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城老宅故事】我的“李家十八院”

【晋城老宅故事】

我的“李家十八院”

☆  李翠林


       饱经风霜的老屋,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不清哪一代的爷爷留下来的,距今将有300年的历史了。过去在村里也是远近闻名的“李家十八院”大户人家住的,我是李家的后人,从小就生长在这里,从我记事起,好多院落都已坍塌,只有我家这个一进三院的穿心大院保留至今。现在的水北村是国家级文化名村,我们这个院也就成了历史文物了。

       从这个老院子搬出去已有20多年了,多年失修,房坡的瓦片也残缺不齐,遇到刮风下雨天瓦片就往下滑落,为了保护好这份家业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于是,我家把破旧的老房子进行了修补。

       走进院子里,看见曾经住过的老屋和荒凉的老院子,深深印在脑海里的童年往事、青年时美好的向往、和亲人们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场景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心里感觉酸楚楚的。

       再也回不去的过去永远留在了这里,只有深藏在心底留作美好的回忆……

       饱经风霜的老屋,是一幢古老的四合院,北屋7间楼房,其中正中3间是堂屋,堂屋东西两侧各2间厢房,东屋西屋各3间楼房,南屋3间两面开的穿庭客房,前门有台级,台级上面有四粱八柱的出檐,出檐下面和石柱子上有雕刻画,门厅上方正中间有麒麟等木雕,传说是过去大户人家镇宅降妖之物。(农业社时期生产队借用南屋做过仓库,部分古迹都已毁坏)

       南屋后门和院子中间隔3米过道,这条过道从南屋东南角拐出去,旁边有2间过去是让喂牲口的屋子,称作牲畜屋,(已坍塌)我记事的时候,父母在那里修了个猪圈,每年都要养一头猪过年杀了卖个钱补贴家用。过道通往中院、中大门、前院、前大门、小时候曾听奶讲,前大门出去还有好几个院落(已不存在)然后再通往老大门才可以出去。南屋西南角处是个厕所,紧挨厕所有一上圆下方形状的小后门,后门出去还有一个院子,院子里面支有石碾、石磨,称之为碾磨院,院子里有堂屋,西屋(已不存在),农业社的时候村里改造道路把那个后院铺成了路。

        老屋的墙都是用厚厚的青砖白石灰垒砌,房顶是龙头脊,蓝瓦,屋中是红漆木制楼板,冬暖夏凉,典型古老的农村老房子,在当时算是远近闻名的李家十八院豪宅。

         我家院子在过去的李氏家族称作“西院”,紧挨西院的东面的院子称作“东院”,流传至今还是这样叫的,只不过现在的东院只留下和西院并排的一个院落了,听老人说过去的东院修建的和西院一摸一样结构建筑的院落,东院同样有座一模一样的南屋庭房(现在已被邻居开发成一片小菜园子了)从西院出来前院大门外左边有一李姓家人修建了一座现代式的二层小楼房,于旁边的老宅院形成古和今显然的对比。

       如今,老屋人去屋空,曾经在这里经历过人生中大大小小好多事情,在这里有过苦、痛、和温暖,也有过喜、乐和伤感,好多亲人从这里走出,有的却永远的走了,只有这饱经风霜的老屋,独自魏然屹立在这里向过往的人们无言地诉说着那古老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人气养着的祖屋,最终难逃轰然倒下的命运
灵石王家大院游记
栗 白|| 深宅老院乡愁浓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艾平原创散文《父 亲 与 老 宅》
邵东老屋记忆(38):流光村坟山屋场的故事
《梦回老家》宋瑞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