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风情(二)最后的部落

最 后 的 部落

   在洞庭湖众多的捕鱼方式中,最原始、最古老莫过于鸬鹚捕鱼了。

  鸬鹚,又名鱼鹰。鸬鹚最早见于诗文,是在《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里的雎鸠就是指鸬鹚。外表并不美丽的鸬鹚怎么出现在这么一首优美的爱情诗里呢?原来鸬鹚择偶专一,终身不易伴侣,对爱情的忠贞不逊于鸳鸯。由于形象气质不佳,在这个领域的知名度远不及鸳鸯。

 人类驯化鸬鹚成为捕鱼工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都曾有过吟咏,唐代诗人王昌龄有“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舟。”诗圣杜甫有“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皮日休有“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杜荀有“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鸬鹚饥。”描述鸬鹚捕鱼最有名莫过于清朝吴嘉纪的<<捉鱼行>>: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

              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鱼翁口里声。

              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

              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留一半。

               ……

 现代文学家郑振铎先生的散文《鸬鹚》,更是活灵活现地描述了鸬鹚捕鱼的精彩过程。该文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鸬鹚捕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北方的青海湖、白洋淀、微山湖,西南的洱海、漓江,江南一带的鄱阳湖、闽江、钱塘江及长江一带都有鸬鹚捕鱼的习俗。当地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一民俗的保护与传承。桂林漓江、江西龙虎山、大理洱海、河北白洋淀等景区都有鸬鹚捕鱼表演,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福建有鸬鹚捕鱼比赛,湖北把鸬鹚捕鱼编成舞蹈,搬上舞台。江西余干县将鸬鹚捕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江西第三批保护名录。所有这些都说明当地政府极具战略眼光。

 鸬鹚捕鱼在我们洞庭湖可谓渊源长,分布广。早年在江河湖泊、沟港汊湾,到处都有鸬鹚捕鱼的踪影。从事这种方式捕鱼的渔民数以千计,形成了一个原始古老的渔业部落,民间有“三只鸬鹚养一家”的说法,还有“鸬鹚不吃鸬鹚肉,都是几个打鱼人”的民谚。由于生态的破坏和捕鱼方式的现代化,这种捕鱼方式逐渐衰落,古老的部落正在走向消亡。

 然而更可悲的是,这一传承了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引起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其文化极具洞庭特质。政府提出打造旅游休闲产业,但思路不广,创意不多。连续举办了两届“洞庭渔火节”,以后可否把鸬鹚捕鱼这一元素考虑进去。钟浩如老师是“渔火节”主持词的作者,不知是否参与了“渔火节”的创意策划,如果看到此文,是否可以代我建言。

 辽阔的洞庭但愿你依然美丽,原始的部落但愿你永远绵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鸬鹚捕鱼
漓江渔火
鸬鹚捕鱼图
为何要禁止鸬鹚捕鱼?
洞庭渔火
古镇·乌镇看鸬鹚捕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