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主招生,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提到自主招生,不少家长和考生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却不知道。那么什么是自主招生?为什么要参加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

随着各个省份都采用平行志愿报考模式,很多时候评估能否被大学录取全靠成绩,考的分数越高被录取的机率越大。自主招生却是一个能进入更好大学的一种捷径。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适当的关注自主招生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把握更好的未来,家长可以着重的去了解自主招生,让孩子的未来多一个选择,多一种可能。一、什么是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打破了单一由高考成绩来选拔人才的方式。探索将高考、平时表现和面试结合起来的综合考察模式。根据学生提交能体现个人特色及才能的材料,选拔出合适人才,给予加分。

需要注意的内容就是要提交能体现考生个人特色及才能的材料。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主招生申请的时候需要奖项和竞赛,那没有这些奖项就不能参加了吗?其实高校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它不了解考生的资质如何,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国家开设的奖项竞赛来判断。因此,只要能把孩子一些特点的内容整理出来,证实孩子有这方面的才能,就可以等同于一些所谓竞赛的奖项,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进学校。

自主招生须参加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根据所在省级招办及有关高校的要求填报志愿,学校应在考生获得的加分范围之内予以降分录取。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自主招生是基于高考的,考生还是要参加高考的。

2.自招能给的优惠政策是加分,最终是否能被该学校录取,要看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加分能不能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自主招生的名额为总计划的5%,不占统招名额。另外,高校为完成自主招生计划,实际给出加分的人数远多于5%,所以这意味着广大考生拥有更多的机会。

这里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5%是针对全国范围的,并不是针对某个省。

2.自招不占统招名额。学校招生的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年根据志愿填报的书籍报考的学生,这属于统招名额,另一部分是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等等渠道进来的学生。

3.实际自招的名额远多于5%。类似于批次线和投档线的由来,各省在划分批次线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按照该批次的招生计划人数去划分的,必须留出一定的机动名额来满足招生计划,机动名额往往是实际5%的两倍或三倍,并且一个高校招生都是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所以实际可以拿到加分的人数还是非常多的。对于家长往往常说要给孩子把握机会,那么这确确实实就成为了一种机会。

自主招生优势:

一提到自主招生,就是加分进入学校。以前考不上的学校,通过这种加分和提前的保障能够让我们进入更好的学校。

谈到优势,分为以下三点:

1、理想院校专业:专业定向化的加分使用方式这是15年改革被绝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把加分定到专业上的一种方式,已经直接为将来的报考直接定好了院校及专业的具体方向。

2、特殊才华保障:挖掘潜质培养特殊人才

特殊这一点是很难界定的内容,我们一直说高校要求偏财怪才,但什么样的人才叫偏什么样的人叫怪?但凡只要挖掘出一些潜质来,我们就可以把它归为特殊型人才。

3、乐观积极备考:心理上给考生保障和鼓励

每年学生申请结束之后学生都会有不错的心理状态表现,比如说你提前通过了清华大学如此竞争激烈的初审,那么就意味着你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步先征服了这所高校,接下来再通过高考成绩争取这所高校通过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提前参加自主招生,对孩子心理上有一定的保障鼓励。

二、2015自主招生的重大变化---时间变化

知道时间变化之后,家长和学生最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自主招生之前我需要做什么。

1.跟孩子沟通好意向

自主招生是方向性的选择,要确定去哪些学校,读什么专业,并且现在自主招生越来越限定了专业能否转出这种模式,即专业不能调整。这就要求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前提前确定好自己专业。

2.排名分析以及定位院校和专业

自主招生最终的结果是区间加分,定位高或低都不是特别合理,做排名分析就是为了让自主招生变得有价值。很多家长一谈到自主招生就觉得一定要冲个好学校,看到一些学校的加分力度还不错就想做到一种极致的状态。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刚刚好能够使用好这二十分以内的加分,哪怕最终只用到五分也是非常有利的。

3.材料初步的撰写

在学校公布招生章程之前,最好按照以前学校章程的一些要求来针对性地做一些初稿的撰写。申请材料需要提前多次地去写,曾经有一个学生写了7个版本最终第8个版本才通过,所以这需要不断磨合之后才是一个比较好的申请材料。加分变化

这个列表反应了2015年各个学校都给到了怎样的优惠政策。定位要结合学校的情况和自己的情况,从学校来讲应该知道往年录取的位置、分数和排名,从自身来讲要知道学校有可能会给你怎样的加分。优惠政策的变化

从2015年开始,基本上所有学校都是加分认定到了专业,需要各位家长提前了解提前准备,所以现在还不清楚孩子要选什么专业方向的就要提前做好这方面的沟通。三、通关要素:定位 初审 笔试 面试---

定位

定位过高

在申请的时候会体现两种难度。 一种是高校不认可你平常成绩,认为你没办法达到他的条件,就算初审通过,那么后续笔试面试也会和高手过招,竞争激烈。

定位过低

觉得稳过一定是没问题的,但容易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国家要求高校人数的限定,而这种情况下高效不希望自主招生来的人填不满,即使高效希望高分考生过来但却不会把名额浪费给这些高分考生。 基于此,高分学生申请低分院校依然意味着高校不会让你初审通过。

初审

关于初选需要分为几部分来了解:初审通过率、初审重要性、初审材料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准备初审材料。

初审通过率

从通过率的角度来说,自主招生里考虑最多的往往都是初审。初审的整体淘汰率达到了85%~94%,相应的如果通过初审那么就多了一半的几率拿到加分,因为复试是在初审通过的学生里淘汰40%~50%。从2015年开始淘汰率可能在削弱,最终能拿到加分的是2%~7%,整体的人数发生了变化。

初审的重要性

初审的淘汰率最高,通过初审拿到加分的机会就增大初审材料要在极短时间内抓住老师眼球,让老师有阅读欲望。这是重中之重,无论是自荐信还是其他审核材料都需要在处理材料这方面多花点心思。

初审材料对于复试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学校的初审材料是占整体申请通过的一定分值,所以复试表现也要结合到申请条件当中。

初审材料包括哪些内容

其实自主招生的申请就是不同的材料加到一起够不够一个分来决定,奖项等单一材料并不是决胜性的关键。

自荐信、相当于材料的目录,需要在很短的字数里展现亮点,告诉高校你适合要我这样的人才。切忌上网找模板,因为每个考生通过的理由一定是不相同的。

推荐信

辅助材料、包括证书、奖状、论文以及特殊才能方面的资料。每一个内容都是有的放矢的,申请中怎么去表现孩子的优点亮点就需要在这部分内容里整理出来给高校。

如何准备初审材料

自荐信的书写一定要有重点,说是一个信件但往往一定是很漂亮的文章来体现孩子的综合素质。推荐信常见的错误往往和推荐人的角色有关系。最后辅助材料里要重点表现专业申请上契合度的问题,所以过多的材料未必是理想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山东考生500分以上家长必知|985、211名校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政策
【2019高考】关于综评是什么?怎么报?这篇文章给你扫盲!
江苏综合评价招生16问
自招 · 帮 | 2018自主招生即将启动,老师、家长和考生都应做哪些准备?
揭自主招生技巧,助考生赢完美志愿
信息学竞赛| 强基计划对竞赛生有何影响?全面解读如何报考录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