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玩行里别犯“忌” 

            古玩行里别犯“忌”

                                      



                                    文/图 肖兴义

 

对于出入古玩行的收藏爱好者来说,不但要多学、多看、多上手,增长古玩方面知识,而且需要粗知古玩行里的一些潜在规则,别犯忌。这样有助于更快的融入行里来,与行家和老师打成一片,如鱼得水的在古玩行里行走。但也有不少初入行的古玩爱好者,不管古玩行里什么潜规则或什么犯忌,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古玩行里闯,结果,轻则让行内人耻笑,戏称“老冒”,“有病”,重者惹出祸事,争瑞,造成经济损失。现就古玩行里常出现的问题列举一二,以警示后人。

 


 

 

 

 

一、刨根问底摸底价,无心买货不还价

常淑华是葫芦岛郊区一位农村妇女,他父亲死后留下一些瓷器,杂件,想卖个好价钱,但又怕卖丢。于是,她灵机一动来到古玩城打听相关古玩行情,在瓷杂轩店里一呆就是一上午。问这问那,店主老王开始还耐心一一回答,到后来这个妇女竟问到你这件东西多钱买的,那件东西你多钱买的,并说:“,你不可能花那么多钱买的吧?”。气得老王实在耐不住性子了,就没好气的说:“你是警察呀,问那么多有什么用,我说多少钱买的你也不信,干脆你看给多少钱吧”?这一问,“将”住那位妇女只好说:“我不是买东西的,是来问问价的”

点评:刨根问底摸对方底价是古玩行中一忌,会让人家瞧不起你。如果是问市场行情“趟”价,最好直说,别拐弯抹角、呑呑吐吐的问,你既然找到他就说明你信任了他,有什么不好直说呢。

 

二、自己动手拿瓷瓶,失手打碎照价赔

小王是一个公务员,他也受到收藏热的影响,对瓷器十分感兴趣。周日在一家古玩店里,他看见一对民国粉彩人物双耳尺瓶画得很好,就没有经过正在忙于送客的店主同意,自己顺手打开玻璃柜将瓷器拿出一只,谁也想不到意外事情发生了,当他拿出瓷瓶一瞬间玻璃门合回,将尺瓶撞落地下摔碎,惊讶之佘,店主提出赔偿损失的意见,但小王不同意赔8000元要求,最后在众人调解下,开价24000元的一对民国瓶,赔了5500元了事。

 

点评:在正规店中,看货是由店主将货拿出来放在一个软垫上,然后请买家上手,这是责任分明举动,在看货中损伤、出了问题是由买者负责的。小王的错误在于自做主张拿货出问题,按说是负全责的。

 





 

 

三、  毛病养成犯大忌,弹坏瓷器惹争议

玩大瓶出身的刘先生是专门到乡下收货,为了鉴别大瓶是否有冲,修没修过,一见大瓶就用手指弹弹,听听声音。日久养成了习惯。这天大集上他给人“掌眼”,在一家店中看中了一件老窑古碗,拿到手习惯的弹起来,店主刚说别弹呀,话声没落,只听清脆一声响,碗呈现一道冲,这下子店主不不干了,非要刘先生赔,争论无果,最后买家自认“栽”,将残碗全价买下。

 

点评:上年份的古玩,特别是高古瓷器最忌震动,弹动,有的到代东西不碰、也因干躁自然裂冲,稍有外力损伤几率增大了。刘先生因为平时养成坏毛病,不但没给人掌成眼,反而自己打了自己眼,这样的教训可谓惨痛噢

 

 

四、收藏市场讲素质,礼让三分有讲究

在古玩大集上,店主张先生和一位老者同时看上一件精致民国时期铜质镇纸,那位老者看了半天感到东西不错,可是一讲价人家要450元,他还价300元,未果,他想缓缓再说,只好放下了。这时旁边的店主张先生看到这种情景,马上拿起与摊主砍价,最后400元成交。当掏钱时那位老者指责摊主和张先生,摊主说:“你不要,放下了,还不让别人买呀。那老者说:“是我先看上的”!旁边围观的人们主持公道说:“是你先看到、而且先上手的,可是你因价高又放下了呀,在古玩行中当你看上一件东西并在讲价时,这时有人拿过去或也给价是不对的,当你放下了,别人是可以上手、砍价的哟”,一番话说得老者无言自觉理亏悄然离去。

 

点评:古玩行虽然没有明文、戒律,但有潜在规则,是千百年形成,并被大多数人所成认的,如今古玩市场虽然因利益驱动,争执一件宝物的事时有发生,但也需讲究个人修养,礼让三分,遵照惯例办事好。

 

 

五、成交之时别讨嫌,主动回避别参与

 

现代古玩生意虽没有秘密可言,但也不是呼呼啦啦的生意。有一些人愿意湊热闹,总愿瞧别人卖什么东西了,打听一件东西卖了多少钱这类消息。其实做为商家和买家都从内心往外烦这类人。古往今来,古玩交易从来都是私下交易的,民国时侯为了回避别人,开价、还价都是在衣袖内用手指表示,目地就是不愿让别人知道买、卖价格,无论是对买卖双方、今后处理古玩均有好处,给本来就带有神秘色彩的古玩又掩上一层神秘面钞。如果是知趣的收藏者,见此情况,应主动退避三舍,方显示较高文化修养和坤士风度。

 

点评:当来到不太熟悉的店中,看见别人正在谈生意,一是别参与跟风搅伙,二是店主没表示时应主动回避,三是别在买家面前信口评论成交价和瓷器好与坏,这样省却不少麻烦与口舌。

 



六、地摊买货转身退,损失“一勾”交学费

二中的陈老师对玉情有独钟,积攒半年的奖金想买一块好玉牌,但怕走眼上当、多日不敢伸手买,在古玩艺术节上,他看中新疆人卖的一块“和田玉”人物玉牌,开价3000元,砍了半天价最后2200元成交。他很高兴的给玉牌配饰带绳时,旁边一位观者脱口而说,这样玉牌没有必要配好饰绳,经过再三追问他才得知,这不是和田玉,是一块韩玉,他立即找到那个新疆卖玉者理论,但那个卖玉人一口咬定是和田玉,你说是韩玉有何鉴定依据?不给退钱。陈老师在众人帮助下,最后那个卖玉人勉强退了三分之一的钱了事。

 

点评;古玩的风险就在于一是看准,不能走眼,可以买的价位高些,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可若买走眼,一定赔本带生气,划不来。因此,当决心下定之前要三思后行,一旦成交就是既定的事实,后悔是来不及了

 

 

 

上述例子和观点纯属博主一家之谈,请莫对号入座,说得不对,呵呵一笑就是了。

 

我的更多相关博文链接

古玩行里别犯忌

古玩市场四大“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玩收藏术语
古玩界的收藏术语!你记住多少了呢?
「3.15」打眼三千,只为取你这一篇真经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 ...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大全
古玩行里的那点事儿(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