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_DB51/T 2767-2021(四川省地方标准)

Cafeta学习笔记 2022-10-31 09:36 发表于江苏


前言
1.1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信息化、分级管控效果、绩效考核、持续改进。
1.2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各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1.3 本文主要围绕基本要求的选型展开。
术语和定义
2.1 风险  risk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来源:GB/T 23694-2013,2.1,有修改]
2.2 可接受风险  acceptable risk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法律义务和安全方针已降至生产经营单位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2.3 重大风险  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2.4 风险点  risk 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5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基本要求
3.1 组织保证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工种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并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体系。
3.2 制度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制度应具体、有针对性,职责明确,便于实施。
3.3 全员参与
生产经营单位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应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在自身技术力量或人员能力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帮助开展相关工作。
3.4 体系融合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现行安全管理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融合,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3.5 注重实际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持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3.6 激励约束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完善风险管控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明白纸//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山东省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执法检查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题库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题库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