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要做一些心动却又冒险的事情

办事排队时,翻看一本访谈录《走错路,也会到对岸》,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该犯错的年纪,就不要选择了顺遂。趁时光正好,趁锐气犹在,坚韧起来,我们终究还是要在每次走错之后,领悟错路教会我们的至理,然后勇敢前行,直到对岸。

跟大家分享书中的最后一个故事,阅读完之后,问问自己你今年做了多少心动却又冒险的事情?明年呢。

收到 @阿庆 的反馈 坚持记帐3年后,终于影响了她的另一半。人和人总是会相互影响,要么你影响他,要么他影响你。我的目标就是就是不断的去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100天行动,并且希望我影响的人也能继续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加入,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印象笔记福利

在用印象笔记的朋友,有打折可以了解一下,双十一当天,在网方购买印象笔记标准帐户或高级帐户,买一年免费送六个月(不包括Evernote,iOS 端不参与);另外印象笔记官网的 Market, 在11月9-11日三天,大多数商品都有折扣,有想买的可以考虑下手。

正文

作者:卡罗尔·S·德维克

演讲家,在世界各地为商业、体育和教育团体做演讲,同时在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教授,获奖无数,入选美国科学艺术学院和国家科学院。

『一直以来,我都秉持着谨言慎行、避免犯错的准则,在为人处事时猛打安全牌,哪怕遇到那些可能会有的失败,我也是尽量绕道而行。可是,当看到一群10岁小孩在面对超难度智力拼图,无所畏惧地发起挑战时,我已然无法掩饰对他们的艳羡。』

放下对“一路鲜花和掌声”的渴望

上小学时,我是全校拼写成绩最好的孩子,老师希望我能参加全区竞赛,但是我拒绝了。初中时,我是法语尖子,校长问我愿不愿意参加全市竞赛,我回答说“不”。许多年以后,当我在耶鲁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时,我依然在竭力维护自己的“最优荣誉”,因为害怕失败而再一次选择了退缩。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跟所有年轻人一样,我也想改变世界。于是,我选修了西摩·萨拉森教授的课程。在当时的心理学领域,他因为喜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那些焦虑中的孩子应对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所以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而且才上了几节课,我就被他的研究和智慧深深吸引。

后来有一天,导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他刚跟萨拉森教授聊过天,对方明确地表示,他觉得我“非常非常聪明”。听到这话的我喜不自胜,全然陶醉在萨拉森教授的认可与赞许之中,无法自拔。

但是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刻意地回避萨拉森教授了。为什么?因为我已经得到了自己渴求已久的认同,还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心底有个声音始终在告诫:“如果你继续跟他接触,难免有一天会暴露自己不那么聪明的一面,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永远失去他的另眼相待。你想过这个后果吗?”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羞愧,也万分懊悔。事实上,对于他做的任何研究我都充满了兴趣。可我非但没能跟他细心沟通,反而剥夺了自己受其教诲的宝贵机会。

更讽刺的是,我当时在做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应对失败”。面对失败,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坦然接纳,而有些孩子却如临大敌?但那个时候的我还没发觉,这项研究其实是一项“自我研究”。我所感兴趣的,都是我自己正在经历的难题。尽管我从没真正失败过,但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如果你想获得认可,那么失败的恐惧感就会如幽灵般无时无刻不环绕在你身侧。

当你走在一条自己的道路上,别人往往会说你走错了

我曾读过一篇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报告。这项报告表明,当动物遭遇了它们无法逃脱的打击时,一旦挣扎无果,它们就会选择放弃,即便后来情势转变,它们终于有能力逃脱了,也无济于事。在挣扎的过程中,动物会慢慢认命,明白一切的行为都是徒劳,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这项研究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在我看来,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当孩子们在完成一项任务时遭遇失败,他们就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直到放弃努力。

为了进一步挖掘课题,我做了一个实验:给五年级的小学生们出了不同难度的智力拼图。实验发现,有的孩子在遇到难解的拼图时会停下来抱怨:“我拼不出来!”继而变得无助困惑,因为在他们看来,失败就意味着自己无能。但有的孩子却会说:“我来!我来!这种比拼最有意思啦!”他们摩拳擦掌,全情投入,甚至完成了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拼图。困难激励着他们,也激发了他们的能力。

于是我在想:为什么有人将失败视作自己的无能,有人却能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大好机会呢?这些参与研究的孩子们能力不相上下,唯一的不同是观念:有人把正确解决问题当成是能力的证明,有人则把努力尝试的过程看作是提升能力的机会。对此,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致认为,所谓“能力”其实有着不同的含义。在那些想“证明”能力的人眼中,能力是一成不变的,你只需要通过自身表现向世界展示你的能力,然后世界会回以评价,让你知道自身能力的高低。但是在那些想“提升”能力的人看来,能力是动态的,是可以后天开发的。

在开启这个新思路以前,我曾跟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合力,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判断”进行过研究,而且我的研究非常成功,也广受好评。只是后来,当我开始质疑并研究“能力”的含义时,我突然就走到了这群同侪的对立面,那是一片全新的领域,我试图创造新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我的这项工作很可能会挑战长期以来人们的既有认知,即能力是静态的。我知道这项新研究也许会遭到非议,而我也是第一次将自己置身于失败的危机之中。

一切都危如累卵。我知道我的研究结果也许很难发表,因为它太旗帜鲜明了。这让我多少为那些参与研究的学生们担心,我怕他们因为不能发表论文而找不到工作。但我对这份研究充满信心,无论是为了职业发展还是个人提升,我都必须坚持下去。

后来,当我研究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差异时,自己首先获益匪浅。按照固定型思维模式,你会更看重能力,而非学习。在你的眼中,努力是枉然的,因为如果你的能力很高,就完全没有努力的必要。你觉得失败一次,就决定终生。而按照成长型思维模式,你更看重学习和努力的价值,你会把错误和挫折当作成长的垫脚石。

这项研究起初被某著名心理学期刊拒绝发表,这让我刚刚形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遭受了巨大考验。如果你的研究课题很新,期刊编辑和同行审稿人对此也不熟悉,那么发表之路会漫长无比。但是,每被拒绝一次,我就反省一次,“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终于不久之后,我们的研究获得了国际性认可;我和学生们也荣获了无数荣誉和奖章,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思维模式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学习的理解,而我本人也是这项研究的受益者。从小到大,我一直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形象为己任,不敢放松片刻。但是走过这么多年的人生,我终于懂得了放手,学会了通过冒险来获得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我已经领悟到,为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必须放下对“一路鲜花与掌声”的渴望。

改变不易,但每个人都有以“成长型思维模式”对待生活的能力。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你就会明白,错误和挫折不过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只要迎难而上,你一定能抵达对岸。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大·笨·象

老师,您好,一直有关注公众号的推送,特别是运动方面的。最近开始坚持跑步,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快2个月了,每周都去健身房3到4次,一次锻炼2小时左右。最近自己的确瘦了,但是体重却保持不变,有相关的书籍推荐吗?谢谢

@warfalcon 看这里 推荐几本健身书籍

@阿庆

2012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机,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玩各种生活类的软件。下载各种记账软件,最后一直使用随手记。开始有一搭没一搭使用一年多,13年根据自己生活习惯设置收支系统。去年大概这个时候叶子回国,因为要他同用一个系统记账而吵了一架。

好吧,大意就是花个钱还得记账,你这人生生活的也太累了吧!反正我就是不管你怎么反对你怎么说,我自得其乐就好,我花了3年多时间来坚持,终于将某人给影响了,而且这次不是我强迫要求,自己主动,甚至有时我忘记记也提醒我。突然有那么一小丢丢激动咧! 为嘛就这么记了这么多年,只有一个原因能解释:穷,太穷了!当然也为了生活的更好,自己腰杆更硬朗,自己更有话语权和选择权。

我爱记这事估计是受我爸影响,我家养鱼养了十来年,无论多晚多劳累,我爸都会在昏黄灯光下记录当天天气,气温,喂食,鱼塘状态,是否增氧,下了什么鱼药,药的成效。如果我爸最近要下鱼药都可以翻看到最近三五年的笔记,然后跟我妈商量该如何处理。 这一年常常感谢我的父母,给我读书机会,给我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思维的乐趣
不内耗的人,都做到了这2个字
创业家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领阅圈 | 中年领导者怎么学习?
老笨:生活笔记之二十二
一部8.9分美剧的启示:标准答案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