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志里的故事】村里的饭场
userphoto

2023.01.14 山西

关注


【村志里的故事】

村中的饭场

村里过去的饭场很多,从上场、王院老槐树下、小庙口、道口、栅栏口、东西口、冯院大门口到南阁口,都是村上的饭场。尤其是小庙口,那可是南北头、东南头的人都来此聚集。

饭场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什么讲究。没有桌子,没有椅子,最多是有个简单的小凳子。大都是就地形垒成的大石块、平石板,横着的石柱、石门斗等。吃饭的时候,邻近的几家或十几家人各自端着自家的饭菜陆陆续续自然而然地就到了这个地方,来的早的坐在那里,来迟了就站在那里,或者蹲在那里。饭是各吃各的,近处的端着小碗,吃完了再回家盛,远处的端着大缸碗,或者提着小铁桶、小砂锅来到饭场吃。不管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除了刮风下雨都来,常年不断。

来到饭场吃饭的人,聊天闲谈,话题广泛,无论是新鲜的、陈旧的,不管啥家里的、地里的,故事笑话、新闻趣事,张家长、李家短,城里的、乡下的,甚至是中国的、外国的等等都有。饭场上能说会道的人占着主动,一回不来就不热闹。不爱说的人也只想走过来听,凑热闹,或者是听了回去给家里人喷喷,传传淡话。

集体化的时候,饭场上男人常说的是地里的农活,该种什么了,该收什么了,什么庄稼成了,长的如何,城里的葱、红薯、柿子是什么价钱,外面有什么稀罕事……。改革开放后人们谈的是如何挣钱,那里打工,后来边吃饭边约定去哪里“爬山”、“斗地主”之类娱乐之事。女人们大多数交流的是家务活、婆媳事,孩子闺女的情况为多。有时她们也贴耳嘀嘀咕咕,传一些淡话。偶尔会因在饭场上的说的闲话惹来小小的“嘴官司”。

饭场是体现社会生活变化的地方。在过去很穷的日子里,人们碗里都是稀糊糊,菜饭、焖饭之类的饭,最多让男人吃点小米干饭,根本看不到白面馍馍和肉。即便是过节改善一下吃点好的稀罕饭,一般都不到外面,只是在自家里吃。

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转,饭场的饭大有改观了。什么早上“猴打伞”(煮疙瘩),中午“摔案板”(拉面),晚上“油馍蘸大蒜”都不算稀罕了。家家做的饭端在饭场比花样、比营养、比吃法,再也不用掩掩藏藏的了。

饭场也是流动商贩的市场,为他们提供了适合经营的临时场所,卖凉粉、豆腐脑、麻糖麻花的,张罗缠簸箕、补锅、钉鞋的,有担货郎担的还有耍猴的……。饭场也给来往过路的人提供了歇脚的方便。人来人往的饭场也成了消息传播地,哪里赶会,哪里唱戏,哪里说书都会有人说到。

饭场无形中通过对话、交谈,随时都传播着方方面面的好消息、坏消息,甚至也有小道消息。在传播中有人全信,有人半信,也有人不信,还有人打辩,争论得没完没了……。

当然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如今都盖上了新房,住进了楼房,饭场变了,变到各家各户的饭桌上了,变得没有过去在老村饭场的那般热闹和原始的味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怀念那个热闹的吃饭场面(散文)
志富叔叔进城
村里三大爷老汉的悲喜人生【一】
刘文俊​ | 最后的饭场(小说)
听爷爷讲他孩提时代的噩梦
​寇振朝 | 看电影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