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画片《崂山道士》的插曲
userphoto

2013.05.22

关注
小时候有个动画片《崂山道士》,最近又重温过了。和许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旧作一样,脍炙人口、经典怀旧。
    要说的是,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情节台词外,主人公王七登崂山时,遇到一位老樵夫唱山歌,虽寥寥几句,却悠扬飘逸,颇具仙风道骨,有余音绕梁之感。记得儿时也曾经学着哼几句,但虽然旋律琅琅上口,歌词却无论如何听不真切,只好作罢。
    这次借网络查询之便,搜索了一番,报告一下收获和感想,不知有无共鸣者。

    这个插曲原来还有个著名的题目,叫《板桥道情》。
    首先“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也称“渔鼓”。据说发祥在宋代,盛行于清中叶道咸年间,尤其是湖北的江汉平原最盛,堪称发祥地。
    之所以叫道情,大概和道观里讲经颂道的场面有些渊源,但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类似流行歌曲的曲种,无论文人雅士还是市井闲人都会哼两句。歌词可以是宋词元曲之类的曲牌定式,也可以扩展成较为自由的“弹词”……
    《板桥道情》是“道情”里最著名的一个作品,顾名思义是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做客湖北钟祥时所作,时称《道情十首》,都是“耍孩儿”的格式。《崂山道士》中的几句是第二首的第一阙。第二首“老樵夫”歌词如下: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茫野草秋山外。
        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据说“道情”这种演唱形式直到民国年间还很流行,难怪被动画片的编剧导演自如地运用,恰到好处。此外王七的对话道白中还运用了昆曲等形式,所以人物形象如此丰富传神。
    不知是年龄的关系,还是确有此事,总觉得现在“上美”的动画片比原来的质量差远了,代表近年最高水平的《宝莲灯》没法跟以前的《大闹天宫》相提并论,十几分钟的小品短篇更是不知所云……一代不如一代。传统的东西都丢了,新东西又学得不伦不类,或者干脆就没学。
    算了,不做粪青式的指责了。回到《崂山道士》,王七的配音、旁白还有这几句悠扬的“道情”,都是上影老演员程之的杰作。虽然是简短的动画小品,也能让你体会到大家风范的“深入浅出”。今年的情人节是他12周年的忌日,这几句算是纪念吧。

    ……想听全部完整的曲子,用百度搜了半天,只有扬州话的《板桥道情》,是某届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政成的扬剧片断。大概这要联系到“扬州八怪”的历史渊源了,据说还有扬州出身的某大人物的关怀在里面……但是扬州话确实太有特色了,比如砍kan的读音是kian,差点起一身鸡皮疙瘩。如果俺是王七这条山东好汉,在半山腰踟蹰时听到几句怪异缠绵的扬剧,肯定没见到老神仙就下山了。
    无论如何后几句的调儿找到了,谢谢。

    最后咱也填一首“耍孩儿”,补充进当代我辈的职业特色:

        老白领,自加班;转鼠标,敲键盘;脖儿僵硬眼圈暗。
        薪水薄厚怎堪比,报销细算每分钱,天塌地陷有老板。
        别做梦,好高骛远;无须烦,又过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画片:崂山道士
动画片--崂山道士
1981年动画片:崂山道士国产经典动画片《崂山道士》(1981年)
中国曲艺网
板桥诗词
经典回顾1981年动画片【崂山道士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