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原创 阎增耀 人性视窗 2021-05-23 17:44

收录于话题#为什么25个

2021/5/23

//演讲//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你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我。前两天我刚和同学在江苏淮安聚会,我们有四十来年没见面了,现在的我五十多岁,四十年前我跟你们差不多大,你们唤起了我对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四十多年,转眼一瞬间,我仍然记得十几岁时的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这些困惑和你们现在的困惑是相通的。我站在这里,不是以前辈的身份说教,而是作为过来人和你们对话。

人生百十年的旅程,最好的时光也就四五十年,不过一眨眼的工夫。但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几十年是漫长的一生,是承载了个人思想与情感的一辈子,这一辈子要怎么过值得我们在十几岁的年龄就去做好计划和安排。做好人生计划,数十年如一日地朝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前进发,这样的人才算做到了过自己的人生、为自己而活。在五十多岁的年纪回望过去,虽然我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一路走来我自觉把握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偏离自己的兴趣和计划,实实在在算是做到了为自己而活。今天在这里,我将结合自身的成长经验和此前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学生成长案例谈谈中学生的普遍困惑以及解决这些困惑的基本思路。

在座的都是学生,日常关注的很多问题都跟学习有关,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不妨先聊聊读书和心灵成长的关系,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当中的很多学生并没有多少读书的热情。这和我十几岁的时候很不一样,我十几岁的时候,书籍很匮乏,年轻人读书的劲头却很猛,大家对知识很渴求。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和我们那个时候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绝大部分人都无需为生计烦恼,这是好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很多人对生活的敏感,大多数十几岁的孩子不再关心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也不再思考未来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情况,生活中除了学习几乎没有其他的内容,整个人在面对世界时感受到的是一种被动状态,无法唤起自我内在的学习动力。其实,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都有着主动探索世界的激情和冲动,这种激情和冲动为什么会消失,又要怎样才能重新唤醒,在下面的演讲中我将逐步探讨。

此前的聊天中校长向我介绍了学校的自留菜地,他说设置自留菜地、组织学生料理自留菜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了解劳动生产的过程。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给我们在座的学生朋友提供了一个在实践、创造中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一个把知识和现实、和感受相融合的机会,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升大家的学习动力。很多人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因为把学习和生活隔离开了,学习成了一项孤立的任务,跟生活没有关系,跟现实没有关系,跟个人的真实感受也没有关系,知识变得无用,无法转化成指导生活、对生活有所启发的人生智慧。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说,学习数理化有什么用,考完就丢了,根本用不到。把学习视为一项被动、孤立的活动,当然很难在其中找到乐趣,唯有目标明确,把学习和具体的创造活动具体的生活过程关联起来,形成类似“我要当工程师”、“我要学编程”的具体指向,才能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

犹太人对学习的热情是举世闻名的,虽然犹太民族的人口比我们少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最多,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比比皆是。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以色列作为“欧洲果篮”享誉世界,农业科技十分发达,技术人员能用计算机计算出每棵果蔬苗的吸水量,并供给适当的养分。此前有报道称,占以色列全国劳动力5%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了全国95%的所需食物,而其出口部分更占据了欧洲瓜果、蔬菜市场40%的份额。据以色列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其中有大部分都来自内格夫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犹太人的成就是如何达成的?是因为他们天生和我们不一样吗?从基因学的角度来看,人种在智能上并没有差异,没有哪个文化、哪个民族的人天生比其他文化、其他民族的人聪明,也没有哪个文化、哪个民族的人天生比其他文化、其他民族的人蠢笨。之所以有些社会有些地方的孩子喜欢学习,有些社会有些地方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大家对人的精神发展的关注度、重视程度不一样。犹太民族的优势在于对精神的关注,犹太人不管信教不信教都要搞清楚冥冥之中决定人的命运的秩序究竟是什么,是上帝还是自然规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犹太小孩从小就被引导着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要不断探究世界背后的真相。

我们的环境缺少这样的引导,人们普遍缺乏使命感,习惯用平庸的方式看世界,对精神发展的关注不够。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精神的麻木,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世界本身绝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无趣,它的背后有着深层的逻辑、深层的动力,那是我们穷尽一生精力都探索不完的。如果能以此为追求,人何愁没有学习的动力,何愁没有激情。有的人一辈子激情饱满,有的人却在十几岁的年纪就未老先衰,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既不爱学习,也不爱生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都不在乎,就像动物一样,吃饱喝足玩玩乐乐就没什么其他追求了。

我这样讲并不是吃饱喝足玩玩乐乐带来的快乐很肤浅,或者说不值得追求,而是说我们要对抗平庸,实际上,要想维持长久的快乐就一定不能平庸,一定要有所追求。人一平庸,就很难快乐。如果日常生活只有吃喝玩乐,人生会变得毫无意义。只有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对生活有新的期待,满怀创新的冲动,我们才能对每一个明天有所期待。大部分人的问题是并不能在吃喝玩乐之外主动追求什么,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是文化资本,决定了未来能不能有好的谋生手段,实用的角度把一切都变成了生存的工具,世界变得索然无味,人根本不可能有激情有动力。

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有关某个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于能让人看到自己的价值,能向人传递激情和动力。科学作为当前最能提供确定知识的学科,绝不只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它最核心的本质是对世界的确定性内容的寻求。如果脱离知识系统,脱离科学的尺度,人们对世界的解释会陷入无法调和的冲突。为了达成共识,我们有必要对世界的确定性进行追问,学习就是追问的过程。现在很多人偏离了这个方向,把学习视为为将来积累生活资本的工具,由此带来的后果精神的浮躁与不安,人们普遍缺乏确定的追求,掉落到一种迷茫的、没有所谓、缺少激情的麻木状态,不仅不爱学习,甚至对生活、生命本身也没有多少爱。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孩子,各个年龄段的都有,那些有主见、有思想的通常不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而是七岁左右的孩童。在座的各位如果不相信,可以找机会和七岁的孩子聊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比十几岁的少年有想法。每个孩子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按理说应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锋芒,为什么反而十几岁的孩子不如七岁左右的孩子有主见、有锐气?因为十几岁的孩子中很多人并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知识内化成人生的智慧,反而在将知识工具化,使之脱离自己的真实感知,成为困锁住个人思想的教条。有锐气的思想绝不是知识的堆砌,它离不开人的激情状态,离不开人对世界、对大自然的爱与感受。

学习知识不能以失去激情为代价,而应该以培养激情为目标。我们学习语文不是为了记住那些文学常识,不是为了知道谁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逻辑框架内抒发自己的感情,把个人的感受精准地表达出来,写成诗歌,写成散文,传递出去,使别人能够理解,完成个人与世界与他人的互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世界的美好。同样,学数学不是为了记住几个公式,而是为了养成数学思维,在探寻数字关系的过程中抓住世界的确定性规律。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数学,我们在面对世界时很难找到确定的依据,我们会迷茫,会感觉飘忽不定,会失去介入世界的先机,会沦为被动的存在。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喜欢数学的孩子往往比其他人更加笃定、更有理性。一门课学得好不好不能全看考试成绩,要看在精神层面吸取了多少养分,卷面成绩再高,精神上却萎靡不振,就不能说你把语文学好了,同样,考试名次再靠前,惯常的思维却缺乏理性,就不能说你把数学学好了。知识学习不能独立于精神成长,它与精神成长紧密关联,受精神成长的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精神成长。在座的各位都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了,大家现在面对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机会学习,而是怎样克服厌学心理把学习继续下去,所以,关键还是要找到方法把知识学习和精神成长关联起来。

我在咨询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被认为有多动症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有很多相似的特点,思维没有连贯性,一会儿一个主意,一会儿一个想法,做起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知道到底想干什么。他们的内在缺乏逻辑,和外部世界缺乏一种持续、稳定的联系,今天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明天不知道后天要干什么,根本不知道何去何从。细细聊下来,我们会发现,这类孩子通常没什么爱好,或者说没有长久的爱好。现在很多人可能更看重学习,觉得没有爱好更好,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完全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没有看到爱好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长久的爱好,就无法和外部世界产生稳定持久的链接,个人内在也无法形成稳定持久的确定状态。时间一直在流动之中,我们周围的事物也一直在变动,唯有在持久的爱好中,在与外部世界的稳定关联中,我们才能确定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一样,才能形成稳定的自我内核。爱好要比我们以为的更重要,它让我们对世界有兴趣有冲动,是勾连内部世界与外部环境的桥梁,是通向稳定的自我状态的起点,是激情和动力的寄托。一个有稳定爱好的人才会有旺盛的经历,持久的毅力,才能在某个领域某个方向上比一般人走得更加深远。

从此前人格测量的结果来看,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内在是混乱的,看不清人生的方向,没有形成稳定持久的爱好,也没有坚定的方向和自我,基本上处在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中。要看清人生的方向,要活明白,需要的智慧多过知识。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独立于人的感受,智慧却是个人感受与知识的糅合。智慧的人要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从真实的感受出发去理解和应用知识。如果压抑或者封闭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将很难真正地理解知识、理解这个世界。找我咨询过的学生中有一名女孩,她的问题是想学但学得慢,跟不上老师教的步调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速度。她的问题其实就是无法贯通个人感受与学习过程,她有自己理解知识、理解世界的方式,但那种方式是封闭的,与周围的环境存在隔阂,这一隔阂把她所认知的世界划分成了两种世界,一种是以她自己的方式理解的世界,还有一种是她个人视角之外的世界。老师讲课呈现的内容属于后者,她要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用自己感受世界的方式转化一下才能理解,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要把自己的语言转化成老师和同学惯用的语境系统才能确保自己的表达能被看懂。这必然会拖慢她的学习进程,让她越来越焦虑。

其实,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学习问题都跟心理问题有关,心理层面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很难对学习感兴趣。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回到精神成长上。首先,我们要让自己表里如一。做到这一点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尤其在家长教育比较粗暴的环境中。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孩子不想表里如一地表现真实的自我,而是家长不接受他们的真实自我,对他们的真实自我过度打压与控制,孩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虚与委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慢慢地形成双面甚至多面人格。这种双面或多面人格状态对应着矛盾的内在,让人很难形成一致性的持久状态,无法长久地专注于单一的某件事情。很多学生会在学习的时候惦记着玩耍,在玩耍的时候又满怀愧疚想着学习任务,结果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什么事都做不好,都不尽兴,整个人内耗很大,无法形成稳定的专注状态。

严格来说,专注力不是训练出来的,它的形成依赖稳定统一的内在状态。如果你的内在总是存在两个冲突的自我,总是有两个小人不断打架,你是不可能长久地专注于某件事的。有的人能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看书,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前者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后者却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地干一件事。专注状态的差别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长久专注在一件事上的人显然要比一般人更容易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他们更能坚持自己的角度,更能在一个方向上越走越深,走到常人无法到达的地方看到常人无法看到的风景。而那些无法保持长久的专注状态,总是不断变动的人,看起来比别人有更多的见识,实际上对什么都算不上了解,在哪个方向都走不深走不远,只能抓住一些浮皮潦草的短浅之见。

我们要让自己专注起来,静下心来做事情、做自己,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敞开自己拥抱世界,用真实的感知与世界互动,找到一条深入世界的路。人要成功就必须先搞定自己,搞定自己才能搞定世界。但是,搞定自己要靠智慧,不能无视精神成长的规律一味蛮干。简单地说,我们要学会哄自己。比如,从对爱好的培养和投入开始培养自己的专注状态,在自主状态不容易带动自己专注时,适当利用外部条件推自己一把。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家看书看不进去,总是分心,就去图书馆看,在图书馆那样一个阅读氛围浓重的场所我们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会在环境压力的影响下进入专注状态。

当然,有时候玩耍放松的愿望有必要适当满足,如果强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先尽情放松,放松完再把心收回来好好学习。人的内在需求如果总是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股对抗性力量,不断干扰人的注意力,使人总是无法进入专注状态,总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在往东走的时候想着回头往西。在 一些教育案例中,父母会给孩子设定作业和游戏的时间,或者有的家庭会把若干游戏时间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这种设置看起来能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实际上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想着游戏时间,他会在心里算着还有十分钟、还有五分钟、还有三分钟就可以玩游戏了,对游戏的成瘾状态很容易就这样被调动起来。

我们要了解自己,了解人的本性,只用弄清楚根本性的规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也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对学习、对知识不感兴趣。如果我们总是浮在表面看世界,只是把学习当成谋生的必经之路,把知识当成获得更好生活的资本,不去追究背后的根本性规律,不肯深入世界去探索去遨游,必然难以获得激情和快乐。

大家都是同龄人,为什么有的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有的人花的时间多却学得又累又低效?因为后者没能进入专注状态,没能静下心来深入世界,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对知识的理解很肤浅,没有办法将其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真正喜欢知识的人为了知识本身而学习,他没有那么多顾忌,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考试的结果以及未来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赚到更多的钱,他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智慧,怎样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内化成自己的思想。

人的心灵成长离不开知识积累,我们要学会静下心来做学问、做自己,去研究这个世界的规律。不要以为研究世界的规律跟我们个人没什么关系,只有把握了世界的规律,我们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个世界,才能在相关的领域走得比别人深远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个世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关注的知识,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学知识、探讨人的存在的哲学知识、发掘人的精神运转规律的心理学知识等等,这些知识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只有深入其中,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我们自己。

玩耍和放松也是需要的,如果没有玩耍和放松的状态,人会变得跟机器一样。那些总是紧绷着不敢放松的人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优秀的一定是那些内在有自我状态,能够把握知识运用规律,做事的时候游刃有余,放松的时候尽情尽兴的人。我们没有必要把学习和放松对立起来,放松的时候就好好放松,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中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慢慢地,我们整个人的气质都会不一样。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自华”离我们并没有多遥远的,只要我们有意提升自己的精神气质,能看到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很快就能进入这种状态,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需要。

今天的现场交流再次让我看到了关注精神成长的重要性,现在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整体的设计,因而在方法上常常会陷入混乱和迷茫,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什么都管,把孩子管得失去了精气神。孩子厌学并不是因为被玩耍、被放松分散了注意力,而是在精神上陷入了困境,解决问题要从精神成长的需求入手,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学习和玩都是孩子自己的事,聪明的孩子很清楚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平衡,他们能玩好,也能学好。希望在座的大家都能自主地看待学习和玩耍,把学习和玩耍都视为自己的事,如果认为学习是为父母学的,只有玩耍是自己的事情,你很快就会有厌学情绪,很快就会进入被动的学习状态,越学越累,越学越痛苦。

//提问//

自我、学习与人生

提问1:

怎么把被动学习的状态扭转成主动学习的状态?

阎老师: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很大,需要教学上的调整,也需要我们自身的探索,关键还是激发我们内在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我们怎么去看学习对我们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因为父母的过度干预就认为学习是迫于外在压力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我们肯定会在心理上有所抵触,但是,从精神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己是需要学习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只有通过学习通过知识积累才能把握确定的规律,找到自己存在的确定依据,让自己安定下来。

提问2:

父母不理解我的想法,我要怎么跟他们沟通?

阎老师: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孩子很了不起,因为你有交流和沟通的意识,有表达自己的需要,有想被理解的渴望,很多孩子可能会迫于外在的压力放弃表达的冲动和沟通的努力。孩子表达和沟通的意愿对增进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多数父母并不会有意伤害孩子,他们也不想把孩子搞得萎靡不振,伤害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他们对孩子一无所知,不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作为孩子的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并非什么都做不了,我们可以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我们所学的知识中汲取力量去跟父母沟通,说得多了,他们总能听进去,不要因为他们是成年人就畏惧对话,谁都有无知的领域,勇敢地为自己发声。如果父母过于固执己见,沟通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请其他的专业人员作为中间方去调和去建构一个各方可以平等对话的空间。

刚刚提出问题的都是初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很有勇气,敢于表达,敢于发问,还没有放弃思考,对世界还有一份质疑和挑战,这种状态值得保持,生命就要持续抗争才能长盛不衰。

提问3:

我很想学习,但我怕考不上高中就没有办法学习了。

阎老师:

考高中并不是我们生学的唯一出路,更不是继续学习的唯一出路。考不上高中可以去技校,即便不去技校,只要你有学习的想法和兴趣,就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途径,比如自学、自己看书等,学习不一定非得在学校进行。

我初中二年级就进工厂不再上学了,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学习,我看得书比同龄的在校学生看得还多,现在我家有五万册藏书,其中我看过的至少有三千册。能不能继续读书、学习跟我们能不能继续上学没有关系,关键要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想读想学。一句话,学习要为自己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充足的热情和动力。我现在五十多岁了,但精力并不比一些二三十岁的人差,我自觉充满激情和活力,有很多想要研究的内容,特别关注年轻人的成长问题,这让我有无尽的学习动力,总想把握更多的知识。

提问4:

我感觉自己是一个透明人,世界没有我不会有任何变化,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阎老师:

这是一个很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关于存在、死亡、意义和价值。既然我活着、死了都不会给世界造成任何影响,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问。

人的存在不是为了使世界怎样,人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是由世界界定的,一个内心坚定的人,他的意义和价值不会因为对外界有没有意义或价值而发生变化。你会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因为你没有自我,就像你说的,你是一个透明人,没有自我的透明人是无法从内在确立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的。

怎样才能有自我?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前面讨论过。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爱好,没有爱好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角度,无法形成稳定持续的确定性自我。人要有自己的角度,才能有自己的坚守,才能保持独立的思考,不惧怕外界,不被外界裹挟。透明人没有能力应对外界的否定和批评,很容易因为外界的眼光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所以,不要去外面的世界寻找意义,要在自我内在确立意义,为自己而活,活得像个人样,有人味,有人气,品尝好吃的东西,欣赏好听的音乐,阅读好看的书籍,学学有趣的知识,让自己快乐起来、充实起来,这样的人生自然不乏价值和意义。

//案例//

生命的意义与学习的理由

案例1:

X:很多事情到最后都没有意义。人取得的成就再大,也还是会死。有人说过,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没有钱,而是人死了钱却没有花完。所以,人再怎么折腾都没有用,总会死的。生物的最高追求是繁衍后代,完成了繁衍的使命就会走向死亡,而后代仍然会重蹈覆辙,重复同样的经历,没什么意义。

阎老师:我十二岁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觉得必死的人生毫无意义。当时我在农村生活,见过不少葬仪,感触很深。当时我就想,既然人总会死,活着有什么意思。跟你现在的想法其实是一样的。我甚至因此想去探究世界上有没有灵魂存在,如果有灵魂的话,肉体的死亡也并不会那么令人绝望。你想过死亡后灵魂的归属吗?

X:我不了解死亡。与其说人类总是会死亡,不如说人类是奔着死亡而去的。

阎老师:向死而生。有道理。

X:知道必然要死,就更加热爱生活,这是向死而生的态度。

我跟身边的同学有过交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困惑,好像到青春期总会经历这样的迷茫,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但有人后来能慢慢走出来,能顿悟,就是需要一些时间。

阎老师:但你会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X: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阎老师:解决了吗?你不是仍然觉得活着毫无意思吗?

X:出生的时候,我们的意义是成长和繁衍。中间这段时间,我们的意义是快乐,是追寻成功。到最后的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

阎老师:你觉得自己在十几岁的年龄就已经走过了这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X:我现在对这个过程只有规划,要看情况去调整,一年一大改。

阎老师:你还有不确定性。你刚才讲已经把问题看透了,想定下来了,说自杀是迟早的,只是没有决定最后的期限。

X:我已经确定好了,日期已经确定好了。但是我是想看会不会出现变化,世界上有很多意外情况,突然一下就有可能发生什么新的转机。

阎老师:比如,今天我来了。

X:是的。我之前咨询过很多人。

阎老师:我跟你谈得很投机,因为我在十几岁有过同样的困惑,为了寻找答案,我一直没有停止探究,虽然现在我也没能得出什么确定的答案,但有一个经验可以跟你分享。我小时候关注死亡问题并不是因为怕死,我是一个勇敢的人,和你一样,不在乎死亡,但我对死亡不理解,想不明白必死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经常会梦见自己躺在棺材板上,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消失,棺材也会消失,甚至地球也会消失,如果这样的话,活着有什么意思。每次这样想完我都会像痉挛一样战栗起来,无法面对死后的空虚。所以,尽管我质疑活着的意义,但怎么也不会选择去死,可能我骨子里还是怕死,我不能忍受没有感觉的存在。我不喝酒,我不喜欢晕晕乎乎的感觉,我不能忍受混沌、虚无、不能把控自我的状态。

X:我挺害怕痛苦的。因为我感觉这是人的本能,我们的基因控制着我们,让我们必须活下去。我们以为我们是自由的人类,其实我们受基因的控制,很多想法都是基因操控的。我很好奇,有没有摆脱基因控制的特例,如果有,会是怎样的?

阎老师: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想法确实离不开基因的影响。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超过了你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限度,但也有很多人从十几岁甚至七八岁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由此走上了自我探索的道路最终成为了了不起的思想家,比如萨特。

X:听过。

阎老师:萨特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存在世上就是要反抗虚无,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人要创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跟上帝的价值其实是一样的,上帝从无中创造有,人也一样在无意义的空间中创造出了意义。他看到了人对死亡的反抗,必死是注定的结局,但人并不因此放弃活的努力,反而要用存在的价值对抗死亡。在必死的结局面前,人仍然是可以选择的,存在不存在本身就可以选择,而存在的过程更是有无数种选择,人在选择的过程中给生命的存在附加了意义,有人选择这样的活法,有人选择那样的活法,有人追求公平,有人坚守良知,大家都各尽存在的义务。“尽存在的义务”就是说你生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必须活得像个人,必须完成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你有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自己的人生?有没有什么使命?

X:我的使命还没有定下来。我觉得,如果把人活下来视为一个义务,那太过牵强了。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和狼群生活在一起,融入其中,对他自己而言是成功的,但其他人会觉得难以理解,不明白他怎么好端端的人不做,要和比较低级的动物混在一起。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人看呢?

阎老师:人和动物不一样,人会焦虑,动物不会。人有精神内容,是符号性的存在,动物不是。就像乔姆斯基说的,人有先天的发声装置,会使用语言。语言能创造意义,它比工具还重要,我们对意义的感知其实都是语言给到的。人的基因决定了人会说话,人和猴子不同,人有语言装置,有可以思维的大脑,人必然会不断编织意义和价值。但人编织意义的时候就会看到无意义的存在,会对意义本身产生怀疑。

X:语言是虚无飘渺的。

阎老师:语言把人带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让人追寻意义、编织意义,却又同时暴露了生命本身的无意义。

X:人就像站在岔路口一样。

阎老师:人一直站在分岔路口,或者就像尼采讲的,人一直在走钢丝,在绝境当中走钢丝,脚下就是万丈深渊,预示着必死的结局,但人还是要站到钢丝上,要寻找意义,哪怕死,也要找到死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是有思想性的动机物种,人有思想就必然会追寻意义,而意义本身为了保护自身的存在会回避死亡,所以,追寻意义或者已然找到意义坚守的人不太会想了结自己的生命。

X:你觉得是肉体保护灵魂,还是灵魂保护肉体?

阎老师:在我看来是肉体保护灵魂。

X:肉体保护灵魂,肉体为灵魂而生?

阎老师:对。人死了以后并不会恐惧,因为灵魂已经不存在了,进入虚无了。活着的时候,像人一样活着,死去了就变成其他的生命能量散落在自然中。人在活着的时候想死亡问题,会觉得恐惧,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但死去之后人根本没有思想,不会恐惧,也不会觉得有意思或者没意思。活着的时候,意识让我们清楚地感知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我们对这个个体最终必然坍塌的现实是不甘心的,因为灵魂会失去居住地。我经常会想一个问题,未来人有没有可能不死。

X:我也会想。如果人能不死是不是意味着死亡就变了。

阎老师:人对死亡的看法也会改变。据说二十年以后人可能实现不死,通过无限修复基因、更新器官实现,或者像拷贝一样把意识转入到某个容器中,意识存在,人就不死。

X:如果人能不死,人就会面临一个选择,到底要不要死亡。

阎老师:对。有人会说,我们愿意活那么久吗。我觉得人是想活的。人类有那么多知识要探究,百十年的生命里一个人根本无法穷尽那些内容。人想抓取更多的知识,就一定会想活得长久。热爱知识的人是活不够的。我们现在的知识是有限的,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不能用我们有限的生命来断定我们的存在有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

X:所以说,我并没有断定。

阎老师:耐心一点。你可以和我交流,也可以跟老师交流。我可以介绍一些书给你,我们多聊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X:我推荐你看《第七天》,余华写的。讲人死后的世界,一个虚拟的想法。但我觉得他写出了那种感觉,人死以后那种真实但又虚无的、若有若无的感觉,很飘渺。

阎老师:就像我们过去讲的“魂魄散了”,但是还存在。

X:《聊斋》里面提到过,我有了解。甚至有人说《桃花源记》其实也是在说人死后的世界,《红楼梦》也是。

阎老师:小时候,为了证明有没有灵魂我甚至跑去坟墓上躺着。我听人说小孩不能踩在坟墓上,踩了会崴脚。我就有意去踩,看会不会崴脚,如果崴脚说明有鬼,那是好事,证明灵魂不灭,踩了之后什么事都没发生的话,就说明没有鬼。还有人说,梦里能梦到鬼。我就睡到坟墓上,希望有鬼到梦里来,别人怕 我不怕,我希望有鬼,有鬼就说明意识不死,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有搞清楚,要尽量去把一些问题想清楚了。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思考,在于把更多的东西看清楚,否则,活着就没什么意思,就偏离了人的状态,我们要先把自己活明白了。

案例2:

老师:今天她突然想去6楼,6楼的门锁着,她拼命撞,想从6楼跳下去,刚刚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不受自己控制。

阎老师:你讲讲你内在的状态,或者当时的想法。

W:很烦,非常烦。

阎老师:为什么?

W:压力大吧。

阎老师:什么时候开始的?

W:月考。

老师:从三月份月考开始到现在。

阎老师:你觉得生命无所谓?

W:我不接受现在的状态。

阎老师:就是不接受现在的状态?不是说对生命的绝望或者其他什么问题?

W:我还谈不上绝望。

阎老师:对。你还是满怀希望。只不过恨自己,恨铁不成钢,觉得自己这样的人渣活在世上没意思。是不是这样的想法?

W:是。

老师:她其实非常优秀。

阎老师:你觉得自己不完美,但是在别人眼中在老师眼中你很优秀。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优秀,对你有大的期望,所以你才更加不肯放过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够好。

W:是的。

X: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在乎别人。

阎老师:你们两个交流交流。

X:极度的绝望就是希望。

阎老师:是的。她(W)极度希望自己更加优秀,但是她的完美性格让她不肯放过自己,达不到希望就陷入绝望。问题是,怎么才能从完美状态中走出来。你(W)已经很优秀了,在别人眼中很好了。但是这可能恰恰是你厌世的原因,你要花很多的时间证明自己很优秀。我已经咨询过这样的孩子,他跟我说,状态好转之后回学校还要考学校前三的名次,他上的是南京很有名的一所中学。他本身很优秀,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最后把自己逼疯了。他不能接受偶尔的挫折,不能接受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你考差了想跳楼,他考差了就分裂,其实是一样的。他为什么分裂?他立了一个虚假的自我,不肯面对现实的自我,慢慢的就分裂了。你跟他差不多,尽管他没有自杀,他其实是用另一种方法让自己死掉了。他发病的时候其实也会想死,他会说自己是人渣。我跟他谈话的时候他的感觉可能还好,激情满满,对返校生活充满期待,但很有可能转头情绪就会低落下去,想找地方寻死,说自己不能学习就不配活着。

X:我也想死。我手上有很多划痕。

阎老师:你(X)觉得没意义所以想死。她(W)觉得有意思,但抓不住那个意思,所以想死。

X:差不多。其实我也是觉得比不过别人所以想死。

阎老师:你(W)想追求完美,不完美就不放过自己。你的兴趣太窄了。

W:我没有兴趣。

阎老师:除了学习,你没有其他兴趣?

W:我的精神寄托是我的偶像,我追星。

阎老师:追星至少让你有活下去的寄托。但也有可能会让你对自己有更多要求,你可能觉得自己要更加优秀才配追星,如果不优秀就不配追星。你在很多事情上会用这样的逻辑看问题。这样看的话,你现在还没到要去想死不死的问题,你根本不知道你未来是优秀还是不优秀,你现在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觉得自己该死,但你未来可能会更优秀啊。而且,现在这种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就不肯放过自己的状态会让你越来越焦虑,对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越来越大的干扰,反而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

W:我觉得主要是,我努力了很长时间,但没有得到认可。

阎老师:你学习是为了什么?

W:为了读高中读大学,然后成为很好的社会人士。

阎老师:这就是你的问题。学习应该为了知识本身,如果你对知识本身感兴趣,你根本不会太关注外在荣誉。我看大半辈子书,就没想过为了上大学,但我一样能做成事。

W:可是现在整个中国就是很现实啊。中国有十四亿人口。

老师:这个是低级的层面,精神是高级的层面。

阎老师:精神的层面是基础的层面。生命要想有意思,就要去追求价值层面的内容。学习要为了让自己活得通透,活得明白、舒服,不能只是为了考试。学习知识一定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命感受。学习数理化,要想数理化背后跟生命的关联。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用数解释世界,是因为他意识到看到了世界中的数字规律,他把数作为世界的尺度,用数字关系来解释世界的各种现象,人为地给世界附加意义。

W:你演讲的时候我想了很多。但你讲的是一个比较高的层面,达到这个层面需要一定的基础,要在我们的生活已经较为完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基本的生活有保障了,我们才会去想这些,去想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要怎么陶冶自己的精神。陶冶精神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才会去想的事。我们中国现在十四亿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学生都已经不值钱了,大街上到处都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人才,需要以后发展高科技的人才。我只能好好读书。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活着,我要读书,,我要成为成功人士,为我的国家创造利益。你讲国外怎样怎样,是因为美国英国已经是发达国家,我们不一样,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

阎老师:犹太人以前到处流浪,寄生在别的国家,但他们一样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关键还是对世界背后的规律有更多的关注,这让他们有无穷的学习动力,其他的学习理由都会让人心有余力不足。你为了考试学习,对学习内容本身不感兴趣,学习就会很勉强,就会心力交瘁。真正喜欢学习的人看到知识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的自然就会汲取。我们在学习上力不从心,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对知识存在误认,没能把它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你说生活条件不同,学习的目的不同,我不这么认为,我们那个时候条件比现在差多了,是真的饥寒交迫,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知识本身的爱,不妨碍我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世界背后的规律。

W:没办法。我为什么从小就想证明自己呢?我很小就父母离异,因为我是女孩,我爸爸不要我,要把我扔了,是我妈妈我外公外婆把我领回去的。我想证明自己,让他看到我可以。

阎老师:你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被丢弃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但你现在还是要改变你的学习方式,不要太看重成绩,关注知识本身。哪天你真的领会了学知识的奥秘,不要说上大学,就是读博士你都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你现在这种焦虑这种压力会压垮你,让你无心学习。你改变了态度,未来会不可限量。即使你现在成绩掉落了,只有转变观点,未来还是会成功。不要想太多,你就为把自己活明白而读书,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想死,想想能不能为自己而活,能不能不被环境影响。你现在的想法现在的状态都是被环境塑造出来的,你从小被遗弃,所以缺乏安全感,不断地想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你要改变这种状态,如果不改变,你会活得很累,活得没有自我,成为学习的工具。只要你真心爱上学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可能会问,我要怎样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呢。用心体会世界背后到底有没有规律,想想一切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把自己的观念扭转过来,去捕捉这些问题的答案,你的认知改变的时候,就能看到人生的价值找到学习的动力。短期内改变不太可能,但你要往这个方向去想去努力。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低能的人很多,这些人一样找不到好工作,你以为自己能考高分就该受人青睐吗,如果你没有经验,什么都不懂,不会玩,不会生活,不会与人打交道,考再高的分有什么用。反正我是不会找这样的员工为自己工作的,你纸上谈兵,真正做事并不会多靠谱。不要迷信高分,要看到知识对整个人生、对完整的个人成长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其实是生命的眺望。
学习型学校3
四分之一个充满爱的苹果,温暖成了她的世界
语文老师需要学一点语言学
“唠叨”是孩子反叛的罪魁祸首
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我不允许你不努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