当”“圪”在汉语中有“小土丘”、“小山岗”之意,“圪当”是晋城常用见的地名俗语

由于地形的原因,刘家大院第一道拱形大门朝西而开,拱门上镶嵌着一方石匾,上书“种德耕文”四个大字,农耕文明在中国源远流长。耕读传家是农家人安身立命、光前裕后的朴素追求。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乃至求功名而光宗耀祖所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方“种德耕文”的匾额,体现出刘家先人较高的文化的涵养。

透过拱门可以看到一座挺拔厚实的照壁和沿河岸建立的墙垛,宽阔的庭院体现出一种大户人家的范儿。入拱门可见大院三处院落,它们相对独立,功能各不相同。大门右侧是一座不大的三合院,俗称簸箕院。是当做书院来建的也可能是佣人的居住处小院内的三座房屋都是平房,而且屋身不高,但所有墙体都是纯砖结构,连院子都是满砖铺地。砖包房四面外墙都是砖已经算是上等了,四面墙里外都用砖砌的房屋,可以说是豪宅的滥觞。左侧是喂牲口的院子小院门外的侧面墙上的几个栓缰绳的铁环,是这个小院初始功能的见证。

主院前为影壁位于大院的东南。影壁厚实坚固,砌筑讲究,仿木砖雕朴素而不失精巧 影壁中央镶嵌砖雕图案正中,是一朵铁质的花型饰件,它精美异常,历经百年沧桑不仅完好无损且黝黑发亮。明清时期泽州作为全国的铁的冶炼制造的中心之一此铁花诠释了铁件的品质之高制作之美和设计之巧需要点出的是,该铁花不仅寓意美好,而且和主人的发迹有关,有画龙点睛之妙。

影壁所向正北便是刘家住宅,形式为一进两院。一进有东西两座厢房,厢房各3非主人居住。厢房内部受地方限制,空间狭长。西厢房前靠南的位置有一片空地。旧时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里有为小姐女士们所修的专用茅厕。过去大户人家宅是男仆们的禁区。讲究的人家还专门留一个通向院墙内的水槽挑水的男仆在院外把水倒进水槽,贴身的女仆在院里接水。

通向二进院的门在一进院的东北方向,这座幽深的大门的走马板上书有“平为福”三个大字,体现了主人退而修身养性,居者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入二进院,便进入刘家大院主人们生活的区域。

二进院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即本地标准的四大四小四厦口,格局规整,使用讲究。北房3称堂屋,两侧各2间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南屋又称倒座房楼下3间、楼上4其中门洞占据楼下1间,楼下西有耳房。整座院落一码的楼房花脊,十分的气派,处处木雕石刻,又十分精致。东厢房的南侧还有一个偏门通向院外。东侧院外的地势很低,需要下几个台阶才能走到地面。地面就是村中大街,来往方便的很。

刘家大院的主人,也是始建者名叫刘鹏泰,他生活在清初。当时正是天下大定,贸易始兴之时。晋城做为全国北方的冶炼铸造中心,向外输出大量的铁货,运输方式既有骡马车队,也有驴驮人挑。刘鹏泰从小志在千里,不甘居于一隅,稍大便成为“担脚”人勇闯天下,从晋城跑晋南一带送货,开始跑单帮,坐大后组织自己的驮队他人实在,吃苦耐劳又腿脚勤快,一趟趟送货风雨无阻,来来回回虽说辛苦,但银两不少挣。时间长了有了人脉,加之他善动脑筋,想到如果开个商铺,自己进货自己卖,不是可以多赚钱吗?于是,他就开了商铺当老板做起铁货买卖了,由于他精明能干守信用,小生意很兴隆,久而久之在多地开了多个铁货铺,日进斗金,钱哗哗的。有了钱之后,他带着妻儿老小回到了故乡,开始大兴土木建家园

这样,刘鹏泰在位于村西南角建了座两进的宅院自家住另建两座下人住的前院后院由于院落修建在丹河北岸上,为防范河水上涨受到灾害,刘鹏泰在南门外砌了一道长长的石头围墙作保护,墙头修的像城堡一样的堡垒,人称这道墙叫“南门墙”一时间,刘鹏泰站在南门墙头可以临风远眺,一望碧水蓝天,收揽湖光山色的丹河全景,可谓美妙绝伦人生得意

随着历史的演进,岁月的变迁,刘家大院的主人后来虽命运多舛,但其宅院至今仍不失亮点。它做会馆、办学校,当展厅,从来也没闲着,可谓车马喧嚣,人才辈出,与时俱进,显赫一方。不变的,是这座丹水辉映的古宅,久久屹立而不倒,有如那朵铁铸花朵,像一枚熠熠发光的勋章,向寻幽探秘者宣誓主人曾经的光荣与辉煌,讲述这里建筑的精美,故事的悠长……。

正是:

丹河水映宇檐重,

种德耕文古意浓。

可叹人随风雨走,

幸观白铁铸花容。

2021118日于锦溪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在太原东山的
朴实的刘家大院【魏冬林】
梦回刘氏庄园(二)
百年光景,百年老宅!(下)
定海东门头旧事,半边东管庙弄探老屋
【书楼】刘笃敬南高藏书楼:首开山西煤矿,收藏仅余《昼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